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关注
289个红手印留下的村第一书记——记全国脱贫攻坚贡献奖获得者 李朝阳
发布日期:2018-02-09

  2017年春,在安徽省池州市七都镇河口村村部,即将结束3年任期的村第一书记李朝阳收到一封来自安徽省民委的机要信。就在几天前这封信被装入绿皮邮政车时,李朝阳已从领导打来的电话中了解到信封里装着什么。即便如此,他依然有些激动和紧张地拆开了信。工整的书信外加3张按满红手印的白纸,呈现在眼前。这是河口村村民为挽留李朝阳而写的信:“听说李书记今年就要回省里工作了,大家都很舍不得,我们村里就需要这样的干部,特别是村里的工作离不开他……恳请省民委领导能让他在村里再干几年。”看到这里,李朝阳已哽咽地说不出话来,他的手指有些颤抖,慢慢数起鲜艳的红手印——方来根、吴红明、李风秀……红手印下是每个村民透着真情的名字,足足289个。身旁年过古稀的村主任张文庆微笑着拍了拍这个眼眶微微发红的年轻人,依依不舍地说道:“村民需要你,留下来吧!”
  这封信坚定了李朝阳继续留任的想法。其实一个月前,他已向省委组织部和省扶贫办提交了请战书:河口村的扶贫事业尚未结束,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个任务务必让我来完成。
  李朝阳基层挂职始于2012年。这一年他离开机关大楼,来到淮南市杨镇村担任第一书记。虽然人生当中的大部分时间在城市度过,但这个年轻人很快适应了农村生活。三年时间,他与村民一道探索适宜本地的扶贫模式,寻找产业带头人,先后成立水稻种植合作社和水产养殖合作社。两个合作社办得有声有色,取得不错的经济效益,入股的村民分红越来越多,逐渐摆脱了贫困。村集体收入的增加,使得杨镇村终于摘掉戴了11年的“后进村”帽子。
  任期即将结束的2014年,李朝阳得知安徽正在全省范围建立“单位包村、干部包户”的定点帮扶制度,每个帮扶单位需派一名事业心强、熟悉农村工作的干部常年驻村帮扶,担任贫困村第一书记。思虑再三,李朝阳主动向组织提交了请战书:他要带着三年的基层帮扶经验,去省民委对口帮扶村——河口村担任第一书记,挑起脱贫攻坚的重任。请战书很快得到了批准。同年10月,当安徽省第六批挂职干部陆续前往各自的定点帮扶村时,李朝阳乘坐的车也驶向了离省会合肥200公里开外的河口村。


李朝阳、徐年发与夏光河一家_副本.jpg

李朝阳(右) 在河口村村民家走访


假“白面书生”


   “白面书生”是张文庆第一次见到李朝阳时想到的词。但这个戴眼镜、身材结实,脸上总是挂着笑的年轻人显然是个久经考验的“白面书生”。一到村里他好像回到自己家一样,娴熟且麻利地把被褥铺在了办公室一角的床上。为李朝阳准备的这间办公室在村部二楼,从床头跨一步就到办公桌,绕过桌子走两步便是阳台。村部成为李朝阳的临时住处,生活和工作无缝衔接。
  安顿下来后,了解村民困难、掌握村情成为他开展工作的首要任务。头两个月,李朝阳与村两委干部走访各个村组村民,一是介绍自己,二是了解有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李朝阳热情地与村民聊天,临走时总要说一句“我以后会经常过来的。”当他们走访到一个村民组时,这句话招来了“意外”。一位妇女对着转身离去的李朝阳说,如果修不好村口这条路,你就不要再过来了。当时李朝阳一怔,气氛有些尴尬,一旁的村干部们见状忙着站出来打圆场。这些村民期望下派干部既然“不远千里”而来,那就必须有所作为,拿出实实在在的成绩。“话虽然直白,但她说得对。”看着妇女远去的身影,李朝阳对村干部说道。
  夏光河是河口村村民,当他第一次见到李朝阳时,被这位新来的村第一书记的嘘寒问暖搞得有些不知所措。长年与土地打交道的他不太擅长与人沟通,面对来访的李朝阳和村干部不知该说些什么,只好一直保持微笑。临走前,李朝阳留下了自己的电话,告诉夏光河有事务必联系。当晚,夏光河的爱人李秀梅看着这一串数字想起自家的住房困难。12年前,李秀梅从云南文山远嫁安徽,成为夏光河的妻子,住进了这个半个世纪前搭建起来的老房子。由于年久失修,房子常年漏雨,白蚁又在支撑屋顶的柱子中繁衍开来。这群不速之客肆无忌惮地到处寻找食物,直到影响房屋主人的正常起居。“要不给李书记打个电话吧?”李秀梅和夏光河没想到,第二天一早李朝阳和村干部就来到夏家仔细查看房子。显然,这个房子太老了,申请危房改造已无多大意义。在进行临时修补和除虫作业后,李朝阳建议夏光河盖新房,从这里搬出去。“但是没有钱啊。”夏光河有些踌躇。“10月份村里成立食用菌养殖合作社,你可以加入进来。我保证挣到钱。”李朝阳信心十足地说。


从平菇到香菇


  河口村的食用菌种植历史可以追溯至17年前。目前担任河口村文书兼食用菌合作社理事长的徐年发,彼时还是个生龙活虎的小伙子。作为村里的新生代,他想法多脑子快,敢于接受和尝试新事物。趁着隔壁横渡镇发展黑木耳产业,他与两个同村村民及时跟进,学会了相关种植技术。那一年,徐年发的黑木耳丰收,除去成本净赚6000元。村民们心动了,也纷纷开始尝试这新的致富方式,徐年发则为他们免费做技术指导。全村最多时有80户种植黑木耳。“但这不是脱贫的长久之计。”随着种植年数增加,人们发现黑木耳存在种种弊端:制作菌棒需要大量的木屑,而村周边的阔叶林已经禁止砍伐;在户外养殖,骤变的天气常常导致产量起伏不定;收获的黑木耳只能晾干,但铺在地上又容易受潮发霉。如今,走在河口村的田间地头,露天黑木耳菌棒已经很少见了。
  虽然黑木耳已成为过去时,但可喜的是,河口村具备了大规模推广食用菌产业的群众基础。为找到适合当地发展的菌种,安徽省民委主任孙丽芳多次来到河口村调研。在深入分析村情、综合专家意见后,省民委建议河口村种植平菇。平菇是老百姓餐桌上常见的食用菌种,生长周期短,好养活,需求量大。“第一次做项目,见效一定要快,这样才能提振村民的致富信心。”李朝阳说。
  由省民委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食用菌大棚如期建了起来。第一批试水平菇的9户村民中也有夏光河。自上次村里为他火速修补房子后,夏光河一家对李朝阳充满信任:只要是李书记答应的事情,没有办不成的。于是在其他村民还在观望时,夏光河并没有犹豫。
  平菇长势良好,丰收在望,村干部们提前考虑起销售的问题,纷纷通过私人关系或者求助上级单位打听销路。但依靠他人只能解燃眉之急,关键还是需要自己跑市场,打通销路的各个环节。生产平菇从建立大棚、制作菌棒、养殖、出棚和销售,必须形成一个闭环。“若在销售上出问题,我就没法跟村民交代了。”李朝阳说。
  第一茬平菇出菇800斤,社员们很是高兴。那天晚上,李朝阳和村干部把成熟的平菇悉数装上徐年发的五菱小货车。第二天凌晨两点多,货车缓缓出发了,目的是离河口村最近的城市——池州市。一车平菇要在这座城市的蔬菜批发市场找到最佳买主。村口,小货车掉头进入主路,前置灯的两条光束笔直地射向远处的山峦,在青色阔叶林中划出一道金黄色漂亮的弧线,随即又回到了路中央。坐在副驾驶的李朝阳注视着前方,困意袭来,打了个哈欠。他拍拍在一旁专注开车的徐年发。“咱们还是边聊边走吧,这样就不困了。”
  60公里外的青阳,100公里外的铜陵、池州,160公里外的芜湖,平菇一茬一茬地出,小货车一趟趟地跑向这些城市的蔬菜批发市场,村干部们则轮流搭档开车。凌晨人声鼎沸的蔬菜批发市场似乎是看不见硝烟的战场。出门买东西从来没有砍过价的李朝阳,站在买家面前也变得“斤斤计较”起来。他和村干部同买家你来我往激烈地讨价还价,多一毛是一毛,尽全力为村民争得最好价格。将近一个月的奔波之后,凭借平菇上乘的品质和村干部的积极开拓,合作社与多数买家确立了稳定的供货关系。就在2017年,安徽菜大师农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与合作社也建立了合作关系,对方将合作社生产的平菇确定为货源之一,并承诺优先进行采购,助力村民早日脱贫。
  平菇的收益越来越好,主动入社的贫困户也与日俱增。社员从最初的9户,发展到如今的41户。夏光河记得自己的第一笔合作社收入是800元,但到2015年春,短短4个月时间,他就进账12000多元。2016年,夏光河的新房破土动工,就在今年春节前夕,夏光河一家终于乔迁新居。“盖房子从亲戚那儿借了七八万元,但我不担心,因为有李书记和合作社。”
  去年秋天,合作社在省民委和李朝阳的建议下试种香菇,逐步启动菌种升级和产业升级。相比平菇,香菇的经济效益更高,且可以烘干保存,风险较小。未来,合作社将陆续建立16个香菇大棚,年产值预计达到80万元。村民们过上小康生活指日可待。
  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推动食用菌合作社稳步发展的同时,李朝阳与村干部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带领村民相继成立生态黄牛养殖合作社、生态富硒茶种植合作社、中药材种植合作社、植保服务合作社、农机合作社等。多样化的扶贫模式确保村民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自由地选择产业,进而实现脱贫。


帮扶是全方位的


  随着合作社发展步入正轨,李朝阳又想起那条被村民大姐差评的村路。这条路李朝阳也不知走了多少回,印象深刻。“我在任的时候,无论如何都要把它修好。”李朝阳一方面积极申请村路维修政策资金,一方面发动人脉关系,寻找社会公益力量。非常幸运,李朝阳联系到一位社会爱心人士。2015年10月,爱心人士来到河口村实地考察,在确认情况属实后进行了捐助。几个月后,这条村路终于铺上水泥,焕然一新。
  三年来,李朝阳对河口村的帮扶是全方位的。他筹措资金,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建成村集体光伏电站一座、用户光伏电站40座;实施安全饮水工程,为260户村民解决生活饮用水问题;协调电力部门投入100万元实现宽带全村覆盖;争取11万元改造村卫生室的医疗环境并购买了部分医疗设备;争取240万元新建村幼儿园和村小学教职工周转房,解决了34名幼儿入托和14名教职工住宿问题;争取40余万元对村小学运动场进行改造;帮助联系村里5个贫困户的孩子到安徽汽车工业学校就读;帮助贫困户大学生申请“雨露计划”助学贷款,确保其顺利完成学业……“看着村民高兴,我也跟着高兴。这就是我离不开这个地方的原因吧。”李朝阳说。
  截止目前,河口村的贫困人口从李朝阳上任前的141户,下降到如今的10户,贫困发生率也从25.87%下降到1.74%,河口村实现了2016年底重点贫困村出列的目标。2017年10月,李朝阳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贡献奖。


相关推荐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