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关注
同唱手足相亲之歌 共享守望相助之城 ——访湖北省武汉市长万勇
发布日期:2016-05-13

并排放左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接受良好义务教育的权益得到有力保障.jpg

在武汉,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接受良好义务教育的权益得到有力保障


万里长江东去,悠悠汉水西来,孕育出一座魅力之城——武汉。作为我国中部地区中心城市,武汉也是各民族交融汇聚的热土,是典型的多民族散杂居城市。

城市民族工作看武汉。近年来,武汉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大力践行“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理念,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长足发展,谱写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时代赞歌。武汉城市民族工作多次获中央领导批示肯定,武汉市两次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国家民委评价武汉城市民族工作是“全国民族工作战线的一面旗帜”。


记者:万市长好!去年9月,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为新时期我国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全国民族工作战线的一面旗帜”,武汉如何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做好城市民族工作?

万勇:去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是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进入关键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背景下召开的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系统阐述了民族工作的方向和道路、理论和政策、制度和法律、工作和实践等重大问题,是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纲领性文献,必将对开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九省通衢”之地武汉是全国城市民族工作的重点城市之一,长期以来就是多民族和谐共居的城市。目前,全市56个民族齐全,少数民族常住人口8.8万人。

武汉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城市民族工作,始终将其作为关系长治久安和繁荣昌盛的大事来抓。近年来,我们落实并建立以市民宗委为牵头单位的民委委员制度,构建少数民族群众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探索形成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武汉样本”、对口援助民族地区的“武汉模式”,受到了国务院表彰。

民族工作关乎大局。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部署,大力践行“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理念,推动在汉少数民族和对口支援民族地区同步跨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行列,推进城市民族工作再上新台阶。总的思路,可以概括为“一二三四”:

一是把握“一条主线”。始终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作为主线和根本遵循,贯穿到全市民族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切实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加快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是落实“两个文件”。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和湖北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全省民族工作的意见》,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切实把两个《意见》落到实处。

三是实施“三项工程”。抓紧实施社会事业民生工程,切实解决少数民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入口、入学、入寺、入土”问题;抓紧实施流动人口民情工程,进一步提高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就业引导、语言翻译、职业培训、子女就学、法律援助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抓紧实施对口支援民心工程,促进对口支援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四是完善“四级网络”。市级层面,2016年我们将专门招录懂维吾尔语、藏语和从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公务员或工作人员;区级层面,按照中心城区不少于5人、新城区不少于7人的标准,为区民族事务部门配备工作人员;街道层面,明确各街(乡、镇)民族工作分管领导和专职人员;社区层面,明确1名群干具体承担民族工作事务。


记者: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是城市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武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请问,武汉市将如何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

万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不能采取‘关门主义’的态度,也不能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而是要持欢迎的心态。”这为我们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武汉是全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建设试点城市。近年来,每年来汉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超过15万人,高峰期达20余万人。我们坚持“平等对待、落地就管”的原则,努力让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汉安居乐业,实现了“三个没有”:没有发生一起因化解不力而引发的重大不稳定事件,没有发生一起因处置不当而酿成的政治敏感事件,没有发生一起因保障少数民族人员合法权益不到位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

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任务在城市、效果在边疆,工作在当下、影响在未来,须臾不可放松。我们将顺应各民族跨区域大流动的新常态、新特征,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健全服务体系,努力让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得来、留得住、能受益”。形象地说,就是唱好“三部曲”:

唱好“融入武汉”的协奏曲。继续完善信息共享、秩序共管、教育共抓、责任共担、联合执法、联合调研的“四共两联合”内部协同机制,健全信息互通、定期互访、干部互派、共同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共同推动经贸合作、共同维护社会稳定的“三互三共同”外部合作机制,推进流入地和流出地两头对接。免费发放《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服务手册》,建设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法律援助中心,引导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融入武汉民族大家庭。

唱好“留在武汉”的交响曲。在武汉市民之家、17个区政务中心、1273个社区实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中心(站)全覆盖,提供信息咨询、业务办理等一站式、一条龙服务。优化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来汉工作生活环境,帮助少数民族群众创办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引领带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创业就业。

唱好“爱上武汉”的主题曲。积极开展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办实事活动,切实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务。确保“十三五”时期,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就业服务率、子女入学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率达到100%,让少数民族群众感受到“身在武汉、如在家乡”的温暖,从心里爱上武汉。


记者:近年来,武汉市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武汉市将如何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万勇:多年来,武汉市委市政府高举民族大团结旗帜,始终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作为战略性、基础性工程来抓,定期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活动,涌现出了藏族学生的“武汉阿爸”杨昌林、来汉经商的维吾尔族经营户居买尼亚孜·肉孜、武汉汉藏文化交流中心主任斯朗·丹增曲培等一批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目前,全市1273个社区以及武汉市民之家、车站、机场等窗口单位,均设立了民族团结宣传点。武汉西藏中学、硚口区百泽社区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江岸区百步亭花园社区等7个社区被命名为湖北省首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社区。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做民族团结工作重在交心,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下一步,我们将牢固树立人文理念,运用大众化方式,打造实体化载体,进一步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让民族团结之花“花开三镇、香满江城”。

抓源头,构筑共有精神家园。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我们将在全市各族群众中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和推广各民族优秀文化,促进各族群众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筑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根基。

抓载体,增强创建活动实效。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进学校、进宗教场所“六进”活动,打造一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基地。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媒体,变“大水漫灌”为“涓水滴灌”,提高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的实效性、时代性、吸引力、覆盖面。

抓基础,形成相互嵌入环境。以硚口区百泽社区、江岸区大江园社区等一批全国、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为试点,围绕百姓居住生活、工作学习、吃穿娱乐、婚丧嫁娶等生产生活各个环节,推动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让各族群众交得了知心朋友、做得了和睦邻居、结得成美满姻缘。积极推进汉铁高中、武汉一中、东湖中学新疆内地高中班混合编班教育工作,让各族学生生活在一起、学习在一起、成长在一起。


记者:长期以来,武汉市委市政府坚持民生优先,解决了许多与少数民族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民生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武汉市将如何进一步做好少数民族民生工作,为少数民族群众办理更多聚民心、暖人心的实事好事?

万勇:千盏万盏,不如心灯一盏;千言万言,不如好事一件。民族工作说到底是群众工作,群众利益无小事。近三年来,我市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5亿元,不断完善少数民族群众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切实满足少数民族群众多样化的民生需求,努力使城市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少数民族群众。

下一步,我们将顺应少数民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努力让少数民族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让少数民族群众“食有美味”。建立清真肉食物价补贴长效机制,按照普通居民每人每年200元、低保居民每人每年500元的标准,每年为全市2.9万名有清真饮食习惯的少数民族群众发放肉食补贴。每年投入财政资金500万元,用于保障清真食品市场供应和应急储备,支持清真食品企业发展。

让少数民族群众“学有优教”。改善民族学校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形成从民族幼儿园到民族大学较为完备的民族教育体系。民族教育专项经费从每年500万元增加至800万元。继续实施少数民族学生中考加5分的优录政策。

让少数民族群众“信有场所”。投入财政专项资金 1亿多元,改扩建汉口民权路清真寺,新建武昌马家庄清真寺,并在汉阳规划新建1座清真寺,满足武汉三镇穆斯林群众做礼拜等宗教生活需要,同时为在汉穆斯林大学生、留学生和流动穆斯林群众的宗教生活提供便利。

让少数民族群众“住有宜居”。积极支持少数民族村寨发展,进一步推动黄陂区锦里沟土家风情园、武汉开发区龙湖回族民族特色村落建设,让少数民族群众在改善居住条件的同时发展旅游业,提高收入水平。


记者:今年,西藏和新疆分别迎来了自治区成立50周年和60周年的大喜事。西藏和新疆的发展离不开对口支援省市的支持,武汉市援藏、援疆工作成绩突出,对口援藏的“武汉模式”获全国推广。那么,武汉市对口支援工作的主要经验有哪些?今后还有怎样的新打算?

万勇:对口援藏、援疆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推动西藏、新疆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市在对口支援西藏山南地区乃东县、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乐市的同时,还承担了对口支援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和神农架林区的任务。

武汉历届市委市政府都将对口支援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落实,将对口支援地区作为武汉远郊区来建设,将民族地区群众作为自家人来看待,确保对口支援地区经济社会事业与武汉“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发展”。为此,我们做到了“三个舍得”:

舍得拿出真金白银。全市累计援建西藏乃东县项目74个、援助资金3亿多元,援建新疆博乐市项目28个、援助资金6600万元,援建省内的来凤县、五峰县、神农架林区项目245个、到位资金及物资价值3亿多元。同时,市政府投入2.5亿元,在汉建设了全国最大的地方援建学校——武汉西藏中学。

舍得派出精兵强将。我市先后选派7批、46名优秀干部进藏工作,选派2批、42名优秀干部赴博乐市挂职。同时,选派200余名专业技术人才到民族地区工作,通过实施技术培训,为对口支援地区打造了一支“永远不走的人才队伍”。

舍得挤出时间精力。市里成立了对口支援西藏新疆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听取工作汇报,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市委市政府工作组先后赴博乐市、来凤县、五峰县,召开现场办公会,实地调研谋划对口援建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不能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 做好对口支援工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我们将牢牢把握中央关于对口支援工作的新要求,坚持“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和“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的工作方针,将对口支援工作纳入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进行统筹谋划,推动援建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帮助少数民族群众迈进全面小康的“幸福之门”。其重点是实现“三个转变”:

援助内容由单项向综合转变。将单一的干部支援、项目支援,升级为产业支援、智力支援、人才支援、技术支援以及发展观念、科学规划、管理技术等的综合支援。比如,今年我们在中央计划外拿出财政资金500万元,用于支持乃东县网格化管理平台建设,武汉市委政法委、市综治办等部门提供人才、管理、技术等支持。

援助机制由输血向造血转变。将对口支援与精准扶贫紧密结合,推动援建项目和当地资源优势有机对接,激活民族地区内生发展动力。目前,我们正加快建设武汉乃东产业园,用援藏项目资金作为启动资金,引进武汉市本地公司,投资2.5亿元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民族手工业加工和现代仓储物流,积极承接武汉产业转移。

援助主体由政府向全民转变。继续深化完善“政府为主、社会为辅、企业参与”的立体援藏模式和武汉市对口覆盖博乐市、各区对口覆盖博乐各乡镇的“双层全覆盖”援疆模式。不断拓宽对口支援主体范围,通过党政系统发动、新闻媒体推动,采取结对帮扶等形式,吸引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民间组织和个人参与对口支援工作,形成全社会援建的强大气场和良好氛围。


记者:谢谢您接受采访。祝愿武汉市各族同胞幸福安康!

万勇:也感谢《中国民族》杂志长期以来对武汉城市民族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相关推荐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