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自古以来有过“大年”的习俗。近代以来,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地区把这个时间改在了春节。湘西苗族过苗年的时间一般在冬至后。年前,各家各户都要准备丰盛的年食,除杀猪、宰牛羊、腌制腊肉、灌香肠外,还要备足糯米酒(甜酒)、包谷酒等,使年饭桌上体现“七色皆备”、“五味俱全”,还要用最好的糯米打成糍粑,互相宴请与馈赠。
苗族“过大年”的主要活动包括杀年猪、腌腊肉、打糍粑、祭祖、吃团圆饭、“串寨酒”、赛歌、赛鼓、抢鸭等活动。历时一般三至五天,也有半个月的。实际上过“苗年”就是苗族人民庆祝丰收的日子。它体现出一年的劳作结束,亦体现出欢乐的开始。所以,人们说苗族“过大年”就是苗族人民的“狂欢节”。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排碧乡板栗村历史悠久,民俗文化十分厚重。村里现有百岁老人一位(1912年出生),80岁以上的老人几十位,是一个典型的古苗寨。多年来,这里对于“过大年”及其他传统节日相当重视,尤其对吃年夜饭的安排更是精心,热闹非凡。
“过大年”以全村、自然寨、家族等不同形式进行。先由德高望重的活动主事人进行策划、安排(如菜谱、活动地点、活动内容等)。活动当天通知村民先在自己的家里打扫房屋及环境卫生,贴春联、挂灯笼等,再去集体过大年的地方一起打扫卫生和布置场地。
“过大年”是从“交牲”开始的。 “交牲”热闹、复杂而又神圣,由巴代(苗族祭师)主持。巴代率众弟子着装在锣鼓和鞭炮声中将活猪、羊、鸡、 鸭、鱼等牲灵抬起,村民穿着节日的盛装,从自家出来跟着渐行渐长的队伍,走巷穿寨,最后到达活动场地的法坛前。巴代举行祭送祖先和祖师等仪式后,在“咚,咚咚哐”的锣鼓声中便拉开了“过大年”的序幕。
“交牲”仪式结束,村民们便各行其责,男的杀猪、杀鸡、宰羊,女的磨豆腐、洗菜、蒸糯米饭(打糍粑用)……老太太在一旁给姑娘指点梳妆、包头帕等,老大爷则在火塘边抽着旱烟聊天。
男人们将猪内脏洗干净后煮熟切好,然后用篾条穿成串放在碗里,装成24碗后由巴代进行敬祖先仪式。巴代吹起牛角号,众弟子手持师刀(巴代祭器)和绺巾在坛前做起各种祭祀动作,对祖先进行祭拜。
灶房里,糯米在木橧里蒸着,突突地冒着热汽,烧火的老人忙着往灶里加柴。年轻人早已按捺不住,将打粑粑用的粑槌和粑槽(打糍粑用的石槽)放好。穿着华丽的苗族盛装,身挂闪亮银饰的苗族姑娘与小伙,手拿打糍粑的木槌,跳起欢快的“打粑粑舞”。老人们走出火塘,在一旁指指点点,小孩子在队伍里穿梭着,院子里充满了欢乐气氛。
“粑粑舞”跳的正欢,突然有人端了一盆蒸熟的糯米饭走到中间高叫一声“吃糯米饭喽!”然后倒进了粑槽内。糯米的清香,早已把人们引馋,这时不分年龄、性别、辈分,大家急忙放下手中的活,各自都要抢先吃上一坨糯米饭,以示先到年边。打粑粑的小伙早已按捺不住,用粑槌边戏闹着旁边的姑娘和小孩,一边打着粑粑。悠扬的苗歌不时从各个角落传来,害羞的姑娘在旁边窃窃私语,小伙子听了越发兴奋,干脆把衣服脱了,甩开膀子干。糯米饭打烂后就可以做糍粑了。这时,无论是男女老少,手都在油亮的木板上、簸箕里忙碌着,做成糍粑。几个长者专门做9个大糍粑,用来祭祖先用。巴代把它们放在神坛前,率弟子祭祖,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粑粑舞”没跳够,要赛鼓。姑娘们早已把收起来的鼓棒拿了出来。鼓旁的苗歌此起彼伏,姑娘、小伙们用最美的姿态展示着自己的魅力和风采,旁边的人看得眼花缭乱。迎神鼓、迎宾鼓、丰收舞、拜年舞……他们玩累了,时辰也到了。
年饭已煮好,年菜已做成,巴代要厨子把已装好的24碗菜和村民吃的饭菜备好,取出好酒,敬送祖先,祈求保佑全寨村民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平平安安。
长者在神坛旁的席位已坐好,先依次上菜,然后开席。八仙桌、四方桌、门板长桌等席面在不规则的厅堂里展示出苗家过大年的盛况。百岁老人吴二戈尽管耳朵有点背牙齿有些缺,但丝毫没有影响他的胃口。还有那懂事的小姑娘没有忘记苗家尊老敬老的美德,忙着为老人夹菜……碰杯声、大人的欢笑声、小孩的喧哗声,连同震天的爆竹声就像一首交响曲,把吃年饭迎新年的活动推向了高潮。
夜幕降临,篝火慢慢燃起。大人们酒后聊天,年轻人怀抱着憧憬探讨明天,小孩子燃放着没完没了的花炮……唯一在忙的还是巴代,他们在安置祖先。难怪老话说“忙一年,为一天”。这一天是他们对一年的交代。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