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还从湖畔觅“相思”——广西民族大学文化传承保护与创新交融成果掠影
发布日期:2024-09-30

“风华正茂,山高水长,昂首挺立在新时代的征程上……”

2021年6月28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在国家体育馆举行。随着金色党徽冉冉升起,焰火照亮“鸟巢”上空,全体演员深情齐唱《领航》,将整台演出推向了高潮。

“每次排练和演出,我都满怀对党的无限感恩和热爱!”这样的情感至今充盈在广西民族大学2018级舞蹈学专业学生黄诗琴心中。喜迎建党百年华诞,广西民大共选派160多名师生参与本次演出。全体参演师生服从指挥、听从调度,历经上千小时的封闭式训练,圆满完成了任务。

歌声昂扬,激人奋进;相思湖畔,尽展芳华。这些年来,广西民大各族师生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传承红色文化基因,打造校园文化精品,积极做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传承者、践行者。


传承基因 赓续血脉

理想信念比金坚,党的颂歌永流传。

2022年1月,由广西民大拍摄、新华社制作播出的音乐短片《领航》在各大平台播出并广受关注。各族师生在民大校园以及韦拔群纪念馆、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等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次次唱响《领航》。

“我将努力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上贡献青春力量。”担任领唱的2018级声乐专业学生龙全鸿心潮澎湃。

2021年,广西民大、广西戏剧院壮剧团联合排演的壮剧《黄文秀》,展现了“时代楷模”、广西百色市乐业县百坭村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的感人事迹。

“让瑶乡儿女走向世界”——这是“感动中国”人物、广西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都安高中校长莫振高的座右铭。他在教育战线耕耘30余载,曾以自己微薄的收入资助了近300位学生;筹集3000多万元善款,帮助近2万名学生圆了大学梦。广西民大创作的话剧《校友莫振高》荣获第七届广西校园戏剧节一等奖。“我们一定秉承莫校长的遗志,做有担当、能坚守、愿奉献的人。”观看演出后,都安高中毕业生、广西民大2015级法学专业学生韦淙漒深有感触地说。

关切如炬,校园处处都是红色文化的舞台。

广西民大各基层党组织积极开展党史知识竞赛、诵读红色家书、讲述英烈故事等活动,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与党的理论创新”等学术论坛,建设新时代“我与祖国共成长”党团主题活动文明实践所和“百年奋进路”党史学习教育环相思湖红色文化长廊,充分调动各族师生学习传承红色文化的积极性。同时,与中国民族博物馆合作举办“在历史跨越的现场——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伟大成就大型摄影展”和“何以中华——一百件文物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记忆”等展览。

回望历史,继往开来。

“学校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广西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政治导向、思想滋养、价值引导和精神激励的作用,将其转化为育人优势,用红色资源中蕴含着的信仰、信念、信心教育激励青年一代,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广西民大党委书记卞成林如是说。


共话“相思” 打造品牌

“还从湖畔觅相思”,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谢觉哉曾这样赞美广西民大的美丽。丁玲、茹志鹏等文学家也对校园内相思湖畔的红豆情有独钟。漫步相思湖畔,揽月亭古朴灵珑,觉哉亭隽秀雅致,风雨桥别具韵味。这些年来,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宜居宜学的校园生态,打造了百花园、围墙立体绿化、湖畔苗木种植等景观工程。凭借秀美诗意的文化景观,广西民大入选《环球人文地理》杂志评选的中国9所最富有诗情画意的大学。

校园景色如诗,亦有文人辈出。广西民大1995年组建的“相思湖作家群”,如今已是全国颇具影响力的文学品牌。近年来,学校通过引进高端文学创作人才、设立八桂学者文学创作岗、举办广西民大相思湖现场作文大赛、名家名刊名编走进民大、上海文艺出版社当代原创文学出版中心广西创作基地挂牌等举措,使得“相思湖”校园文学品牌成为区内外高校中颇具特色的文学教育模式。

相思湖畔,咏歌不绝;三尺讲台,弦歌不辍。2005年,为加强“相思湖作家群”建设,广西民大引进著名作家东西、凡一平、黄佩华、朱山坡等为驻校作家,成为全国较早引进驻校作家的高校之一。“驻校作家制度的直接受益者是学生。而作家授课时会不断地充实和更新知识,这使作家的思维不板结,与学生的交往也能让作家保持初心。”广西民大文学影视创作中心主任、作家东西表示。这种良性的互动,使得相思湖畔文学创作的人文性特征延续至今。同时,学校常态化组织学生外出采风,充实创作素材,加深对中华文化的了解。

此外,学校还通过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精品项目“三月三”民族传统节日文体联欢、读书月、科技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节、校园歌手评选、心理健康教育周等品牌活动,引导各族师生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三月三日天气新,“相思”水边多丽人。

2021年4月11日,广西民大图书馆前热闹非凡,同学们以击鼓表演《战烽火》和一曲《唱支山歌给党听》拉开了“感党恩、跟党走”——“三月三”民族传统文体联欢活动的序幕。京族舞蹈《南海拾珠》、歌舞表演《三月三》等精彩节目接连登场,师生们以文艺表演展现各族同胞的幸福生活以及爱党爱国的情怀。

长期以来,学校定期举办民族团结进步文化活动月、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月等,开展非遗学堂、知识竞赛和传统体育趣味运动会等活动。在今年的民族文化工艺展览区,中国结、壮锦、绣花和木雕等精美的各民族工艺品琳琅满目。“通过这些精美的工艺品,我们对灿烂的中华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此倍感自豪!”2020级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覃莹莹说。


美美与共 何其精彩

虽然已从广西民大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多年,但蒙兰蕊对学校非遗学堂的首期课程侗族大歌仍记忆犹新:“我从传承人、专家的解说中学到了更多关于侗族大歌的知识,传承人的现场演绎让我感到尤为震撼。”

自2016年起,由学校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承办的非遗学堂已举办13期。研究中心通过邀请专家学者和非遗传承人,向全校学生讲解、展示绚丽多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受大家的喜爱。

壮美广西山水纵横,多彩锦绣勾勒经纬。2016年,文化部、教育部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养计划暨广西织锦技艺传承人群培训座谈会在广西民大举办。作为广西两所承担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的院校之一,截至目前,学校共承办18期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班,涉及广西织锦、陶瓷烧制、刺绣、编织、染织、木构建筑营造、民族服饰制作等7项技艺,培训近700位传承人。培训期间,还举办了9场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民族文化展演以及传承人进课堂、学员作品展等系列活动。

“广西民大为我们请来了最好的老师,创造了最好的学习条件。”古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人周涛于2018年参加了培训班,为期一个月的学习让她更加体会到非遗文化薪火相传的意义。受益于培训班的启发,如今她也在南宁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开办起了非遗古建筑榫卯技艺培训。

目前,学校的传承人群培训班正按照国家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要求,继续加强传承梯队建设,促进传统传承方式和现代教育相结合,拓宽人才培养渠道,不断壮大传承队伍。

承百代之流,会当今之变。近年来,广西民大持续推进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创新交融。2014年,学校成立广西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中心。

文学院副院长、研究中心负责人陆晓芹教授几乎每年都会带领学生深入乡村调研。百色市那坡县流传着壮族民歌、彝族跳弓节、壮族花炮节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去年10月,研究中心的师生来到那坡县开展非遗传承和乡村振兴科普宣传活动。“这次学校组织开展的科普宣传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大家参与保护的主动性与自觉性。”陆晓芹教授深有感触地说。研究中心志愿者、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农雨轩向记者讲述她的所思所学,“我们不仅领略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也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了非遗文化的独特艺术魅力。”

“巴某的眼睛”——这是百色市田阳区巴某村群众给予文学院教授黄玲与她学生们的亲切称谓。2021年,黄玲教授带领团队在巴某村拍摄了完整的稻作生产与收获过程。“此项研究能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提供生动案例,也可就稻作文化与东盟国家进行对话与交流。”黄玲教授表示。

围绕弘扬中华文化,立足科研教学,学校相继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等精品课程。同时,学校依托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中心、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协同创新中心等科研平台,开展“相思湖大讲坛”等学术活动,并派出学术骨干在广西“知识工程”办公室和广西图书馆共同推出的八桂讲坛上作相关讲座。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郝国强撰写的关于线上绣娘活态传承非遗的研究成果获广西第十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搭建平台 交流互鉴

2016年11月10日,习近平主席向国际博物馆高级别论坛致贺信指出,“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同年,由民族博物馆、校史展馆、面向东盟人才培养成果展馆、礼品陈列馆、教学科研成果展馆组成的广西民大博物馆群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五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这一枚寓意长乐未央,这一枚是延年益寿……”

一枚小瓦当,内有大乾坤。2021年12月,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院长、民族博物馆馆长滕兰花教授带领师生一行来到广西民大附属中学,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瓦当拓印体验课。

“学习者和传授者的双重身份,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拓印的独特之美。”2020级民族学专业学生徐菡是本次活动的一名志愿者,她的拓印技艺正是在民族博物馆习得的。

广西民大民族博物馆筹建于2002年,是广西高校中第一所民族博物馆,馆藏近1000件,年参观人次约1万人次,先后获批广西壮族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广西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广西科普教育基地、南宁市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等,获评2021年度广西优秀社会科学普及基地。民族博物馆将收藏保管、教学实践、科学研究以及宣传教育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多角度、多层次地向观众揭示文物的丰富内涵,全方位展现璀璨的中华文化。这些年来,民族博物馆平均每年举办文化体验、研学以及文博工坊等实践教学与学术讲座活动15场,形成了“博览·华风桂韵”系列民族文化科普育人活动品牌。

文化栖息于场馆,也贮藏在纸间。近10年来,《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族文化资源传承创新、“一带一路”建设等,推出文化与艺术等60多个主打栏目,刊发一大批具有较好社会美誉度和学术影响力的文章,连续三届入选百强社科期刊。

文化的芬芳,让墙内开花墙外也香。广西民大将“国际性”作为办学特色之一,坚持把教育国际化作为发展战略来谋划,为中外师生搭建文化交流平台。

“泼水节上泼出去的是祝福,这一点在中国和老挝都是一样的。”在学校举行的国际文化艺术节现场,来自老挝的留学生阿里山和同学们互相泼水,传递祝福。学校注重国际化校园文化建设,每年举办的国际文化艺术节深受各国学生的欢迎,形成了东南亚泼水节、“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国际特色美食文化展、“国色天香”文化艺术节、国际文化艺术节、中外传统文化体验及特色美食文化展、“言途东盟”文化展等中外文化交流特色品牌。学校为留学生开设关于中国历史、建筑、戏曲、农耕、茶艺等方面的课程,帮助他们深入了解中华文化。学校与海外合作院校合作共建泰国玛哈沙拉坎大学孔子学院、老挝国立大学孔子学院及印尼丹戎布拉大学孔子学院,共接待40多个来华团组共760余人进行文化交流。

2018年至2021年,学校连续承办广西壮族自治区语委、教育厅主办的中华经典诵读暨广西校园中华诵读大赛,吸引了热爱中华文化、乐于交流分享的各国留学生踊跃参加。2019年区语委选送留学生作品参加首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学校获得两个一等奖(全国设10个一等奖)。2020年,学校六组留学生参赛作品全部进入全国总决赛并荣获6项一等奖,学校获得了全国优秀组织奖。2021年,学校在广西第十四届中华经典诵读暨广西校园中华诵读大赛中再获佳绩,选送的6组作品全部获奖。

“厚德博学,和而不同”。校训谆谆,冀莘莘学子风骨卓然;立身八桂,览中华文化繁盛灿烂。新时代新征程,广西民大将继续着力文化传承保护与创新交融,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强化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责编:刘雅

流程 制作:王怡凡


相关推荐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全年定价90元。

订阅方式(二选一):
一、邮局订阅(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中国民族(汉文版)邮发代号:2-91
中国民族(蒙古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237
中国民族(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7
中国民族(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8
中国民族(朝鲜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392

二、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联行号:102100020307
联系电话:010-58130831;传真:010-84504624;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