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党史学习教育
红色的丽江 更美的丽江——云南省丽江市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掠影
发布日期:2021-08-18

68.jpg

云南省丽江市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重镇,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和睦共处、各种文化和谐共融的地方。在丽江,汉、纳西、彝、傈僳、白、普米等各民族始终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流传着许多各民族兄弟一家亲的动人故事。

驻足石鼓镇红军长征过丽江纪念碑下的高台,凭栏远望,金沙江在大山间徜徉着掉头往东北而去,形成举世著名的“长江第一湾”。金沙江两岸柳林如翠,田垄间人来人往,青瓦白墙的村落炊烟袅袅,沿江公路车流不息,好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1936年4月,红二、红六军团由鹤庆兵分两路挺进丽江。当红二军团先遣队4师到达丽江城南的东元桥时,当地部分乡绅和民众手持“欢迎义军”(当时丽江百姓称红军为“义军”)的彩旗,在桥头翘首迎接红军。在离东元桥3公里远的下八河村玉龙锁脉接官亭,人们在路边摆上香案,二迎红军。看到丽江百姓如此热情,红军指战员纷纷跳下战马亲切致意,高声喊道:“我们是中国工农红军,我们是人民的队伍!”在乡亲们的陪同下,红二军团先遣部队进入了大研镇。

据当年的老红军回忆:“前卫部队到达丽江时,丽江数百名群众代表在城南东元桥欢迎红军。这是部队离开湘鄂川根据地后,在新区受到老百姓自发迎接,我们深切感受到丽江各族百姓拥护爱戴红军的深情厚谊。”

红军长征过丽江,在玉壁金川大地播下的红色革命火种此后发展成为燎原之势。1950年春暖花开时节,丽江人民又在同样的地点,热烈欢迎南下解放大军的到来,再现了1936年迎接红军的各民族大团结的动人场景。如今,石鼓渡口、大研古城等都是丽江的红色地标,红军长征过丽江纪念馆、红军长征过丽江指挥部纪念馆也成为了全国和省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回望历史,丽江人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在长征精神的激励下,迈过了一道道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1996年2月3日,丽江境内发生7.0级大地震。面对突如其来的大灾难,丽江各族人民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勇敢地从废墟中站起来,把对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多方支援的感激之情凝聚成患难与共、撼天动地的抗震救灾精神,投入到灾后重建工作中,创造了令人称道的“丽江速度”,成为“变大灾难为大机遇、促大发展”的典范。此后,丽江从偏居西南边陲“被遗忘的地方”一步步发展为国际旅游胜地。

位于太安乡的红麦村,近年来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年红军长征过丽江时,把一部分伤员留在了群众基础较好的红麦村。村民们竭尽全力抢救红军,掩埋牺牲的红军战士,世代守护红军墓。今年,以红麦故事为主线的电影《红麦》上映后,到红麦瞻仰红军墓、学习长征精神、旅游参观的人越来越多,村民的旅游收入也成倍增加。

这两年,每到雪桃花开的季节,石鼓镇吉北科村的民宿都会爆满。“民宿是公司租用了我们的院子后修建的,就地在家里打工,每天领工资不说,20年后民宿就是自己的了。”一名在民宿上班的村民满脸笑容地说,“前来游玩的客人吃喝都到家里来,接待收入公司不要一分钱”。

过去,吉北科村是一个仅有18户人家的偏僻小山村。2018年8月,丽江市提出建设金沙江绿色经济走廊,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和全域旅游示范点。丽江玉龙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积极响应,将村里的院落和村民活动中心租赁下来进行改造,两个院落改造为精品民宿,1个院落做餐饮接待,村民活动中心成了游客服务中心,“农旅结合——百亩桃林、精品客栈”模式日渐成熟,有力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此外,公司还积极引导村民出资入股农业专业合作社,对村民进行科学种植技术培训,双方签订保底包销协议,由公司统一销售当地农产品,扣除成本后全部利润交给合作社再分配给社员。

多年前,四川人彭萍来到丽江市白沙古镇,创办了木氏刺绣学校和丽江滇绣唐卡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谈及为何选择在丽江创业,彭萍说:“我非常喜欢丽江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当地群众的淳朴与热情、开放与包容。”在彭萍团队创业过程中,当地政府和群众给她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如今,她已经培训了300多名本地绣娘,本人还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而更让彭萍感到幸福的是,“在这里像是回家了一样,各民族就是幸福的一家人”。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

责编:刘雅

流程·制作:张伟(见习)

相关推荐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