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9年以来,我全程参与了上海博物馆少数民族工艺馆馆藏文物的征集工作,参与征集文物10多个批次、总计超数百件(组、套),足迹遍布全国各地。由此,我也见证了新时代上海市为抢救、保护和传承中华各民族优秀文化遗产所付出的努力,切身体会到少数民族文物征集工作的重要价值与意义。
初征告捷保安刀
首次征集少数民族文物的经历,令我印象深刻。2009年7月,我刚到上海博物馆工作,少数民族工艺馆主任包燕丽就交给我一项任务:整理现有馆藏文物,并有针对性地拾遗补缺。
经过一番甄别后我发现,虽然馆藏有新疆、西藏等地大量西部地区的民族文物,但在甘青宁等省区的文物类别上还存在缺项,尤其是世居当地的保安、东乡、撒拉、裕固、土等民族的文物收藏较为有限。当我将调研结果提交给包主任后,她鼓励我发挥曾经参与过田野调查的优势,尝试帮馆里补上这块空白,这为我增添了动力。
我本科就读于兰州大学历史系,读书时选修了一些民族学相关课程,还与老师一起多次前往甘肃积石山、肃南等地进行田野考察。尤其在多次前往积石山后,对著名的保安族工艺和生活用品——保安腰刀记忆犹新。当时,我在大河家保安族腰刀厂获赠的一把折花刀至今珍藏在家里。有感于“赠刀”之恩,让我总想着找机会回馈这份情谊。
虽然保安腰刀与英吉沙小刀、阿昌族户撒刀合称少数民族“三大名刀”,但几乎只在甘青等地流行,并不为中东部地区所熟知。于是,我的西北文物收集之旅就从保安腰刀开始了!当我将这些想法告知甘肃的同学,很快就得到反馈——临夏回族自治州的一位收藏家保存着多把保安腰刀,愿意出让。经博物馆征集委员会批准,由我跟随两位工艺部资深专家一同前往临夏,进行保安腰刀的征集。
从上海到兰州再经永靖县一路南下临夏,沿着黄河溯流而上,让初到甘肃的专家和故地重游的我,都有一种莫名的兴奋。很快,藏家马先生带着藏品来到我们下榻的临夏宾馆。他从包中取出用泡沫薄膜包装的10多把保安腰刀,一一拆开放在我们面前,并如数家珍地介绍“波日季”“雅吾其”“鱼刀”“西瓜头”以及“折花刀”“马鞭刀”“什样锦”等这些不同类型腰刀的名称和由来。
与寻宝电影中曲折反复的情节不同,我人生中的第一次文物征集场景竟是如此和乐融融——马先生以极低价格转让了这批保安腰刀,初衷仅是希望自己家乡的珍宝可以出现在遥远的上海博物馆,让更多海内外人士看到来自大西北的精美文物。他唯一的要求是让我们将这批腰刀放入展柜橱窗后多拍些照片给他,让他和家人永久留存纪念。
在与马先生达成这次愉快的合作后,他又将同样爱好收藏的土族友人介绍给我们。甚至在我们还未提供定金的情况下,他迅速将保安刀稳妥寄到了上海博物馆。
这次征集工作的尾声是在两个月后,少数民族工艺馆正式完成内部调整,我们从这些新藏品中挑选了一把最精美的“什样锦”安放在展厅,并请摄影师专门拍了多张高清数码照片发给马先生,聊表谢意。这段经历不但让我对民族文物征集工作有了最初的认识,也获得发自内心的成就感,文博于己于人都不失为一份值得付出真心、倾注心血的事业。
黑龙江畔鱼皮衣
少数民族工艺馆建成开放以来,一直是上海博物馆的一张亮丽名片,接待的海内外来宾数以万计。2011年,上海友好城市——新西兰达尼丁市奥塔哥博物馆应邀在上海博物馆举办了一次《毛利人的世界》展览。作为回馈,上海博物馆也决定于2013年7月赴达尼丁市举办《从丝绸到银器: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展》。
赫哲族鱼皮衣
从2012年底开始,我除了准备赴新参展的藏品外,还有另一项重要任务——代奥塔哥博物馆征集一套全新的赫哲族鱼皮衣,随7月的展览一同前往新西兰,收入其馆藏。原来,他们的工作人员曾在上海博物馆看到一件我国东北地区的赫哲族鱼皮衣,对此产生了浓厚兴趣。一直以来,包括新西兰在内的太平洋地区都是南岛文化传播覆盖区域,其主流服装材料和样式起源于我国华南地区的树皮布和树皮衣制作工艺。而我们馆藏的这件我国赫哲族用传统工艺制作的鱼皮衣,着实令他们眼界大开。
几经辗转,我与黑龙江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鱼皮衣非遗传承人孙大爷取得联系,在电话中请他代为制作一套成衣。2013年3月初的上海已春意盎然,我依约启程赴同江。过了山海关,地面的新雪尚未融化,越往北走气温越低、积雪越厚,我的心情却是春光明媚。清早从哈尔滨长途车站出发,经过9个小时抵达同江,又在夜色中坐了1个小时出租车才抵达目的地。
孙大爷已等候多时,他把我领进家门后便迫不及待地展示起制好的新鱼皮衣。那时的我早已忘却旅途的疲惫,连忙又请他介绍鱼皮衣制作的主要工艺——
首先是揭鱼皮,晾干需10天左右,再加玉米面鞣制,这里要用到两样工具:较宽无刃的木质鱼皮铡和木锤。前者用玉米面吸收鱼皮中的油脂,可以同时加工几张鱼皮,后者则能使鱼皮软化从而更有韧性。等到鱼皮内侧的油脂消失,显露出内在的纤维后,最重要的加工就完成了。接下来就是将鱼皮拼接好,按照衣服、裤子的形制合成一件完整的作品。在衣裤收边时需要用到“绕针”法,衣边、袖口缝双层,裤身宽大、上衣较短。如今的款式为美观新加了云纹花边,这在过去是没有的。
孙大爷还和我分享了很多有趣的话题,给我讲了赫哲族的历史,特别是许多我不知道的赫哲人的生活细节。我过去一直以为,赫哲族在历史上被称作“鱼皮部”是因为他们一年四季都穿着鱼皮衣,但其实鱼皮衣只在炎热的夏天穿,冬天还是穿暖和的东北狍皮衣。而且鱼皮衣的实际用途与他们的生产、生计有很密切的联系。夏天是大马哈鱼回游的季节,人们驾一叶小舟在江上捕鱼时,鱼皮衣起到了防水服的作用,就像穿了一件厚厚的雨衣。
在了解了鱼皮衣的故事后,我如实告诉孙大爷,他的作品将漂洋过海远赴新西兰永久展出,以后他的名字和手艺也会流传到海外。孙大爷感到很惊喜,匆忙回房又拿出自己珍藏的一顶鱼皮帽、一双鱼皮鞋和一副鱼皮手套,希望我一起带走。他说,这既是对外国博物馆高昂出让费的回馈,更是对我们把鱼皮衣和赫哲族文化带出国门的感谢。收下这额外的馈赠,让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边疆少数民族群众的实诚与豪爽。
三天后,我带着这些“充满味道”的工艺品坐上返程列车,一路上将它们包裹得严严实实,小心地避开小猫、小狗好奇的鼻子。半年后又带着它们登上前往新西兰的班机,将来自祖国边疆的独特气息传递到了数千公里之外。
友情常在山水间
这些年通过民族文物征集工作,我与许多民族地区的朋友结下了深厚友情。虽然当年出让给我们保安腰刀的马先生、出让鱼皮衣的孙大爷后来都没有深入联系,但有一位来自西北的收藏家却与上海博物馆和我保持了多年往来。
2019年,筹办“花满申城——上海博物馆少数民族工艺馆新陈列”期间,我们发现全国55个少数民族的工艺藏品类别还缺少6个民族。那段时间,我们一方面向新疆、广西等地的兄弟博物馆寻求帮助,另一方面也希望那些长期与我们合作的收藏者能有所作为。很快,来自青海西宁的收藏家张老师自告奋勇,要帮我们联系当地的撒拉族文物,之后再由我们出面赴西宁征集,以提高效率。
撒拉族绣花软底鞋
张老师是土族,也是西北地区民族文化爱好者和收藏家,此前曾将自己收藏的大量土族盘绣工艺品赠予上海博物馆。2017年,上海博物馆为拍摄少数民族非遗工艺视频前往青海采风,尚在手术恢复期的张老师领着我花了一整天时间去到互助土族自治县,找到了盘秀非遗传承人,还邀我观看当地有名的“花儿会”。有了这样一位热情真挚的向导,使我对青海民族文化有了更充分的认识。
果然一个月不到,张老师传来消息,说他已经替我们找到了两套撒拉族刺绣软鞋,藏家也愿意转让。由于新展在即,我们征集小组立即飞赴西宁,在张老师家中见识了传说中的软鞋。尽管已经看过照片,但藏品还是让大家眼前一亮——这是全黑的手工软鞋,两朵鲜艳的茶花枝叶茂盛、枝条出挑,漫卷整个鞋底,鞋跟的位置同样绣着盛开的花朵。
张老师告诉我们,过去的西北人家软鞋很常见,是当地心灵手巧的妇女用布缝好充当袜子的,外出劳动时穿好软鞋再着鞋靴,回到家穿着软鞋就能上炕。软鞋及其刺绣工艺生动体现着撒拉族妇女的智慧与灵巧,在当地汉、回、东乡、土等民族中也都普遍流行。而绣在软鞋上的不同植物图案源自各民族的审美偏好,也反映着西北各民族文化既保留自身特点又充分融合,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彼此。
随即,通过张老师的牵线搭桥,这两件软鞋以较低的征集费用转让给了上海博物馆。
张老师是发自内心地热爱民族文博事业,只要他遇到觉得适合收藏或展出的文物,总会不遗余力地发来视频或照片征求我们的意见。这些年来,无论我们最终采纳与否,都丝毫不影响他推广西北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这一点深深地打动、激励着我。张老师不止一次参观过我们博物馆,尤其喜欢到少数民族工艺馆的展厅看一看,了解最新馆藏,尔后心满意足地离开。
这些年,我遍访祖国的大江南北,帮助我们完成征集工作的各民族朋友远不止上述三位。贵州台江县文化局的冯老师向我展示了黔东南苗族的独特技艺和美好生活,凯里市的张先生馈赠我苗家米酒和酒后醒酒的鸡稀饭,三都水族自治县的韦老师一家教会了我马尾绣刺绣技艺,山东平度藤编厂的小杨教我如何编织布依族藤椅,四川茂县的尔玛老师把母亲留下的羌族服饰出让给我们,还有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的小李、福建畲族研究会的蓝老师……这些可爱可敬的人,恕我无法一一细数道来。
就这样,我与这些收藏者、捐赠人的友情通过一次又一次交往互动,不断延续。从他们手中传递到博物馆的,不仅仅是一件件各民族工艺品,也是带着体温的中华文化遗产在上海的一次次精彩呈现。
作者:上海博物馆副研究馆员 张经纬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2年第12期
责编:龙慧蕊 流程制作:王怡凡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