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
凝心聚力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北京市怀柔区长哨营满族乡三岔口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略记
发布日期:2023-01-07

三岔口村牌楼.jpg

三岔口村牌楼


汤河相伴,燕山环绕。北京市怀柔区长哨营满族乡三岔口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然环境优美。近年来,三岔口村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目标,立足村情,因地制宜,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立足市场需求发展优势产业,提升乡村文化建设水平,凝心聚力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村庄美丽宜居

“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受益者是村里每一个人。”谈到近年来人居环境的巨大变化,第一书记宋唐利感受颇深。曾经,街道边堆满柴草垛,家禽成群结队穿梭其间,风吹起漫天灰尘……而如今的三岔口村绿树成荫,街道宽敞,整洁有序,空气中带着山林的清香。


2017年,村里成立环境整治工作小组,启动“疏整促”专项大扫除行动。村“两委”干部逐一入户,为村民解读美丽乡村建设的相关政策。利用主题党日活动,开展“我心中的美丽乡村”大讨论,发动全体党员带头搬走路旁的柴草,卖掉散养的家禽,拆除院外的棚子……党员干部的引领示范作用成效显著,仅在当年,全村就拆除砖房18栋、猪圈40余个。在治理后腾出来的1万多平米空地上,村民们铺上绿草,种下新树苗,立起白色围栏,还建了一个村级公园和1000多米的景观木栈道。


舒适的环境滋养着美丽乡村,也为村民带来了就业机会。61岁的村民杨凤玲是村里的低收入农户之一,由于缺少就业技能又患有严重的高血压,此前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针对她的特殊情况,村里为她安排了公益性就业岗位,负责清扫村里的公共卫生间,每月收入将近1000元,真正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现在不仅村里环境变好了,我的收入也稳定了,这日子过得有盼头!”杨凤玲高兴地说。


宋唐利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为改善三岔口村人居环境,截至目前市区、乡已累计投入500多万元用于村内基础设施建设。下一步,三岔口村将持续深入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坚持疏解整治与优化提升同步推进,不断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青山环绕中的三岔口村.jpg

青山环绕的三岔口村


产业欣欣向荣

走进三岔口村的一座蔬菜大棚,一股热浪迎面袭来,映入眼帘的是缀满了枝头的西红柿。果实红亮,枝叶挺拔,露珠晶莹,秋日的大棚内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4年前,村民彭兴伟带领低收入农户成立种植合作社,承包村里的大棚种植应季蔬菜。他告诉记者,西红柿一斤如今能卖到6块钱,春夏、秋冬各种一茬儿,一年至少能带来10万元的收入。“很多市民直接开车来村里采购,从大棚里现摘下来。根本不愁销路。”彭兴伟信心十足地说道。


过去,三岔口村的收入相对单一,山脚下狭长的玉米地是村民主要的收入来源。每亩地年产玉米才1000多斤,若遇到干旱年份,收成还要减半。怎么让村民富起来成为村“两委”关心的大事。


2018年,时任村第一书记卞恒青发现村里有15个闲置的蔬菜大棚,便考虑用大棚种些特色果蔬,这样不仅资源再利用,老百姓的腰包也会鼓起来。接着,他多次邀请专家到村里考察,还到河北、山东等地实地调研当地的特色果蔬种植。经过筛选,最终选定了哈密瓜、西红柿和黄瓜等优质品种的蔬果进行试种。当年9月,由北京市委统战部和中国农业大学统战部合作的“003号科技小院”在三岔口村挂牌成立,村民有了更多机会学习种植知识,从而提高经济收入


近年来,大棚的累累硕果帮助村民脱贫致富。目前,由北京市民族宗教委支持的价值439万元的10座科技大棚整在加紧建设中,预计年底投入使用。未来,这批集高标准、规范化、现代化于一身的日光温室产业将进一步拓宽三岔口村群众的致富渠道,助力走好乡村振兴的幸福之路。


文化美美与共

漫步三岔口村的木栈道,左边是一道文化涂鸦长廊,远看宛如一条涌动的五彩绸缎。奔腾的骏马、跳跃的鲤鱼、喜庆的大红灯笼......一幅幅涂鸦作品巧妙地将风土人情与现代艺术结合起来,线条简约,色彩生动。据宋唐利介绍,作为长哨营满族乡着力推进“京韵满乡”民族团结精品文旅示范带建设的一部分,文化长廊致力于呈现当地文化特色和韵味,营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良好氛围。


在墙上“绘”出文化,在手中“剪”出精彩。48岁的张玉凤是三岔口村有名的巧娘,精通满族剪纸技艺。近年来,张玉凤成立了手工艺专业合作社,累计吸纳50多名妇女就业。在她的带动影响下,每春节,全村家家户户都要贴上自己创作的窗花。艳丽的色彩、吉祥的纹样,无不传递着村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2021年12月,由中央统战部指导的“中国健康好乡村”项目“文化营”在长哨营乡启动,以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文化为切入点,24个村各“代言”一个节气,依照各村落规模建设节气广场、文化公园等。今年4月5日清明节,“清明”节气文化广场在三岔口村正式落成。“文化营”还为村里的100多位留守老人送去义诊服务,并捐助了一批健康主题的书籍。宋唐利告诉记者,下一步三岔口村将以建设节气文化广场为契机,充分挖掘当地文化地标、文化标识和非遗文化传承项目,着力提升文化品牌综合效应,带动当地产业蓬勃发展。


干净整洁的街道上,村民们闲庭信步,享受如画风景;温室大棚内,西红柿又大又红,等待着收获;张玉凤的剪纸教学班里,又出现了几个新面孔……村庄美丽宜居,产业欣欣向荣,文化美美与共,生活蒸蒸日上。在三岔口村这片希望的田野上,乡村振兴已迈出坚实的步伐。


d799c31f2ed2e8f4fcb027eba9e6ad9.jpg

三岔口村的木栈道与文化涂鸦长廊


46000704577204ad5662a865ec40b36.jpg

三岔口村温室大棚产业助推当地乡村振兴


本刊记者 韩东峻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2年第11期

编辑:王孺杰  流程制作:韩东峻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全年定价90元。

订阅方式(二选一):
一、邮局订阅(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中国民族(汉文版)邮发代号:2-91
中国民族(蒙古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237
中国民族(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7
中国民族(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8
中国民族(朝鲜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392

二、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联行号:102100020307
联系电话:010-58130831;传真:010-84504624;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