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扎根八桂大地 培育国家栋梁·广西民族大学建校70周年
立德树人育栋梁 团结奋进共圆梦——专访广西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谢尚果
发布日期:2022-08-01

石榴花开相思湖,七秩芳华育栋梁。广西民族大学坐落于八桂大地的绿城南宁,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高校、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建设高校。2022年,广西民族大学迎来建校70周年华诞。

建校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民族大学在推动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中砥砺前行,坚持面向民族地区的办学宗旨,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使命,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学校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实施国际化办学发展战略,热忱服务、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教育对外开放步伐,促进中华文化“走出去”,构建国际化教育办学格局,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成果卓著。在喜迎广西民族大学建校70周年之际,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谢尚果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记者:谢校长您好!广西民族大学建校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使命,向各行各业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请问,学校在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方面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谢尚果:扎根八桂大地,培育国家栋梁。广西民族大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正确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为推动广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堪当大任的栋梁之才。

坚持本科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坚持研究生教育优化培养机制,把教学质量当作学校的生命线,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健全教学管理体系,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尤其近10年来,学校围绕办学特色,加大资金投入和建设改革的力度,大力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教学工作制度日趋完善,教学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取得新进展,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校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2个博士后流动站科研基地,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迈进新时代,学校利用广西沿海沿边和濒临东南亚的区位优势,顺应一流学科建设需要,突出面向民族地区和东盟的两大优势,逐步构建以一流学科为引领,优势特色学科为重点,文理工多学科趋于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自2004年,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落户南宁以来,学校组织师生志愿者8000余名参与东盟博览会志愿服务,提供“小语种”翻译和接待工作,践行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学校发挥人才优势,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累计派出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等30名精干力量先后赴龙胜县、东兰县、兴安县开展精准扶贫与“美丽广西·清洁乡村”、乡村建设(扶贫)工作,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成立青年志愿者联合会,开展义务支教、助残公益、关爱留守人群、艾滋病预防宣传、无偿献血、疫情防护等志愿服务工作,组织超过700支社会实践团队、近2万名青年学生深入农村、深入基层进行“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语爱同行”志愿服务项目荣获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的最佳志愿服务项目。70年来,学校培养出以“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莫振高、“南沙守礁第一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龚允冲为代表的一大批扎根基层的优秀毕业生,累计为各地输送30余万名优秀人才。

记者: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广西民族大学把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贯穿于立德树人的中心工作,不断促进各族师生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全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请您介绍一下学校在这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和重要经验。

谢尚果: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决落实党中央关于民族工作的重大部署,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把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近年来,积极筹建广西民族大学新时代“我与祖国共成长”党团主题活动文明实践所,通过提升质量、凝练特色、打造品牌,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团主题教育活动,大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校园落地生根。2016年,学校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学校发挥特色优势,坚持教育内容多样化,实践载体生动化,开展活动常态化。围绕民族团结进步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和文化体验、交流等系列活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使民族团结的观念根植广大师生心中,不断增强各族师生的文化自信。国家级精品课程“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作为全校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覆盖面为100%,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和通识通选课,推动民族学、民族理论与政策、语言文学、历史艺术、传统体育等学科实现交叉和融合。开设苗族竹杆舞、壮族抛绣球等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课程,师生在参与中潜移默化地浸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依托学科优势和学校展馆丰富藏品,打造大礼堂、相思湖、相思风雨桥、觉哉亭、民族博物馆、语言博物馆等教育阵地,采用“三位一体”的功能拓展方式,将其转化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载体,依托“非遗学堂”、非遗传承人群培训班,举办织锦、陶瓷烧制、刺绣等传统技艺作品展览,组织“壮族三月三”、校园龙舟赛等文体活动,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此外,对学校展馆的藏品展陈进行基础设施改造,优化教学仪器设备,开发藏品仿真模拟VR视觉影像,实现网络虚拟展览,利用实物、图文和视频影像资料,以教育引导实践、以实践深化教育,实现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中的活态传承,引导各族学生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讲好“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广西民族大学故事。

记者:坚持国际化办学特色,广西民族大学是我国较早与周边国家开展交流合作的高等院校之一。近年来,学校始终坚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广西开放开发大局,形成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的教育国际化格局。请问,学校在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特别是服务国家开放发展方面都有哪些成果?

谢尚果:学校对外交流合作一直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发挥自身优势,努力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RCEP发展,先后与22个国家、地区的176所高校和机构建立了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关系。

学校先后在泰国、老挝、印尼设立了3所孔子学院,是区内与海外院校合作共建孔子学院最多的高校之一。学校以孔子学院为平台扎实开展国际中文教育工作,大力培养本土汉语师资,扎实做好汉语教学工作,积极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大力推进中外民心相通和人文交流互鉴。

学校致力于打造“留学民大”国际教育品牌,至今已累计招收来自全球82个国家和地区的2万余名留学生。学校采取“3+1”“2+2”等模式合作培养东南亚语种及旅游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等本科专业学生,派出近1.7万名学生赴外留学。

学校对外交流扎实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合作取得良好成绩,获得各界广泛肯定。柬埔寨前国王诺罗敦·西哈努克、柬埔寨首相洪森、越南前国家主席陈德良、泰国诗琳通公主、老挝前总理波松等东盟国家政要都曾到校参观访问。学校先后为柬埔寨首相洪森及夫人文拉妮·洪森,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老挝国家主席通伦·西苏里授予了文学名誉博士学位。接下来,学校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充分发挥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作用,进一步促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形成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的教育国际化格局。

记者:阔步新时代,喜迎二十大。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的新征程上,请问广西民族大学还有哪些新思路新举措?

谢尚果:今年是学校70周年校庆之年,更是学校立足新发展阶段全面落实“十四五”规划、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我们要紧紧围绕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1+1+4+3+N”的目标任务体系,以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为引领,继续凝心聚力,埋头苦干,走好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的“赶考”之路。

要在人才培养上下功夫,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水平。牢记“扎根于民族地区,为民族地区服务,为少数民族服务”的初心使命,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打造高水平本科教育,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着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要在学科建设上作文章,全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强化学科龙头地位,立足学校办学定位和学科发展规律,以一流学科建设为抓手,集聚资源,突出重点,坚持特色发展,强力推进优势学科造高峰高原,全面提升学科整体建设质量和水平。

要在科学研究上出实招,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坚持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全面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进高端智库建设,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立足广西经济发展实际,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努力提升科研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要在开放办学上展优势,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立足广西发展特点,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和东盟学科特色,持续深化与东盟国家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打好“东盟牌”,为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贡献广西民大力量。

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的新征程上,我们要继续毫不动摇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及考察广西“4·27”重要讲话精神,自觉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带领各族师生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扎根八桂大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责编:牛志男

流程 制作:王怡凡


相关推荐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