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时政要闻
做神圣国土守护者 幸福家园建设者——访西藏玉麦乡卓嘎、央宗两姐妹
发布日期:2019-05-06

一个阿爸,两个女儿,一栋房子。

家是玉麦,国是中国。

地处祖国边陲的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隆子县玉麦乡与印度比邻,大山环绕,绿色葱茏,平均海拔3650米。人们说,日拉雪山脚下的玉麦很大,全乡面积数千平方公里,超过一些国家的国土面积;玉麦也小,小到在上世纪60年代以来很长一段时期只有卓嘎、央宗两姐妹和她们的父亲3人,是名副其实的“三人乡”。

“如果我们走了,这块国土上就没有人了!”老阿爸桑杰曲巴的这句话,卓嘎、央宗两姐妹铭记在心头。半个多世纪来,父女三人放牧巡边,默默守护着祖国神圣的国土。在他们心中,祖国是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是一家人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

1997年以来,玉麦乡已发展到现在的9户32口人,在桑杰曲巴一家两代人的带动下,大家争做守边固土的义务防护员。

2017年10月29日,是卓嘎、央宗两姐妹一辈子不会忘记的日子,也是西藏各族干部群众永远铭记的时刻。党的十九大刚刚胜利闭幕,习近平总书记给卓嘎、央宗两姐妹的回信,飞越4020公里来到雪域高原这个偏远的边境乡村,来到了两姐妹的手中。“总书记工作很忙,我们写信的时候,真的没想到他这么快就给我们回信。”姐姐卓嘎难掩激动的心情。聆听完总书记的回信,乡亲们纷纷为姐妹两人献上哈达。小山乡沸腾了,整个雪域大地暖阳高照。

“祖国疆域上的一草一木,我们都要看好守好。希望你们继续传承爱国守边的精神,带动更多牧民群众像格桑花一样扎根在雪域边陲,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的殷殷嘱托,让卓嘎、央宗两姐妹及全区各族干部群众备受鼓舞和感动。大家纷纷表示,要用加快边疆发展、确保边疆巩固边境安全的实际行动回报总书记的深切关爱。

神圣的使命,光荣的职责。牢记总书记嘱托,西藏自治区围绕加快边疆发展、巩固边疆安全,坚持屯兵与安民并举、固边与兴边并重,多举措加快边境地区发展。加大投资力度,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的边境小康村在如火如荼建设当中,全区边境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今年仲夏时节,记者深入西藏那曲、山南、林芝等地采访,一路走来,雪域高原处处彰显着勃勃生机。繁荣的城镇,广袤的草场,密林的深处,平坦的公路边,“学玉麦、讲奉献、守边疆”“做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的标语不时映入眼帘。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全区各族干部群众将总书记的回信嘱托化作守边固土的强大动力,一座座漂亮的特色村寨在边境拔地而起,一个个特色产业孕育着新的丰收希望,一项项富民政策真正落到边疆群众的心坎上。


1.jpg

             卓嘎(左二)、央宗(右二)两姐妹和亲人在一起


家是玉麦  国是中国


身着传统藏装,姐姐卓嘎和妹妹央宗的脸上洋溢着笑容。虽然已多次从电视画面或照片中看到过两姐妹,但此刻,她们那种朴素、乐观、执着的风采依然深深地感染着记者。


这些天,卓嘎、央宗参加完在拉萨举办的一个表彰活动后,又前往山南市错那县边境乡镇进行调研、宣讲,受到当地各族干部群众欢迎。随后,前来山南考察的湖南等对口援建省份的党政代表团也与两姐妹会面座谈。


看到近几年家乡变化这么大,特别是通过电视经常看到习总书记到民族地区考察调研,十分关心各族群众冷暖和民族地区发展。于是,我们就想把家乡的发展变化报告给总书记,便有了写信的念头。”卓嘎幸福地回忆起当时的情景。


两姐妹的信件寄向了几千公里之外的首都北京。“当时还想着习总书记能不能收到信件,收到后能不能回信。”但让她们万万没想到的是,短短一个月后,总书记的回信便飞到了玉麦。“不光是玉麦乡,隆子县、山南市以至全区的各族干部群众都非常高兴!”


两姐妹清晰地记得,总书记回信之后,她们到隆子县城时,大家都纷纷说:“你们给习总书记写信,总书记很快就回信了,这是我们所有边疆群众的骄傲。我们一定向你们学习,进一步守好祖国神圣的国土。”


从高处望去,险峻的喜马拉雅山脉包裹着玉麦乡。受气候影响,每年这里都有260多天雨雪天气,特别是11月初至来年5月底,大雪封山使得这里几乎成为与世隔绝的孤岛。这里生产生活物资匮乏,青稞只长杆不结籽,土豆只有拇指大。长期以来,卓嘎一家靠放牧为生,粮食、衣物等生活用品,必须翻越雪山峡谷到直线距离40公里之外的县城去采购。


“到山外去吧!”年幼时的卓嘎、央宗两姐妹曾多次央求阿爸桑杰曲巴,但每次都被父亲严厉而坚毅的拒绝。“我们放牧,也是守护边疆。这是国家的土地,我们要守好!”有一次,两姐妹看到阿爸从外面买来红布和黄布,以为是要给她们做新衣服,想不到的是,父亲用手缝制了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放牧的山路上,父亲就把红旗挂在高高的树梢上。


上世纪50年代末,随着西藏民主改革,桑杰曲巴和其他农奴一起翻身做了主人。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中,已担任玉麦乡乡长的桑杰曲巴成为支前民兵。随后,为改善玉麦群众生活条件,政府在日拉雪山另一侧的曲松村给玉麦乡亲盖了新房,分了粮食和牲畜,但土生土长在玉麦的桑杰曲巴却总是放心不下这里。


1964年,藏历新年刚过,桑杰曲巴就和妻子带着年幼的姐妹俩,赶着牛群,翻过雪山,搬回了玉麦。当时,回到玉麦的只有他们一户人家。


守护家园并不容易。1978年冬天,卓嘎、央宗的阿妈在翻越海拔5000米的日拉雪山去县城看病的途中辞世。第二年,家中最小的妹妹其加卓玛也在翻越雪山路途中冻死。家庭的突然变故,没有动摇一家人的意志,也更加坚定了卓嘎、央宗两姐妹守边固土的决心。


在党和政府关心下,玉麦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得到改善。1997年,则日乡的两户人家搬到了玉麦。2001年,玉麦乡通了公路。由于孩子以前到则日乡上学距离较远,为解决孩子的学习困难,一个教师家庭也搬过来了。随后,用电的问题也解决了……2011年10月,西藏公安边防总队在这个中国人口最少的乡成立了边防派出所,当时仅有28名常住人口的玉麦首次迎来常驻公安边防干警。


“以前主要是放牧为主,生活用品没什么可选择的。如今路修通了,村里的竹编、竹器也可以拿到县城去卖啦。特别是国家对边境建设非常重视,各项富民政策也落实得好,边疆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卓嘎高兴地说。


2001年,77岁的老阿爸桑杰曲巴去世。如今,两姐妹每次放牧巡边的时候,都会让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阿爸当年挂国旗的位置高高飘扬。2017年,央宗的儿子索朗顿珠大学毕业后主动回到家乡工作。两姐妹希望他继承外公的遗愿,留在玉麦,守在玉麦,同乡亲们一起把边疆建设得更加美好。


山的这边比那边好


高原隔不断深情,冰雪锁不住春风。


总书记回信以来,玉麦乡的风貌正在焕然一新。一栋栋富有民族特色且具备抗震功能的新房屋拔地而起,道路、电力、通讯等公共服务设施以及乡政府、卫生院、学校都在加紧建设当中。村民基本都用上了智能手机,所有人家实现wifi全覆盖,无论开小商店还是农家客栈,都可以扫码支付,旅游业及互联网电商也在不断发展。


围绕边境小康示范乡建设,湖南建工集团项目施工人员2017年10月底便进驻玉麦。集团总经理周友文介绍,由于玉麦气候变幻无常,有时早上下雨,中午天晴,晚上下雪,施工难度较大。大雪封山前,还要把人员的食物等储备好。为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去年整个冬天项目都没有停,施工人员的春节也是在玉麦度过的。“卓嘎一家两代人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守护着边疆。我们响应总书记回信的号召,一定会把玉麦小康示范村建成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精品。”周友文如是说。


玉麦边境小康乡村项目总投资约1.1亿元,规划用地440余亩,总建筑面积17000多平方米。房屋建筑是山南市首次采用轻钢装配式结构,达到抗震、保暖、美观等要求。除了通往县城的公路,还将新建两条市政道路,并打造中心公园和广场。


关键要在学习好总书记回信精神的基础上,在实实在在的工作中落实好总书记回信精神。”隆子县委书记次仁加措告诉记者,收到总书记回信之后,全县严格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在对口援藏省市的大力支持下,热火朝天地掀起了建设边境小康示范村的高潮。目前,整体民居工程已经完成约70%,今年10月底搬迁入住。


“边境老百姓都特别拥护党的英明政策。”次仁加措说,除玉麦乡外,隆子县还有5个边境乡镇、27个边境村。通过近几年努力,全县所有边境乡镇的基础设施、群众生产生活都得到了进一步改善。今后,以玉麦和则日乡为重点,全县将着力发展边境旅游,让越来越多的游客体验边境风情。


来自西藏自治区旅发委的消息显示,今年初,国家旅游局、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发布了包括318川藏线、青藏线、滇藏线、西藏山南玉麦线在内的十条中国“西部行”自驾游精品旅游线路。以玉麦为主要节点的山南自驾游线,将充分利用边疆独特的旅游资源,充分挖掘玉麦乡的“戍边文化”,打造“香巴拉”寻梦之旅。


如今,让卓嘎、央宗及乡亲们印象颇深的是,除了乡里工人们忙碌的身影,便是生活的便捷化,曾经的闭塞落后一去不复返了。去年,全乡群众都免费开通了百兆宽带,不仅手机上网方便,而且网络电视能收看几十个频道。今年初,国家电网电力线路也在玉麦全线贯通,群众们再也不受电力不足、电压不稳的困扰了。


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也为全乡的教育、医疗及群众发家致富提供了保障。现在,孩子们可以到隆子县城接受免费教育,还有医生不定期到乡里送医送药。有的村民已打算开办客栈和商店,还有的准备发展藏香猪养殖或竹器特色手工业,靠自己的双手致富奔小康。


今后,卓嘎和央宗将一如既往地放牧巡边。采访期间,记者见到了卓嘎的二女儿其米卓嘎和侄子旦增平措。卓嘎有3个孩子,大女儿在江西南昌一所学院学习;二女儿刚参加完高考,正填报志愿;三女儿在山南市一所职业学校学习。旦增平措刚从西藏民族大学毕业并考取了公务员,正等待分配。从小就喜欢运动的他,曾代表西藏参加过两届CUBA全国篮球西南赛区联赛。在他们心中,无论今后学习工作在哪里,玉麦都永远是家乡。


“扎日神山下的玉碓和玉麦啊,是个吉祥的地方……我希望做一只轻盈的小鹿,在这吉祥的乐园快乐地生活。”漫山遍野传唱的民歌,饱含着玉麦人对幸福新生活的向往。


神圣的国土  幸福的家园


“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西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部署,为新时代西藏发展擎画了光明的宏伟蓝图。在当前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役中,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把实施“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战略贯穿于脱贫攻坚全过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全区经济社会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


地处西藏南端、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错那县,西邻不丹,南与印度接壤,为山南市所辖边境县。从海拔4300米的错那县城出发约二三十公里,经过海拔4500米的波拉山口,便来到了勒布沟大峡谷。这里属传统的门隅地区,是我国人口较少民族门巴族的主要聚居地。沿着娘姆江中下游,沟内分布着吉巴、贡日、麻麻、勒4个门巴族乡。历史上,由于地处边陲、高山险阻,当地老百姓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如今,随着道路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美丽的勒布沟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往。


沿着勒布沟大峡谷蜿蜒下行,只见青山绿水掩映之中,一排排整齐的框架式结构的安居房正在建设当中,施工现场一片忙碌的景象。这里是贡日乡边境小康示范村工程,也是西藏边境地区脱贫攻坚的生动写照。自治区坚持边境深度贫困地区与固边兴边两手抓,把固边富民整乡推进工程和扶贫搬迁相结合,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和产业建设,大力推进科教文卫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均等化。


在海拔3500米的吉巴乡,一块块安居房地基也已经平整好。虽然新房还在建造中,但次旺卓玛一家已经在临时搭建的住房里开起了茶馆,屋内挂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大幅画像。“以后,除了开茶餐馆,还准备办农家乐。”身着门巴族服饰的次旺卓玛高兴地说,父母每年都到边境牧场放牧,除边民补助外,额外还有5000元固边富民收入,全家人都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


在麻麻乡生态文明示范村,一栋栋二三层的小楼错落有致地坐落在大山之间,奔流的江水从村边穿过。这里家家户户都开办起农家乐,每家小楼的外墙上还描绘有不同的民族特色符号。夜色降临,彩灯亮起,蜿蜒其间的水景观倒映出旖旎色彩,分外绚丽。每当客人到来,身着门巴族服饰的群众便会围着篝火跳起锅庄等民族舞蹈,展现新时代边境民族乡村的风采。


2.jpg

            山南错那县边境小康示范村一角


峡谷之间,一片片新种植的茶园透着丰收的希望。十几位藏族、门巴族村民有的给茶苗拔草,有的捡石头、浇水。51岁的门巴族大叔多吉次仁虽然右手有残疾,但捡起茶田里的石头也很是利落。他和老伴有两个孩子,女儿在阿里当乡干部,儿子在成都武警警官学院上学。“总书记的回信,让我们特别感动。总书记时刻牵挂着我们,对边疆人民这么关心,边疆建设的这么好。我们一定守护好边疆,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多吉次仁大叔激动地说。


勒乡位于勒布沟最深处,平均海拔2350米,距离边境线直线距离两公里。在乡政府所在地,办公大楼、干部周转房以及当地群众居住的联排别墅式小楼,在蓝天碧水、绿树鲜花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壮观。办公大楼内宽敞明亮,图书馆、党员活动室、人大代表之家等正在修整当中。这里还是山南市乡镇第一个通电梯的办公场所。“这些都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边疆群众和人口较少民族的关心。”乡党委书记李佳自豪地说。


总书记给玉麦乡卓嘎两姐妹回信之后,今年2月9日,山南市在勒乡率先启动“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宣传教育活动,身着民族盛装的门巴等各族群众在横幅上郑重地签下自己的名字,纷纷表示,要用加快边疆发展、确保边疆巩固安全的实际行动回报总书记的深切关爱。6月,卓嘎、央宗两姐妹也来到勒乡参观、宣讲,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欢迎,大家争相合影留念。


到世界最大峡谷,观最美山峰,赏最美桃花……近年来,林芝市米林县依托雅鲁藏布大峡谷、南伊沟风景区等旅游资源,打造特色旅游文化,并将旅游与脱贫发展、富民惠民、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相结合,向着全域旅游示范县目标迈进。


南伊珞巴民族乡是米林县唯一的边境民族乡,也是全国珞巴族人口最多的乡,与印度比邻,有南伊、才召、琼林3个行政村,共129户,549人。“旅游产业对全乡脱贫发展的带动力度最大。”乡长达瓦多吉介绍,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将进一步打造南伊珞巴民俗风景区基础设施和民族文化特色。今后,琼林村将全部抵边安置,在党小组带领下,积极发展特色产品并在景区开设规范摊点。


36岁的珞巴族村主任达琼从小在才召长大,在他的印象中,村民差不多都搬过三次家。上世纪60年代,才召沟里只有五六户人家,其他户都分布在大山深处。如今,随着边境小康示范村建设,村里旧貌换新颜。“中国边疆这么大,卓嘎、央宗两姐妹放牧守边的精神非常值得鼓励学习。我们一定要学习落实好习总书记回信精神,保护好我们的一草一木!”达琼坚定地说。


“做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牢记总书记给卓嘎、央宗两姐妹的回信精神,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意志格外坚定。


(责编:增林)



制作:李泓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