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时政要闻
具有中国特色、自治县特点的新时代发展之路这样走——全国民族自治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验交流现场会大会交流发言材料摘编
发布日期:2018-06-19

大均畲乡之窗举办畲族渡亲节_副本.jpg

景宁乡村新景_副本.jpg

景宁县城绿道_副本.jpg

景宁畲乡新貌


景宁畲族自治县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

奋力走出一条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路

    

  浙江景宁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总人口17.2万人,少数民族人口1.99万人。景宁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摘掉了贫困县帽子。2017年,全县少数民族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15元,比上年增长13.7%。 


  2002年11月,习近平同志首次来景宁调研,指示景宁“生态的优势不能丢”“畲乡的特色要把它充分展示出来”。景宁以此为遵循,立足生态和民族两大优势,坚持以打造美丽环境为基本前提,以发展美丽经济为主攻任务,以创造美好生活为根本目标,持续打出“三美融合、联动发展”、建设“畲族风情大花园”“诗画畲乡”组合拳,着力打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


  坚持以最顶格的标准、最严格的治理、最科学的制度保护生态,全面深化“河长制”,系统开展“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等大会战,统筹推进水、气、土、垃圾综合治理。2017年,景宁全域基本消灭Ⅲ类以下水体,Ⅰ、Ⅱ类水占比98.1%,空气质量优良率97.4%,森林覆盖率81.1%,成功创建为国家级生态县。


  坚持以农村金融改革为突破口,创新推出“政银保”小额信贷,累计发放贷款5.3亿元,支持发展林下经济、生态养殖等产业,加快推动乡村振兴。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台农业农村产业富民行动计划,培育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2个、特色农业精品园4个。利用海拔600米以上山地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少的优势,积极培育“景宁600”农产品公共品牌,将农产品快捷地送上杭州、上海等城市消费者的餐桌。以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为载体,积极推进农旅、文旅、城旅融合,出台专门政策支持发展农家乐民宿,累计发展中高端民宿296家,2017年全县旅游总收入54.1亿元,比上年增长28.1%。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成功创建全国教育基本均衡县、浙江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县。2017年景宁中学高考本科上线率93.2%,超出全省平均水平33个百分点。稳步推进基本公共卫生工作,深化与浙大一院的“双下沉、两提升”合作,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县域内就诊率达到85.1%。出台《全国畲族文化总部建设规划》,全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景宁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浙江省文化先进县。


  2005年8月,习近平同志第二次来到景宁调研,指示“要结合欠发达地区的实际,不断探索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和新途径”。2006年9月,他进一步作出“景宁要跟上时代步伐,必须给予特别扶持”的重要批示。2009年4月、2014年6月,习近平同志先后对景宁作出“努力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增进民族团结上走在全国民族自治县前列”的重要批示和“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的殷切勉励,激励我们攻坚克难、奋发赶超。


  山海协作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工作期间,为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推出的重大战略。我们抓住这一机遇,主动与台州温岭市、宁波鄞州区、嘉兴海盐县、绍兴上虞区开展“先富带后富”结对帮扶。截至2017年,累计到位资金8.6亿元。2017年以来,景宁还与温岭市携手打造山海协作“升级版”,签约共建山海协作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在园区共建、文化旅游、人才科技等多领域开展合作。


  积极做好景宁人“走出去”和“回乡创业”两篇文章。目前,景宁有6.8万人在全国各地经商创业,从事小超市、小宾馆、小水电等产业,经营经济实体7500多家,年营业额400多亿元。景宁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创新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不动产登记零收费和企业投资项目开工前审批全流程最多跑一次、最多100天等做法,激活市场主体,方便群众办事,目前“一次办结”事项占比98.6%。


  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深入践行农村基层党建“浙江二十条”,全面深化“整乡推进、整县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深入开展畲乡铁军“志不求易、事不避难”创新实干大赶考,通过县委县政府点题,自我加压出题,“两代表一委员”审题,媒体网络晒题,重点“考”各单位是否立下了不求易之志;通过明标兵、定标杆,比执行、比绩效,重点“考”各单位是否干成了不避难之事;坚持“赛场选马”识别干部,落实容错免责机制。


大厂回族自治县

牢牢把握民族团结

和生态优先总原则

  

  河北省大厂回族自治县与北京城市副中心一河之隔,县委县政府把服从服务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作为政治责任,立足区位特点和民族特色,明确了“坚持民族团结、生态优先总原则,以文化产业、全域旅游为两大抓手,全力打造北京城市副中心后花园,加快新时代建设经济强县、美丽大厂”的目标思路,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以全省综合改革试点为带动,扎实推进民政、教育、民营经济等领域专项改革试点建设,积极探索“一城两区多小镇”新型城镇化格局,努力打造全省城乡统筹示范区,不断释放改革红利。对接北京朝阳区、通州区,积极探索合作共建园区新模式,提升园区承载功能和水平。推动实施夏垫非遗古镇、创意田园小镇等6个特色小镇建设,打造现代服务业新载体。实施绿化美化工程,率先在全省实现全域采暖无煤化。全县建成区园林绿地率达到36.8%,绿化覆盖率达到40.9%。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位列廊坊市第一。


  成功争创民政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8.9%。实现全县村村通油路、通公交、通自来水、通天然气,实施所有农村环境卫生统一托管处理,进一步缩小了城乡差别。对108户232名农村贫困人口进行建档立卡,全部落实包联责任;城乡低保等多项保障全面对标北京,健全完善26项政策机制,对18项社会保障进行提标扩面,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掉队。

    

鄂温克族自治旗

精准施策  持续发力  

  

  2017年鄂温克族自治旗贫困发生率由11.5%下降到1.47%,脱贫攻坚战取得阶段性胜利。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和鄂温克族自治旗三级联动,设立20个专项推进组、10个特色产业推进组,下派44个驻村工作队、1000余名干部投入脱贫攻坚战,形成兵团式作战的组织体系。建立精准识别动态管理机制,严格执行核查标准和识别程序,做到应纳尽纳、应退尽退,量身制定67项精准脱贫菜单措施,精准确定每户的脱贫方案,做到因户因人施策、叠加施策。


  实施教育扶贫工程,出台贫困家庭学生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一条龙”资助政策,从根本上消除贫困户子女因学致贫、因贫辍学问题。


  实施健康扶贫工程,采取建立健康档案、下派家庭签约医生、先诊疗后付费等措施,为贫困人口购买商业医疗补充保险,将住院报销比例提高到92%以上,有效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实施社会救助扶贫工程,将无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纳入社会救助范围,低保救助金、五保供养金、临时救助金补助标准位于呼伦贝尔市前列。实施住房保障扶贫工程,2017年全旗投入资金4000万元,通过落实易地搬迁、危房改造等项目,为450个贫困家庭改善居住条件。


  建立“合作社+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吸纳500户贫困户以牲畜托养入社等方式发展生产,实现户均收益分红2000余元;支持480户贫困户发展民族手工艺品制作等特色产业,实现户均直接收入近万元。投入风险补偿金,撬动银行贷款3000万元,扶持423户贫困户带资入股龙头企业,以不直接参与经营、不承担经营风险方式,户均获得3750元至7750元不等的收益分红。


  实施42.4兆瓦光伏扶贫项目,实现无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每户每年获得3000元稳定收入,并持续20年不变。


  成立旗扶贫开发协会,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形成全社会参与的扶贫工作格局。


都安瑶族自治县

创新模式  延伸链条  三产融合发展

  

  作为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国深度贫困县和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县,近几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瑶族自治县把特色养殖业作为脱贫攻坚的突破口,创新发展模式,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三产融合发展的良好态势。实施产业扶贫工程,推行联建联养、互助共养、农户互助、农户自养等多种养殖模式,并依托冷链仓储、葡萄酒生产、茧丝绸加工等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贷牛还牛”“贷羊还羊”、油茶、糖料蔗、桑蚕、毛葡萄等八大扶贫产业。


  其中“贷牛(羊)还牛(羊)”扶贫产业发展模式,通过“企业选种、贫困户饲养、帮扶干部和保险公司担保、企业负责技术指导和保底回收、利益共享”的发展思路,着力打造牛羊产业的生产、加工、物流销售“一条龙”闭环产业链。


  “十三五”期间,都安按照近城镇、近园区、近景区、近公路、近土地的“五就近”原则,探索“无土安置”“有土安置”“整屯搬迁”等多种模式,实行“八包”工作责任制推进安置点建设,预计2018年底全部完成“十三五”搬迁任务。坚持“移民+就业+保障”工作思路,通过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进驻安置点创建“扶贫车间”,把贫困户搬迁到产业链上,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标。


  都安重点实施石漠化治理、绿满八桂、退耕还林、沼气池建设等生态工程;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任务,用心谋划攻坚模式,用情凝聚攻坚合力,用策确保攻坚实效;坚持工业强县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后劲,构建河池·都安临港工业区、农民进城创业园等“一区三园”工业格局;实施城区“北展南拓、西进东扩”的发展战略,陆路、水运等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初步形成;坚持旅游旺县助推服务产业发展,逐步形成“潜暗河,观天窗,走湿地,漂河流,逛瑶山,品红酒”的旅游格局。

   

互助土族自治县

构建“大扶贫”工作格局

  

  2016年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冒雨看望互助土族自治县干部群众,带来了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始终牢记总书记的殷切嘱托,经过两年多的不懈努力,全县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的14.1%下降到4.08%,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严格落实县乡村三级脱贫攻坚责任制,向118个贫困村派驻“第一书记”及工作队员,并在全市率先向贫困户40户以上的25个非贫困村选派了驻村工作队员。扎实推进结对共建和社会帮扶,8600多名干部结对认亲13722户贫困户,构建“大扶贫”工作格局。


  紧扣脱贫攻坚“十大工程”,重点解决和改善贫困群众出行难、吃水难、就医难、发展难等突出问题。用好对口帮扶政策,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2016年至2020年计划安排落实资金6563万元,实施产业合作、助医助学等6类21个帮扶项目,打造“指导、互访、资源共享”三大结对途径,构建互利共赢的发展格局。加大金融扶贫力度,向118个贫困村发放互助资金5900万元,在全市率先为贫困户40户以上的22个非贫困村发放互助资金660万元。


  投资4亿元实施8个乡镇16个村的易地扶贫搬迁项目,配套了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惠及1540户5308人,其中贫困户652户2344人。


  累计投入3.2亿元产业资金,多元化发展致富产业,实施特色种养、劳务输出、光伏扶贫等90余项多元化产业项目,确保贫困户每户至少有一项产业。整合资金1675万元,对产业项目实施先进贫困户、产业发展优秀乡镇、互助资金使用率高于80%以上的村进行奖励,走在青海省前列。2017年全县当归种植面积达到4.2万亩,带动群众增收近2.5亿元。


  通过开发公路养护、生态管护等公益性岗位,累计解决611名贫困群众就业问题。累计培训贫困群众5050人,转移贫困家庭劳动力1.3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77亿元。


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

    弘扬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   

决战脱贫攻坚   决胜全面小康

  

  云南省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把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转化为推进脱贫攻坚的强大力量,从改善贫困村组生产生活条件和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方面“双管齐下”, 通过分类指导、整合帮扶力量、落实责任制、加强动态管理,解决了“扶持谁”“怎么扶”“如何退”的问题,推进各项脱贫目标任务有效完成,保证贫困人口能脱贫、可致富。


  创新实施“311”产业扶持政策,建立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共同发展的长效机制。创新精准识别“七步工作法”,最大限度杜绝贫困对象“漏评”“错退”问题。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的优势,开展“三个一”“五个一、七个一”到户群众工作法,广泛开展以感恩教育、典型引领和自力更生为主的群众性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广大贫困群众转变“等靠要”思想,坚定脱贫致富决心,实现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同步推进,找准“外力脱贫”和“主动脱贫”契合点。


  严格实行县级领导包乡、部门包村、干部包户的责任体系,强化中央、省、市扶贫政策和县级十二项措施的跟踪问效,选优配强驻村工作队员,全县50%的干部职工驻村开展帮扶工作,切实做到了责任、政策、工作三落实。120家中央、省、市、县部门和9个乡(镇)共2595名干部挂村包户,国家教育部、宝武集团、上海金山区对口帮扶,27家龙头企业参与带动贫困群众发展产业,奏响了边疆各民族紧跟党走、团结奋斗、共同发展的“大合唱”。


  2014年以来,地方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8%,增幅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实现32个贫困村出列、3651户13236人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末的8.22%降至2017年末的1.27%,走出了边疆民族地区团结奋进脱贫攻坚的新路子。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守护神圣国土  建设幸福家园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是全国唯一与三国陆地接壤的边境高原县,也是属于“三区三州”的深度贫困县。


  塔什库尔干县通过实施“万企帮千村”行动、卫星工厂安置就业等项目,让有劳动能力的740户830人稳定就业,实现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在32个深度贫困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业,建立高原畜牧良种繁育中心,实现人均增收1500元。利用地区划拨土地清理再分配收益,建立稳定就业补助资金、产业发展奖补资金、教育资助金、医疗补助金、困境儿童关爱资金等项目,实现精准帮扶。配套建设安居富民房10564套、保障性住房7509套、国有工矿棚和城市棚户区改造3454套,4753套“5· 11”灾后重建房实现当年规划建设、当年竣工入住,集中财力解决17个村不通自来水、9个村不通动力电、2个乡镇8个村不通硬化路和5个村不通广播电视等问题。


  坚定不移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教育全覆盖,持续开办乡村夜校,重点加大科技教育培训,引导群众转变思想,激发内生动力。此外,还大力抓好庭院经济发展、综合社会保障兜底以及易地搬迁等重大工程。


  为加快解决偏远山区乡村和牧场“三块石头一口锅”等落后现状,结合“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组织2800余名党员干部下沉基层,开展“四同四送”活动,与“访惠聚”工作队、7558名护边员共同编成300余个互帮互助突击队,带领群众开展“三改、一美、两入”工程(改厨、改厕、改庭院,美化人居环境,家具入户、现代文明生活入户),拆除危旧石头房9095套,美化庭院7000余座,新增庭院经济7000余亩,建成“四旁树”4000余亩,使乡村环境焕然一新。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