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诗画共同体
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四季花园——“海南热带雨林和黎族传统聚落”申遗新观察
发布日期:2023-01-07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尖峰岭.jpg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尖峰岭 李天平/摄


受访者:海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主任、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民族学院院长 张朔人

采 访:本刊记者 刘雅 王孺杰


天地造物,山海交响,赋予了海南岛世界级的资源禀赋。自古以来,琼州海峡并没隔断海南岛与中原的交流,岛内外各民族胼手胝足、筚路蓝缕,守望相助、手足情深,将这座瑰丽海岛建设成了中华民族的四季花园,也是属于全人类的珍贵遗产。


海南岛,亦是“宝岛”。今年4月,“海南热带雨林和黎族传统聚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官网公示。从雨林到黎寨,从自然到人文,从叶脉到文脉,海南热带雨林和黎族传统聚落休戚相关、命运与共,造福人民、利在千秋。


探寻海南热带雨林和黎族传统聚落的前世今生,对于我们研究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路向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意义何在?传承弘扬中华文明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世界观、天下观,对于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又有着怎样的启迪?近日,围绕上述话题,记者专访了海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主任、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民族学院院长张朔人。


记者:“天涯仅咫尺,海角非极边”。上世纪80年代,费孝通先生写下的《海南曲》令人印象深刻。虽是中国最年轻的省份,却有一颗人与自然永续共生的“大心脏”。您如何看待如此“美美与共”的海南?


张朔人:正是基于自然和人文的“美美与共”,“海南热带雨林和黎族传统聚落”才得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官网公示。


这次申遗的提名地位于海南岛中西部,是全球34个生物多样性保护热点地区之一。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官网表述:这里是诸多全球濒危物种和海南岛特有物种的庇护所,也是海南岛世居的黎族人民在历史上适应当地特殊自然条件,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舞台。


上世纪90年代,考古人员在三亚“落笔洞”发现古人类化石遗存,将海南人类活动历史追溯到距今1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此外,五指山境内多地发现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的生产工具是人类在海南生存的早期见证。距今3000多年前,黎族先民以刀耕火种的方式,成为海岛中西部地区最初的拓荒者。明清之际,海南苗族相继迁入,与黎族先民一道,共同开发建设。他们敬畏自然、回馈自然,形成了海岛独特的“万物有灵”的“山地文化圈”。


包罗万象的“大陆性岛屿型”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为生活其间的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物产。漫长岁月中,古木参天、猿啼青山、鹿鸣呦呦,山鹧鸪、孔雀雉、坡鹿等物种与海岛先民共同栖居。如今全球极危的物种海南长臂猿,曾是雨林中的“精灵家族”。“柏家渡西日欲落,青山上下猿鸟乐。”流放海南的苏东坡如此诗咏海岛的万物繁茂。


可以说,自古以来海南岛各族先民与大自然之间的这种“美美与共”,是宝岛送给全世界的礼物


记者: 作为海岛家园特别是黎族传统村落建筑的“活化石”,船型屋为何被视为中华文化天人合一的见证?


张朔人:以舟作盖,化船为屋。船型屋是人类从原始社会向农业社会过渡阶段的物质见证。相传黎族先民乘船渡海而来,上岸后没有栖身之所,便将木船翻过来居住,后人慢慢地仿照船型建起了茅草屋。


在这次申遗提名地内,目前确定了五指山市初保村、东方市白查村、俄查村和昌江黎族自治县洪水村4处黎族村落遗存。黎族传统聚落中的空间布局、建筑样式和人地互动关系,都充分体现了顺应自然、善于利用自然的智慧,成为热带地区岛屿性部族聚落的典型代表。


传统黎族民居船型屋以及金字形房屋,均是因地因势而建,将水、林、田地作为选址的核心要素,山水环绕、绿林掩映,完美地适宜了岛屿气候环境,就地取材的木桩、竹子、茅草等更是与周围植被融为一体。比如,在遍布船型屋的山地里,就诞生了“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山兰稻作文化系统。


海南房屋、村落乃至农耕、方言、服饰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各族人民天人合一思想朴素化、生活化的生动体现。以船型屋为代表的文化遗存,见证了海岛社会历史变迁。船型屋与三亚崖州明清民居古建筑群、海口南洋骑楼、客家围屋等各得其所,这些使人们安身立命、心灵所系的家园,构成了海南岛上的诗意风光。早在2008年,黎族船型屋营造技艺就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今年,借助“双世遗”东风,东方市等地进一步加大船型屋修缮保护工作的力度,开办营造技艺培训班,不断强化活态传承。


记者:漫长岁月里,海南岛各民族在长期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共同建设了“中华民族的四季花园”。对此,您有怎样的感受?


张朔人: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大自然哺育了“雨林民族”以及不同时期的海岛移民,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造就了海南多元共生的文化系统,也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巩固作出了贡献。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岭南开置桂林、南海、象三郡,海南岛为象郡之外徼。汉武帝时期,在海南设珠崖、儋耳二郡。自此,中原地区的百姓也开始陆续进入海南岛定居。南北朝时期,冼夫人“请命于朝,置崖州”,维护了中央王朝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被誉为“巾帼英雄第一人”。冼氏后人分布在海南、广东、广西以及东南亚各国,全球共有冼夫人庙2000多座,至今香火不断、血脉延续。


施行“编户齐民”,是历代封建王朝经略海南的重要举措。在长期的历史演进过程中,黎汉民族不断交融,文化习俗相互借鉴、彼此影响。宋朝将黎族分为“生黎”与“熟黎”。“熟黎”通晓汉语,黎汉之间往来互市、交往密切。明清之际,军籍的广西少数民族落籍海南。随着黎汉杂居区域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广泛地呈现出汉中有黎、黎中有汉的局面。民国时期,行政建置体系进一步向五指山腹地推进。正如《南溟奇甸赋》所载,“魏晋以来,中原多故,衣冠之族,或宦或商,或迁或戍,纷纷日来,聚庐托处。熏染过化,岁异而月或不同;世变风移,久假而客为主”,海南岛早已成为汉、黎、回、苗等各民族共同生活的美丽家园。


值得一提的是,陵水黎族自治县的黎安村曾叫黎庵村。相传很早以前,这一带曾是黎族聚居地。明代以后,逐渐有福建等地商人在此定居。这些移民感恩接纳他们的黎族同胞,便修庙纪念黎婆祖,取名黎庵。后来,黎庵更名为黎安,旁边的港口也改称黎安港。如今,中央民族大学附中海南校区落户陵水,这方土地续写着新时代的民族团结佳话。


长期以来,海南岛渔民在南海岛礁耕海牧渔,辛勤劳作,南海因而被称为“祖宗海”。近代以来“下南洋”,又使海南成为著名“侨乡”。岛内众多的家族祠堂和文昌祠、黎母庙一样,成为海南人永远的精神家园。


70多年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海岛各族人民共同参与缔造了新中国,巍巍五指山成为海南著名的红色地标。1949年9月28日,为庆祝即将诞生的新中国,物资短缺、条件艰苦的中共琼崖特委就地取材,用黄姜染布缝制成一面五星红旗。10月1日,冯白驹将军率领琼崖将士及汉、黎、苗等各族同胞1000余人隆重集会,在海南岛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周恩来总理曾评价琼崖纵队“海南的斗争坚持了二十多年,红旗不倒,这是很大的成绩。”


回首历史,正是海南岛各族人民的共同团结奋斗,才有了如今“中华民族的四季花园”。


WechatIMG84.jpg

2022年博鳌亚洲论坛主题公园里展示的黎锦 李天平/摄


白沙黎族自治县荣邦乡岭尾村的黎锦技艺传习所.jpg

白沙黎族自治县荣邦乡岭尾村的黎锦技艺传习所 李天平/摄


记者:“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宋代词人苏轼可谓是最具盛名的海南“代言人”和IP,那么他到底为海南留下了怎样的文化遗产?


张朔人:自古以来,中原大地与海南岛人文往来密切,中华文化在海岛开枝散叶、根深干壮。即便贬谪于此,苏轼依旧发出由衷的赞叹。海南的自然之美、人文之光、民风之淳尽收东坡诗词之中,为中华文化留下绚烂一笔。


在与当地百姓、文士的交往中,苏轼言传身教大力推广中原文化。门生姜唐佐成为海南第一位中举者,“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实现了老师对学生的期许。


苏轼在海南讲学授业,正是中华文化崇文重教的生动体现。北宋庆历四年,琼州府学创办。此后历朝历代在岛内大力推行文教,尤其明初开始施行“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的国策,使海南府州县学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


科举之路上的海南儒生须渡海赶考,曾因交通不便而受到影响。明万历年间准许“奏考回琼”,极大促进了海南教育事业发展,读书风气日盛,人才辈出,仅明代海南籍进士就达60人、举人则有600余人,被誉为“海滨邹鲁”。


在有“海南第一楼”之称的海口市五公祠里,祭祀着从中原来到海南的诸位名臣,他们着力推广传播儒家思想、中原文化,为海南各族人民所敬仰铭记。


记者:从海岛纺织到“衣被天下”,黎锦为何被誉为“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


张朔人: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文明资源。黎锦凝结着海岛内外各民族的智慧与心血,是海南高度融入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加强人文交流的历史见证,也成为海南扬名中外的靓丽名片。2009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海南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陶纺轮,佐证了岛内先民早在3000多年前就开始纺织。随着人口增加和生产力水平提高,黎族先民逐渐形成传统村落,产生了以纺织技术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正如《汉书·地理志》记载:“男子耕农,种禾稻苎麻,女子桑蚕织绩。”


黎锦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朴素智慧。先民们把对自然环境的观察与想象,描绘成日月、山河、鸟兽、花草等动植物图样;从雨林中的矿石、植物提取染料,染成彩色丝线,绿色代表自由、红色寓意生命。


南宋时期,特别是泉州港成为东方大港之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与海南岛东部的联系更加紧密,对海南人口迁徙和区域开发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一时期,海南纺织手工业已相当发达。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评价黄道婆是“十三世纪杰出的棉纺织技术革新家”。元代中期,黄道婆把在海南崖州学会的纺织技艺带到上海松江,并将脚踏纺车等加以改造,从此机杼大行全国。


从“南艺北传”到“衣被天下”,这一纺织技术对中华服饰文化、“男耕女织”生产方式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元代《农书·农器图谱》记载:“夫木棉产自海南,诸种艺作之法,骎骎北来,江淮川蜀,既获其利,至南北混一之后,商贩于北,服被渐广。”此外,宋元时期海外贸易极为繁荣,海南纺织品作为大宗贸易商品远销国内外。


透过海南技艺、贸易史的变迁,我们也可以看到海南社会经济发展的脉络,以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历程。


记者:生长于海南热带雨林的黄花梨木,曾是明清皇家御用木料,由其打造的家具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中国人在器物上极至的精神追求。至今,故宫里就珍藏着许多黄花梨木家具。那么,我们该如何读懂故宫里的这种海南元素?


张朔人:自然造化,天工开物。海南黄花梨是明清时期硬木家具的主要用材,色泽黄润、材质细密,纹理柔美、香气泌人,尤为世人所重。从山间自由生长到作为贡品和珍贵商品,黄花梨木一路辗转出岛,远行至京城,入住帝王家,成为海南地域文化的独特贡献。清代《琼黎风俗图》就生动描绘了五指山腹地黎族百姓通过水路运输黄花梨木的场景。能工巧匠运用精到的建造技艺将黄花梨原木打磨成形形色色的器物,融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于一体,创作出独具中华风格的木作建筑精品,蔚为大观。


2021年,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举办了“故宫·故乡·故事——故宫博物院藏黄花梨沉香文物展”。数百载光阴如梭,黄花梨珍品重新回到海岛故乡。让文物说话,精彩纷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在世人面前,从侧面反映了海南文化的枝繁叶茂与中华文化的根深干壮。


记者:2018年,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演讲时引用的“久久不见久久见” 海南民歌,正是40多年前音乐家在黎族村寨采风后改编创作的。今年4月,五指山下各族乡亲再唱欢歌献给习近平总书记。在您心中,“久久不见久久见”是一首怎样的歌?


张朔人:“久久不见久久见”这首黎族民歌,诞生于海南热带雨林和传统村落,体现的也正是中华文明历来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价值观。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指出:“海南生态环境是大自然赐予的宝贵财富,必须倍加珍惜、精心呵护,使海南真正成为中华民族的四季花园。”


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海南最强的优势和最大的本钱。这些年来,海南坚持生态立省不动摇,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中之重。2021年,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成为我国首批国家公园,这也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此次申遗项目与“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自由贸易港建设”有着高度的空间契合,将成为海南新的标志性亮点工程,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环境治理提供“海南样板”。


美美与共,共护家园。山、水、雨林是循环共生的有机统一体,山因林而青,水因林而聚。“海南热带雨林和黎族传统聚落”所呈现的历史事实、考古实物和文化遗存充分证明,中华文明历来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和谐共荣。这既是“物竞天择”,更蕴含着中华文化深邃而独特的东方智慧,已成为海南各族人民的文化自信与行动自觉。


“久久见过还想见。”此次申遗,是对海岛前世先民珍贵馈赠的守护,也是对未来世界的全新开拓。我们要深入挖掘黎族文化等海南特色文化,大力开展南海海洋文明研究,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展现“海南作为”、贡献“海南智慧”,齐心协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呵护好建设好中华民族的四季花园。


林涛呼啸,海阔天空竞自由;海鸥飞过,黎寨山歌动地来。我们期待着在“海南热带雨林和黎族传统聚落”成功入选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的高光时刻,再次唱响“久久不见久久见”。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2年第11期

编辑:牛志男 金向德  流程制作:韩东峻



相关推荐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