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本该是草长莺飞的时节,但此时俯瞰布楞沟,纵横的沟壑依然呈现出深浅不一的土黄色。在这片单一的色彩中,一抹明亮的红色显得格外引人注目,那是布楞沟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整齐排列的房屋。
村民宽敞的新屋里,过冬的火炉还没有撤去,炉子上的茶水壶咕嘟冒着热气。屋里一边是传统的火炕,用漂亮的瓷砖和鲜艳的床单装饰一新,另一边是皮质沙发、组合柜、电视等现代家具家电——这是如今东乡族民居最常见的家居布置。
自今年春节起,布楞沟村群众家里又多了一件装饰,那是县里印制并赠送给各村各户的2017年年历,上面印有习近平总书记来东乡县时的照片和讲话。村民们纷纷把年历挂在家中最显眼的地方。
吃水不忘挖井人,布楞沟村民至今难忘4年前那个命运转折的日子。
布楞沟新村
把总书记嘱咐的事办好
布楞沟村老支书马占海清晰地记得2013年2月3日见到总书记时的每一个细节。“习总书记能来我们村真是不容易。当时这里还没有修水泥路,尘土有十几公分厚,走几步土就进了鞋子。”
布楞沟村曾是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生态最脆弱、基础条件最差、群众最贫困的地方。2012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624元,其中低保、种粮直补等国家惠农资金就有1285元,占村民年收入的近八成。
干旱、缺水、交通不便,严酷的自然环境导致的就医难、上学难、增收难,是布楞沟人脱贫最大的阻碍。马占海回忆说,几年前曾经有村民在修房顶时不慎跌伤,7个村民花了两小时,才将伤者抬到达板镇上医治。
“把水引来,把路修通,把新农村建设好,让贫困群众尽早脱贫,过上小康生活”,这是总书记对布楞沟村发展的嘱托。布楞沟的巨变也由此开始。
在习总书记的亲切关怀下,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成为东乡县的对口帮扶单位,出资2400万元为布楞沟村修建通村道路,仅用两个月就改写了当地出行难的历史。如今,一条长达20多公里的水泥路从沟对面的山上直通到村里每一户门前,昔日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难行的景象一去不复返。
当年习总书记走访过的农户马麦志一家如今已经搬进了新居。这片易地搬迁的新村是2013年底建成的,56座红砖灰瓦房整齐排列。走进马麦志家,只见两间房屋宽敞明亮,水泥硬化的院子干净整洁,院中央的自来水龙头安装在一块水泥碑上,上面镶嵌着“吃水不忘总书记,永远感恩共产党”两行红字。马麦志介绍道:“村里家家户户水龙头旁都写着这句话。在外打工的大儿子听说家里搬了新房子,带媳妇回来探望,还特意在水龙头前合影留念。”
如今,布楞沟的村民大多搬进了新居,老旧危房全部完成改造,只有马麦志家的旧宅被保存下来,建成了布楞沟村史馆。低矮破败的土坯房周围新房环绕,强烈的对比诉说着布楞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同被保留下来的还有房前一口水窖。一米见方的窖口没有遮挡,往下看,浑浊的雨水仅能勉强没过窖底。布楞沟的年均降水量只有290毫米,蒸发量却达到1490毫米。村民们常年靠收集雨水满足生产需要,生活用水更是要到几小时路程之外的洮河去取,成本高昂。随着东乡县中西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布楞沟村家家户户通了自来水,水费从每吨120元降到每吨3元,村民终于用上了洗衣机。
“总书记亲切地询问我孩子有没有上学,还给孩子们赠送了书包、文具盒、小学生词典和课外书。”马麦志回忆道,“这些都是我们家的珍藏。”那一天,每个东乡族学生都收到了这样一套学习用品。
布楞沟新貌
习总书记的关心激发了村民们对教育的重视。如今布楞沟小学共有6名老师和51名学生,开设了学前班到小学六年级的全部课程,孩子入学率达到100%。据校长张学虎介绍,总书记到来之前学校条件简陋,只开设低年级课程,高年级学生必须到14公里外的达板乡上学。2014年,布楞沟小学建了新校舍,还修了塑胶操场。“学生们有了活动空间,以前没法开设的乒乓球、羽毛球课程,现在都有了。”
布楞沟村整体扶贫开发工程实施4年来,各级政府全力行动,把水引来了,把路修通了,把新农村建好了……2014年底,布楞沟村实现了整村脱贫。马占海自豪地说:“总书记嘱托的事情,我们完成好了。如果总书记再来,我一定要好好向他汇报工作。”
告别“靠天吃饭”
布楞沟新村对面的山坡是集中连片修建的层层梯田。人工平整的土地需要被精心分隔成一个个方格,筑起土坎,将栽种山杏、油松、刺槐、红沙柳等苗木,再引自来水上山喷灌,世代黄土裸露的荒山荒坡从此染上绿色。在新村背后的山坡上,几台挖土机正在忙碌作业,今年之内这面山坡的绿化工程即将完成。
贫瘠的土地和干旱的自然环境使布楞沟人自古以来“靠天吃饭”。东乡县的坡改梯项目由县水保部门规划,林业部门提供苗木,发动群众实施,已累计在布楞沟流域新修梯田8700多亩。当地庄稼广种薄收,栽树树难活,造林不成林。如今依靠县里的技术支持,整好梯田,修建灌溉工程,村民就再也不怕干旱了。培育好土地,村民还可以通过种植皇冠梨、花椒、包核杏等经济林来增产增收。
马占海已于2015年退休。如今老人的生活十分充实,除了坚持下地干农活,还要照管圈里的十几只羊。他告诉记者,家里养的母羊刚下了小羊羔,他正打算找人修个新羊圈。为鼓励群众扩大养殖规模,自2015年起,村民每新建一间羊圈能得到政府2000元补助。
东乡族村民的养殖暖棚
羊肉是东乡族人餐桌上的主菜佳肴,因此,养羊也是村民的传统收入来源之一,一直有“无羊不成家”的说法。随着“东乡手抓”羊肉品牌的知名度日益提升,临夏州和东乡县将以养羊为主的畜牧养殖作为布楞沟村的主导富民产业,通过发放良种、技术培训等惠农政策,鼓励村民发展养殖产业。村民们的积极性很快被调动起来,如今已建起了5个规模化的养殖场。
俯瞰布楞沟村全貌,在新农村对面的半山腰,三排绿色屋顶的建筑整齐排列,十分醒目。这是村民马达伍德回乡开办的养殖场。而此前,他已在外漂泊打工15年之久。
布楞沟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是马达伍德决心回乡创业的主要原因。2015年9月,他带着妻儿,沿着新修好的水泥路,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马达伍德同时也带回了先进的经营理念,他采用资金入股的方式成立合作社,村民出资1万元入股,年底可获得分红2千元。此外,村民还可进入养殖场工作,获得相应的工资报酬。2015年9月至今,他的养殖公司陆续出栏2500只羊,每只羊的净利润在100元至120元之间,加上存栏羊,目前公司营业额已达40万元。
布楞沟常年干旱少雨,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因此成为村民增收的另一个渠道。据有关统计测算,东乡县全年日照总时数平均为2100~2500小时,平均每天实照5.9~6.8小时,年可利用小时数1100小时以上。东乡县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实施了光伏扶贫项目,让“干旱”这一阻碍村民致富的因素变成了可利用的优势。布楞沟新农村的每户红屋顶上都安装着一块黑色的3千瓦光伏板。别看这小小一块光伏板,每天平均发电650千瓦左右,每年能为农户带来约3000元的增收,并能够持续获益20年以上。如今,这56块光伏板已全部顺利并网发电,预计年发电量237250千瓦,年收入16.84万元。
在距离马达伍德的养殖场不远处有一片新种植的苗木,这是布楞沟村今年首次培育成活的黑枸杞。在阳光下,嫩绿的枝叶充满生机。为帮助村民寻找更多致富途径,临夏州和东乡县一直在努力培育新产业。今年培育的7亩黑枸杞已经达到了85%的成活率,并正式向村民推广。目前村民报名参加此项目的规模已达到150亩,报名的村民将得到县农牧局免费提供的枸杞苗。
布楞沟里通了致富路
虽地处“穷山恶水”的环境,布楞沟村民从来没有放弃过改变自身命运的努力。相信来年再来这片山谷,一定能看到黑枸杞、甜高粱、覆膜玉米等更多作物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
天地更广,底气更足
4年前,东乡族小伙马进福还在兰州读大学,听说习近平总书记到布塄沟的消息后,十分激动。让更多人走进自己的家乡、了解自己的家乡的念头,在他的心底萌芽。于是,他将在兰州大学交流学习的美国、香港大学生请到东乡县调研,与他们一同探讨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毕业后,马进福成为临夏州民委的一名公务员。在此次采访的短暂数天中,他主动为我介绍家乡的发展变化和东乡族习俗。我知道,他不仅是为了完成工作,更是出于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外宣传家乡的迫切心情。
马进福说,如今东乡人底气足了。
是的,如今的东乡人面对的是一个更宽广的世界。随着“东乡手抓”羊肉品牌知名度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东乡族青年有意外出创业。东乡县为这些勇敢改变命运的年轻人提供资金补助和政策扶持。此外,“布楞沟羊肉”“布楞沟刺绣”等特色产品也成功打开市场,远销北京。中石化挂职扶贫干部、东乡县副县长严超告诉我,在去年北京中石化总公司开展的“感恩中石化、真情回馈”义卖活动中,共销售布楞沟妇女手工产品700余件,销售额达1.4万元,并现场签订了价值5万元的产品订单。
2016年,临夏州借建州60周年大庆推出了花儿剧《布楞沟的春天》,用花儿这种传统艺术形式将布楞沟的故事演绎出来。剧中这样唱道:
“山间大道已通畅,校园里歌声朗;
世世代代谁曾想,穷山变成幸福庄。”
我站在4月布楞沟的土地上,见证着它的春天已经来临。
布楞沟黑枸杞实验田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