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我们的年和节
当年的“白月”
发布日期:2015-09-27

蒙古人崇尚白色,因此将每年一度的春节,敬称为“查干萨日”(tsagan sar),汉译为“白月”,象征着纯洁、吉祥、神圣,预示着春天到来,万物复苏。

我出生在内蒙古自治区扎鲁特旗道老杜苏木。很小的时候,印象中我的家乡花草遍地,牛羊肥壮。1989年,因为父亲工作调动,我们一家人跟随父亲一起搬到镇上居住。我们在道老杜苏木过了最后一个春节,那个春节让我们终生难忘。

那年,我家里买了一台300多元的录音机,每天都在放妈妈买来的各种各样的“蒙古乌力格尔”(四胡弹唱的民间故事)。临近春节,家里充满节日的气氛。腊月二十三,为辞旧迎新,全家总动员清洁卫生、打扫家室。傍晚在院子里“祭火”,分了两个火堆,妈妈说这是要敬父亲家和母亲家各自的祖先。把火烧旺后由爸爸和妈妈将祭品投入旺火中烧,口诵赞词,祝福家人幸福,我和弟弟在旁边磕头。蒙古人认为,“火”代表着一个家族的传宗接代、兴旺发达。从这一天开始到大年三十,我们都是在期待中和兴奋中度过的:妈妈带我和弟弟买了新衣服,还把爷爷奶奶从乡下接过来,祖孙三代大团圆了。

大年三十,同在一个苏木的姑姑一家也来到我们家。从早晨开始,弟弟、两个表妹和我还有读大学的小叔和小姑欢聚一堂。上午祭佛。蒙古人家中都设有佛柜,我记得那时我们家北墙上挂着成吉思汗像,另一面墙上挂着十世班禅的像。拜完祖先和佛祖之后,就开始丰盛的早餐,早晨要吃香喷喷的手把肉。这是我们期待已久的美餐。我们四个小孩儿吃肉吃得把新衣服都弄脏了。因为过节,大人们也没有过多责怪,吃得心满意足的我们又期待着晚上的家庭晚会。小时候妈妈就经常给我们小伙伴们举办小型晚会。终于到了大年三十晚上,饭菜都做好了,爸爸将我们蒙古人视为最高贵最纯洁的未动过的美食,放到一个精美的盘子里,有肉、奶食品、白酒、红糖,再加上布料和冥币。然后,爸爸把酒一盅盅不断地撒在地上、撒向天空、洒在家里炉子烧旺的火上,口中高声念诵祝福词。祭祖之后,全家上席,晚辈向长辈敬酒,跪拜磕头,接下来便是通宵达旦举家欢度,由我主持晚会,弟弟和表妹们唱歌,整个晚上过得热热闹闹。

大年初一,不论男女,我们见面第一句话就问候“新年好”并带着哈达、白酒和罐头(草原上的罐头是最适合解酒和解油腻的酸甜食物)到亲戚家拜年。接下来的日子,一直到清明为止,大家都在互相串门聊天休闲中度过。这期间,每家每户都在桌上摆满美食,童年的我们都抓紧每分每秒享受过新年的感觉,在舍不得“年”走的同时又开始盼望第二个年的到来……

终于长大了,高中时我考上盟里的重点蒙中,后来又到北京上大学、上研究生,毕业后留北京工作,一晃20年过去了。多年在外奔波,我习惯了城市快节奏的生活。每到年末,渴望与家人团聚。可是近几年回去的时候感觉家乡已经失去了原来的面貌,楼房林立,生活节奏也比以前快了很多。北京各单位和往常一样春节只放七天假。很多时候买不到车票,我的好几个年也都是在北京过的,总感觉欠缺些东西。有一次,我买到了大年三十的火车票,这个年就在拥挤的卧铺车厢度过了……现在回家过年,由于在外面久了,爸爸妈妈会带着我去亲戚们家挨家挨户拜年。

爸爸妈妈至今还保留着过去的传统,每次春节回家,他们都做我们小时候爱吃的冻炒米。那种黄油和炒米融为一体的味道,让在外漂泊的我甚是思念,也成了我对“白月”最刻骨铭心的记忆。


相关推荐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