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共有家园
追寻文物踪迹 见证宝岛变迁——“灯下故人:一个德国人与海南岛的故事”展览侧记
发布日期:2019-05-16

文物以其特有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记录和见证人类文明的变迁。这些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能够带给人以反思、启迪和鞭策。作为文物工作者,我常被冰冷的文物背后充满温情的故事深深触动。

“灯下故人:一个德国人与海南岛的故事”在海南省博物馆首展完美收官,追寻文物的脚步,我穿越琼州海峡,从海南岛把它们带到北京,在民族文化宫进行巡展。追忆这一原创展览的台前幕后,愈发难掩心中的波澜,深感有一种责任与大家分享文物文化之美。


故事的缘起


“灯下故人”的创意源自我国宋代文豪黄庭坚的《品令·茶词》中“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的词句,寓意夜阑人静,孤灯之下,故人万里归来相逢。此种期待大有汉末蔡文姬《胡笳十八拍》“更深夜阑兮,梦汝来期”之情真意切,此种重逢还有杜甫的《羌村》“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之欢聚惊喜,妙处只可意会。


“故人”是谁?


一个德国人。


何为“故人”?


时光回溯至上世纪30年代初,汉斯·史图博先生作为故事的核心人物,开启海南岛民族调查的首页,成就了不凡的研究成果,影响深远。


汉斯·史图博(Hans Stübel),1885年出生于德国莱比锡。他自幼天资聪慧,勤奋好学。成年后,他分别在耶拿、慕尼黑、莱比锡等地学习医学,1908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910年任教于德国耶拿大学(今耶拿弗里德里希·席勒大学)。1924年春,史图博应邀到上海的同济大学任教,就职于医学院,担任医科生理学教授兼生理学馆主任。此后,他钟情中国教育事业,在华从教数十载,直至1951年才依依不舍地返回德国。


史图博热爱科学知识传播,是资深的医学博士和教授,但自然科学成就仅仅是他光环的一部分,作为民族学家、人类学家的他成就更耀眼。


史图博对中国民族学研究非常感兴趣,时常在教学之余,不余遗力地组织调研团队到民族地区进行深入调研。在华任教期间,他先后考察过浙闽交界的畲族地区,粤桂相邻的瑶族地区,滇黔两省的苗族、傈僳族地区,甘青两省的蒙古族、藏族地区以及海南岛的黎族地区。他关注的内容相当广泛,包括民族的起源、历史、经济、饮食、服饰、风俗、宗教、语言、歌舞、自然生态等。


1931年和1932年间,史图博曾先后两次深入海南岛腹地,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社会考察和科学研究,其中对海南岛的民族调查研究尤为细致。经过科学整理和分析,他于1937年在德国出版《海南岛的黎族一一为华南民族学研究而作》一书,先后翻译成中文、日文等。这是一部采用了现代人类学、民族学、语言学等新学科、新方法研究的专著,在海南民族研究领域具有开创性和里程碑的意义,备受注目。正因此,史图博被视为中国黎学研究领域的先行者之一。


在海南岛开展学术调研期间,史图博的考察团队采集的民族标本共计360件,详细制作标本信息卡片1220张,并整理了260张重要照片,其中收集黎族生产生活用具349件,多数为服装服饰,还有金属制品、骨制品和竹制品等,例如刀鞘、头簪、棋盘等都是较为珍贵的文物。如今,这些珍贵文物已成为研究海南黎族文化史不可多得的标本。


文物的流转


历史文物因机缘巧合往往充满传奇,史图博海南征集文物流转的路径就是一个印证。


史图博的考查团队携带征集标本自海南岛回到上海同济大学开展学术研究后不久,便发生了第一次上海事变,日军开始侵占上海,引发“淞沪抗战”。随后,1937年发生第二次上海事变,日军大举侵华,上海沦陷。同济大学开始举校内迁,史图博及其海南征集文物也被迫踏上迁徙之路。巧合的是,抗日战争期间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与同济大学同时驻扎在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县李庄镇。前者借助教育部专项经费收购了史图博整理的这批民族标本,这些文物后来成为“中央博物院”黎族专项收藏。新中国成立后,原“中央博物院”更名为南京博物院,史图博征集的海南黎族文物成为其基本收藏的一部分。


1954年,在纪念新中国成立5周年之际,文化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决定在故宫博物院举办“民族文物展览”,并为此专门成立了展览筹备委员会,向全国各地发文通告此事,请各地选送(借用或拨交)少数民族文物支援这一展览。南京博物院收藏有众多少数民族文物,接到文化部有关指示后,于1954年6月将其挑选的少数民族文物10余箱通过铁路运抵北京,拨交给了故宫博物院。


这批文物包括黎、傈僳、瑶、布依等15个民族的1377件物品。史图博在海南所收集的黎族文物大部分囊括其中。


1959年,在周恩来总理的关心下,为支援民族文化宫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建设,故宫博物院依照文化部指示精神决定将其部分院藏民族文物拨交这两个单位。于是,史图博所采集的黎族文物的主体部分也随着此次拨交入藏民族文化宫。


辗转八十余载,史图博当年海南征集的300多件(套)文物分散收藏在故宫博物院、民族文化宫,而珍贵的图片资料依然保存在南京博物院。清一色的国家级的文博收藏单位,意味着文物珍贵的价值和重要的意义,完好的文物收藏也见证着我国文物工作一丝不苟和流转有序。


充满魅力的原创展览


尽管史图博海南征集的相关黎族文物被分别收藏在南京博物院、故宫博物院、民族文化宫,但团结、严谨的文博人并没有令其沉寂和雪藏。海南省博物馆馆长陈江在上世纪80年代于南京博物院浩瀚的历史文献中,敏锐捕捉史图博所拍摄的海南影像,此后坚持文物追踪,完成了文物档案的研究和论证。南京博物院、故宫博物院、民族文化宫与海南博物馆充分发挥馆际交流的优势相互支持,为此后的这次展览奠定合作的基础。


2017年6月,海南省博物馆策划组织了“重走史图博之路”,一次跨越87年的历史对话,为此次展览酝酿了良好的氛围。久久为功,一个原创性展览终于成型。


进入展厅,以白为主的色调尽显雅致。今昔对比的反差,令人不约而同的比较和反思海南岛上人们的生活及其精神世界。展览共分为三个部分:“史图博其人”“史图博其事”“未完的故事”,以直接引用史图博日记的实证方法,向观众娓娓叙述“德国故人史图博”与海南岛的故事情缘,也再现了其当年在海南的民族学调查成果。


策展团队把200多张珍贵的历史照片并列悬挂,146件文物以不同主题呈现80多年前黎族地区的人文风貌。公众徜徉在宽阔的展厅里,在展览中解读海南岛历史的过往。这既是知识素养的提升,也是艺术的享受——质朴而精巧的藤编油灯架、芭蕉叶拖鞋,记录着海南人就地取材制作生活用品的艺术之美;神秘鸡骨占卜、细密记事竹契、多彩服饰,反映了海南先民的生活智慧、宗教信仰、经济状况;静观悬挂展示的独木牛铃,追忆海南先民在热带田园中的劳作和奔波。铃声悠远,历史在远去。所幸岁月失语,文物能言,今人在展览中可以实现与历史的对话。


这一原创性首展恰逢庆祝海南省博物馆开馆十周年之际,在2018年12月15日至2019年2月20日两个多月的展期里吸引了2万多名观众前来参观,得到各界广泛关注与好评。


海南省博物馆为此次展览专门出版的论文集和图录——《灯下故人:一个德国人与海南岛的故事》,也随同展览如期刊行,从各个视角为观众进行了详尽的解读。今昔对比,更好地见证了海南历史的变迁和民族的融合。


博物馆是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鉴赏的文化殿堂,一个充满独特魅力的原创展览需要与公众有更多的分享。于是,在文博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展览文物、道具等被妥善包装运输回到北京,并在民族文化宫进行巡展。2019年3月1日,“灯下故人:一个德国人与海南岛的故事”在民族文化宫展览馆正式拉开帷幕。


作为宣传和展示我国民族文化以及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状况的专业机构,民族文化宫典雅大气的展厅和紧临长安街的优越位置使得本次展览迎来了更多的观众。展期至2019年3月31日,恰值全国两会盛事,更彰显了文博机构服务公众的文化职能。


如今,海南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迎来了新时代的新辉煌。一个原创性历史题材的展览,既给我们一次回顾和反思的机缘,也给我们一种智慧的启迪和鞭策的力量。



(本文作者系民族文化宫策展人员  责编 刘娴)


制作:李泓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