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风采录
唱响同心筑梦的时代乐章——兴安盟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综述
发布日期:2021-10-12

兴安盟,红色的土地,绿色的家园,41个民族在这里互嵌而居、亲如一家,141.69万各族儿女在这里守望相助、团结奋斗,共同唱响同心筑梦的时代乐章,共同建设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的诞生地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首创之地、实践之地、成功之地,兴安盟完整准确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坚定不移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深入践行守望相助理念,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经济建设、社会建设、脱贫攻坚、全域旅游、乡村振兴、生态保护、基层党建等各方面深度融合,全面深入持久开展创建工作,努力走出一条富有时代特点、具有兴安盟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之路。2013年兴安盟被列为全国首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 (地、市、盟)试点;2016年,兴安盟成功创建成为内蒙古首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盟;2017年,成功承办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经验交流现场会,全盟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结出了累累硕果。

2 “点赞新时代”内蒙古全区广场舞汇演活动.jpg

在兴安盟乌兰牧骑宫前举办的“点赞新时代”内蒙古自治区广场舞汇演活动

政治引领,守护民族团结生命线

近日,在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盟推进会上,盟委书记张晓兵强调 :“各地各部门一定要深化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从政治上看、从政治上办,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增强做好民族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高水平创建推动全盟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盟委印发《关于专项整治基层党建突出问题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实施方案》,自上而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对标对表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做细做实民族工作。

召开盟直属机关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现场观摩经验交流会,对如何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如何弥补创建工作中存在的短板等问题开展交流研讨。此前,盟直机关工委曾多次派出督导推进组,103家盟直单位创建工作开展督导和专项推进。在盟直机关工委牵头指导下,各单位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优势,搭建创建载体、丰富创建内涵,按照人文化、实体化、大众化的总要求,以党建引领,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融入本单位主责主业当中,因地制宜开展富有特色的创建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成立由盟委、行署主要领导为组长、副组长的统一战线领导小组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调整完善民委委员制度,统筹宣传、统战、民委等各成员单位一体化推进工作,推动各旗县市、盟直各部门层层建立相应工作机构,着力构建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民族工作格局。努力成为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的模范、民族关系和谐的模范、民生改善的模范、共建美好精神家园的模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模范、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的模范、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的模范和社会安全稳定的模范等“八个模范 ”。落实“三个带头、六个纳入”,即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学习民族理论政策,带头参加重要活动,带头广交深交少数民族代表人士 ;把民族工作纳入各级党委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理论中心组学习重要内容,纳入对基层党组织和各级部门考核内容,纳入党校、行政学院、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重要内容,纳入政治巡查、专项督查、人大执法检查、政协调研视察等内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层层建立“组织调度、系统推进、综合研判、监督考评、动态管理、条件保障”等“六项机制”,不断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创新发展。

文化铸魂,唱响民族团结主旋律

走进科右中旗党群服务中心罕乌拉社区,老党员韩留柱正在深情赋诗,歌颂民族团结。只见他坐在凉亭中央,身着军装,胸前戴着军功章,社区居民围坐在他的旁边,静静地聆听他讲的红色故事。时而欢乐,时而感动,大家在一个个故事中明白了民族团结的深意,也更加坚定了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

罕乌拉社区生活有汉、蒙古、朝鲜、达斡尔、满、回等6个民族。社区建立了党史学习教育驿站,现有藏书 1000 余册,让党员干部和社区居民都能走进这里学习。此外,社区还设立了“3+课堂”,以多样化的教育方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乌兰浩特蒙古族小学将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铸魂工程,制定教育教学工作实施方案,细化实施举措,强化师资配备,加强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该校从2020年秋季学期起,小学一年级开始使用统编《语文》教材,2021年春季一年级到六年级全部使用国家统编《道德与法制》教材,并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行教学。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以来,任课教师的教学观念得到转变,教材讲授的能力不断提升,学生听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书写能力都明显增强,学校也成为第一批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活动试点学校”,为全盟民族语言授课学校作出了表率。新学期,该校开始招收国家通用语言授课学生,努力创造各族师生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环境,进一步促进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同时,学校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化、基地化、生活化、常态化、社会化,让全体师生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践行者,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心灵深处,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做好舆论宣传是关键一环。《兴安日报》充分发挥舆论宣传主渠道、主阵地、主力军作用,运用多媒体平台,强化舆论引导,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主题活动宣传。采编队伍切实履行好“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走进全盟城镇乡村、田间地头、军营学校、工厂车间,与各族群众面对面交流,及时报道全盟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支持民族地区的做法和成效,展示全盟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典型和先进人物的风采,大力宣传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全盟各族干部群众拥抱新时代、开创新气象、展现新作为的时代风貌,营造人人关注民族团结、处处维护民族团结的浓厚舆论氛围。

旗帜鲜明地强化党员干部理论武装,抓好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强化正向舆论导向,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贯穿社会宣传教育全过程,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发展带动,共圆各族群众致富梦

位于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兴安盟突泉县永安镇四家子村的内蒙古三阳牧业有限公司,建有占地面积 300 亩的扶贫产业循环经济园区,标准化羊舍19栋、2万平方米,企业羊产业养殖能力1.5万只,年出栏3万只、存栏9000只,不仅带动了当地畜牧业优化发展,还帮助周边1400户各民族养殖户年增收1万余元。近年来,公司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和企业发展紧密融合,带动各族群众增收致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以更加坚实的责任,凝聚起共谋发展的强大动力。

5 科右前旗与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区县缔结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友好旗县.jpg

兴安盟科右前旗与云南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缔结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友好旗县

内蒙古科沁万佳食品有限公司,依托兴安盟发展“有机、绿色农畜产品输出基地”的部署,打造“基地+工厂+市场 ”的完整产业链,并分别在阿尔山市、科右前旗、突泉县等地建设种植基地,积极带动少数民族地区农户增产增收,努力实现“带动一个企业、富裕一方百姓”的企业目标。

多年来,兴安盟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大力发展“两米”“两牛”、旅游等优势特色产业,改造提升卷烟、钢铁等传统产业,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生态环保、生物医药、现代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加快发展,让各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将丰厚的物质成果转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动力。

在兴安盟脱贫攻坚过程中,国家五部委、北京市五区、自治区近百个厅局带着最真挚的情感,拿出最有力的举措倾力帮扶,同时兴安盟共选派 4621名干部下乡驻村,4.25万名机关党员干部与4.85万户贫困户结对帮扶。各级党员干部广泛开展“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驻村活动,与贫困户结对子,帮助村民解决生产生活困难,与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日益密切,感情愈发深厚。在各族干部群众共同努力下,脱贫攻坚结出硕果,全盟乡镇居民收入突破1万元大关,4.85万户、10.5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6个旗(县、市)、602个贫困嘎查全部脱贫摘帽。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4.2万户、棚改2.3万户,受益近20万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团结一心,共谱手足相亲交融曲

初秋的突泉县太平乡,天空中飘着雨丝,街上静悄悄的,在张景富家的葡萄种植大棚里,他和林占友、许红建正聊得热火朝天。三个人一会儿讨论各家的葡萄长势,一会儿研究大棚葡萄应该如何嫁接,一会儿又都撸起袖子到葡萄架子底下拔起了草。他们因为经营着同样的产业,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张景富的葡萄种植大棚位于太平乡赛银花现代农业生态园区,作为易地扶贫搬迁区,园区内居住着汉、蒙古、满、苗、锡伯、达斡尔等民族的 1300 余名群众。为让移民搬迁群众搬得来、稳得住、能致富,政府为他们盖起了种植大棚,引导大家走上大棚果蔬种植的农旅融合致富路。今年,张景富家的葡萄长势格外好,一串串葡萄挂在架子上十分诱人,他家大棚也自然成了大伙交流经验的场所。

4 歌舞剧《赞歌》.jpg

兴安盟组织编排的歌舞剧《赞歌》

走进阿尔山市新城街森旺社区,映入眼帘的不仅有排列整齐的楼房、设施完善的环境,还有洋溢在居民脸上甜蜜笑容和各族群众水乳交融、亲如一家的和谐景象。作为棚户区改造后的搬迁地,森旺社区有各族居民3022户、5118人。如何将这些“新居民 ”组织好、服务好、照顾好是一个新课题,更是一份新责任。近年来,森旺社区充分发挥理论学习、宣传教育、示范带动、改善民生保障、志愿者服务等“五个载体”作用,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各项基础。经过辖区各族群众的共同努力,森旺社区不仅获得了全盟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社区称号,更在2020年荣获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像森旺社区这样各民族居民和谐相处的景象,在科右中旗额木庭高勒苏木巴彦敖包嘎查同样上演着。这个生活着汉、蒙古、俄罗斯、满、傣等民族的多民族聚居村,始终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人人都是民族团结的践行者、维护者。

如今,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的牌匾就挂在巴彦敖包嘎查村部的墙上,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这里绚丽绽放。一直以来,兴安盟积极搭建各民族沟通桥梁,引导各族群众交知心朋友、做和睦邻居,在生产生活上互帮互助、共同进步,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如今,各民族空间上的接触、经济上的联系、思想上的共鸣、文化上的认同、情感上的交融更加密切,形成了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包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典型示范,共建守望相助幸福园

在兴安盟大地上,涌现出无数的感人故事和先进模范人物。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草原绣娘”白晶莹积极推动蒙古族刺绣非遗文化传承保护创新,带领科右中旗贫困地区农牧民妇女开拓出脱贫致富新路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云峰带领扎赉特旗阿拉达尔吐苏木46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1337人摆脱贫困共奔小康,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王淑琴扎根农牧区40年,走遍科右前旗14个苏木、221个嘎查,大力推广畜牧业生产新技术,宣传践行党的民族政策;全国三八红旗手春华守护少数民族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得到了各族基层群众充分认可,被称为“检察官额吉”……一个个先进典型,示范带动各族群众团结奋斗、携手走上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凝聚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思想共识。

截至目前,兴安盟成功创建了9个国家级、37个自治区级、148个盟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全盟18个模范集体、21名模范个人受到国务院表彰,14个嘎查被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果持续巩固提升,全盟范围内已形成齐头并进、多点开花,各族群众共创建齐奋斗的生动局面。

展望未来,信心与初心同在,蓝图与梦想共存。兴安盟将完整准确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进一步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处处绽放,让同心筑梦的时代乐章激情高昂。


文:兴安盟民族事务委员会

责编:金向德 龙慧蕊 江凌

流程·制作:张伟(见习)

相关推荐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