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甘肃实践
古老山川 希望陇东——专访庆阳市委书记黄泽元
发布日期:2022-06-29

记者:黄书记您好!请结合市情和工作实际,谈谈党的十八大以来,庆阳是如何完整准确全面把握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甘肃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不断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

黄泽元:庆阳市位于甘肃省东部,辖7县1区,属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全市现有汉、回、东乡、藏等39个民族,少数民族常住人口10824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把握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注重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认识把握、谋划推进民族工作,不断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教育引导全市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在全市广泛开展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宣传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坚持从党员领导干部抓起,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注重加强对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学习掌握,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注重加强对各级干部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专题培训。立足庆阳红色资源禀赋,以南梁革命纪念馆、陕甘红军纪念馆、山城堡战役纪念馆等为阵地,有针对性地深入开展红色革命精神的宣传教育,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实效性。坚持“民族团结从娃娃抓起”,积极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在全市小学高年级、初中开设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专题课,在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专题辅导讲座、主题班会、知识竞赛、经典诵读、文艺表演等活动,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各族青少年心灵深处。

着力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立足资源禀赋、发展条件、比较优势等实际,采取倾斜扶持政策,加大项目资金投入,改善发展条件,市、县(区)发改、农业农村、水务、住建、交通等部门在项目规划、资金安排和推进建设上加大对民族乡村的帮扶力度,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着力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积极构建互嵌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在生活、就业、就学、就医等方面为各族群众提供公平、公正的民生服务。组织开展“结对子”“手拉手”“一家亲”等系列联谊交流活动,健全完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流入地与流出地“两头对接”机制,与临夏州、平凉市等地达成共同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协议,在教育引导、信息沟通、支持配合、服务管理、走访互动等方面加强合作交流,有效促进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规范化。

着力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夯实民族事务依法治理的基础,健全完善县、乡、村民族工作三级网络,强化落实乡村两级民族工作责任制,将民族事务治理纳入城乡社区(村组)网格化治理体系,形成“主体在县、延伸到镇、落实到村、规范到格”的民族事务治理新格局。持续做好普法工作,引导各族群众树立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意识。

着力防范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建立健全由统战部门牵头,民族、公安、教育、网信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处置民族领域风险隐患工作机制,及时排查化解影响民族团结的不稳定因素。注重加强涉民族因素网络舆情监控处置,着力维护全市社会和谐稳定。

 

记者:近年来,庆阳市积极探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新方法、新路径,不断推动创建工作全面深入持久开展。请您谈谈庆阳市在这方面的经验和启示。

黄泽元:这些年来,我们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作为全局性、战略性任务和基础性事业来抓,认真落实省委关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一廊一区一带”行动总体部署,明确创建任务、靠实创建责任、强化创建措施,推动了创建工作的全面深入持久开展。

党的领导是做好创建工作的根本保证。我们始终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各领域、融入创建工作的全过程、体现在创建工作的各环节。市委全面落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主体责任,制定出台指导性文件,研究解决困难问题。市委书记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经常听取工作汇报,深入基层督促指导推进创建工作。市委统战(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履行牵头抓总职责,研究确定工作目标任务和方法措施,组织开展观摩互检和专项督查,督促加快工作进展。市委宣传部、统战部和市民宗委等部门切实履行具体工作职责,深入基层指导、督促、推进创建工作任务落实。各县(区)、各有关单位协调联动、齐抓共促,为全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宣传教育是做好创建工作的关键所在。我们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建立健全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组织开展民族理论政策“百场万人”大宣讲活动,每年5月举办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集中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亮点,形成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有机结合、线上与线下联动互促、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大格局。

分类推进是做好创建工作的重要方法。我们坚持把创建工作的重点放在基层村组(社区)、行业部门和机关单位,分类施策、分步推进,大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七进”活动。机关突出开展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宣传教育,企业突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社区突出开展邻里一家亲宣传教育,乡村突出开展携手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宣传教育,学校突出开展中华民族认知认同和爱国主义宣传教育,军营突出开展中华民族英雄故事和增强民族自信心宣传教育,宗教活动场所突出开展爱党爱国爱教、守法正行教育,同时将创建工作向医院、旅游景点、商场超市等行业单位拓展延伸,促使形成全方位、多领域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良好局面。

典型示范是做好创建工作的有效手段。全市各级各部门单位以争创全国、全省、全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单位)为目标,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创建工作。在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公园、广场和文化长廊建设中融入具有地方特色的刺绣、剪纸、道情、皮影等文化元素,培育了西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正宁县山河小学等创建示范点,全市已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1个、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单位)25个。

 

记者: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小康以来,庆阳市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举措推进民族乡村发展建设,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成果显著。请您分享一下这方面的主要举措和重要经验。

黄泽元: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我们坚持把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重中之重,全力推进民族乡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庆阳市“1+9”少数民族乡村三年发展规划》和《关于继续实施“1+9”规划促进少数民族乡村加快发展的意见》,投入专项资金7500万元,实施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改善、富民产业培育、社会事业发展、实用技能培训五大类工程项目240多个,为各族群众增收致富提供了可靠保障。全市唯一的民族乡——正宁县五顷塬回族乡于2018年实现整乡脱贫,全市9个民族村提前一年实现脱贫摘帽。

我们聚焦乡村振兴,持续增强当地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按照“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思路,优先安排资金,实行项目扶持,引导民族乡村因地制宜培育壮大种植养殖农业、农副产品加工业、民族手工业、旅游业等特色产业,培育形成陇东早胜肉牛、苹果、大葱、小杂粮、蜂蜜等一批名优特农产品,使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基础更加坚实,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各族群众。

 

记者:展现新作为,喜迎二十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在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团结一心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的新征程中,请问庆阳市还有哪些新思路新举措?

黄泽元:民族团结工作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保证。当前,庆阳正处于缩小与全国发展差距的加速追赶期、经济增量提质和转型升级的爬坡过坎期、建设综合能源化工基地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重要窗口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我们提出了实施能源化工基地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双轮”驱动,坚持农业现代化、工业绿色化、文旅融合化“三化”并进,强化基础设施、生态文明、营商环境、民生福祉建设“四建”支撑,走出一条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之路。围绕实现这一总体发展目标,我们将把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融入到全市工作发展全局中,持续巩固发展庆阳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到文明城市创建、公民道德建设、时代新人培育工程之中,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根植于各族干部群众心中。充分挖掘利用庆阳红色文化资源,讲好老区故事,弘扬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各族群众守望相助、手足情深,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

进一步开展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深入推进“陇东南民族团结进步巩固区”行动,在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七进”的基础上,加大旅游景点、窗口单位等行业领域创建力度,努力形成全面动员、全域覆盖、全员参与、全力推进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新格局。力争今年内庆城县、西峰区创建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区),宁县、镇原县创建成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明年环县、华池县、合水县创建成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进一步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纳入城市流动人口服务综合管理体系,坚持完善各族群众平等进入市场、融入城市的政策导向和制度保障。建立完善的少数民族服务工作制度,把社会服务、结对帮扶、联谊沟通、纠纷调处、信息反馈等工作措施落实到为各族群众服务的全过程。以社区为抓手,为各族群众融入城市营造良好环境 。

进一步防范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将民族事务依法治理纳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之中,创新基层治理体制机制,探索具有时代特征、市域特点、庆阳特色的社会治理新模式。依法妥善处理涉民族因素案事件,完善涉民族因素网络舆情监测分析、研判报告、引导管控机制,着力维护全市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大局。

 

 

书面采访:本刊记者 张昀竹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2年5月甘肃增刊

责编:刘雅

流程制作:王怡凡

 

 

相关推荐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