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郑州9月10日电) “这是我第一次在赛场上过教师节。”来自西藏代表团的射弩队队员次旺曲珍说。她是波密县完全小学的一名体育老师。
“教师节快乐,比赛顺利!”——说起家人和同事从远在2000多公里外的波密打来的祝福电话,正在河南郑州参加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次旺曲珍流露出笑意。
射弩历史悠久,是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在本届民族运动会上,有来自22个省区市的代表团共132人参加射弩项目的竞赛。
9日,在射弩比赛的民族传统弩混合团体赛结果出来后,次旺曲珍和队友一起领了三等奖。10日,教师节当天,她还要参加个人比赛。
从领奖台上下来,面对记者,她并未说起比赛成绩,而是介绍起家乡波密:“比郑州海拔高了很多,在操场上锻炼,云雾散去时,雪山清晰可见,风景很美。”
2001年,从体育院校的射箭专业毕业后,次旺曲珍再次走进校园,两年后,她从乡里调到县城,成为波密县完全小学的四名体育老师之一,一干就是16年。
巍峨的山峦脚下,小学的教学楼即使有三层高也并不显眼,但操场的干净整洁却令人印象深刻。
“刚到这个小学工作的时候,都是土路、水泥路,也没有正规的球场。”次旺曲珍说,渐渐地,学校的设施越来越好,“经过改造,现在学校的体育设施跟内地差不多,塑胶跑道、篮球场、排球场、乒乓球场地全都有,设备也都很好。”
为了准备比赛,次旺曲珍和队友从今年3月开始集中训练。来郑州参赛期间,她的体育课交由同事代上,“孩子们的体育课不能耽误。”
从1999年的第六届算起,这是次旺曲珍第六次参加民族运动会的射弩项目。大她一岁的好姐妹、藏族同胞罗红英与她毕业于同一所学校的同一个班,俩人携手参加了六次民族运动会。
相比起来,在林芝市第二小学已经任教18年的罗红英显得更活泼健谈。两人所在的学校相距200多公里,山路蜿蜒,车程五小时左右,中间还要跨越海拔4720米的色季拉山口。但这并不影响共享“同学、队友、老师”等多重身份的姐妹情谊,尤其是四年一届的民族运动会,成为姐妹相聚、相互切磋的好时机。
今年的9月10日,是我国第35个教师节。“以前过教师节,也就各个教学组凑钱去吃个饭,现在会选模范呀、颁奖啊、一起跳舞呀等等,集体活动更多了。”罗红英说,除了学校的活动,她这两天陆续收到了学生们的祝福。
次旺曲珍和罗红英介绍说,这是她俩第一次来河南,最想去的就是少林寺。比赛结束回到家乡后,她们会给学生们讲讲祖国各地的快速发展,夸夸各族同胞的真诚热情,谈谈运动会上的新鲜事儿。
“还要祝赛场上其他老师们节日快乐,也预祝取得好成绩。”次旺曲珍说。
来源:新华社
责编:哈布日图娅 流程·制作:古丽斯坦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