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
以“首善标准”做好新时代首都民族工作
发布日期:2023-01-18

党的二十大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这为我们以“首善标准”推进新时代首都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以高度的政治站位领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

深刻认识到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的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所在、命运所在。“两个确立”是新时代最大政治成果,习近平总书记的领袖地位在伟大斗争中确立、经过长期实践检验、赢得人民高度信赖,是我们在前进道路上面对各种风浪考验最坚强的中流砥柱,是党和国家事业走向新胜利的根本政治保证。

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的必由之路。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增强对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高度责任感,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是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举措。

深刻认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重要思想保证,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断坚定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方略。


以准确的历史方位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

着眼首都定位,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首都,北京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典型缩影,是向全世界展示中华民族大家庭形象的重要窗口。我们将立足首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

强化首位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首都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中心。我们将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首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全过程各方面,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进一步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条件,营造全方位嵌入的环境氛围,使各族群众更好地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立足首善标准,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北京努力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北京篇章的新征程上,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我们将坚持以满足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推动各族同胞同舟共济、携手并进,扎实推进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首善之区建设,更好地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

坚持首创精神,提升民族事务治理能力水平。民族事务治理是北京超大城市治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将回答好在北京这样的超大城市做好民族工作这个命题,凝聚行动共识、提升行动自觉、务求行动实效,与时俱进把民族事务纳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合力推进首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迈出新步伐。


以坚定的使命担当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

抓“认同”,多措并举厚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根基。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建立常态化宣传教育机制,重点围绕“怎样铸牢、怎样更好铸牢”深入思考谋划,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全市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和国民教育体系,分层分级搞好干部学习培训,确保各级党员干部学懂、弄通、做实。扎实推进全市大中小学校全方位、浸润式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综合运用各类宣传手段,着力构建“报、网、端、微、屏”一体的“互联网+民族团结”宣传矩阵,有形有感有效加大社会宣传教育力度。

抓“互嵌”,营造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环境。深刻认识和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进一步完善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着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升级版,进一步推广“石榴花开美京城”“和合社区”“民族团结惠”等经验做法,持续开展“三交三好”活动,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九进”活动向社区、家庭、岗位延伸,持续完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机制,实现各民族群众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营造首都尊重和接纳各族群众、各族群众主动融入首都建设的良好氛围。

抓“典型”,充分发挥首都民族工作示范引领作用。配合国家民委将蒙藏学校旧址打造成全国首个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结合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率先在博物馆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着力打造“京韵满乡民族团结文旅精品示范带”,形成一批类型多样、各具特色、具有标杆性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典型,总结一批符合实际、可复制、能推广的创新经验,示范引领景区、企业、学校等领域深化内涵、丰富形式、创新方法,相继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通过办好“京藏号”“京和号”,共同打造北京援藏、援疆民族团结进步实践基地,将对口支援进一步做大做实,将东西协作推进到更宽领域、更高层次。

抓“规范”,不断提升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水平。不断完善新时代首都党的民族工作格局,充分发挥民族工作协调机制作用,建立民族工作三级网络、两级责任制,不断健全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文化基础、社会基础、物质基础、法制基础、群众基础,始终坚持以增进共同性、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方向调整完善民族工作,始终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民族事务治理,及时稳慎健全完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体系,依法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作者:北京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钟百利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2年第12期

责编:张昀竹  流程制作:王怡凡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