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广西大庆
京族三岛
发布日期:2019-05-07

 8月的北部湾,海风吹散炎热,平静的海面上渔帆点点。站在闻名中外的“金滩”上眺望大海,令人心旷神怡。浅水滩边,京族人正在赶海,海鸥觅食,渔浪吹香,一个收获的季节即将到来。

8.jpg

           京族独弦琴表演


这里是广西南部防城港市的三个小岛──巫头、万尾、山心,东临珍珠港,南濒北部湾,西与越南隔海相望。岛上生活着我国一个只有2万多人的人口较少民族——京族,因此这里又被称为“京族三岛”。其中,万尾岛处于江平半岛的最南端,地势平坦,地形狭长似带;巫头岛中间凸出,两头下垂,地形呈纺锤状;山心岛地势周围高,中间低,呈盆地状。由万尾北望山心,西望巫头,颇似一个“品”字形。现在的山心、巫头、万尾三岛,因为围海造田和筑堤引水,已与大陆相连,海岛变成了半岛。


 “因为打鱼过春,跟踪鱼群到巫岛,巫岛海上鱼虾多,落脚定居过生活,京族祖先在海边,独居沙岛水四面。” 这首飘荡在北部湾海域的古老民歌,唱的正是京族的变迁史。京族的祖先大约在500多年前陆续由越南涂山等地迁移来华,最先居住在巫山岛和江平镇附近的寨头村,后来才逐渐向万尾、山心、潭吉等地发展。在万尾村的乡约中,有“先祖父洪顺三年(1511年,明武宗正德六年)从涂山漂流到此,立居乡邑”的记载。此外,据京族人口较多的刘、阮二姓族谱记载,他们的祖先原来居住在越南吉婆,后迁至越南涂山沿海,以打渔为生。有一次,他们在北部湾追捕鱼群时来到今巫头岛,见这里荒无人烟,又有较好的渔场,便定居下来,至今约有17代人。


    历史上,勤劳、勇敢的京族同胞曾经与壮、汉、瑶等各族人民一道,进行了多次反帝反封建斗争。中法战争期间,万尾、巫头等地京、汉各族数十人参加“黑旗军”,抗击法国侵略者。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京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蓬勃发展。1944年初,日本帝国主义侵入京族地区,京族人民积极加入共产党在江平地区组织的抗日游击小组,为游击队送粮筹款,并开展了反抗国民党追捕游击队的英勇斗争,一直坚持到抗战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京族人民在共产党的带领下生活日新月异,“京族三岛”也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京族三岛”旅游业、海产品加工等产业兴起,经济开始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京族群众不仅摆脱了贫困,还成为全国最富裕的少数民族之一。东兴市委书记周世军介绍道:“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东兴城区面积不足一平方公里,百姓穷得叮当响;经过20多年的发展,市区面积达到18平方公里,人民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2018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340元。”


10.jpg

          欢庆哈节         许志干/摄



9.jpg

           京族三岛的丰收季

 

2017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广西时强调:要释放“海”的潜力,激发“江”的活力,做足“边”的文章。东兴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利用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边民互市贸易区、国家边境旅游试验区等一系列国家级开放合作平台,不断深化改革开放。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京族地区的教育事业也取得长足发展。23个京族行政村设有小学,学生可就近就读。在防城港市唯一的九年一贯制京族学校开设京语课,还举办独弦琴、京族歌舞、竹杠舞、科技活动等兴趣班。


 与此同时,京族传统文化也得到进一步的传承和保护。目前,京族拥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3项,其中,京族哈节、京族独弦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京族鱼露、京族服饰、京族民歌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京族喃字被列入防城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京族传统叙事歌、京族哈歌等被列为东兴市级保护项目。京族哈节传承人罗周文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京族独弦琴艺术传承人苏春发成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如今的“京族三岛”,哈歌阵阵、琴声悠扬,京族人民安居乐业、幸福生活。难怪有诗人如此吟诵:昔日京岛三堆沙,麻雀难留茅檐下;今日三岛三朵花,仙鹤飞来安了家!


(责编:江凌)


制作:李泓

 

相关推荐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全年定价90元。

订阅方式(二选一):
一、邮局订阅(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中国民族(汉文版)邮发代号:2-91
中国民族(蒙古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237
中国民族(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7
中国民族(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8
中国民族(朝鲜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392

二、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联行号:102100020307
联系电话:010-58130831;传真:010-84504624;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