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吹响了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前进号角。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用“创新推进”四个字,充分肯定了五年来民族工作取得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报告强调指出:“坚决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行为”,明确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更是我们做好依法妥善处理涉及民族因素矛盾纠纷、广泛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认真开展党的民族政策贯彻落实情况监督检查,维护民族团结工作的指针,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党的十九大正式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在“五个并存”的阶段性新特征下,我国民族工作面临的挑战将更多,要求也更高。我们要坚定不移地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准绳,不断增强各族干部群众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自觉与自信,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投身新时代逐梦伟业,共同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更为强大、更为坚实的力量支撑。
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要求,进一步抓好党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贯彻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切实推动中央关于民族工作重大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进一步推动建立完善民族事务治理法治体系,坚决维护法治尊严;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在推动民族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落实差别化政策、纠正歧视性做法和依法严厉打击煽动民族分裂言行等民族领域重点工作中建立督促检查工作的长效机制,切实巩固督查工作成果;要改进督查工作的方式方法,加强调查研究,坚持问题导向,及时总结分析督查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完善民族政策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加强督促检查业务推动中央关于民族工作重大决策部署的深入贯彻落实。
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求,进一步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是一项工作、一个抓手,更是一种理念、一种价值观,对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意义重大。要教育各民族同胞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贯彻人文化、大众化、实体化要求,突出干部、青少年、知识分子等群体,创新方式载体,在全社会不留死角地开展教育。通过创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形成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创造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让各族群众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
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依法治理民族事务”要求,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加快推进建设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中国特色民族工作法治体系,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理民族事务的能力,为民族团结提供强大法治保障。分清什么是民族问题、什么不是民族问题,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什么问题就按什么问题处理,讲政治原则、讲政策策略、讲法治规范,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要教育引导各族群众增强法律意识,懂得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谁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对极少数蓄意挑拨民族关系、破坏民族团结的犯罪分子,对搞民族分裂和暴恐活动的犯罪分子,不论什么民族、信仰哪种宗教,都要坚决依法打击。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