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杂志创刊6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以中央政府部门名义为国内少数民族创办一份综合性时政期刊,用六种文字面向国内外出版发行,并已持续存在60年之久⋯⋯在当今世界,并不多见。
谨以此文,献给60年来所有关注和支持《中国民族》杂志的读者、作者,以及为这本杂志付出心血的全体同仁!
民族团结杂志社党委书记、社长魏国雄汇报发言
一
11年前,我第一次接触《中国民族》杂志的时候,并没有预想过自己今后的工作、生活会与这本杂志发生如此紧密的关联。更没有想到,在她60岁生日的时候,我会为她写下这些文字。回顾往昔的时光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如果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那么60年对于一本杂志而言,则意味着历经一个甲子的岁月所积淀下来的特质:使命、成熟和担当。
为纪念刊庆,我和同事花费数天的时间,详尽梳理了60年来《中国民族》的“N个第一”:本刊独家或首先刊发的,在民族新闻宣传领域产生过较大影响的文稿或专题专栏。从近600期(仅仅是汉文版,还不包括其他文版)海量的文本中找出“N个第一”的过程让我不断刷新对这本杂志的认知,而《中国民族》60年的历史也随同这些“第一”一起,在我的脑海中越发清晰明朗起来。
摆在我面前的这本泛黄且单薄的杂志,是1957年的《民族团结》创刊号。发行部的同事从资料库里帮我找出这本尘封已久的杂志,我如获至宝:那时还是双月刊,每期只有薄薄的32页,纸张较为粗糙,黑白印刷,版式略显老套。但仔细看内容,我便被深深地吸引了:题材广泛,文章鲜活生动、短小精干。扉页上,郭沫若在诗文《民族大花园》中写道:我们要更加亲密地团结一致,把我们的祖国创造的更加美丽。
这句话代表了那个时代全社会对民族团结、祖国繁荣的希冀和期盼。与此相呼应,《民族团结》创刊伊始确立的办刊宗旨就是: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反映各族人民的新生活、新风貌,报道民族地区各项建设事业和成就,促进各民族的相互了解及共同进步,加强各民族的团结。
从办刊宗旨可以看出,《民族团结》作为党刊,从一开始就明确了服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特殊定位。在1957—1966年间,《民族团结》共出版了98期,周恩来总理、李维汉、乌兰夫、杨静仁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多篇文章刊登在杂志上,刊发的名人大家的文章也不少,包括郭沫若、茅盾、老舍、冰心、沈从文和费孝通等。
遗憾的是,“文化大革命”开始,1966年8月,《民族团结》停刊。这一停,就是13年。
1979年,《民族团结》这朵曾被“文化大革命”摧残的小花,迎着和煦的春风,抽出了嫩绿的新芽。复刊伊始的《民族团结》,在1980年第一期的头条位置,重新刊登了周恩来总理《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一九五七年八月十日在青岛民族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并陆续刊发了一组由乌兰夫、杨静仁、范若愚等撰写的学习讲话精神的专题文章。
如今,当我们重温周总理的这篇文献时,会感慨其中重要的观点,经受了半个多世纪的考验,在中国社会经济环境已经发生巨大改变的新时期,依然对于我们构建民族关系、制定民族政策、发展民族经济等一系列重大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那是上世纪80年代的第一春。中国大地枯木逢春,万象更新。一年间,《民族团结》连续刊发了11篇国家民委政策研究室主撰的“民族政策讲座”系列文章。这是“拨乱反正”以来全国首次系统进行的民族政策宣传,在广大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许多青年学生给杂志社来信说:过去根本不知道我国还有少数民族、还有民族政策,这次真是大开眼界、大受教益。
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民族团结》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这一时期,伴随着思想解放、实事求是的大潮,中国社会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包容的姿态呈现于世界面前。还是在1980年的复刊第一期《民族团结》上,一篇题为《壮族“歌圩”》的文章追溯了歌圩的历史,表达了“赋予歌圩以新的生命”的希望。很快,编辑部收到一位读者来信,信中尖锐地提出了相反的观念:“歌圩”不应被提倡,它是封建文化的产物,是广西农村男女青年耍风流、互相斗殴的场所,往往会造成民族纠纷、破坏社会秩序⋯⋯面对针锋相对的两种观点,编辑部作出了大胆的决定:开设名为“问题讨论”的栏目,首先讨论的主题就是“怎样正确对待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这场大讨论,在杂志上整整持续了6期。除了壮族“歌圩”外,讨论还扩展到回族的“花儿”、云南少数民族的“打歌”以及“泼水节”“会接”等文化现象,吸引了全社会特别是民族地区各族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参与。有意思的是,这场讨论与当年《中国青年》杂志上发表的《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一文引发的那场轰动全国、关于人生意义的“潘晓讨论”基本上是同时出现的。
这并非巧合。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引发了对传统和现代化关系予以思辨的社会思潮,这样的思辨精神,对如今的民族新闻宣传事业来说,也显得尤为可贵。“怎样正确对待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讨论结束之际,在一篇署名为本刊编辑部的文章《要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中,《民族团结》总结到:“绝大多数读者都认为,正确对待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尊重”,同时,杂志将党和政府对待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政策进行了阐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坚持各民族都有保持和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
与“潘晓讨论”相同,“怎样正确对待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的讨论是一次真正自下而上、自发开展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引领了全社会在民族文化领域内的一次民众自我反思。这场讨论显示了当时《民族团结》的时代眼光,以及敏锐的历史嗅觉。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报刊司司长李军讲话
湖南省民宗委党组书记、主任徐克勤发言
二
1989年,为纪念复刊10周年,一篇题为《相伴十年絮语片片》的卷首语,表达了《民族团结》迈入新时代的追求:党和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决策在这里披露;民族工作的方针政策在这里阐释;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的英姿在这里展现;少数民族同胞创造新生活的光辉业绩在这里反映⋯⋯
上世纪90年代,《民族团结》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辉煌时期:从《闪光的丝路》专题到《城市民族工作巡礼》系列,从《自治州州长访谈录》系列到《民委主任风采录》系列,从《中国沿边开放城市(口岸)纪行》专栏到《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少数民族》专栏⋯⋯作为民族新闻宣传领域的权威媒体,《民族团结》的触角伸得更长,视野开得更阔。这一时期,《民族团结》始终围绕“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主旋律,奏响了一首首激昂、动听的民族团结之歌。
进入新世纪的2001年,《民族团结》正式更名为《中国民族》。在更名后的第一期杂志上,费孝通先生写下题为《与时俱进继往开来》的卷首语,提出了对改刊名后的杂志的期许:“我想《中国民族》今后办刊,除了推动中国各民族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反映西部大开发、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现实需求之外,还要多反映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内容,以追求中国各民族和全球人类的共同福祉。”
费老希望《中国民族》能从“中华多元一体”的视角,更好地反映中国各民族的文化多样性和国家认同的理念。在21世纪的头十年里,积极践行“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成为《中国民族》的办刊基调。
这一时期,产生了很多反映民族地区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点报道。《兴边富民行动•走读边境中国》就是其中的华彩篇章之一。
兴边富民行动肇始于1998年,由国家民委首倡,对民族地区特别是边境地区的影响和意义巨大。为了配合兴边富民行动的宣传造势,从2004年10月至2006年末,《中国民族》杂志记者以自驾的形式探访全国135个边境线,全部行程长达12万公里。两年多的时间,80多篇文章、40余万字、近千幅图片构成《兴边富民行动•走读边境中国》系列专题,对中国边境县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记录与解读,至今仍然是国内外同类题材报道中独一无二的创举。
“和而不同——驻华使节谈少数民族”大型系列报道,则是同时期又一个创新型的选题策划。该系列报道由《中国民族》杂志联合人民网视频共同推出,通过专访数十位国际组织和驻华使馆的首席代表、大使等主要官员,记录他们与我国少数民族的交往和感受,以及该组织、该国与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交流合作成果,展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崭新风貌,反映中国和平外交、和平崛起的历史性变化。
这是《中国民族》发展史上第一次与主流网络媒体合作,以视频、文字、图片等全媒体形式进行高端访谈的大胆尝试。以今天的目光看,这组报道仍然是我国外宣领域别具特色的经典之作。
2012年,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中国民族》也告别了55年的黑白印刷时代,全彩面世。全新改版的《中国民族》砥砺奋进,立志塑造“在这里,感知56个民族的中国”的品牌,以讲好“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中国故事为己任,凝心聚力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加油鼓劲、增砖添瓦。改版后的杂志,不仅外在形式面目一新,尤其在内容上更加接地气,以蓬勃向上、充满活力的姿态迎接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解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省市自治区领导谈民族工作》《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部委领导谈民族工作》《守望相助进行时——市委书记市长谈城市民族工作》《守望相助——30个自治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时》,《南疆十二村记》《武陵山片区十村记》《重访习近平总书记到过的民族地区》《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手册》(中、英文版)、《中国少数民族新电影手册》《丝路十城记》⋯⋯这五年里,我们策划和实施了一系列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服务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大局、紧扣时代脉搏的重大主题报道,推出了一个又一个视角独特、内容深刻、主题鲜明的专题、专栏、专刊,打造了一批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精品力作,浓墨重彩地书写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特别关怀、特别关爱、特别关注,真实生动地呈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族工作创新发展的新境界新局面新成就。
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记者身体力行“走转改”,下社区进企业,住村入户,深入火热的基层一线,真正做到了“俯下身、沉下心、动真情”。特别令人欣慰的是,80后、90后记者通过参与重大主题的采访报道,得到了锻炼,积累了经验,成长得更快更好。每次采访归来,除了稿件,大家还纷纷写下情真意切的手记,字里行间闪烁着对各民族同胞和民族新闻宣传事业的无比热爱,令人动容。
中国青年出版总社社长皮均发言
中国统一战线杂志社社长王晓光发言
民族团结杂志社编辑记者干部职工代表古丽斯坦•亚森发言
三
每一本杂志都有自己的历史,然而,《中国民族》的历史不仅仅是一本杂志的历史,60年来,她本身也成为了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历史的一部分。
我们曾第一个就民族工作主题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党政主要领导进行访谈;第一个就加强民族工作、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主题,集中对国家30多个部委(即国家民委委员单位)的主要领导进行专访;第一个对民族立法特别是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制定、颁布、实施、修改等进行跟踪报道;第一个就丝绸之路(包括陆地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与少数民族、丝路城市与少数民族的关系等话题进行深入的探访;第一个就城市民族工作主题对全国130多个大中城市特别是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城市的市委书记或市长进行采访报道;第一个对全国 55个少数民族的妇女状况进行全面深入的报道;第一个对少数民族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现代化过程中传统文化的命运等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的关注和报道;
⋯⋯
这样的第一,还有很多很多。在梳理《中国民族》60年的“N个第一”时,我突然意识到,作为一本机关刊,我们的杂志通过忠实地记录一个时代、记录一个国家、记录56个民族的发展历史,承担起了一份成熟媒体的历史使命和社会担当。
这本杂志不仅是历史的记录者,也是历史的参与者;她不仅以新闻媒体的敏锐触角观察并记录着社会的进步,更致力于以新闻媒体的力量,去积极地推动着国家和社会的进步。
这本杂志,在服务少数民族同胞时,把自己融入了个体命运的时代变迁中;在服务民族地区时,又把自己融入了民族地区的发展建设史中;在推动社会进步中,再将自己融入了强国复兴、大国崛起的国家历史。所以,我们在庆祝这本杂志的60岁生日,也是在分享伟大祖国的光荣与梦想。这本杂志的历史已经深深地嵌入国家的历史中,从这本杂志里,就能看到这个国家的发展与进步。
民族团结杂志社部分干部职工合影
四
11年前,当我还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记者时,我并没有预料到,自己的成长史会成为这本刊物历史的一部分。
每当看见编辑部新来的年轻人为某个选题争论得面红耳赤,又或者是为了采访中的感动而眼含热泪时,我在为民族新闻宣传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感到欣慰的同时,也会在某个瞬间恍惚看见过去的自己:因为这本杂志提供的平台和机会,我曾应加拿大总督的邀请,在北极地区的极昼里与因纽特人彻夜交谈,在清晨第一缕阳光中坐上雪橇去看最美的冰川风景;也曾在摩尔多瓦境内的停火线上,因为拍摄一张俄罗斯维和部队的照片差点误入险境;我曾在全国两会中就“全面奔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选题,采访从省部级领导直到村干部的数十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曾在青海雪山下的小村子里,与撒拉族村民畅谈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我曾在最寒冷的冬季,沿规划中的安张铁路一路探访了陕西安康、重庆奉节、湖北恩施、湖南张家界,为沿线的民族地区呼唤一条铁路的诞生;也曾在最炎热的夏季,赴汶川、北川采访了上百位灾区各族干部群众,见证了“多难兴邦”的中华大爱⋯⋯这些经历,不仅令我的人生变得丰满生动,更令我对自己的职业充满崇敬、对我的祖国满怀深情。
我个人的成长经历,只是杂志60年岁月中的匆匆一瞥。而我的前辈们,则从创刊、复刊,到推动改刊名、改版一路走来,手胼足胝、呕心沥血、兢兢业业,为这本60年的杂志付出良多、贡献卓著。
回望《中国民族》的60年,是几代杂志人探索、求真、奋斗的60年,也是与读者相濡以沫、风雨兼程、共同成长的60年。
60年,我们用心将采访的每一个鲜活细节幻化为丰满的内容,将严谨细致的作风落实到每一道采编流程中,将脚步烙印在中华大地的雪域高原、大漠戈壁、草原牧场、高山海岛、城市乡村⋯⋯我们坚持始终与群众心连心,始终与民族同呼吸,始终与国家共命运。民族地区的点滴变化、少数民族同胞的真切呼唤,藉由我们传播出去。
60年,我们用心真诚面对读者。各族读者喜不喜爱、关不关注——成为衡量我们是否用心的标准之一。 我们还要更加用心地投身于工作中,用专业精神赋予作品灵魂,用更有温度的文字赋予作品意义。我们知道,所有伟大的作品都闪烁着人性的光芒,只有故事打动了我们,才可能会打动你。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60年,我们始终坚信:最需要温暖的始终是人心!只有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用心专心,才能真正心心相印,真正将我们心中的温暖传递到读者的心中。
“没有什么可以轻易把人打动,除了内心的爱;没有什么可以轻易把人打动,除了前行的脚步。我相信,在您打开这本杂志的时候,总有一些东西,会温暖你的心。”在《中国民族》杂志60岁生日之际,愿与大家分享我写于2013年第一期卷首语里的这句话,更愿我们的杂志始终温暖各族读者的心。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