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疆唯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喀什是古老与现代的融汇之地。近年来,喀什聚焦“五个着力”,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460多万喀什各族儿女安居乐业、共建美好家园,丝路古道不断焕发出新的风采。
新疆喀什市古城景区的迎宾表演
着力深化宣传教育。树立“文化为民、文化塑民、文化富民”理念,以文化“五进”为抓手,打造基层文化振兴示范点,建设乡村综合性文化服务场所,搭建“家门口文化服务圈”,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村入户。组织编创《阳光下的麦盖提》等一批文艺精品,挖掘喀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内涵,保护利用好唐王渠遗址、石头城、莫尔寺遗址以及刀郎木卡姆等国家级非遗,让历史发声、让文物说话。打造地县乡民族团结进步展馆(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主题公园、文化长廊等,依托主流媒体、农民夜校、举行升国旗仪式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等向各族干部群众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典型。
着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十一进”活动为主渠道,以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好学生”“好邻居”“好大院”“好巷道”“好车间”等微行动为抓手夯实创建基础。完善“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机制,全地区12.2万名干部职工与55.7万户基层群众结对认亲,常态化开展结亲走访、联谊、为群众办实事好事等活动。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新型城镇化、旅游兴喀、农牧区两居工程等建设中安排部署嵌入式居住;推动多民族互嵌式经营夜市、美食街区、“跳蚤市场”等发展,引导各族经营者结对子、交朋友;稳妥有序推进学校混合编班、住宿和活动混合编队;持续推进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和跨地区转移就业;举办邻里节、歌舞大赛、美食节等增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鼓励各族干部群众互学语言。
着力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实施10项重点惠民工程,完善“共同体”援疆新机制,民生和基层领域的投入占援疆资金80%以上,依托“大仓东移”“双线九进”“疆果粤销”“中国特色喀什馆”等开展消费扶贫,推动销售喀什特色农产品。实施“兵地一家人、兵地一盘棋”融合新途径、携手联创新机制,实现地方与邻近团场连队、医院、学校以及党员和团员结对互助全覆盖;建立畜牧养殖、种植技术骨干代培及农副产品销售等合作机制,谱写兵地融合发展新篇章。
着力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将民族工作纳入各级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发挥各级相关领导小组职能作用,印发实施意见、方案、示范区示范单位命名办法和测评指标,健全完善工作例会、联席会议、宣传报道和调研指导等工作制度,将民族团结工作纳入全地区各单位各部门绩效考核、人大检查、纪委巡察、平安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形成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负责、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兵地联动的工作格局。用好“基层法治建设年”“宪法法律宣传月”“国家安全教育日”“八五普法”等载体,督促检查公共服务行业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推动全民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着力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风险隐患。积极依法妥善处理涉民族因素问题和矛盾,建立健全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风险隐患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以共建共治共享为导向,以防范化解影响安全稳定的突出风险为重点,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平安创建活动为抓手全力推进平安建设工作,进一步促进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红利不断释放。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2年第2期
责编:龙慧蕊
流程·制作:王怡凡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