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有包括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个世居民族在内的56个民族,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孕育了底蕴深厚、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形成了一批富有特色的少数民族村寨。近年来,广西坚持“保护、开发和利用并重,挖掘、传承和创新并举”的原则,按照特色民居、优良环境、特色产业、传统文化和民族团结“五位一体”保护发展模式,培育和打造了一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区97个村列入“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名录,105个村列入自治区“十三五”重点培育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名单。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已经成为广西民族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和一道亮丽的风景,在决胜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方面释放出强大的驱动效应。
龙胜黄洛瑶寨:长发梳出幸福来
“一梳长发黑又亮,二梳长发等情郎……”伴随着情意绵绵的《长发瑶》歌声,数十位身穿红裙的瑶族阿嫂阿妹临水而立,轻轻解开头上的发髻,乌黑亮丽的长发瞬间倾泻而下,犹如一川瀑布,动人心弦。每天,这一幅迷人的图景都在广西龙胜黄洛瑶寨上演,让无数中外游客如痴如醉。
龙胜各族自治县黄洛瑶寨“三月三长发节”上的民族服装展示
龙胜各族自治县黄洛屯,一个仅有348人的小村寨,以“长发文化”促进乡村振兴,走出了一条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乡村振兴相互促进、相互带动的协同发展之路。
上世纪80年代,有外国游客专门到黄洛瑶寨看瑶嫂表演梳长发,当地群众逐步意识到开发旅游市场的重要性,“要搞旅游”。土生土长的黄洛人潘龙茂回忆说:“之前我们年轻人不爱穿民族服装,只有寨子里的一些老人还在穿。但是因为搞旅游,大家又穿戴上了民族服饰,给游客展示我们的红瑶文化。寨子里的女孩子从小留长发,没想到长发也能表演赚钱。我们开始思考如何要把民族文化‘用活’”。
市场需求在潜移默化中引导着黄洛瑶寨一点点地寻回民族文化的记忆。“外地的朋友都说我每天梳梳头就能赚到钱,别提多羡慕啦!”红瑶大嫂潘红妹笑着说。长发梳妆表演当然并不仅仅是梳梳头那么简单,其背后所蕴含的是红瑶人独特的长发文化。长发,有着“长长久久,兴旺发达”的寓意,象征着长命和富贵、茂盛和吉祥。目前,黄洛全屯120多位成年妇女中,有80多名头发在1.4米以上,最长的达1.8米,有“天下第一长发村”的美誉。
村寨要致富,需要发挥核心力量,带动全屯上下齐参与。黄洛瑶寨党小组组长潘龙茂动员村里有威望、活动能力强的村民组成9人旅游协调小组,并组织成立了红瑶民俗歌舞队,推选党员潘志清、潘继萍为负责人。通过实行“党小组兜底、党员带头分工协作”模式,变“单兵作战”为“团队协作”,不断提高旅游接待水平。
在旅游协调小组的统筹安排下,全屯82户分为两组,隔天轮一次,基本保证每户至少有1人参与歌舞表演、梳长发、打油茶、清洁卫生等工作。村里的红瑶民俗歌舞队,不仅每天为游客表演梳长发、晒红衣等原生态歌舞,还多次作为广西少数民族风情品牌的代表赴全国各地演出。
近年来,黄洛瑶寨的发展潜力得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全县各部门筹集整合资金1000多万元用于瑶寨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改造。同时,通过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红瑶服饰)、进行吉尼斯世界纪录评定(群体长发之最)、组织红瑶长发嫂代表龙胜到外省进行旅游宣传、举办“三月三长发节”等多种渠道,龙胜各族自治县成功地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打响了黄洛瑶寨的红瑶文化品牌。
随着“天下第一长发村”的名气越来越大,到黄洛瑶寨的游客越来越多。2018年,黄洛瑶寨接待游客15万人次,全屯实现歌舞表演收入500余万元,每户歌舞表演分红少则8000元,多则近3万元。寨子里17户经营农家乐的村民,年收入达到了10万~30万元。
65岁的潘正贵是黄洛屯建档立卡贫困户,因身体疾病需要长期治疗,家庭经济负担很重。通过村里组织,潘正贵的老伴和女儿参加了长发梳妆和歌舞演出,每月能够得到3000~8000元的演出收入,解决了家庭收入问题。2017年,潘正贵一家实现脱贫摘帽,日子越过越好。依托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产业,黄洛群众真正走上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幸福之路。
恭城红岩村:从传统农业到三产融合
滚水坝、梅花桩、风雨桥,清澈的莲花河在柿子林间蜿蜒而过;小青瓦、白粉墙、吊脚楼,数十栋别墅在树丛中若隐若现……鸟瞰仙境般的红岩村,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竹山村支书朱培铭感慨万千。红岩村是竹山村所辖的一个自然村,曾经是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小山村。改革开放以来,红岩村立足自身资源优势,顺应市场发展,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走出了一条“传统农业—生态农业—农旅结合—三产融合”的乡村振兴之路。
恭城瑶族自治县红岩村“月柿红了”
“一队二队顶呱呱,三队四队烧泥巴(砖瓦),五队六队刨柿花,七队八队靠国家。”在上世纪80年代当地流传的顺口溜里,七队八队指的就是红岩村。
穷则思变。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红岩村转变传统观念,坚持“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发展路子,大胆尝试岭地月柿规模种植,发展特色产业。经过10多年发展,在全县率先实现月柿种植规模化、标准化、科技化和产业化,带动了周边村屯月柿种植面积超万亩,月柿种植成为红岩村的主要收入来源。
“今年风调雨顺,又是一个丰收年!”地里的月柿丰收在望,红岩村的朱建伦喜上眉梢。让他喜不自禁的是,在月柿节期间,他家里经营的民宿订单持续火爆,“9月、10月的房源都已经被预订完了,旅游肯定又是一直旺到过年啦!”
像朱建伦这样身兼农民和老板双重身份的新型村民,红岩村还有很多。这些年来,红岩村统一规划、统一风格、统一施工、统一资金管理,建起了漂亮的别墅群。依托万亩月柿园和新村别墅群,走上了“农旅结合”路子,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
3600亩“恭城月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建成后,带动周边村屯大面积种植月柿。红岩村同时成立旅游合作社、旅游公司和旅游协会,建设了瑶寨风雨桥、滚水坝、梅花桩、环形村道、灯光篮球场、旅游登山小道和停车场等公共设施。按照旅游开发需要,村民还对自家房屋进行舒适化改造,目前共改造建成民宿楼房44栋,开办餐馆50间、小卖部23个。自2003年起,恭城县政府每年在红岩村举办“恭城月柿节”,不断打响恭城月柿的品牌。随着旅游服务设施的逐步完善,红岩村于2018年成功获批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当年接待游客99万人,旅游收入超过亿元,旅游收入占村民年收入的50%以上。
党的十九大召开后,红岩村开始探索三产融合发展新路子,着力推动旅游产业升级和月柿产业深加工。由恭城宏源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牵头,投资约3亿元,大力推进中国柿子博物馆、汽车营地、月柿特色小镇精品民宿、月柿小镇“老桂林民国风情街区”、中国月柿特色小镇地标雕塑等项目,同时引进生物科技公司,实现月柿深加工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的流水线运作。
2018年,红岩村被自治区正式列为全区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单位。一个包含一、二、三产及生态整治、基础服务设施和AAAA级国家旅游景区项目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已初现雏形。
红岩村先后被评为“全国十大魅力乡村”“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全国文明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昔日贫穷落后的瑶族村寨实现了果园变公园、农家变旅馆、农民变老板,成为人人羡慕的“柿外桃源”。
大新陇鉴屯:百年壮寨谱新篇
“跟我小时候住的老房子一模一样,这就是我们壮族的建筑!”游客农先生来到大新县硕龙镇隘江村陇鉴屯旅游,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让他感到非常亲切,“就像回到了自己家一样!”
大新县陇鉴屯的原生态古壮寨
陇鉴屯至今完整保存着26座干栏式古民居,是广西为数不多的现存较完整的壮族古寨之一。其中最早的民居建于上世纪20年代,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古寨讲究布局,房屋坐落有致,多为传统两层杆栏式建筑房子,一楼养禽畜,二楼住人,屋前大都有一棵棵榕树,象征人畜两旺。建筑大多带有含有壮族角楼挑檐、木板贴面作装饰等壮族建筑文化建筑元素,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2011年,因老宅存在地质灾害方面的隐患,村民们陆续搬到安全地带另起新房,这些古民居被闲置下来。此后,由于年久失修,越来越多的古建筑破败不堪,濒临倒塌。村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村里也想利用老房子做旅游,但是不知道怎么去经营,也没有很好的宣传途径,做不起来。” 隘江村村委会副主任梁海东说。
2014年,陇鉴屯与广西桂景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开发盘活古民居,着力打造原生态“壮家古寨景区”。景区以壮族农耕文化为核心,紧紧依托壮族古民居建筑群,集壮族古民居展示、民俗文化展演、工艺品展销和饮食文化体验等项目于一体,为游客提供丰富的农耕文化体验。一座座古色古香的干栏式古民居、一首首高亢嘹亮的原生态山歌、一桌桌色香味俱全的“壮王宴”,透着浓浓的乡愁,让人流连忘返。
景区采取村企合作模式,由公司具体负责景区建设、维护、宣传和组织客源等经营活动。村民无需投入资金,每户每月可获得400元分红,村集体还另有年收入。近年来,桂景公司先后投入近200万元,对一些危旧古宅进行加固修缮,搭建了戏台,新装了路灯,进行了绿化美化。此外,村民可以到景区上班,从事力所能及的壮族民俗展示、山歌表演、卫生清洁等工作。目前,全屯共60多人在景区上班,其中贫困群众9人。村民足不出户,就可以获得800元到数千元不等的月收入。
此外,借助陇鉴屯与越南一河之隔的优势,桂景公司专门策划了“唱响中越友谊之歌”节目,聘请2位越南歌手为游客表演天琴弹唱,让游客不出国门就能感受到异国风情,也促进了中越友好交流。
随着全域旅游的日益兴起,几年前还藏在深山无人识的陇鉴屯,逐渐成为游客交口称赞的网红打卡地。目前景区还处于起步阶段,开发的范围仅约13亩,约占陇鉴古寨面积的一半。景区负责人董经理表示,希望能整合40亩左右的发展用地进行升级打造,建设开放式的大型博物馆,增加游客互动体验项目,把陇鉴壮家古寨景区打造成为展示壮族传统农耕文化的重要窗口。对此,村民们充满期待。村民梁海东说:“景区得发展,村民得实惠。希望景区越办越好,游客越来越多,大家都过上好日子!”
(责编 刘雅)
制作:李泓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