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叭沟门满族乡与《中国民族》杂志有着不解之缘。我们在上世纪90年代新“相识”,在2016年“相知”,这次的回访让我们更加“相熟”。这里是“首都北大门”,这里是“北京市最美乡村”之一,是一个彰显时代新风貌的“生态乡”。在今年第八届首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喇叭沟门满族乡荣获北京市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11月6日,采访小组从市区出发,顺着G45京承高速去往怀柔城区,再沿着G111国道来到目的地——喇叭沟门满族乡。
新农村走进新时代
喇叭沟门满族乡又被称为“北极乡” ,它位于北京的最北端,也是北京最大的满族聚居乡。加之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每年都吸引着大批游客前往。
青烟缕缕
新农村新风貌 在公共石碾前磨豆的村民
干净整洁的街道
村民晾的小鱼干
这里依山傍水,汤河贯穿起各个村庄,形成了逐水而居的人文风貌。
汤河支流
文化墙像画框一样将对角沟门村内景色变成了一副油画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喇叭沟门满族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了全乡的飞跃发展。乡村的百姓告别低矮破旧的砖土房,喜迁新居,安居乐业。
“草帽书记”彭兴利正在向我们讲述中榆树店村这两年的发展与变化
中榆树店村改造前后对比
在乡党委、政府和各村村民的共同努力下,现代化的新风貌体现在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停车场里专门配置的充电桩
村内的银行服务网点
随处可见的分类垃圾箱
怀柔特色农产品店
当民俗遇上民宿
喇叭沟门满族乡着力发展旅游业,以旅游业带动其他产业,把文旅产业作为引领性产业培育,推进文旅、农旅、民旅的全面融合,把核心的文旅元素体现到村庄规划建设的每个细节。
青砖灰瓦的小庭院,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再加上这些年流行的“去郊区度周末、过大年”,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原汁原味的农家乐。这样一来也带动了喇叭沟门满族乡民俗旅游的发展。
整洁敞亮的民俗院
可口的农家饭
民宿客栈
如今对角沟门村正在开发村内新型高端民宿产业,进行九个主题民宿的建设。文旅及创意文化产业的进入,提升了古老乡村的文化内涵,为村庄带来了新活力。
采访小组这次参观了基本建造完成的三个主题民宿,“村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可以说这是在参观后大家最直观的体验感受。
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发展
作为北京最大的少数民族乡,喇叭沟门满族乡满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3%。这里保留和沿袭了特色的满族民间习俗。
在喇叭沟门满族民俗博物馆内,有几个分馆,按主题分别展示了原汁原味的满族风情和文化。
满族工艺品
满族雕像
馆内展示的老式房屋
馆内收藏的鼻烟壶
博物馆里还有专门展示剪纸及供剪纸艺人工作的区域。剪纸是满族传统文化一个重要部分,这些民间艺人通过自己的手艺让民族文化不断传承和发扬。
剪纸艺人展示剪纸作品
喇叭沟门满族乡还有一个颇具满族民间特点的民族体育项目“二魁摔跤”。它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在2006年入选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整理表演服装
学生正在表演“二魁摔跤”
“二魁摔跤”表演队同学合影
如今的喇叭沟门满族乡生态宜居,乡风文明,处处焕发着时代新风貌。
多年来,喇叭沟门满族乡紧紧把握“和谐、发展”两大主题,凭借良好的生态环境、深厚的满族文化底蕴,有序培育、稳步推进生态文化旅游休闲产业发展,促进民族乡村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大道上奋力前进,营造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新局面。
春季绿意盎然,夏季避暑清凉。秋季高阔溟濛,冬季纯净安详。相信一定会有更多人对这个生态美,百姓富,各项事业不断发展的满族乡充满向往。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