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广西大庆
海绵城市南宁·那考河生态综合整治
发布日期:2019-05-07

 仲夏时节下午3点,南宁开始下雨。雨水打破南湖的静谧,带走了闷热的空气,沿湖的步道腾升出水汽。雨虽大,但南湖公园里没有人避雨,反而是撑起早已备好的雨伞,悠然漫步在“小雨不湿鞋”的透水沥青步道上。不到半个小时,大雨骤歇,慢跑的人们陆续出现在步道上。南宁的夏季,雨水是常见的,而这不积水的步道,成为了大家喜欢雨天的一个理由。


 三年前,这条全长8.17公里的环湖步道动工改造,按照“小雨不湿鞋,中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的目标,全部采用了透水沥青材料统一铺装,成为南宁市海绵城市建设的首批重点项目之一。


 尽管眼前只是一条红色亮眼的步道,但地底却大有讲究——降雨被“吸收”后,由地下净水系统将雨水收集起来,经循环管道再用于公园的植物灌溉、厕所冲洗等,其余的雨水则经过净化后排入南湖。如此一来,径流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峰值径流量也被削减,大为改善了南湖水环境质量。 


 这就是南宁海绵城市建设模式的一个缩影,虽然肉眼不可见,但只要雨天走在南宁的大街小巷,就一定能对“海绵城市”有所体会。


 所谓“海绵城市”,顾名思义,即将城市建设成一个“海绵体”,可以自然积存、渗透和净化,同时具备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的“弹性”,使城市顺畅“吐纳呼吸”,提高城市水安全。在国际通用概念里,这叫做“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


 南宁有大小河流235条,总长度4579.86公里,市区内邕江自西向东穿城而过,18条较大的支流从南、北两岸汇入邕江,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水城”。


 “做好‘水’的文章,是南宁城市建设的应有之意。”南宁市海绵城市与水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市海绵水城办)副主任刘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南宁是2015年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目前54.6平方公里的海绵城市示范区已基本建成,《南宁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等6个技术标准规范顺利施行,“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的总体建设目标正在实现。


 山水相依,城水相融,人水相亲。一批海绵化改造住宅小区,还有以那考河湿地公园、南湖公园、青秀山兰园、五家湖等为代表的高品质城市公园、街头绿地,大大提升了南宁市民工作生活的舒适感、幸福感。


10.jpg

         那考河湿地公园

 

2017年4月2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南宁那考河湿地公园,听取南宁内河水系分布、“海绵城市”建设等情况介绍,实地察看内河河道综合整治成效。考察期间,总书记对南宁先行先试的做法表示肯定,希望南宁探索更多综合治理经验。总书记指出,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要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作为基本方针,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基本目标,使八桂大地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展现美丽形象的发力点。


 今年8月下旬,记者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来到那考河湿地公园,既了解那考河综合整治的前世今生,也见证南宁“海绵城市”建设与内河治理的显著成效。


 一走上沿河栈道,瞬间就被绿色萦绕,顿觉舒爽。那考河水面波光粼粼,亲水植物美人蕉、梭鱼草、芦苇、睡莲长势喜人。即便是炎热的午后,仍能看到许多游客的踪影。“公园景色美,拍照好看,温度比城里低,也就不觉得热了。”叶氏夫妇专程从市区来那考河游玩,眼前的河道再也不是当初“臭气熏天、荒草丛生、河道狭窄”的模样了。


 2014年,国家财政部和发改委连续下发6个政策性指引文件,形成了PPP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运作的管理体系,明确要广泛开展PPP模式实践。当年12月,南宁正式启动竹排江上游植物园段(那考河)流域治理PPP项目,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城市。


 “专业人做专业事。”那考河项目由社会资本方南宁北排水环境发展有限公司建设,市海绵水城办全程参与协调推进并聘请第三方专业团队进行水质监测,通过绩效考核对南宁北排公司实行按效付费。如此一来,既减轻了政府财政压力,也确保了项目的有效落地。


 2017年3月,那考河项目建成运营,成为国内首个实施并投入运营的城市水环境流域综合治理PPP项目,入选国家住建部第一批海绵城市建设典型案例集。


 从公园科普馆出发,走下那考河堤坝,不过百米路程,却是“一步一景”——层次分明的“净水梯田”种满了品种各异的花草植物,间隔着铺有窄窄的旱溪石头层,加上藏在绿色草地之下的植草沟,形成了自上而下天然过滤的通道,再往下还有专门的蓄水层。它们自成公园的一道景观,又带来了治理模式的创新。


 按照项目总规划,总投资11.9亿元的那考河综合整治项目着重打造3个样板,即全流域治理样板、海绵城市建设样板、PPP模式样板,从而形成了它“综合整治”的完整意义。6.35公里的那考河及沿岸承载了包括河道整治、截污治理、生态修复、净化水厂、河道补水、沿岸景观、海绵城市、信息化管理等8个项目,河道行洪满足50年一遇洪水标准。海绵化技术改造要求的“渗(透)、滞(留)、蓄(水)、净(化)、用(水)、排(放)”6个环节一一实现,达到全流域“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这一探索,最终成为了全流域治理和“海绵城市”建设相结合的示范性工程。


 在那考河栈道旁,不时会看到几株野慈姑。“这些都是野生的,现在南宁很少能够看见了,是我们那考河生态水质好的‘活指标’。”工程师卢鹏是南宁本地人,很熟悉小时候常见的这种野生植物。野慈姑喜欢生长在清澈洁净的浅水中,当它首次出现在那考河时,卢鹏和同事兴奋了好几天。


 植物、鱼类、鸟类以及微生物种类的增多,直接反映了那考河生态恢复效果良好。最初,为修复沿河生态,公园尝试种植了165种植物,在河道水线区域采取“优胜劣汰”的办法,让植物自由繁育,其目的便是让那考河流域逐步形成稳定、健康的生态循环系统,从而保障河流水质安全。


 据南宁市那考河再生水厂监测结果显示,今年上半年,那考河流域主要水质指标均达到四类水质标准,流域水质明显改善。


 那考河综合整治成效是显著的,不仅使“那考河模式”被相继运用到南宁其他内河的治理中,也吸引了远道而来“取经”的人们。自那考河湿地公园对外开放以来,公园宣教中心共接待国内外各地各类考察团队近千批次,平均每天要接待1批考察人员。如何做好内河整治、海绵城市建设的经验推广工作,已经成为今后那考河的一个新任务。


(责编:刘雅)


制作:李泓

 

相关推荐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