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扎根八桂大地 培育国家栋梁·广西民族大学建校70周年
根植沃土 践行使命担当——广西民族大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掠影
发布日期:2022-08-01

邕江之畔,微风掠过相思湖,广西民族大学校园里夏意正浓、欢悦祥和。

回望峥嵘岁月,广西民族大学风雨兼程,砥砺深耕。70年来,这所扎根祖国边疆民族地区的综合性大学,始终与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紧密相连。学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围绕办学定位,累计为国家和民族地区培养了32万名各行各业的行政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源源不断地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文化和人才支撑。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民族大学在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落细的进程中,聚焦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突出特色,厚植优势,更新社会服务理念,不断提升社会服务水平,在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对外交流、脱贫攻坚、文化传承、继续教育、社会实践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高校发展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频共振。无论是“一带一路”建设前沿,还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无论是全国脱贫攻坚的战场,还是建设壮美广西的各行各业……都能看到广西民大人的奋斗身影。


服务国家战略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在学校思源湖校区的一栋棕红色的大楼里,东盟学院信息室的专职信息员正在对当天东盟各国媒体报道的热点事件进行搜集、翻译、汇总、录入数据库……另一边,研究生正在教室里讨论、学习。这是他们日常的工作景象。

2010年,广西民族大学成立东盟学院,将其定位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广西建设需要的学科综合、管理先进、水平一流、富于活力并可持续发展的国家级东盟研究智库,集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国际交流、政策咨询和信息服务为一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视察时指出,广西有条件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广西民族大学应时而动,充分利用学校的地缘优势和学科优势,扩大面向东盟办学,深化东盟区域发展研究,加快推进与其他国家特别是东盟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与机构的合作、交流,服务国家外交工作大局。

“东盟学院定位为学术研究型政府培育学院和国家级东盟研究智库,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需求是其应有之义和核心功能。”东盟学院常务副院长叶兴艺如此强调,“下一步,我们要以‘政策市场’建设为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智库发展模式,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和地方需求,进行精准的决策咨询,同时要以知识转化为抓手,拓宽成果的公共传播渠道。”

东盟学院的积极探索正是广西民族大学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的生动缩影。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聚焦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需要,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人才培养理念,着力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近10年来,累计培养了97090名毕业生,其中博士研究生44人、硕士研究生5188人、普通本科生36445人。同时,学校鼓励推荐毕业生到基层一线、到民族地区就业,将青春汗水洒在祖国大地上。

桃李满园,芬芳天下。如今,学校历届毕业生已成为民族地区各条战线的骨干。他们当中有“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莫振高、“南沙守礁第一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龚允冲等一大批扎根基层、造福一方的毕业生。他们以扎实的专业基础、务实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的品格,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边疆稳定、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与此同时,学校非学历教育人才培养也屡创新高。2012年以来,以非学历教育为主攻方向,广西民族大学继续教育实现转型发展。实施“高端化、品牌化、特色化、国际化”四化联动战略,积极推进服务广西新发展的“五大工程”(即少数民族干部培训工程、边境八县市和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培训工程、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培训工程、国际化人才培训工程、校企合作培训工程),积极打造干部培训品牌。截至2021年6月,共举办培训班1000多期,培训人数达11万余人次,为社会培训了大批党政干部和企业中高级管理人才及专业技术人才。


着力推动转化
       学术研究与成果应用相融互促

广西民族大学海洋与生物技术学院、现代生物产业学院院长、广西海洋微生物资源产业化高水平创新团队负责人、卓越学者姜明国教授,多年来主持各类科技项目34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3项,带动企业增产10亿元以上。

2008年,姜明国带领学生攻克六堡茶发花的关键技术,发展现代六堡茶发酵技术,相关专利在第一届广西发明创造成果展览交易会荣获自治区科技厅银奖,联合组建的广西首个六堡茶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引领了广西六堡茶科技及产业的发展。

这支创新团队还围绕微生物发酵与酶技术、农业土壤生态修复、微生物食品与生物制品和生物防治,形成了“理论研究—技术研发—工程应用”的学术发展路线,通过项目的工程化开发加速微生物技术成果的转化。

长期以来,广西民族大学积极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科研成果运用到服务祖国各项事业发展中,推动高水平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努力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着力为服务各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学校注重以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为依托,推进政产学研协同发展,落实校市、校地、校企合作协议,做好与各级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的科研合作工作,主动承接委托项目,加入广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联盟,为科技成果转化搭建桥梁。

在轨道交通领域,为解决转辙机摩擦带、摩擦片存在的摩擦稳定性不足、寿命短、环境适应性差等问题,学校与西安铁路信号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完成转辙机摩擦材料三个产品的研发,相关产品已于2021年在青岛、安庆、西安建成生产线,预计每年实现销售额800万元。

“科技创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动力。我们注重发挥好人才优势、学科优势,通过组织科技人员深入企业了解需求,精准洽谈,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不断向科学技术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以此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学校科学技术处处长唐国吉介绍到。“同时,我们还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政策、规章方面下功夫,编制科技成果转化的长远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做好基本制度保障工作,保障学校科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

如今,广西民族大学科技服务经济社会领域已涉及化学化工、海洋、生物技术、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人工智能、电子信息、数学、物理、建筑工程等。10年来,广西民族大学申请各类专利605件,获授权267件;完成科技成果转化18项,转化收益678.30万元。学校承接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的委托横向科研项目共618项,合同资金为7687.67万元。

在智库建设方面,广西民族大学也颇有建树。学校有21个机构成为广西特色新型智库联盟成员,其中重点智库3个、广西首批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和培育单位各1个、广西科技智库1个。依托这些智库平台,学校近10年来向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提交了302份咨询和研究报告,获得省部级及以上领导批示或政府部门采纳100余份。

随着科研成果转化和智库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一波波“后浪”成长成才,广西民族大学正在为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源源不断的人力和智力资源,成为祖国南部高校服务国家战略、地方发展的中坚力量。


脱贫攻坚结硕果 

接续奋斗促振兴

2015年10月,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学校定点帮扶河池市东兰县东兰镇百豪村、水洞村、仁义村、五联村和三石镇仁合村、美逢村等6个贫困村。学校党委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高度重视定点扶贫工作,切实履行脱贫攻坚、服务社会的责任与使命,发挥学校在教育、人才、智力、科技、信息及校友企业的资源优势,积极投身到助力定点帮扶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实际行动中。

学校成立以党委书记和校长为组长的定点扶贫领导小组,校级领导每年深入定点帮扶村4次以上。7年来,各级领导干部累计共800余人次深入各定点帮扶村开展走访入户调研工作,落实定点帮扶资金913.8万余元,共派出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等30人,持续推动定点帮扶村党建引领、教育培训、健康保障、文化扶志、产业帮扶、科技支撑等脱贫攻坚专项工作落实见效。

围绕果、牧、禽、菜等支柱产业,学校先后在东兰县建成规模化黄牛示范养殖场、流水高密度草鱼养殖实验基地、蚕桑养殖基地等,同时积极发展本地特色农业,助力打造万亩核桃长廊。

广西民族大学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利用自身教育资源和校外实训力量,举办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12期,积极推进“党建+扶贫教育”,组织帮扶村两委成员和致富带头人前往南宁、北海、河池等地与优秀村党支部书记面对面交流,到农业种植基地学技术,覆盖人群超过400人次。通过文化扶贫,把东兰县贫困群众主动脱贫的志气“扶”了起来,干劲“提”了起来。在广西民族大学的大力支持和帮扶下,2019年12月东兰县这6个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2020年11月实现贫困人口全部清零目标。

2021年4月25日,肖耀科积极响应学校号召,来到东兰县五联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肖耀科是校团委副书记、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师,也是本届驻村工作队中唯一的“博士书记”。来到五联村后,肖耀科从零学起,入户走访、调查研究,帮助村民解决了一件又一件急难愁盼事:

主动联系学校化学化工学院饮用水安全团队,自主研发面向大石山区安全饮水深度净化装备,解决了五联村70人的饮用水安全问题;与校工会、后勤处等部门对接,采购五联村土猪、土鸡等农副产品;帮助指导五联村学子填报高考志愿;首创东兰县村级微信公众号“我爱五联”,印制驻村工作队员联系方式的纸杯发放至每家每户,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在最该奋斗的年纪,不应该选择安逸。作为公共管理专业的教师,有机会在最基层的农村从事公共管理工作,对今后教学科研水平的提升也是大有裨益的。”肖耀科笑着说。

从三尺讲台育桃李到脚下沾满泥土的芬芳,广西民族大学一批批驻村书记、工作队员接力作业,用实际行动在东兰这片红色热土上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今后,广西民族大学党委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部署要求,不断探索创新帮扶模式,持续激发服务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助力东兰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增强主人翁精神 

积极投身志愿活动

在生活条件艰苦的村镇,“三下乡”的同学们为贫困家庭送去温暖;在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年轻的志愿者和老人相伴,其乐融融;在中国—东盟博览会现场,志愿者向宾客展示八桂新风采……

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志愿者,“希望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工作者立足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继续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志愿服务是在校大学生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广西民族大学始终把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作为实践育人的第二课堂,引导和鼓励学生投身实践,广泛开展宽领域、多形式、高质量的志愿服务活动。

“这里摆放的是缅甸的翡翠,那是泰国的水果……”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内,一批批志愿者用一口流利的外语,为外国友人介绍各个摊位。这是广西民族大学学生参与中国—东盟博览会志愿服务活动的一幕。

文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大三学生龙潇,已经连续3年作为志愿者领队服务中国—东盟博览会。“志愿服务是传递爱心、奉献社会、温暖他人的一种方式。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我们能深刻体会到‘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内涵所在。”为了更好地提供志愿服务,她还努力考取了红十字救护员证,以备不时之需。龙潇说,“作为队长的使命感让我冲锋在前,在志愿活动中团结青年志愿者,在祖国和各族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尽心尽力提供服务,彰显广西民族大学青年学子的风采。”

近10年来,广西民族大学共选派8000多名见习生和志愿者参与到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的志愿服务工作中。校团委还设立了青年志愿者服务管理中心,组建青年志愿者协会、红十字会、情系“三农”协会等公益类社团,指导学生开展义务支教、助残公益、关爱留守人群、艾滋病预防宣传、无偿献血、疫情防护以及各类国家级考试等志愿服务工作。

在基层一线,学校师生的志愿服务工作也从未停歇。学校组织超过700支社会实践团队、近20000名学生在寒暑假深入农村、城镇社区,开展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服务地区经济发展、助力脱贫攻坚、服务乡村振兴、服务青年成长成才为内容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10年来,有近300名优秀毕业生投身西部基层工作,部分志愿者还深入宁夏、新疆、西藏等边远地区奉献青春力量。

不断壮大的队伍,尽心尽力的奉献,广西民族大学志愿服务蔚然成风,青年志愿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学校、回报社会,服务社会经济发展。2020年3月,一项致力于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推广普及普通话的广西民族大学品牌志愿服务项目——“语爱同行”荣获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等16个部门联合评选的2020年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的最佳志愿服务项目,给了志愿者们莫大的鼓励。

谈起未来的志愿服务工作愿景,校团委干事茹洋庶老师信心满满:“我们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和要求,不断提升青年志愿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坚持需求导向,同时大力提升青年志愿服务国际化水平,在‘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中增强主人翁意识,在民族复兴伟业中书写志愿服务新篇章。”

70年来,广西民族大学立足广西、面向东盟,践行高校服务国家战略和服务社会的使命担当,取得了显著成就。服务无止境,奉献天地宽。广西民族大学将牢记办学初心和教育使命,继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编:江凌

流程 制作:王怡凡


相关推荐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全年定价90元。

订阅方式(二选一):
一、邮局订阅(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中国民族(汉文版)邮发代号:2-91
中国民族(蒙古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237
中国民族(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7
中国民族(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8
中国民族(朝鲜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392

二、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联行号:102100020307
联系电话:010-58130831;传真:010-84504624;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