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之前,我一直在老家河南省周口市读书。这座中原小城,因三川交汇、五省通航的交通便利,有着“小武汉”之称。2020年9月,我怀揣录取通知书从“小武汉”来到大武汉,走进了中南民族大学的校门。
毕墨(左)和大学室友们在一起
起初,从“胡辣汤”的码头来到“热干面”的都市,我内心也曾有过忐忑——地铁隧道中呼啸而过的电子灯箱和满街闪烁的霓虹灯让我目眩;豪爽难辨的口音和阴雨霏霏的天气使我一时难以适应。但中南民大这个民族团结大家庭,却让我产生了相见恨晚的感觉。
入校,我便结识了许多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同学。大家虽然性格各异,但都青春洋溢、友善乐观。我们寝室的4个同学,来自黑龙江、河南、湖南、海南等四省,大家笑称为“江河湖海”。尤其来自黑龙江和海南的两位室友,更是分别跨越了半个中国,在武汉这个“中点”相会,令人感慨。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生活中,我们“江河湖海”四个人,逐渐互相了解、彼此接纳,变得更加亲密。我们一起参加学校的各类文体活动,在运动会上跳竹竿舞、在民大节品尝各地美食.......校园里的南湖晚霞,映照着维吾尔族少女多彩的艾德莱斯裙;春风杨柳,拂动了蒙古族少年舞动的发梢。在游鱼出听的歌声中,我也早已不像当初那样,对新的环境感到拘束和陌生。这里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就像校训说的那样——笃信好学,自然宽和。
去年2月,我第一次以大学生的身份回到家乡。这次归来,家乡的形象在我心目中也焕然一新。“万家灯火侔江浦,千帆云集似汉皋”的周口港,集装箱货船来往频繁,成为河南省唯一的全国内河主要港口;一座座湿地公园在城市大街小巷落成,“满城文化半城水”的景象得以处处彰显……家乡一直在发展、一直在变化,浓郁的乡愁让我眼中的家乡变得更加可爱。
从大武汉回到“小武汉”,我突然意识到,大学的经历给了我看待家乡的全新视角。在学校,我了解到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高原书屋等活动的开展。也有很多同学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投身家乡建设,选择“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两年的每个假期,我也尽力为家乡做点事情,或是参与抗洪抗疫,或是参与基层的志愿服务活动。
时光如梭,我的求学“双城记”仍在继续。在这个故事里,我像是一条线索,联结了中原和荆楚。我把中原大地的千年钟声介绍给武汉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伙伴们;同时,又把武汉和其他地方的风情卷入行囊,带回家乡。在周口与武汉间往返,成为迄今我成长最快的时光。从容变化的周口,仍是我魂牵梦绕的故里,给予我中原人黄土地般的底色;跨越发展的武汉,也不再是我羁泊的他乡,而是供我成长成材的第二故乡。
从“小武汉”到大武汉,我的“双城记”故事还将继续,并将越来越精彩……
文/毕墨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2年第7期
责编:张昀竹 流程·制作:王怡凡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