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归来
2018年3月底,英国肯特郡坎特伯雷拍卖行发布的一则拍卖信息引发了海内外舆论的关注,拍卖物被质疑为圆明园流失的青铜文物“虎鎣(ying)”。英国《每日电讯报》也发文称,这件“虎鎣”为1860年英军从圆明园抢劫而来,有着3500年的历史。
▲从海外归来并入藏国家博物馆的青铜“虎鎣”。
对此,我国国家文物局多次抗议,要求停止拍卖“虎鎣”,但它最终还是以41万英镑(约合366万元)价格被拍出。正当人们失望时,国家文物局收到英国相关拍卖机构邮件,称境外买家希望将文物无条件捐赠给国家文物局。
2018年9月和11月,受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国家博物馆先后两次派出专家团队赴英国对“虎鎣”进行鉴定。国家博物馆研究员于成龙便是鉴定专家之一。
在赴英国的路上,于成龙的心情既激动又紧张,下飞机后他来不及休息一下,更无心看一眼伦敦的秋色,便直奔中国驻英大使馆。第一眼看到“虎鎣”时,那浓浓的“中国气息”便扑面而来——这种熟悉的感觉让他心头一热,眼眶湿润,心里响起一个声音:“就是它!我们来接它回家了。”
流落海外100多年的“虎鎣”,终于等来了接它回家的亲人。
▲2018年9月,于成龙在英国鉴定圆明园流失文物西周晚期青铜器“虎鎣”。
一念在兹,万山无阻。青铜“虎鎣”安全运回国后,国家博物馆专门举行了入藏仪式。“虎鎣”被掠流离海外,是清政府被列强欺凌的耻辱;“虎鎣”回归祖国,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见证。从此,国家博物馆又添了一件身份特别的国宝。
▲青铜“虎鎣”俯视图。
“鎣”为何物?
商周时期是青铜器铸造的鼎盛时代。我们熟悉的青铜器具名称有鼎、爵、簋、鬲(li)、斝(jia)等,那么“鎣”是什么呢?
专家认为,“鎣”是青铜盉(he)的一种别称。青铜盉是古代温酒的铜制器具,形状像壶,有三条腿的,也有四条腿的。但前者自名为“盉”,后者自名为“鎣”。学者朱凤瀚认为,“自西周中期始,即已有‘鎣’的自名。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此名称一直使用”。
这件“虎鎣”的造型,与西周晚期的季良父盉、陕西长安张家坡所出的西周晚期伯百父鎣皆颇为相似。
▲季良父盉,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藏。
青铜“虎鎣”长35厘米,高26厘米,口径12.6厘米,圆口深腹,顶加饰虎纹,盖顶盘踞一只虎身龙尾兽。因流管装饰了卧虎形象,顶盖内铸有“自作供鎣”铭文,故称之为“虎鎣”。英国剑桥大学的文化学者在拍卖行的定名里,也将它称为“Tiger Ying(虎鎣)”。
▲西周晚期的伯百父鎣。
不过,虽名“虎鎣”,但造型中又不乏“龙”的特点,其肩的后部与肩的前部卧虎造型不同,为龙首衔鋬,肩集龙与虎于一体;其盖边缘为窃曲纹,肩部为连续6组龙纹。
▲青铜“虎鎣”内部铭文。
青铜“虎鎣”是目前世界仅存的七件“鎣”类青铜器之一,也是这几件铜鎣中的极精之品。即使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其做工依然精良,充分体现了当时先进的青铜器铸造技术和发达的生产力水平。
文物中的“虎”文化
“虎鎣”不单是一件文物,更承载了中华文化记忆。
“虎鎣”的器盖和管状长流的出口为威武的老虎造型,威猛而不失端庄典雅。器盖内铸的“自作供鎣”铭文,明确了“虎鎣”的用途,就是在祭祀供奉时使用。有专家认为,使用威猛的老虎参与祭祀供奉,足以证明周人对礼制的高度重视。
▲西周中期獄盉,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距今200万年前就出现了虎这一物种。在新石器时代,虎开始被华夏先民神化。先有虎文化,后有龙文化。虎文化与龙文化都参与了中华文明的构建进程。
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M45发现了用蚌壳堆塑的龙、虎造型,说明距今6500年虎和龙一样是先民崇拜的神兽。在距今约5000年前的阴山岩画中,出现孤虎和群虎的形象。《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这说明,以虎为图腾的氏族或已出现。
▲西周中期的作册吴盉,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在先秦的石器、玉器、青铜器中,能看到大量虎的图形和纹样出现。商代的后母戊鼎和龙虎纹青铜尊上,都饰有猛虎纹。虎的形象装饰还出现在重要的礼乐之器上。而这件“虎鎣”,其罕见的虎形装饰及精美独特的造型,凸显了商周时期人们对虎的钟爱。
▲商代晚期玉虎,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虎为瑞兽。“瑞虎佑安”是中国人的吉祥观念。在中国古代星象学中,人们将天上的星座分为二十八宿,分别归属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四象。白虎坐镇西方,被视为战伐之神。
▲战国时期的虎纹圆形金牌饰。
《史记·魏公子列传》中著名的信陵君“窃符救赵”故事流传千古——一枚小小的虎符,牵动着国家和人物的命运。在汉代的铜镜、瓦当、汉画像石等器物或建筑上,都能看到虎的身形。东汉的陶制瓦当,以昂首阔步的白虎为图案,意在以白虎之神威镇守府宅。
▲石家河文化玉虎头,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国博展厅展出的具有游牧民族风格的“西汉虎纹圆形金牌饰”、辽金元时期表现狩猎生活的“秋山玉”,都反映出虎已成为多个民族的文化印记。
南朝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说:“虎头作枕,辟厌恶。”故中国人有将枕头制成虎形的习俗。金代的黄釉黑彩题诗虎枕,刻画的是一只威风的卧虎,虎背上题了戏谑的诗句:“白日驮经卷,终宵枕虎腰。无人将尾蹈,谁敢把须撩”。老虎用品俨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伙伴。
直至今日,人们在春节时贴虎门神,让婴儿戴虎头帽、穿虎头鞋、睡虎头枕,以求镇邪祈福,家宅安宁。
▲金代黄釉黑彩题诗虎枕。
虎是十二生肖之一,代表着强健、勇猛、威风凛凛。中国各族人民都喜欢老虎形象,至今彝族、白族、布依族、土家族等民族还留存着很多崇虎的神话和节庆习俗。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化与发展,崇虎的文化意识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的文化价值。
▲清代翁同龢(生肖为虎)草书虎轴,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期待更多流失文物回归
泱泱中华,文明博大。中华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沉淀了丰厚的文化遗址、珍贵文物和文献典籍。令人痛心的是,晚清以降,国力衰微,大量珍贵文物流散海外。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各国公私单位收藏的中国文物总量超过1000万件,这些流失海外的国宝,成为时代之痛、民族之殇。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就把遏制文物流失、抢救珍贵国宝摆上重要议程,建章立制,开启了追索流失文物的新篇章。从1949年至今,我国成功促成了300多批次、15万余件流失海外中国文物的回归。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成功促成包括“虎鎣”在内的1800余件(套)流失文物返还。近几年,我国流失文物追索返还的国际合作不断扩展深化,流失文物返还的“中国实践”备受世界瞩目。
眺望未来,我们期待更多像“虎鎣”这样的海外流失文物归来。
参考文献:
1.《中国国家博物馆历史文化系列丛书:瑞虎佑安》,王春法主编,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2022年8月第1版
2.《归来:中国海外文物回归纪实》,翁淮南主编,李竞辉、杨晓明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2022年10月第1版
3.《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青铜器卷(西周)》,中国国家博物馆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2020年7月第1版
作者简介:
翁淮南,中国国家博物馆图书资料部主任、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理事、中国图书馆学会专业图书馆分会文博图书馆专业组主任,编审。主要研究方向为物质文化视野下中国思想史跨文化传播。在2022年8月国际博物馆协会布拉格峰会上提出“中国五大文化带”“新時代博物馆发展趋势论”等中国话语。参与策划出版《归来:中国海外文物回归纪实》《关注中国》等“中国精神标识系列丛书”。
来源:“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作者:翁淮南
编辑:刘雅
流程·制作:韩东峻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