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关注
重在平时 重在交心——关于民族工作贯彻群众路线的思考
发布日期:2016-05-10

这是一幕动人的场景。新中国成立一周年庆典期间,毛泽东在中南海怀仁堂接受了各民族代表的献礼,少数民族文工团表演了歌舞节目。此情此景,激发了毛泽东的诗情。他与诗人柳亚子一唱一和,写下了“兄弟姊妹舞蹁跹”、“万方乐奏有于阗”的名篇,更留下了人民领袖与各族群众亲密交往的一段佳话。

群众路线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确立的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民族工作是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工作的道理千条万条,归结到一条,就是把各族群众当亲人,为各族群众做好事,一切为了各族群众,一切依靠各族群众。具体地说,就是要牢固树立“民族工作重在平时、抓好平常,民族团结重在交心、以心换心”的理念。这也是我们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民族工作中亲力亲为的成功方法。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工作,也必须毫不动摇地秉持这种理念、用好这种方法。




一部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工作史,就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全心全意解放各民族、团结各民族的历史,真心实意繁荣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的历史。

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主张和实行争取、团结、联合的政策,赢得了少数民族群众的支持。长征中,中央红军先遣队司令员刘伯承与彝族果基家族首领小叶丹彝海结盟,为红军顺利通过凉山彝族区、突破天险大渡河争取了宝贵时间。红军经过宁夏时,发动回族群众成立了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开启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先声;开展“满缸水”运动,帮助群众淘挖“红军井”,争取了回族群众对党和红军的支持。解放战争时期,乌兰夫在领导内蒙古民族自治运动过程中,广泛发动群众,尽一切努力解决群众疾苦,得到各族群众的拥护,为内蒙古自治政府的成立奠定了扎实的群众基础。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党采取一系列争取人心、服务群众的举措,迅速在民族工作上打开了局面。毛泽东强调,一切都要同少数民族商量了再去办;周恩来指出,民族工作要坚持“慎重稳进”的方针,实行“稳、宽、长”的政策,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被毛泽东誉为“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习仲勋,针对青海藏族昂拉部落首领项谦的反复叛乱,通过“比诸葛亮还厉害”的10多次争取,最终让他心悦诚服,并团结了大批民族和宗教人士,稳妥地解决了西北地区很多民族、宗教问题。为疏通民族关系,中央向民族地区派出访问团,关键的一招,就是用做好事、交朋友的方式争取少数民族群众。在一些全国性政策的实施上,我们党充分考虑民族地区的实际,灵活变通执行,受到各族群众欢迎,壮大了党的群众基础。比如,汉族地区的土改搞“面对面”的斗争,而在民族地区则搞“背靠背”的协商。中央领导在促进民族团结上更是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毛泽东与库尔班大叔交往的故事,周恩来身着民族服装参加西双版纳傣族泼水节的情景,都定格在历史的记忆深处,永远为各族人民深情怀念。《翻身农奴把歌唱》、《阿佤人民唱新歌》、《红太阳照边疆》,一首首发自肺腑的歌曲,集中反映了各族群众对人民领袖、对党和国家的赤诚情怀,至今听来仍然让我们为各族人民之间的真挚情谊感动不已。

改革开放后,我们党传承和弘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依靠各族群众推进民族地区的改革开放事业。邓小平从维护西藏人民根本利益出发,强调把“关键是看怎样对西藏人民有利”作为评价西藏工作的标准;江泽民在吐鲁番与维吾尔族群众共跳“麦西来甫”,与少数民族群众亲如一家;胡锦涛在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少数民族村寨,同布依族群众一起打糍粑迎春节,手拉手唠家常,嘘寒问暖、关怀备至。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看望在三亚井冈山舰上服役的维吾尔族女兵,给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的各族同学亲切回信,深入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贫困苗族村寨倾听群众心声,到田间地头、贫困农户家中话发展、算收支账,把党的温暖送到少数民族同胞的心坎上。与此同时,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也在模范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原第一书记王恩茂,40多岁时开始学维吾尔语;近70岁高龄重返新疆工作后,他深入基层调研,在少数民族群众家里吃住,一待就是一个半月。西藏军区副司令员、军区总医院院长李素芝心系农牧民健康和疾苦,坚守在青藏高原30多年,行程上百万公里,为军民巡诊21万余人次,被藏族群众称为治病救人的“活菩萨”、把困难群众贴在心口的好“门巴”。这些贴近群众、温暖人心的做法,各族群众点点滴滴记在心头。

“大道至简。”我们党90多年民族工作的成功实践证明,重在平时、抓好平常,重在交心、以心换心,深入基层、打成一片,就能赢得各族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就会越走越宽广。




客观地讲,无论是站在中国历史发展的大格局中看,还是放到当今世界民族问题发展的大背景中看,我们党的民族工作做得都是好的。当前,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也是好的,民族团结的基础是扎实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变。但也要看到,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期、深水区,民族工作的环境发生了重要变化。形象地说,民族工作“进城”了,工作重点从边疆和农村牧区延伸到城市和东部地区;民族工作“下海”了,体制环境从计划经济变为市场经济;民族工作“入世”了,国际因素与国内因素密切交织在一起;民族工作“上网”了,网络世界对民族关系的影响日益增大;民族工作“升级”了,各族群众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维权意识不断提高。这些都对民族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首先,与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斗争仍然尖锐。国际敌对势力日益把民族分裂主义当作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棋子,利用所谓“民族”、“宗教”问题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妄图遏制中国的和平发展。周边一些国家局势动荡,敌对势力煽风点火,各种狭隘、极端思潮沉渣泛起,与我争夺边民的小动作不断。特别是“三股势力”和十四世达赖集团不断借机生事,大肆诋毁我民族、宗教政策,利用各种手段蛊惑人心,误导极少数不明就里的群众走向分裂和自焚的不归路。这对我们的人心稳定、民族团结、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得民心者得天下”。敌对势力与我争夺群众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攻心战。凝聚人心、争取人心是赢得胜利的关键。

其次,维护民族团结的压力倍增。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群众到中东部地区和城市求学、务工、就业,各族群众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度、深度交往交流。这是中华民族成为凝聚力更强、包容性更大的命运共同体的必经阶段,但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矛盾纠纷。有的是因为各族群众相互不了解造成的,有的是由不同民族成员之间的经济利益冲突造成的。特别值得关注的是,“3·14”、“7·5”事件后,违反党的民族政策,侵犯特定地区、特定民族干部群众合法权益的案件、事件时有发生。与此同时,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依然滞后,与发达地区差距拉大,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造成各族群众心理不平衡。民族工作领域的意识形态斗争此起彼伏,社会不良情绪和心态增多。这些都导致影响民族关系的因素日趋复杂,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不断出现,维护民族团结的任务艰巨繁重,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

还要看到的是,我们的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恰当做法。有的地方和部门处理涉及民族因素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不高,怕麻烦、怕出事、怕担责,不愿管、不敢管、不会管,有的干脆绕着走,或者简单“花钱买平安”,让一些小纠纷埋下大隐患。个别地方的基层干部不善于做好群众工作,对少数民族群众态度傲慢,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甚至物欲膨胀、与民争利,造成了群众的对立情绪。有的窗口行业针对特定地区、特定民族的群众,存在特殊安检等不恰当做法,不仅侵犯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还严重伤害了民族感情,甚至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来攻击党的民族政策。这些图一时之安、损长久之治的短视行为,既不符合党的民族政策,更不符合党的群众路线。我们必须明白,民族团结不是用钱买得来的,更不是靠互不往来、加强防范维持的,而是在密切交往、彼此信任、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形成的。

大家都在思考:这些年我们工作做的不少,资金投的不少,但涉及民族因素的问题为什么还是接连不断?究其原因,这是社会矛盾在民族工作上的具体反映;更重要的是,群众路线在民族工作上贯彻得还不够全面彻底。一定程度上讲,经济发展抓得多,群众工作抓得少;物质投入多,感情投入少;重视一时稳定,忽视了长治久安。这就导致抓发展、抓稳定的办法多、工作实,抓团结、抓感情的办法少、工作虚。“小胜靠智,大胜靠德”。我们必须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转变作风,改进工作方法,重在平时,重在交心,让各族群众无论工作、生活和出行在祖国大家庭的哪块土地、哪个城市,都感到是平等一员,从而心情舒畅、心向祖国,愿意增加交往、增进了解,共同维护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深入阐释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对事关民族工作全局和长远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重要论述,强调要“不断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和共同繁荣发展”作出应有贡献。这些都为民族工作注入了强大正能量。在中国,讲任务,是56个民族共同的任务;讲困难,是56个民族共同的困难;讲前途,是56个民族共同的前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离不开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实现中国梦,离不开56个民族、13亿人民凝聚起的磅礴力量。实现中国梦,体现在民族工作上,就是要圆好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团结梦、实现各民族走向现代化的发展梦。我们要以伟大的中国梦为引领,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继承和弘扬党在民族工作上的优良传统,牢记群众观点,走好群众路线,牢固树立“民族工作重在平时、抓好平常,民族团结重在交心、以心换心”的理念,不断推动民族工作创新发展。

要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规,对违反民族政策法规的言行严加禁止、严肃惩处。民族政策是民族工作的生命线,民族法律法规是民族团结的柱础石。值得警惕的是,在当前的日常工作、社会生活特别是网络空间中,违反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言论、做法时有出现。不懂民族政策法规,民族政策法规操作性不强,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坚持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又要与时俱进完善和创新具体政策举措,细化民族法律法规,推动有关部门出台针对性、操作性更强的配套规章,让执法部门和窗口行业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加强对窗口行业贯彻执行民族政策法规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对网络中涉及民族因素言论的引导和管理,对出现不当言论的网站,依法严肃追究责任,及时消除不良影响。推动立法机构研究制定相关法律,加强对整个社会全方位、立体化的督查、监管、疏导,推动形成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必须令出如山、严格执行、铁面问责,严防搞形式、搞变通、打折扣、掺水分。祸患常积于忽微。只有民族政策法规执行防微杜渐,处理相关违规违法行为雷厉风行,才能为民族关系披上铁布衫,盖上金钟罩。

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次党的民族政策再教育,切实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社会自觉。事实证明,故意冒犯民族禁忌、伤害民族感情的情况极少,绝大多数是不了解所致。要看到,最近的一次全国范围的民族政策教育已过去30多年,开展一次新的教育十分必要。宣传教育要以青少年和基层为重点,既要教育少数民族、教育群众,又要教育汉族、教育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让大家明白,我们的国家是56个兄弟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多元一体、共生互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包容是美德更是理性,团结是力量更是大局。要引导各族干部群众认识到,平等对待每一位公民是法律的基本要求,任何形式的歧视都是违法行为。同时,积极为各族群众增进了解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引导大家学法知法守法,学会用法律办事维权。大道理要讲,小道理也要讲,归根结底是让大家明白:对于我们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来说,民族团结犹如空气和阳光一样宝贵,得之而不觉,失之则难存。恶语相向,如同冷枪毒箭;笑脸相待,有如冬日暖阳。只有各族干部群众真正明白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才会增强维护的意识,才能转化为具体的、实在的、自觉的行动。

要换位思考少数民族群众正当需求和合法权益,顺势而为温暖人心、凝聚人心、争取人心。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自然规律,也就是“势”。各族人民追求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这也是“势”。顺势而为,我们的工作就会一帆风顺;逆势而动,必将寸步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调研时指出:“加快民族地区发展,核心是加快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总办法。”要着眼各族群众的所思所盼和切身利益,落实好党和国家制定出台的各项政策,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各族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确保民族地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一步发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势,尊重少数民族群众的主人翁地位,维护好、实现好、保障好各项合法权益,让少数民族干部群众真切感受到自己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满足少数民族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生产更多优秀的少数民族影视剧和文化产品,在非民族题材影视和文化产品中增加少数民族面孔、形象、场景、故事等要素,增强少数民族群众的民族文化自信以及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要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大局,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迫切需要出发,加强少数民族干部工作,坚持大力培养、大胆选拔、充分信任、同等使用,使其更好地发挥联系各族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千盏万盏,不如心灯一盏;千言万言,不如好事一件。我们就是要把各族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民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贯彻落实到民族工作的各方面。出台的政策,采取的措施,都要充分征求少数民族群众的意见,考虑他们的感受,照顾他们的利益。群众有大爱,群众信真情。“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我们工作的磁针指向少数民族群众可感受的磁场,少数民族群众就会打心底拥护我们、支持我们。

要提高民族工作的科学化、法制化、社会化、精细化水平,推动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改革创新的精神,在重视宏观、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顶层设计的前提下,向更加重视微观、细节、平常转变,实现宏观与微观的有机结合,推动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少数民族干部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不可替代,要充分信任、大胆选拔使用,不断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充分发挥先进模范人物在消除隔阂、促进交流、增进共识方面的作用。不搞轰轰烈烈、大张旗鼓,不搞灌输式、说教式宣传,多制作群众喜闻乐见的公益宣传片,多宣讲民族友爱、互帮互助的温情故事,多做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工作。要运用社会学和民族心理学原理,用道理和真情加强对各族群众的心理疏导,让真情温暖心灵。不断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尊重新闻舆论的传播规律,正确引导涉及民族因素的舆论,努力营造关心民族工作、维护民族团结的社会氛围。民族工作本身,也要自觉接受舆论监督。严密防范各种涉及民族因素矛盾纠纷的发生,及时妥善处置涉及民族因素的案件、事件。改变仅靠党和政府做民族工作的单一格局,走民族工作社会化的路子,最大程度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投身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只要我们贯彻群众路线、改变工作作风,牢牢把握“两个重在”,就一定能铸牢民族团结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呵护各民族群众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圆好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团结梦,实现各民族走向现代化的发展梦,共铸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本文节选版发表于2014年2月26日《人民日报》)


相关推荐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