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一叶千秋 · 雅安茶
川藏茶马古道语境下的雅茶
发布日期:2023-08-16

茶马古道作为我国古代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贸易线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茶马古道,指从云南、四川起,以马帮、背夫运输茶叶进入西藏和青藏高原的商贸通道;而广义的茶马古道,则指整个西南地区经济文化交往交流的交通线路。其实,这条以传统茶马互市为依托的古道,早已超越了一般物质层面的交通和商贸意义。

上世纪80年代茶马古道概念正式提出后,逐渐受到社会各界应有的重视,学界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更是成果丰硕,主要集中在其学术史的探讨、交通线路、商业交流、民族交融、资源保护等方面。川藏、滇藏、青藏三条路段,是目前学界公认的茶马古道中最重要的线路。四川雅安因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成为我国从古至今非常重要的茶叶产地,并且作为川藏茶马古道的起点,在较长的历史时期里对茶马互市作用巨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性。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创新的时代语境下,系统梳理雅安藏茶文化的优势资源、深入发掘雅安藏茶文化的时代价值,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角度推动雅安藏茶的高质量发展,使其进一步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茶马古道今与昔

在古代,茶马古道是我国西南地区交流互动的重要交通线路,传统文献典籍中曾有“旄牛道”“五尺道”“金牛道”“蜀身毒道”等词汇表述这些局部的交通线路。最早可知的茶马互市始于唐蕃时期,由于“番人嗜茶,汉人需马”,双方互为经济需求,从而“自唐世回纥入贡,已以马易茶”。到了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掌管茶马贸易的官方机构茶马司设立,并在川、陕、甘多地设置买卖马匹的马场,出台相关政府管理茶马交易的制度等。明清时期,政府实行茶引制度,即需要获得官方认可的茶叶运销凭证才能进行贸易,这种类似现代购货凭证的制度体现出官方对于茶马互市的严格管理,也反映出这一时期茶马贸易的繁盛。到了近代,由于来自印度等地廉价茶叶的倾销,传统茶马互市在冲击与压力中艰难转型。茶马古道概念的提出,正是基于历史上茶马互市的传统。

在茶马古道概念尚未被提出之前,学界部分学者在论及西南各民族历史、汉藏关系史中就已经注意到相关的表述。到了上世纪80年代,西南地区经济社会的研究受到学界重视,在诸多学者研究、考察的推动下,茶马古道研究作为一个整体概念,开创了丰富西南研究学术内涵的新局面。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茶马古道的多学科联合考察以及民族走廊、南方丝绸之路等研究的深入,学界以更加宏观的视角看待西南民族地区的交流互动,尝试将其作为西南古道网络的一部分进行论述。总之,茶马古道正以一个泛化了的概念广泛地延伸到我国西南、西北地区以及南亚、东南亚邻国,“成为描述经贸往来、文化交流、民族融合、国际交往的重要概念”。

笔者认为,茶马古道一个重要的学术价值在于,这是由我国学者自己提出的学术名词,是学术本土化话语体系构建的重要表现,已经从学术层面探讨延展成为文化界议题,且越来越为社会各界所认知。

雅安藏茶与川藏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概念形成时间虽比较晚,但茶马互市的历史事实却长期存在,川藏道、滇藏道、青藏道是茶马古道的主线,此外还有众多区域性线路共同构成了其庞大的道路网。雅安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茶叶产地之一,同时也是川藏茶马古道的起点,在茶马互市的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地位,以至有学者称“作为蜀茶的主要产地,雅安自唐宋以来,一直发挥着文化交流的天路作用”。

远在春秋战国时期,今雅安的地界主要属于青衣羌范围,其辖地大致为今芦山、宝兴、名山等地。到秦汉时期,这一地区在史书典籍中又被称为严道县、汉嘉郡等。隋文帝仁寿四年(604年),因该地境内有雅安山而将其称为雅州。从此,雅安遂成为地方行政区域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据《雅安县志》记载:雅安地区除了种植五谷以外,“其茶树为一县之专利”。雅安由于境内地形的影响常年雨水充沛,素有“天漏”之称。正是这样独特的自然气候条件,使得雅安非常适宜茶叶的生长。

有关雅安作为茶叶产地的记载,历代史书典籍中多有描述。唐人房玄龄等人撰写的《晋书》记载,“蒙山在雅州,凡蜀茶尽出此”。惠栋在注释《云南记》中指出:“名山县出茶。有山曰蒙山,联延数十里,在县西南”。《雅安志》中亦有 “蒙顶茶,在名山县西北一十五里蒙山之上”。据张澍《蜀典》引唐李肇《唐国史补》载,唐代蜀地有名的茶叶种类“东川有神泉、小团、昌明、兽目”,“剑南有蒙顶石花,或小方,或散芽,号为第一”。陆羽的《茶经》记载:“唐朝四十三州郡产茶,雅安、芦山郡上列贡茶”。宋代王存《元丰九域志》记载:“雅安芦山郡灵关一寨一茶场,名山百丈二茶场,荥经一茶场”。到宋太祖乾德五年(967年),天全曾一度呈现“九峰之民皆种茶”的景象。

川藏茶马古道以雅安为起点,到达康定又分为南、北两线。南线是从康定向南,经雅江、理塘、巴塘、芒康、左贡至昌都、拉萨,再到尼泊尔、印度;北线则从康定向北,经道孚、炉霍、甘孜、德格、江达、抵达昌都,再由昌都进入西藏地区。两汉时期起,这条商路就已十分繁盛。当时的蜀地商人常常携带茶叶等物资前往岷山地区与当地少数民族进行商品交换,史书中将这段商道称为“旄牛道”,此即为川藏茶马古道的雏形。

到了唐代,中央王朝应允吐蕃在赤岭(今青海省日月山一带)交换战马的提议,在甘松(今四川省松潘县一带)互市,并从官方层面实施了榷茶制,大规模的茶马贸易由此开始。两宋时期,官方直接管理茶马互市,将唐朝的榷茶制上升到榷法,在雅州设置专门的交易场所茶马司,并配备专门官员茶监(一般由县令加同监茶场衔)作为管理监督者。宋朝茶马贸易较之唐朝有了长足发展和进步,体现在对贸易经营和管理的制度化和系统化上,贸易数量也进一步增加。同时茶引制度的出台,促使茶马贸易进入较成熟的发展期。过去用绢帛、金银、钱币相兼的茶马贸易商品交换方式,改变为具有官营垄断特点的以茶换马、物物交换的特殊经济贸易形式,并且作为当时一项重要的财政来源举措而获得官方的高度重视。

元明清三个朝代除元朝客观上不需要交换战马外,明清两朝的战马需求量都很大。这一时期川藏茶马古道的交通线路逐渐与朝廷的贡道、官道相结合,在雅州、碉门、荥经、黎州、打箭炉等重要的商贸市镇间形成了固定的商路。清朝初期对战马所需甚多,更需要依赖茶马互市来获取。随着政权逐渐稳固、诸多马场的建立,清朝在此后的贸易中遂并不特别看重以茶易马,而是更看重茶叶的重税。为保证茶马互市带来的巨额利润,清朝廷推行了更为严格的贸易管理措施。

在川藏、滇藏、青藏三条主要茶马古道中,雅安段路途最为险峻,也是唯一一条依靠人力运输货物的商路。对该段线路的自然地理环境,曾有人记述道:“师行于七月,时方盛暑,身着单服,犹汗流不止。过雅州,则凉似深秋,均着夹衣。愈西愈冷……道宽不及三尺,壁如刀削。余所乘马,购自成都,良骥也,至是遍身汗流,鞭策不进。盖内地之马,至此亦不堪矣。”

这样艰险的地理条件,骡马不能行,只有依靠原始的人力进行背运。这些背夫亦被称为“背脚子”,有短途运输的短脚背夫和长途运输的长脚背夫之别。古道雅安段至今保存着飞龙关古道、二十四道拐古道、九十步村古官道等,是探寻茶马古道历史记忆的重要遗迹。

川藏茶马古道的繁盛带来了交通线路沿线市场集镇的兴起与繁荣,如雅安雨城区的上里古镇、望鱼古镇,天全县的甘溪坡驿站、紫石关驿站,荥经县的新添驿站、凤仪驿站,汉源县的清溪古镇、宜东古镇等。这条古道上还有飞龙关、飞仙关、青龙关、禁口关等关隘遗址。茶马古道遗留下的文物古迹亦很多,如宋代名山茶马司、见证茶马互市的蒙顶山永兴寺、天全县清代茶坑以及明清时期著名茶号——余孚和茶号、恒泰店茶号等。这些遗存,既是茶马古道雅安段文化底蕴深厚的集中展现,也是历史上茶马互市繁盛的重要见证,更是川藏地区各族民众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

走进新时代的雅安藏茶

随着现代化交通的不断发展,茶马古道这条曾经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古代交通线路,已经不再具备往日的实用功能,但它作为文化遗产依然具有重要意义,并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创新中彰显出时代价值。作为见证我国西南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互动的走廊,它向世人展现了一幅中华民族和睦共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壮丽画卷。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时代语境下,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推动雅安藏茶文化的创新发展。

系统发掘雅安藏茶文化的优势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艰难险阻、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在古代,川藏茶马古道不仅方便、丰富了边疆民族地区人民的生活,还输入先进的生产力,推动了当地发展进步。川藏茶马古道雅安段作为各民族文化交流互动的极具魅力的通道,这里既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也有着藏茶文化、背夫精神、口头文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对这些文化遗产进行系统梳理与研究,才能充分挖掘雅安藏茶文化的优势资源,推动其创新发展。

深入总结雅安藏茶文化与时代相适应的精神品质。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承载形式必须与时俱进,从而使其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雅安藏茶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一个广义概念。在各民族的长期交往互动中,盐铁、布匹、药材、五谷、军械、金属等都是重要的商品,而藏茶也是颇具代表性的商品之一。因此,藏茶文化还应包括川藏茶马古道背后的贸易文化、马帮背夫文化等丰富的内涵。新时代背景下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就要深入总结雅安藏茶文化中同时代相适应的精神品质,紧紧围绕发展所面临的时代问题,大力弘扬与时代相适应的精神,促进其在新征程中焕发新生机。

大力加强雅安藏茶文化的品牌建设。川藏茶马古道及其沿线自然风景壮美、文化底蕴深厚,尚有许多旅游资源有待进一步发掘,如雅安的茶庄、康定的锅庄、炉霍的驮队、泸定的号子、各地的背夫等都是颇具特色的人文历史资源。古道横跨川、滇、藏等西南多省区,在品牌打造时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用现代手段和当代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表现出来,要把雅安藏茶文化见证的千百年来各民族团结互助、共同发展的历史展现出来。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创新为契机,着力打造茶马古道和雅安藏茶文化品牌,将大有可为。与此同时,茶马古道与西南各交通线向外延伸,成为我国古代国际交流线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了东亚、东南亚、南亚等地区各个国家。我们应更加重视包括雅安藏茶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影响,助力中华文化走出去。

川藏茶马古道犹如一个巨大的网络,把生活其间的各族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围绕这一联通各地的网络体系,各民族加强了联系和沟通,促进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良好互动、发展和融合,巩固了增进彼此间情感和认同的基础,对于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产生了积极作用。随着时代的变迁,川藏茶马古道和雅安藏茶也必将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得以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

文:四川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川

责编:龙慧蕊

制作·流程:张伟(见习)

相关推荐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全年定价90元。

订阅方式(二选一):
一、邮局订阅(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中国民族(汉文版)邮发代号:2-91
中国民族(蒙古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237
中国民族(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7
中国民族(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8
中国民族(朝鲜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392

二、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联行号:102100020307
联系电话:010-58130831;传真:010-84504624;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