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罢内蒙古作家赵艳撰写的长篇报告文学《袁隆平与兴安大米》,掩卷沉思,我的脑海里不禁浮现出一幅幅鲜活生动的画面,如电影般叠合在一起——
曾经,大片大片白花花的盐碱滩,犹如兴安大地上的累累伤痕。冰天冻地,人们瑟缩在土坯房里,拢着袖筒,佝偻着腰身;屋外,凛冽的西北风呼啸着。
春夏之交,河水涣涣,人们在绿莹莹的稻田间忙碌。稻秧眼瞅着往高窜,叶尖随风轻轻抖动,一夜间又长出两寸来。远远望去,仿佛画家碰翻的颜料桶,原野绿得令人心醉。
蒙古族汉子着一袭蒙古袍,酡红的脸膛颧骨凸起,他不是颠簸在马背上,而是骑着摩托车飞驰。他的朝鲜族媳妇在院子里的菜地拾掇,瓮声瓮气的摩托车声告诉她,丈夫回来了。这时,汉族村支书进了她家,边走边说:“好消息,项目款到帐啦!”
而给祖国北疆大地带来这些前所未有巨大变迁的主人公之一——袁隆平院士,“一个默默躬身的背影,一个熟悉而又苍老的身影,匍匐田中,坚韧劳作,没有一丝倦意,多么像爷爷、父亲,像家乡的父老乡亲”。他宽阔的额头如同广袤的土地,专注的神情诠释着科学精神,手中金黄的稻穗触动了嗅觉,他下意识地吸一吸鼻子,那浓郁的米香味袅袅飘散开来。
……
《袁隆平与兴安大米》以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各族干部群众不屈不挠的奋斗为经,以袁隆平院士团队在当地改造盐碱地、种植水稻为纬,谱写出了改革开放以来,兴安人民求生存、保生态,锲而不舍地致力于绿色发展,将万顷荒地变为大粮仓的恢弘史诗。这本书尤其打动我的,是汉、蒙古、朝鲜、达斡尔、满等各民族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守望相助、手足情深,一起战胜严酷的自然条件,终于走出一条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通途大道,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时代主题。
兴安盟位于大兴安岭南麓,属草原与山地交界地带,既拥有优质的水源、土壤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不乏贫瘠荒凉的盐碱地。千百年来,生活在这里的汉族擅耕旱田,蒙古族以牧业为生,朝鲜族则从事水田种植,尽管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各异,但各民族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互帮互助、亲如一家,结下了深厚的民族情感。朝鲜族居民曾修筑柳条拦河坝,挖渠引水,在当地较早修建了农田水利工程,与各族农牧民一道开发建设家园,改写了我国南稻北粟的传统农业种植格局。
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农耕与游牧文化汇聚融合,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动人故事层出不穷。
《袁隆平与兴安大米》的作者赵艳是一名“70后”,她出生时营养不够,朝鲜族邻居康大娘端着一盆白花花的大米送到了她家中。而她的母亲则硬是就着煤油灯熬了五夜,纳出一双黑色绒面棉鞋回赠给康家的小儿子。
早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之初,组建于兴安地区的内蒙古骑兵第一师就来到国光村,与村民携手屯垦开荒。蒙古族的战士翻身下马,一边军训一边垦荒造田,向朝鲜族村民请教水稻种植技术。久而久之,军民鱼水情传颂至今,“红色水稻第一村”亦闻名遐迩。
鲜光嘎查的种稻能手、朝鲜族金凤石夫妇,手把手地教蒙古族牧民种植技术,还与好几户男主人结成了“安达”(蒙古语,意为结拜兄弟)。
古城村村民赵晓芳一家,由汉、蒙古、朝鲜和达斡尔4个民族组成,而像赵晓芳家这样幸福和睦的多民族大家庭,在兴安盟随处可见。作为这个朝鲜族村屯中的蒙古族书记,他深有感触地说,在多民族聚居村工作,一定要把民族团结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这些年来,村里的汉族把经商经验传授给蒙古族、朝鲜族,朝鲜族把水稻种植技术传给汉族、蒙古族,蒙古族把养殖技术传给汉族、朝鲜族……“我们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日子越过越红火。”
袁隆平院士的学生田鹏是来自湖南的土家族,他在论文《“兴安盟大米”品牌突围策略》中阐述了自己扎根北疆潜心科研的思考……
阅读《袁隆平与兴安大米》一书,发生在兴安盟的这些动人故事,都与“水稻”息息相关。
作为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有三个梦想,其中一个是“在盐碱地上种出高产水稻”,兴安盟有幸成为了“袁梦计划”的启航之地。2018年,袁隆平院士工作站在乌兰浩特市成立,彼时院士已是88岁高龄。其团队科研人员全力推进南繁北育,用3年时间实现了从盐碱地到绿洲的历史性华丽变身,水稻产量提高八九倍,助力当地农业走上了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转型之路。
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科技让现代农业插上了翅膀。
5G智慧农业系统,电商平台建设,智能机器人、无人机,现代农业园区,土地股份合作社,农业绿色行动,订单式认养农业,还有稻田鱼、稻田蟹、稻田鸭种养模式,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越来越多的兴安盟农民,正在成为在家动动鼠标就能浇地、种水稻的“码农”。
红城粮安,草原香稻。昔日黄沙漫布的荒滩,变成了绿浪滚滚的稻田。丰收时节,农牧民无不欢欣鼓舞,在田间地头表演着蒙古族歌曲、朝鲜族舞蹈等,共庆沉甸甸的收获;袁隆平院士还曾携手青年歌唱家乌兰图雅,亲自为“兴安盟大米”代言……
如今,每当科尔沁草原的洮儿河畔稻花飘香,兴安人都会深深怀念那位逝去的无双国士。人们脚下的这片热土上,有稻谷的香甜,有“国之大者”的粮食安全,有让作者眷恋的团结和美的乡愁。
责编:张昀竹
流程 制作:王怡凡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