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关注
讲好各民族大团结大发展的故事————写在《中国民族》杂志创刊60周年之际
发布日期:2018-10-25

  1957年10月,当全国人民欢庆新中国成立8周年之际,一本名为《民族团结》(现《中国民族》)的杂志同各族读者见面了。创刊号封面上,毛泽东主席亲切接见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主席团代表的照片格外醒目,身着传统服饰的彝族、布依族等8名各族各界青年代表兴奋地簇拥在毛主席身边,象征着新中国各民族同胞紧紧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各项事业犹如旭日东升般充满活力与希望。从此,新创刊的《民族团结》杂志,成为党的新闻宣传事业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力量,开辟了民族新闻宣传事业的新园地。


  60年峥嵘岁月,60年辉煌历程。60年来,《中国民族》杂志作为国家民委主管的权威报道中国少数民族、民族地区和民族工作的国家级综合性时政期刊,以汉、蒙古、维吾尔、哈萨克、朝鲜、英六种文版,准确阐释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深入展现我国56个民族的发展进步和历史变迁,生动报道我国民族工作成就和经验,对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发展、弘扬民族文化、传播民族知识等起到了积极作用,在民族新闻宣传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民族》杂志六种文版、两个网站、五个微信平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着力宣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民族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着力报道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思路新举措新经验,着力展现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境界新局面新成就,唱响“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时代最强音,在新闻宣传领域打造出“中国民族”特色,形成了“中国民族”品牌。


  历史的潮流奔涌向前,时代的脚步催人奋进。值此《中国民族》杂志创刊60周年之际,我们回顾过去,铭记传统,开拓创新,走向未来。感恩于党的民族政策的伟大实践,感恩于伟大祖国的繁荣发展,感恩于各级领导各族各界人士的鼓励关怀,我们惟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力拼搏,砥砺前行,不断书写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民族新闻宣传事业新篇章。


党的民族新闻宣传事业的缩影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处理好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大事。新中国成立初期,创办一本专门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报道少数民族、民族地区和民族工作的刊物,势在必行。1957年10月,在李维汉、乌兰夫等老一辈领导人亲切关怀下,《民族团结》杂志应运而生,她极其精准地对焦民族工作的时代主题——消除民族隔阂,疏通民族关系,为促进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鼓与呼。从那时起,这本杂志始终与56个民族同胞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同频共振,谱写了民族新闻宣传的华彩篇章。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党的民族工作和新闻事业受到严重冲击。《民族团结》杂志也于当年8月停刊,直至1979年复刊。随着党中央带领各族人民拨乱反正,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民族团结》杂志的发展掀开了新的篇章。


  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党的民族政策得到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地区各项事业深入发展,民族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1985年,经有关方面批准,《民族团结》杂志编辑部从民族出版社转出,升格为国家民委直属单位——民族团结杂志社。为更好地服务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进一步落实党的民族语文政策,在老一辈民族工作领导人关心、倡导下,民族团结杂志社又分别创办蒙古文版(1987年)、维吾尔文版(1988年)、哈萨克文版(1988年)和朝鲜文版(1989年)。许多少数民族同胞激动地表示,党和国家用他们本民族的文字创办了一本国家级的期刊,原来做梦也想不到。少数民族文版杂志的创刊还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这样的刊物,在世界上也不多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民族工作内涵外延的不断拓展,2001年,为更好地展现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时代风貌,进一步适应并调整为各族读者服务的视角,在深入论证和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民族团结》杂志更名为《中国民族》。紧紧围绕党和国家民族工作中心,《中国民族》杂志以更加灵活多样的形式和丰富多彩的内容,更好地展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时代风貌,办刊质量和社会效益有了新的显著提高。2001年,《中国民族》杂志入选国家“双百期刊”。


  2003年,为贯彻“走出去”战略,加强和改进对外宣传工作,杂志社创办《中国民族》杂志英文版,填补了我国民族新闻宣传领域的一个空白,成为对外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展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重要窗口。特别是面对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及西方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中国民族》杂志英文版始终坚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及时对民族问题热点进行舆论引导。2010年《中国民族》杂志英文版被中央外宣办评为优秀外宣出版物期刊类二等奖。


  进入新世纪,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新闻传播革命迅速发展。民族团结杂志社顺势而为,先后创办汉文和维吾尔文网站,推进期刊数字化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杂志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整合六种文版及新媒体资源,大力推进刊网融合发展,打造“中国民族”刊网微信平台品牌。2013年,杂志六种文版实现全彩印刷;2014年、2015年“中国民族”维吾尔文和汉文微信公众平台相继上线;2016年杂志社备案“中国民族网”这一国家级汉文域名,全新改版后的汉文“中国民族网”上线运行;2016年“中国民族”蒙古、哈萨克、朝鲜文微信公众平台上线。目前,杂志社已形成六刊两网五微信平台立体布局、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极大地提升了舆论影响力和品牌竞争力。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生动见证


  创刊60年来,《中国民族》杂志六种文版累计发行逾3000万册,铺展开来是一幅多彩壮丽的历史画卷。这是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生动见证,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恢宏文本。从《民族团结》汉文版到《中国民族》六个文版,从泛黄的黑白老刊,到多彩亮丽的彩刊,从网站、电子杂志到手机客户端,一篇篇鲜活的文章和一幅幅精美的图片,凝聚成一部形象的新中国民族工作发展简史。


  60年来,正是党的民族政策落地生根、创新发展,带给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亘古未有的发展进步的重要时期,也为“中国民族”刊网微信平台宣传报道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从创刊之初“建议少数民族人民在掌握本民族语文外广泛地学习汉语汉文”的讨论、“在祖国各民族大家庭中”征文活动,到复刊后的“民族政策讲座”“新长征中的兄弟民族”,再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中国少数民族百年回望》专题、“专家对话——中国少数民族的跨世纪话题”座谈会等等,一系列特色鲜明的宣传报道,刻录下民族工作发展的脉搏。


  进入新世纪以来,围绕民族工作主题,杂志社相继组织了一系列重大宣传报道活动。2004年,随着国家《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少数民族事业发展规划》《兴边富民行动规划》的实施,策划开展了“兴边富民行动·走读边境中国”大型系列报道,记者深入边疆沿线9个省区135个边境县市,总行程12万公里,历时近3年,全方位、多视角地反映了边境地区的人文历史遗存、自然地理风貌和各族同胞的发展状况,成为全国新闻界的一个创举。


  2008年,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杂志社推出《关键词——改革开放30周年》特刊,通过解读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民族领域的83个关键词,生动展现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推出《民族物象——新中国成立60周年》特刊,在气势磅礴、绚丽多彩的新中国60年巨幅画卷里,选取了109个非同寻常的历史片段,见证新中国少数民族伟大变迁,再现60年民族工作非凡历程。该期杂志作为国务院第五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辅助会议材料发放。此后,杂志社又以这期特刊为基础,与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合作出版了图书《和而不同——新中国民族工作物象解读》。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杂志社派记者深入灾区一线,推出展现各族干部群众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大型专题报道。2011年建党90周年之际,推出《信仰的力量——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特刊,通过描绘90年来从少数民族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到普通的各族民众一系列代表人物剪影,彰显党与各族同胞血肉相连、水乳交融的联系。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夕,又推出《喜迎党的十八大——民族自治地方巡礼》等特刊,均取得了良好宣传效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杂志社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凝心聚力把杂志社的宣传报道工作提升到新高度。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期新闻舆论工作“要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找准坐标定位”的重要指示,始终把宣传贯彻党中央关于民族工作的大政方针作为首要任务。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召开前,杂志社推出《守望相助进行时——省市自治区和部委领导谈民族工作》特刊,2015年初推出《解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特刊,及时把党中央关于民族工作的最新精神传递给各族读者。在纪念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3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辛亥革命胜利100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等重大历史节点,都及时予以重点报道,鼓舞全国各族人民铭记历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全面建成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重要指示,将助力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宣传报道的着力点。2013年,杂志社推出《武陵问桃源》特刊,全面反映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工作的成就。2016年第二届全国民族自治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验交流现场会前,推出《守望相助——30个自治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时》特刊。2016年杂志社记者深入新疆南疆12个村、武陵山片区10个村,2017年杂志社记者循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深入内蒙古、广西、新疆、宁夏、云南、青海、甘肃、黑龙江、吉林、湖南的少数民族村寨,相继推出《南疆十二村记》《武陵山片区十村记》《重访习近平总书记到过的地方》等特刊,用生动的笔触讴歌在精准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征程上,各族干部群众贯彻落实总书记指示精神,斗志昂扬创造美好生活的火热场景。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是各民族生命线”的重要指示,坚持不懈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加油鼓劲。推动人文化、大众化、实体化,是党中央对新形势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提出的总要求。杂志社牢牢把握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主线,党的十八大以来,始终把宣传报道创建工作作为重点,开展“助力创建”系列活动,开办“创建进行时”常设专栏,深入边疆村寨、农村牧区和城市街道、社区、学校,挖掘典型,总结经验,相继推出《云南建设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进行时》《民族团结的“湖南现象”》等重点报道;2017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经验交流现场会前夕推出《创建进行时——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典型经验选编》特刊,生动呈现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最新进展,点赞各族群众发扬光大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优良传统,营造人心归聚、精神相依的社会氛围。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维护祖国统一是国家最高利益所在”的重要指示,坚决为促进民族地区长治久安鼓与呼。60年来,杂志社始终心系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始终把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牢记心上,在民族地区重大活动中发挥积极的引领作用。60年来,5个自治区大庆一直是杂志社宣传报道的重点。2015年,推出新疆、西藏大型专题报道,反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的巨大成就。2017年,推出汉文、蒙古文两种文版的《模范自治区 亮丽风景线——关于内蒙古的70组热词》特刊,反映内蒙古7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激励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伴随“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我国的广袤边疆从大后方变为开放大前沿。2017年,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办之际,杂志社推出《丝路十城记》特刊,讲述通过少数民族与丝路、城市与丝路,以及城市与少数民族之间的故事,展现“一带一路”建设中各民族增进交往交流交融、推动跨越式发展的时代风貌。与此同时,《中国民族》蒙古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朝鲜文版杂志和微信平台,及时向少数民族读者传递党中央声音,旗帜鲜明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反对各种错误思潮。英文版杂志艺术地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形象地展示我国56个民族团结进步的新面貌,为提升中国“软实力”而不懈努力。


  杂志社始终牢记《中国民族》杂志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的使命和责任,坚持围绕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理论政策展开报道。今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为全面生动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族干部群众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风貌,以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杂志社统筹六刊两网五微信平台,推出大型系列专题报道《特别策划·新境界新局面新成就》,全方位、多角度生动展示全国各省市区做好民族工作的经验和成果,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良好舆论氛围。


民族新闻宣传工作创新发展的体会


  “中国民族”刊网微信平台作为党的民族新闻宣传工作的“国家队”和“主阵地”,60年来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自觉适应党和国家形势发展、民族工作发展、新闻宣传工作发展,坚持在实践中探索,在创新中前进,既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也积累了做好民族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经验。


  一是坚持党性原则,切实把中央关于新闻舆论和民族工作的精神落到实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坚持党性原则,最根本的是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中国民族》杂志作为国家民委的机关刊,从定性上属于党刊,从定位上属于党和政府机关指导民族工作的刊物。杂志社始终把握这个定性和定位,各项工作都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杂志社深入学习贯彻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民族工作和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坚持党建和业务两手抓两促进,自觉向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


  二是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正面宣传为主,倾力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加油鼓劲。新闻舆论处在意识形态工作的最前沿,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60年来,《中国民族》杂志始终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及时准确宣传党的主张,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光荣传统,真实反映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变迁,唱响民族团结进步的时代主旋律。新形势下,党正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向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前景光明,任务艰巨,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把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为中心任务助力,为全局工作添彩。


  三是坚持分众化、差异化传播,不断提升民族类刊网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60年来,《中国民族》杂志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各民族群众与教育引导相结合,把满足各民族文化需求同提高素养相结合,积极宣传各民族同胞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积极宣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既尊重新闻传播的一般规律,又体现民族类刊网的特点;既尊重少数民族文字和英文的表达规律,又把握各民族读者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字版读者的阅读习惯。抓准时机、把握节奏,从时度效着力,不断增强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充分发挥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在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增强主动性、打好主动仗,及时帮助各族干部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


  四是坚持守好阵地和顺应潮流相结合,持续推进刊网融合,不断增强发展动力、创新活力。近年来,互联网特别是新媒体快速发展,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对象、传播技术等都在发生深刻变化,传统纸媒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行业期刊更是面临严峻考验。我们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顺应融合发展大势,勇于创新、勇于变革,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理念、体制机制、内容、方法等全方位创新,努力实现民族期刊创新发展。杂志社构建起六刊两网五微信平台的多媒体协调发展格局,实现具有历史意义的跨越,成为民族新闻宣传领域的一道亮丽风景。


  五是坚持社会效益为先,创新发展与科学管理两促进,不断提高刊网微信平台的宣传影响力。60年来,杂志社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一手抓科学管理,一手抓改革创新,持续提高刊网微信平台的宣传影响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杂志社狠抓内部管理,加强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先后出台或修订一系列规章制度,聚精会神干事业,一心一意谋发展,靠业绩树立“科学办刊,实干兴社”新形象。杂志社创新与委属单位、民族地区及各有关方面合作方式,与有关方面合作向新疆南疆4地州行政村和中小学赠阅《中国民族》杂志;与新疆人大“访惠聚”工作组合作在和田地区叶城县萨依巴格乡巴什托格拉勒村共建“民族团结学校”;与委属6所大学合作开展“助力脱贫攻坚战· 《中国民族》杂志进武陵山片区”活动;开展“助力创建·《中国民族》杂志进地方(黑龙江黑河市爱辉区、新疆阿勒泰地区、内蒙古兴安盟、青海海北州海西州、重庆石柱县)”活动;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西藏航空公司和北京、广东、广西、湖南、云南、吉林、内蒙古等地民委,以及江苏、北京援疆前方指挥部等开展相关合作。一系列合作开启杂志社事业发展新局面:《中国民族》杂志总发行量持续增长,2012年37万册,2013年43万册,2014年47万册,2015年77万册,2016年达到87万册。2017年始,蒙古、维吾尔、哈萨克3种民族文字版杂志历史性进入国家“东风工程”。


几代办刊人砥砺前进的力量源泉


  新中国民族工作取得伟大成就,浓缩的是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同胞的厚爱深情,彰显的是各族儿女对党和国家的赤子之心,见证的是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强大凝聚力和非凡创造力。


  记录历史,历史也见证杂志社的发展。


  60年来,《中国民族》杂志备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重视,多次得到有关领导同志的肯定和鼓励。乔石、吴邦国、习仲勋、乌兰夫、赛福鼎·艾则孜、郭沫若、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布赫、赵朴初、费孝通以及茅盾、王蒙、启功、刘大为等多位领导和知名人士,在不同时期为《中国民族》杂志题词、寄语,对民族新闻宣传事业寄予期冀与厚爱。这份信任激励着一代代办刊人不断奋发向前,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贡献力量。


  60年来,从创办《民族团结》杂志到现在中国民族六刊两网五微信平台协调发展,得到了国家民委领导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李维汉、乌兰夫、杨静仁、司马义·艾买提、李德洙、杨传堂、王正伟、巴特尔等历任主要负责同志和其他负责同志,对杂志社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和巨大关怀。巴特尔主任2016年5月6日到杂志社调研时强调,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为引领,不断开拓民族新闻出版工作新局面,为做好新时期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巴特尔主任的讲话为新形势下杂志社各项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60年来,一批批作者、通讯员为杂志社的发展立下汗马功劳。特别是在杂志初创的年代,广大作者和通讯员与杂志社建立起密切联系,一条条来自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基层的资讯通过《民族团结》杂志首发,一篇篇接地气的文章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助力。进入新时期,面对激烈的媒体竞争,建立起一支强大的作者、通讯员队伍一直都是杂志社的不懈追求。


  60年来,一代代办刊人为了党的民族新闻宣传事业继往开来、不懈奋斗。他们跋山涉水,走村入寨,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他们兢兢业业,呕心沥血,为杂志社各项事业发展胼手胝足,无私奉献。这是杂志社的优良传统,更体现了一代代办刊人对民族新闻宣传事业的炽热情怀。


开创民族新闻宣传事业的美好未来


  当前,我们党正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面向未来,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个民族工作的目标任务,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更好地服务民族工作,更好地服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是民族团结杂志社及中国民族刊网微信平台义不容辞的责任。


  抓管党治党,努力做民族新闻宣传战线的排头兵。杂志社将始终坚持把党建工作摆在最重要的位置,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夯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严肃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好用权“方向盘”,系好廉洁“安全带”,营造杂志社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切实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提升修养、指导工作。增强意识形态阵地意识,坚持责任到岗、责任到人,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把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要求贯穿到采编印发全过程、各环节,推动民族新闻宣传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抓强化认识,为激发凝聚起全国各民族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做出贡献。新形势下,杂志社将始终牢记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职责和使命,一如既往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传播好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弘扬好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倾心倾力倾情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增光添彩。


  抓特色定位,不断提升民族新闻宣传的舆论影响力和媒体竞争力。杂志社将始终坚持以政治性、人民性、民族性为先导,倡导人文性、政策性、时代性、新闻性、创新性,始终面向各族读者,切实把宣传贯彻党的民族理论政策作为杂志社的政治使命,切实增强对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自信,引导各族读者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俯下身,沉下心,动真情,聚焦民族工作主题,既形成合力又凸显特色,着力打造一批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宣传精品。


  抓改革创新,闯出内涵式可持续发展路子。杂志社顺应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积极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在办好《中国民族》杂志六种文版,进一步强化其特色内容基础上,着力整合六刊两网五微信平台的资源,统筹调度全社编辑记者队伍,促进刊网协调互补,致力于打造中国民族刊网融合新平台,不断增强宣传时效性和覆盖面。始终扭住扩大覆盖面不放松,围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宣传需要,不断推动中国民族刊网微信平台进机关、乡村、社区、学校、企业、部队等,进一步推动《中国民族》杂志进入政府采购序列。


  抓素质提升,努力打造过硬的编辑记者和干部队伍。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的核心是人才优势。在推进中国民族刊网微信平台协调发展、融合发展过程中,杂志社将把人才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采编队伍和行政管理干部队伍。坚持固本强元,发挥老同志的引领作用、中青年同志的骨干作用和年轻同志的生力军作用,形成老中青三代编辑记者和干部互促互进良好机制,增强杂志社发展动力和后劲。继续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和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做好工会、青年和女干部等工作,努力形成各项工作协调发展的局面。


  抓建章立制,树立和维护杂志社良好形象。杂志社将继续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坚持深入基层和一线,“一头汗、两腿泥”,写出有温度的好新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各族群众,写出接地气有灵气的好稿件;坚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短实新”的要求,在密切联系群众中学习、掌握、善用群众语言,写出文风清新的好作品。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各项财经纪律,狠抓制度建设,不断使杂志社走在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的轨道。


  60年砥砺前行,一甲子辉煌历程。杂志社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国家民委党组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民族工作和新闻舆论工作的各项大政方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继续阔步前进在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上,继续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油鼓劲,继续讲好“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精彩故事,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相关推荐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全年定价90元。

订阅方式(二选一):
一、邮局订阅(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中国民族(汉文版)邮发代号:2-91
中国民族(蒙古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237
中国民族(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7
中国民族(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8
中国民族(朝鲜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392

二、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联行号:102100020307
联系电话:010-58130831;传真:010-84504624;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