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广西实践
幸福新港城 最美北部湾——广西防城港市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综述
发布日期:2022-11-21


城在海中,海在城中---防城港.jpg

防城港新貌


从海面上的蚝排到公园广场,从港口海关到京族三岛,从田间地头到机关学校……走进充满活力的防城港市,各民族和谐共处、团结奋进的景象随处可见。


“边陲明珠”防城港位于我国陆路边境的起点,坐拥北部湾、毗邻东南亚、背靠十万大山,是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国家森林城市。生活在这里的汉、壮、瑶、苗、京等37个民族、101万各族儿女守望相助、手足情深,肩负起守边、护边、固边、稳边的时代使命,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祖国西南边陲的繁荣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防城港市完整准确全面把握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及考察广西重要讲话精神,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充分发掘全市历史文化资源潜力,发挥“海边山”区位禀赋优势,坚持“创建为民 创建惠民”理念,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全面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升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水平,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共同富裕,深度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北钦防一体化建设,不断增强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实现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夯基固本、增砖添瓦,团结之花在幸福新港城处处绽放。


东兴市海上党支部.jpg

防城港市所辖东兴市海上守护碑护边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

为民族工作提供根本政治保证


北部湾的海面波光粼粼,一面鲜红的国旗飘扬在距离竹山港约4公里的蚝排上。这里是东兴市海上守碑护边党支部所在地,护边员常年驻守在竹山海域一带。


“界碑矗立在哪里,党旗就飘扬在哪里。”海上守碑护边党支部成立于2020年10月,是全国首个既沿海又沿边的海上党支部。支部党员长年累月驻海上、护界碑、守国境,通过联系渔民、组织渔民、团结渔民,对全国仅有的5块海上界碑开展海上治安巡逻,把党组织建设延伸到边海防一线。


党建引航,守海固边。海上守碑护边党支部的成立,是防城港市以党建为引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一个生动缩影。近年来,全市各族干部群众自觉听党话、坚定跟党走,始终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作为“一把手”工程推动,有力促进了边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以市委书记、市长为双组长、市直驻港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将创建工作列入市委、市政府年度工作报告,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每年多次专题研究部署民族工作,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十四五”发展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与文明城市创建相融合,与各项重点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进一步激发各级各部门创建工作的积极性。


强化理论武装。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把民族理论政策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要内容,纳入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各类培训班必修课,在全市干部中全覆盖开展理论学习和教育培训,提高从全局的高度认识和做好民族工作的能力。


压实主体责任。市委、市政府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政治考察、巡视巡查和政绩考核,市人大定期监督、审议评议,市政协积极调研、建言献策,市纪委监委主动检查、督促落实,压紧压实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责任,共同推动落细落实,推动形成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


2020年初,面对新冠疫情大考,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全市各族人民风雨同舟,构筑起阻击疫情的坚固防线——实行“五早”措施,严防边境国门、海港口岸、边境村屯疫情输入,仅用1个月时间成功遏制疫情蔓延,实现“四无”良好局面。3万多名党员、3000多名村(社区)干部坚守战“疫”一线,全体市民自觉居家抗疫,市中医医院陈国锋同志被授予“全国抗疫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东兴市商务和口岸管理局党支部被评为全国抗疫先进集体和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10.“国旗工程”国旗街——东兴口岸新华路.jpg

防城港市东兴口岸新华路的国旗街


WechatIMG631.jpg

4月24日,广西在防城港市举行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项计划”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


2-6 兴 23.广西京族在传统节日哈节表演独弦琴汇演.jpg

京族三岛哈节上的独弦琴汇演


强化思想引领

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


今年7月,防城港市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主题抖音短视频创作大赛吸引了全国各地、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赛事期间,网友们纷纷上传自己拍摄剪辑的作品,尽管题材、内容和制作水平各异,但都从不同角度生动地展示了他们眼中生机勃勃的新港城。


近年来,防城港市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宣教格局,以全域性创建、部门联创联建、线上线下相结合为抓手,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全力推进创建工作提档升级,确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各项工作有形有感有效。


除丰富宣传载体外,进一步扩大宣传覆盖面,引导全民参与创建。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家庭”实践行动,向全市学生及家长发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倡议书,动员全市中小学生及家长积极参与、共同努力,争做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工作的宣传者、践行者和促进者。


同时,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为依托,深入持续开展“同心讲坛”系列活动,加强党员干部教育;组织各级各类学校结合队日、班会等活动,进一步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百企”主题活动,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面向全社会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征文、全国示范市标识征集活动,提高各族群众对创建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度。


积极推动成立防城港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法律服务中心、志愿服务队和促进会等社会组织,加大社会面宣传力度,提高宣传实效。此外,依托广西精一律师事务所,打造“红石榴姐姐服务团”,在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政策、依法维护各族群众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社会组织作用。


强化发展支撑

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位于防城港东兴市的京族三岛是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京族的聚居地,常住人口约3万人。近年来,京族三岛各族干部群众奋发图强,通过深入实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兴边富民行动,培育了一批特色优势产业,挖掘了一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人均纯收入超2万元,较10年前翻了一番,实现了家家有产业、户户稳就业,成为广西边疆民族地区率先迈向共同富裕的典范。


随着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防城港边境旅游试验区建设提速,京族三岛发展势头更为迅猛,村帮村、户帮户、干部帮群众、先富带后富,大力发展滨海旅游产业、培育海洋产业集群和发展跨境贸易,释放政策红利,做足“边”的文章,贸易、加工、旅游、金融、电商、物流等六大跨境产业蓬勃发展,辐射带动了近3万名各族群众创业就业。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防城港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 3 年稳步增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量全区第一,跻身为广西第二个拥有单个千亿级产业的地级市,2021年全市11项主要经济指标名列全区前茅,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底气和后劲越来越足。


与此同时,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机制和精准帮扶机制,防城港市连续3年将八成以上财力投入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民生。在自治区率先实施为民办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共有583件民生实事已经或正在加快解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生态环境持续优化,2021年空气质量排名自治区第一,群众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逐年提高。


当前,防城港市正围绕“十四五”期间目标任务,着力构建南向、北联、东融、西合的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和强首府战略,深化与东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合作,建设海边山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努力建成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面向东盟的国际门户城市、沿边开放新高地、现代化临港工业城市、全海景生态海湾城市,打造成为“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南向门户城市和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节点城市,为与全国、全区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强化文化带动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今年5月,防城港市3条新增道路命名令人耳目一新:玉桂大道、京琴路、瑶绣路。防城港市是中国玉桂之乡;“京琴”为该市京族乐器独弦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瑶绣指当地的瑶族刺绣。


以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代表命名街道,是防城港市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的尝试。这些年来,防城港市注重挖掘当地的口岸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在各族群众中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紧贴百公里边境线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坚定各族干部群众的“五个认同”,“守边有我,请党放心”理想信念深入人心。


持续深入开展“国旗工程”,在边境地区打造一批“国旗街”“国旗村”,展现大国形象,成为防城港市爱国卫疆的亮丽风景线。东兴市更是把“国旗街”建设扩大到市区所有街道,每到重大节日,家家户户挂国旗,开展机关、学校“同升国旗、共唱国歌”活动。持续深入开展“护界碑”活动,防城港“红领巾护碑小分队”闻名广西,带动全市中越边境线上20多所学校的师生陆续加入爱碑护碑队伍。挖掘“侨批文化”,将侨批的经典素材转化成反映侨批文化和“东兴汇路”的歌舞、电影、电视剧等文艺作品,再现当年水客、批局传递批信、华侨支援抗战的故事情节,进一步激发各族群众的爱国热情。


近年来特别是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防城港市以“各族群众心向党”为主题,组织创作了舞剧《京岛情海》、采茶戏《情暖北仑河》、京族独弦琴演奏曲《过桥风吹》等一批高质量文艺作品,在全社会营造了民族团结进步的浓厚氛围,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强化互嵌发展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在防城港市伏波文化公园,每天傍晚都会聚集许多前来扭秧歌的群众。他们身穿鲜艳的服装,不断变换着秧歌队形和舞蹈动作,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扭秧歌原本是流行于我国北方地区的传统民俗项目,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北方人来防城港安家,扭秧歌也在这里逐渐兴起,并深受当地各族群众喜爱。


“咱们这支秧歌队里有来自汉、壮、满、苗、蒙古、回、仫佬等多个民族的成员,就像一个团结和谐的大家庭。”从宁夏迁居于此的市民马金华感慨地说。2017年防城港市秧歌健身协会正式成立,秧歌队伍从最早的3支发展到如今的7支。大街小巷,扭秧歌已经成为防城港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不但丰富了市民文化生活,更成为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途径。


正是通过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各族群众开展传统节庆和联谊活动、实施“心连心”工程等一系列举措,防城港市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相关工作得以顺利推进。同时,因地制宜统筹城乡建设布局规划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结合易地扶贫搬迁等项目,引导各族群众互嵌式居住生活,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如今在防城港,多民族的朋友圈、社交圈、生活圈早已成为常态,“十口之家、情融五族”现象比比皆是。


在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乡镇(街道)、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军(警)营、进宗教活动场所、进社区(村)、进景区的基础上,防城港市率先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村级合作经济组织”“进口岸”,打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组合拳”。这些年来,全市涌现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8个、模范个人13人、示范单位3个,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37个、模范个人82人、示范区示范单位38个,打造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2个,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打下了坚实基础。


强化共建共治共享

创新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台面包车就是一个法庭,车开到哪里,案件就审到哪里,法律服务就送到哪里,审判功能就延伸到哪里。早在2009年,防城港市防城区人民法院就抽调具有丰富民事审判经验的法官组成“面包车法庭”,到辖区乡镇、社区巡回办案,成为该院司法为民的一大品牌。


哈亭是京族祭拜祖先和议事的公共场所,在当地群众心中有着重要地位。东兴法院江平法庭充分运用哈亭亭长及议事成员的威望,在京族三岛的哈亭建立哈亭调解室,打造“哈亭议事”“一本正京”会商平台,探索了“庭长+亭长+村长”的“三长”联调多元化解纠纷新模式。在哈亭议事时,由党员干部担任亭长主持会议,群众积极参与村规民约、乡村治理、资产管理、边境安全等事项的讨论和决策,逐步形成了民生民议、民事民管的基层大协商格局。


结合沿海、沿边、靠山的区位特点,防城港市相继组建海防巡逻队、疫情防控先锋队、安全服务队,形成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参与边疆事务治理机制,筑起了“一个边民就是一个哨兵、一个家庭就是一个哨所、一个村庄就是一个堡垒”的钢铁长城。


……


作为首批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防城港市多年来结合实际,创新探索“面包车法庭”“哈亭议事”等一系列基层治理方式方法,成效显著。通过将民族事务治理纳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大格局,依法妥善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案事件,坚持“是什么问题就按什么问题处理”,有效依法保障了各族群众合法权益,维护了社会持续和谐稳定大局。


同时,引导各民族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深入推进新时代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积极打造边境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长廊,推动建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进一步提升了依法治理边疆民族地区事务的能力。


一个历史文化悠久、人民安居乐业、民族团结进步的现代化防城港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这颗镶嵌在北部湾畔的璀璨明珠也必将愈发光彩夺目。(责编/江凌 龙慧蕊 实习生尚凡钰 )




文:黎家迎 王列军 严一帆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2年第8期

责编:刘雅  流程·制作:韩东峻


相关推荐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全年定价90元。

订阅方式(二选一):
一、邮局订阅(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中国民族(汉文版)邮发代号:2-91
中国民族(蒙古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237
中国民族(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7
中国民族(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8
中国民族(朝鲜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392

二、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联行号:102100020307
联系电话:010-58130831;传真:010-84504624;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