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专栏
兴边富民行动语境下的边境特色旅游业
发布日期:2017-03-02

国家民委兴边富民行动“十二五”规划提出,促进特色优势产业较快发展,实行积极的产业扶持政策,依托旅游资源优势,推动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大力培育开发具有边境特色的重点旅游景区和线路,鼓励发展边境旅游、民族特色村寨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生态旅游、探险旅游、农业旅游等特色旅游。

兴边富民行动实施范围9个省、自治区的136个陆地边境县、旗、市、市辖区,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58个边境团场,都具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有多元化的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发展旅游业优势明显。“十二五”以来,随着兴边富民行动的深入实施,边境县旗市也不断加大对旅游特色产业的扶持,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打造了一批具有边境特色的知名旅游景区,促进了边境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可以说,旅游业正在成为边境地区重要的支柱产业或经济增长极,旅游兴边、稳边和富民的作用日益凸显。但由于历史、地理、自然等诸多因素,总体来看,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仍然落后于其他地区,加快发展仍面临着许多困难。

边境特色旅游产业的大发展

在国家兴边富民政策的支持下,各边境县旗市根据各自不同特点因地制宜开发旅游项目,大力培育具有边境特色的重点旅游景区和线路,鼓励发展边境旅游、民族特色村寨旅游、生态旅游等特色旅游。从资金投入来看,各边境省区对旅游业的投入逐年递增;从项目实施情况看,主要集中在农家乐、牧家乐、民俗旅游度假村、特色村寨和民族传统手工艺品、旅游纪念品开发等方面。如“十二五”期间,内蒙古自治区先后投入3600多万元兴边富民行动项目资金,用于边境县旗市旅游特色产业开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利用兴边富民行动项目资金,重点扶持民族工艺刺秀产业,购置相关设备、对少数民族进行工艺技能培训,开发民族手工艺产品;西藏自治区投入兴边富民行动项目资金近3000万元,建设民族特色村寨、民俗特色旅游度假村、农家乐、牧家乐,开展特色民俗手工艺品加工等旅游项目;黑龙江省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和民俗旅游开发项目有效结合,累计投入近3000万元,改善了赫哲族、鄂伦春族聚居的少数民族住房条件,同时在民居建设上赋予了少数民族传统住房特色及民族文化元素,规划建设了休闲区、风俗展示区、餐饮娱乐区等功能区;云南省投入2000多万元兴边富民行动项目资金实施边境特色村寨建设, 用于扶持人口较少民族、跨境民族和特困民族发展等。

“十二五”期间,国家加大对边境地区特色旅游产业的扶持力度,通过兴边富民行动项目的建设,拉动各方面的资金,形成了合力,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功效,有力推动了边境地区旅游特色产业的全面发展。实施兴边富民行动的九省区都加大了对边境地区旅游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围绕兴边富民行动计划,各级政府部门发挥主导作用,全力推进规划任务的贯彻落实,为边境旅游业的开展创造了条件。从实施的效果看,这些项目虽然规模较小、投入较少,但产生的效益却很明显,对转变边境地区农牧民的思想观念和发展观念起到了积极作用。农牧民的市场经济意识、商品意识、竞争意识逐步形成,以往“等、靠、要”的思想正在逐步消除,生产积极性大幅度提升,自力更生、自我发展的意识明显增强。各边境县旗市更是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域、不同资源条件、不同民族文化的具体情况,科学立项,将边境旅游资源作为优势资源转换、富地、富民、稳边、固边的抓手,积极扶持,采取了许多切实有效措施。

由此,边疆民族地区的旅游特色产业发展势头越来越好。新疆边境游取得重大突破:2013年,全区接待入境游客156.73万人次,其中来自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周边国家游客人数达121.45万人次;在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以边民互市为前提的“团进团出”旅游团队已试运行;塔城至哈萨克斯坦东哈州乌尔加县“三日游”边境旅游线路正式获批,塔城市成为新疆陆路口岸首个公民实现边境旅游的城市。内蒙古边境县旗市发挥中蒙俄三国交界的区位优势,借助中俄良好的战略伙伴关系、向北开放的国家战略以及沿边开发开放的历史机遇,依托草原、边境风光、异国文化等特色旅游资源,加强与周边区域的合作,构筑以边境游为特色的跨国旅游经济圈,极大地推动了边境旅游的发展。云南有4060公里的边境线,占中国陆地边境线的五分之一,“接三国、近五国”,分别与越南、老挝、缅甸三国接壤,与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印度临近,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地区的主要陆上通道。近年来,云南接待的海外游客不断增多。广西打造的边境生态特色旅游走廊,也成为了富裕边民的重要平台,全年边境旅游人数超过2000万人,边境旅游的收入达120亿元。

“十二五”期间,国家民委兴边富民行动资金、国家扶贫开发资金以及旅游发展资金等从不同方面给予支持,扶持旅游特色产业,使边境旗市旅游业获得了飞速发展,逐步形成了边境观光、休闲度假和民俗风情体验等旅游产品体系。当地与旅游相关的产业也有了很大发展,并在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带动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逐渐成为那里的支柱产业。

边境特色旅游产业的发展前景

边境县旗市特色旅游产业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还存在一些不足。各边境县旗市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制约。边境少数民族贫困人口集中的西南深山区、青藏高原地区,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西北部边境地区,道路等级低、路况差,限制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而新疆地域广大、距离遥远,且有些旅游景点不能直通,需往返乌鲁木齐,增加了时间和交通成本。

边境地区出入境旅游受国家政策和各国局势的影响很大。比如满洲里西郊机场是内蒙古自治区入境人数最多的一个机场,但没有实行落地签。有些边境县旗市虽然能够进行异地办照,但是需要层层上报,中间环节多,往返时间长,影响出境游客行程安排。此外,边境县旗市在依托资源优势,推动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打造旅游文化特色品牌方面还不够;尽管民族饮食、土特产品、民族工艺品、民族服饰等独具特色,但由于受资金、技术等条件制约,仍处于开发规模小、销售渠道狭窄的初级阶段,还不能形成品牌效应。

边境地区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产业意义重大,是实施精准脱贫的重要渠道,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的有效途径。地方政府应发挥积极主动性,除了国家和各省区的扶持以外,要主动利用各种资源为企业牵线搭桥,引入竞争力强、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的知名旅游企业,重点扶持一批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从政策、资金、外部环境等各方面予以支持。借助知名企业的市场和管理优势、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庞大的销售渠道,打造精品景区,提高地方的旅游规划水平,提升旅游管理、服务质量,开发特色旅游产品,促进边境地区旅游业做大做强。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大对从事边境旅游业务相关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培训,提高边境旅游业的服务管理水平。要创新旅游产品,开发四季旅游项目。旅游产业关联度高,涉及面广,需要地方政府进行各相关部门的协调,在更广的范围内整合资源,招商引资。尤其要注重开发民族文化旅游 、冬季冰雪游、工农业旅游、红色旅游等,满足国内外不同客源市场的需求,推进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纵深发展。如推动旅游和文化深度结合,充分挖掘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开展民族民俗旅游。积极推进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和销售。旅游纪念品作为特殊商品,不仅有很高的经济附加值,也是地域文化的体现,是旅游业最好的宣传品。政府应积极引导,扶持一批集纪念品生产与研发的企业,从资金、税收、人才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扶持政策,积极研发具有地域、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旅游纪念品。大力研发与高端游客匹配的旅游商品,逐渐形成体现地域特色的自有品牌,延伸旅游产业链条,提高边境地区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和附加值。与此同时,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地缘优势、资源优势,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大市场,通过开展边民互市、旅游购物等带动边境地区特色旅游业的发展。


相关推荐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