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道中华
道中华 |瓦当:独属于中国人的屋檐守护神
发布日期:2022-11-07

微信图片_20221106141017.jpg

当我们漫步于或雄健、或古朴、或精巧的中国古建筑之间,你是否有注意过屋檐最低处的那些圆形或者半圆形的瓦片?


640 (25).jpg

瓦 当


它们似乎无处不在,无论是在江南水乡的白墙黛瓦之上,还是辉煌宫殿的碧瓦朱檐之间,都有它们的身影。


它们似乎看起来毫不起眼,可仔细观察,又能看到其上模印着文字或者图案的纹样,精巧细致,与环境融为一体。


640.jpg

瓦 当


它叫瓦当,是人们为了保障房屋的安全,于房檐处安置的挡瓦。


自土地而生的


瓦,不用解释,是覆盖于屋顶的建筑材料。而当这个字,则是代表着它身为建筑保护者的地位。《辞海》里说:“当,底也,瓦覆檐际者,正当众瓦之底,又节比于檐端,瓦瓦相盾,故有当名。”


640 (1).jpg


而这一地位,与中国传统的木制建筑脱不开关系。


与西方建筑擅长利用石头搭建坚固的堡垒不同,对中国而言,建筑这个概念,一直与木头有着强相关。



640 (2).jpg

应县木塔


这对于中国这片有着丰富森林资源的土地而言,使用木料来建房子不失为一种聪明的选择。


木头本身带有一定的强度与韧性,无论是地震还是炮击,当大幅度的破坏到来时,木头制成的梁架都可以保持住房屋最基本的样式,也就是所谓的“墙倒屋不塌”。


640 (3).jpg

中国传统建筑构造 图源:无用研究社


除此之外,木料易于雕琢,若是将切削成不同样式的构件拼合在一起,便可以组成中国建筑中最传统的房屋架构。


在这个基础上,下垫石沙,上覆屋瓦,再佐以不同装饰构件,便是基本的房屋样式。


640 (4).jpg

斗拱


但是,木料虽好,它本身的缺陷也不容忽视。


木头属于有机物的一种,很容易收到损坏。不仅易受虫蛀,还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尤其是湿度的剧烈变化,会导致木头的开裂与变形,严重损害房屋的安全性。


640 (5).jpg

失于维护的木构件极易倒塌


建一座房屋的投入还是很大的,可不能放任作为主材料的木料腐坏下去。


为此,人们决定利用烧制出来的瓦片覆盖屋顶,并用瓦当加以严密保护,才能封堵雨水渗透,保护飞檐,以达到建筑物长期使用的目的。


640 (6).jpg

瓦片覆盖的传统屋檐


目前,中国发现的最早的瓦当,来自于西周时期的扶风召陈宫殿建筑遗址,这个时候,保护屋檐就是瓦当存在的最大意义,所以相对来说并没有那么多的装饰,大多是素面的半圆形瓦当,也被称为半规瓦。


640.png

周素面半瓦当   古陶文明博物馆藏


秦砖汉瓦


中国早期的瓦当,一直保持着朴素实用的作风,基本没有什么装饰。但是,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事情逐渐变得不一样了起来。


春秋战国之际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变革时期。诸子百家的逐步登场,使得人们的思想逐渐解放,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而又因为诸侯国之间彼此对立又有所联系的立场,使得人的地位逐渐提高,相比起对鬼神的供养,人们更愿意花时间经营自己的现实生活。


640 (7).jpg

而瓦当,作为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使用的频率大大提高。


虽然它诞生的本意是为了保护屋檐与瓦片,但是,出于它特殊的位置,当人们造访一幢建筑,往往会在第一时间和它打个“照面”。


640 (8).jpg

虽然,在辉煌的建筑面前,很多人都不会在意到瓦当就是了


对于这种小细节,我们的老祖宗向来是不容有失的。于是,自春秋战国时期开始,瓦当便早早脱离了简单的素面半圆形,开始在屋檐上,绽放出独有的艺术魅力,甚至已经具备明显的地域特色。


比如,楚国地域里出土的大多是素面瓦当,鲁国则以云纹瓦当为主,洛阳周王城及周边地区大量使用素面的半瓦当以及以动物为纹饰的瓦当……


其中,秦国凭借自己具有强烈草原艺术风格和生活气息的动物纹瓦当,和齐国的树木纹瓦当、燕国脱胎于青铜器的极具神秘色彩的兽面纹半瓦当,共同组成这一时期瓦当的突出代表。


640 (9).jpg

春秋战国瓦当 图源:汉代画像石馆


到了秦汉时期,大一统国家的出现,使得物质和精神文明都有了空前发展,而瓦当也在此时迎来了自己的高速发展期。“秦砖汉瓦”四个字,依旧是后世在纪念和说明这一时期建筑装饰的辉煌和鼎盛时,无法绕过的词语。


这一时期时期,云纹和涡纹迅速上位,成为秦汉时期十分流行的瓦当纹饰。我们熟悉的四大神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组成的“四神瓦当”,也在这个时候流行开来。


640 (10).jpg

神瓦当(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除此之外,文字瓦当也在汉代广为流行。人们将代表着祝福和期盼的篆体文字刻画在瓦当上,彰显出一种古朴大气的风格。


640 (11).jpg

汉·“汉并天下”瓦当(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传入使得这一时期的瓦当纹样有了较大的变化。与佛教密切相关的莲花纹瓦当迅速发展并壮大,逐渐代替了一直流行的云纹和文字瓦当,开始占据瓦当纹饰的主体地位。除此之外,兽面纹的瓦当也开始逐渐发展。


640 (29).jpg

北魏莲花纹瓦当 瓦当当面圆芯象征莲房,莲房向外伸展出莲瓣


隋唐时期,在佛教盛极一时的大前提下,莲花纹瓦当依旧十分盛行,甚至由于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力进一步加强,全国各地出土的瓦当展现出很强的一致性,无论是两京地区,还是边缘地区,莲花纹瓦当的纹样也没有太大的差别。除此之外,兽面纹的瓦当也依旧占据着重要的份额。


同时,作为中华文化中最繁华的时期,有一部分瓦当不再是“灰扑扑”的陶片,而是由琉璃制成。在保证了美观的的同时,也有着优良的性能。


640 (13).jpg

隋唐  莲花纹饰瓦当  图源:乡土人文地理


不过,到了宋代,原本一路高歌猛进的瓦当艺术陷入了瓶颈。这个时期,人们专注于“小木作”,将装饰普及到室内室外的细节处,瓦当虽然还是十分普及,但一般都是兽面纹、莲花纹、花卉纹等,几乎没有什么创新了。


640 (14).jpg

宋代花卉纹瓦当


到了元明清时期,瓦当艺术已经陷入了低谷,逐渐走向了衰落。


640 (15).jpg

明代龙纹琉璃瓦当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连传统建筑都因为材料与人口的不适配逐渐被时代淘汰,瓦当几乎失去了就业市场。见证了中华文明一路发展的瓦当,最终还是退出了历史舞台。


添砖加瓦


不过,即使是瓦当已经退出历史舞台的今天,这一片小小的瓦当之中,依旧沉淀着中国近千年的历史文明,记录着中国古建筑的辉煌历史。


而这些文明的细节,大多都在瓦当的纹饰之中。


640 (16).jpg

迦陵频伽花卉纹瓦当


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瓦当的纹饰可以称得上是千姿百态,不同的纹样反映了不同时期人们的生活风貌和审美追求。如果大致分类,可以分成图像瓦当、图案瓦当以及文字瓦当几个大类。


-图像瓦当-


图像纹瓦当是我们最常见的瓦当品种之一,匠人们捕捉现实中的灵感,用写实的手法将自然中、甚至想象中的纹样刻画在瓦当之上。


640 (17).jpg


换句话说,图像纹相对来说比较好辨识,因为它刻画的大多都是现实中的动物、植物。即使是想象中的生物,它的轮廓也比较清晰,是由对自然飞禽走兽的某些特征加以整合、提炼而来的。


640 (18).jpg

四神瓦当 故宫博物院藏


目前,我们最熟悉的图像瓦当,莫过于汉代的四神瓦当。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这四种被神化的动物,被人们赋予了镇守四方、驱除邪恶的特定意义。曹植《神龟赋》里写:“嘉四灵之建德,各潜位于一方,苍龙虬于东岳,白虎啸于西岗,玄武集于寒门,朱雀栖于南方”,就是对四神的描写。


1.jpg

2.jpg

3.jpg

4.jpg


既然是护卫四方的瓦当,那么,出现在同样代表着庇护的瓦当上,就显得十分的合理。四神瓦当大多按方位置于大型宫殿群中,以可护佑这座建筑、以及建筑中的人们平平安安。


640 (20).jpg

荷花纹瓦当


除四神瓦当外,常见的图像瓦当还有豹纹、鹿纹、马纹、蟾蜍纹、饕餮纹等一众动物纹饰和莲花等植物纹饰,大多代表着各类吉祥的寓意。


-图案瓦当-


相比于图像瓦当的写实,图案瓦当就显得比较抽象了。


一般来说,图案瓦当都会采用十分简洁的构图与线条,将原本要刻画的图像简化、变形,创造出一种极简的纹样。


640 (21).jpg

云纹瓦当


当我们看到这种瓦当时,往往无法第一时间判断出它所描绘的内容,甚至,在一代代流传辗转之后,它原本的意义已经被遗忘,只留下一些已经被重构的意象,传达着吉祥、平安等寓意。


有的学者将前者称为生活图案纹,以图案的形式表现生活的某些内容,如树木纹、树枝笔直,成双成对,平行对称;云纹,或钩状,或单尾,双尾,或连干树枝,置于空间,都是自然中少见的。


640 (22).jpg

图源:汉代画像石馆


而后者被称为纯粹的图案纹,完全脱离其具体直观形象,而不能直接看出所依据的来源形象。如乳钉纹之类的纹样。


-文字瓦当-


文字瓦当,可以说是最好辨认的一类瓦当。刻在瓦当上的文字本身就是它的装饰,可以被释读,也最方便研究。自春秋战国时期起源,一直到汉代发扬光大的文字瓦当,历来被学术界所重视。


640 (23).jpg

汉· “千秋万岁”瓦当  图源: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从学术意义上来讲,瓦当上的文字内容不仅可以展现当时的时代风貌,其上的部分文字,还可以对考古学家们展现它昔日所在的位置,达到“正史”“补史”的作用。


不过,若是对创设这些瓦当的人来说,文字瓦当又有着另一番意义。


640 (24).jpg

 和平纹瓦当  云南民族博物馆藏 图源:云南民族博物馆


自远古开始,人们就相信文字里蕴含着力量。它们像是一种可以与神明沟通的符咒,将自己的诉求简单明了的传达。


正因如此,出土的文字瓦当中,吉语类文字内容非常丰富,通用于各种建筑物之上。当今可以见到的内容文辞不相同的三百多种文字瓦当中,吉语瓦当占到一大半。其中,我们熟悉的,就有“千秋”“延年”“长生无极”“乐未央”“富贵万岁”“长毋相忘”“千秋万岁”等几十种。



640 (26).jpg

“长生吉利”瓦当  图源: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


瓦当承载着厚重的中国历史文化,记录着时代的更迭,其独特的魅力和艺术价值也对现代艺术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道在瓦甓


古朴典雅的素面瓦当、灵动活泼的战国动物纹瓦当、浪漫奔放的汉代四神瓦当……在一代代传承中,瓦当不断变化出全新的呈现形式。作为建筑体的一部分,忠实地传达着属于一个朝代的回响。


1.jpg

2.jpg

3.jpg

4.jpg


可即使如此,相比起人们精心装饰的屋墙,仔细打理的庭院,灰扑扑的屋顶实在是太不显眼。很多时候,我们都不太记得,瓦当,究竟是什么样子。


可是,时过境迁之后,木料终归抵不过时间的腐蚀,庭院也被一层又一层的土壤覆盖。当我们再次来到昔日的房屋旧址,只有那些虽然埋藏在泥土中却容貌依旧的质朴瓦片,记录着昔日这里的辉煌过往,让后人从中获得无限的遐思。


640 (28).jpg


辉煌不长久,质朴的灰陶却一代代地流传下来。这,或许就是中国文化最动人的一部分吧?


-参考文献-


[1]何潇雨.瓦当的纹样艺术及其影响——以汉代瓦当为例[J].收藏与投资,2021,12(09):38-42.DOI:10.19897/j.cnki.scytz.2021.09.012.

[2]冯子怡. 瓦当图纹流变研究[D].西安音乐学院,2021.DOI:10.27402/d.cnki.gxayc.2021.000063.

[3]林中君.檐角的回响——浅说中国古代瓦当之美[J].国家电网,2016(03):114-116.

[4]司维浩. 道在瓦甓[D].中央美术学院,2016.

[5]卢花. 汉代瓦当的审美研究[D].西北大学,2012.

[6]申云艳. 中国古代瓦当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



来源:“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编辑:刘雅

流程·制作:韩东峻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