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曾有一段“中国榫卯工艺”的短视频,小哥用质朴的镜头告诉世界,“中国古人如何不用一颗钉子就造成房屋和家具”。
1932年发表的《我们所知道的唐代佛寺与宫殿》一文开篇,梁思成坦率地承认:“唐代建筑遗物的实例,除去几座砖塔而外,差不多可以说没有。”
转折发生在1937年,受到伯希和《敦煌图录》中莫高窟61窟的《五台山图》壁画的启发,梁思成发现“敦煌石室壁画五台山图中有‘大佛光之寺’”。
于是,他与林徽因等人顺着这点零星的线索,走进五台山,真的找到了一座老松环绕的古朴寺院,斗拱坚固而简洁,屋檐深远而支出,正是佛光寺。
佛光寺的主殿东大殿的整个构架由回字形的柱网、斗拱层和梁架三部分构成,这种水平结构层组合、叠加的做法,一看就是唐代殿堂建筑的典型结构做法。梁林二人综合梁上的题字与殿外的石经幢记录,终于确认这座古刹建造于唐大中十一年(857)。
梁思成兴奋不已,五台山佛光寺不正是他苦苦寻觅的唐代建筑?
榫卯,中国建筑的灵魂
谁说大唐盛世的木质建筑无法在中华大地保存?
所有人都觉得木质建筑难于保存,尤其是在战火纷飞的中国,地震、火灾、洪涝、战争、灭佛…… 无数的狂风暴雨在摧毁着大地上的建筑,连明代的建筑都难以见到,更何况遥远的唐朝?
幸好,榫卯赋予了中国建筑灵魂。
榫卯(sǔn mǎo),凸出部分叫榫,凹进部分叫卯。
这种“融力学、数学、美学和哲学为一体”的结构,无需借助钉子等硬金属,便能连接不同物体的结构方式,与中国人传统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不谋而合。
木质材料受温度、湿度的影响比较大。榫卯同质同构的连接方式下,榫与卯之间通过木材的多与少、高与低、长与短之间的巧妙组合,有效地限制木件向各个方向的扭动,使得连接的两端共同收缩或舒张,浑然一体,更加牢固。
为了适用不同场景的受力方式,中国的手艺人发明出繁复的榫卯结构样式,譬如馒头榫、箍头榫、半榫、透榫、燕尾榫……
如此精巧的榫卯结构让木质建筑稳定性大为提高,特别是在防震方面,毫不逊色于钢筋水泥的高楼大厦。
古人云:“榫卯万年牢”。正是通过榫卯这种巧妙的连接方式,使得佛光寺历经千年的风雨飘摇而屹立不倒。
梁与柱
榫卯就是古代工匠用木材实现人与自然连接的纽带。
中国传统建筑工艺因尺度而各异,总体上分为“大木作”(建筑结构等)、“小木作”(门、窗等非结构构件)和“细木作”(家具)。无论哪种木作,工匠手艺的高低,通过榫卯结构便能清楚地反映。
别看榫卯像是小玩意,其工艺之精确,扣合之严密,广泛运用于传统建筑中的柱、梁、斗拱等。
更有意思的是,榫卯的存在让中国古建筑发展出独特的受力结构——梁柱系统。建筑的梁柱系统通过柱子与横梁的交叠扣搭,以此来支撑整个屋顶的重量,支撑起故宫巍峨的大殿,支撑起寺庙宏阔的大堂,支撑起独特的中国古典建筑世界。
在梁柱体系完成以后,再以砖、夯土、木质板材等形式做墙,墙不参与承重,只起围护作用,因而可以非常灵活地设置。
民间把这种特点形象地称为“墙倒屋不塌”。梁思成见到的佛光寺的主殿东大殿,坐东朝西,面宽七间,进深四间,正面中间是5扇大小均等的板门。自建成之日起,历经1100多年一直未改动,足见梁柱系统之稳定。
没有梁柱间的榫卯,中国古建筑将黯然失色。
错综复杂的斗拱
榫卯结构最常见的展示方式就是斗拱。
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上特有的、集榫卯技术大成的特殊构件。
梁思成先生曾经说过:“斗拱在中国建筑上的地位,犹柱式之于希腊罗马建筑;斗拱之变化,谓为中国建筑之变化,亦未尝不可。”
斗拱是大型建筑物的柱与屋顶之间的过渡部分。其功用在于将屋顶的重量传递到柱子上,再由柱子传到柱础。斗拱纵横叠交,形成一层斗拱群,斗拱种类繁杂,而且各种种类都具独特功能。
譬如佛光寺东大殿,斗拱纵横恣肆,威压四方,在现存中国古建筑中挑出层数最多,距离最远。东大殿的榫卯依结构分有燕尾榫、方头榫、斜角榫等40余种。
坐落于柱端顶部,承整个斗拱的,叫做坐斗。身形为弓,位置与建筑表面平行的叫拱。形式与拱一致,但方向与拱垂直的,叫翘(也被称为华拱)。翘之外,向一端伸展延伸,斜向下垂,用于屋檐出挑的,叫昂。
在拱与翘的相交处,且位于拱的两端,处在上下两层的拱间中,呈斗形的叫做升。
总而言之,斗拱的结合,就是斗上置拱,拱上置斗,斗上又置斗。如此反复,一生二,二生三。最终的斗拱,就是这么一件件简单的零件错综复杂地拼接起来的。
林徽因曾说:“如果没有斗拱'尽错综之美,穷技巧之变',就没有中国建筑的飞檐翘角,就没有中国建筑的飞动之美。”
榫卯,一种将自然与生活紧密连接起来的东方智慧,作为古代木质建筑艺术的灵魂,凝结着古代人对于世界的感知。
来源:“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流程·制作:刘雅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