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在北纬20度到40度之间,诞生了人类史上的早期文明形态——农耕文明。原生态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亦成为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它遵从自然规律,崇尚耕读自然,而非掠夺自然资源,讲究“天人合一”的自然宇宙观,符合今天和谐发展的理念。它凝聚着乡土社会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孕育了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乡土民间的生命形态,稳定平衡的历史传承,塑造着中华民族的性格与品格。举世瞩目的元阳哈尼梯田、贵州从江侗乡“稻鸭鱼共生”循环生态系统、贵州黔东南的糯禾文化、湖北恩施的玉露茶文化系统等等,无不为世界生态文明提供了中国传统智慧。
中国贵州省黔东南有着悠久的糯禾耕作史,多样的自然生态和多变的气候条件,使之成为我国独具特色的水稻基因库,被誉为“糯禾之乡”。在历史长河中,黔东南各族人民在适应自然地理生存、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农耕文化。那些与糯禾相关的层层梯田、耕作方式、生活习俗、节日礼俗等,共同组成了多层次的、丰富的糯禾文化,美丽的糯禾区令无数人心生向往。
在2011年——2020年长达十年的时间里,摄影师李劲用镜头记录着黔东南苗族、侗族、壮族等民族与糯禾的故事。他深刻感受到:黔东南原生态糯禾文化是积淀厚重的,集生态家园、生产生活和节日礼俗为一体的,值得记录、挖掘、传承和保护的珍贵农业文化。
风吹禾浪,糯禾飘香
中国人对糯食的钟情由来已久。如小麦之于北方,稻米之于南方,糯禾的故乡主要在中国西南的云南、贵州等地。星罗棋布的梯田,禾浪生烟。春季犁田翻土、夏季播种育苗、秋季采摘果实、冬季蓄水养田,顺应时令劳作,保护生态平衡,孕育了千余种糯禾品种。
糯禾是一种优质稻米。人们把能用谷斗脱粒的籼稻称为稻谷,而不易脱粒只能用刀摘穗的叫糯禾。它的粗蛋白质、粗脂肪、人体所需赖氨酸等含量超过一般优质稻米,耐饥饿、营养价值高。香甜的糯米饭,飘香四溢的糯米酒,是当地人热爱的美食,也是招待客人的佳品,“一亩稻花十里香,一家烹食十户香”,糯禾成为黔东南百家宴上的主角。
▲青山环抱,农家村寨与梯田相互点缀,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如诗如画。(摄于2013年4月,从江县加榜乡)
▲春耕时节总是忙碌的,侗族人赶着牛走过风雨桥,路过秧苗田时留下如诗如画的倒影。(摄于2015年5月,黎平县水口村)
▲层层梯田由浅绿到深绿,清风拂山岗,禾苗迎风荡漾。(摄于2014年9月,从江县加榜乡)
▲金秋时节,稻香袭人,金灿灿的禾稻和云间的村寨融为一体。(摄于2014年9月,从江县加榜乡)
▲糯禾的收割必须用采摘的方式,需要专用的采摘工具。(摄于2017年10月,从江县高增乡新生村)
▲糯米经过“舂米”后,再用颠簸或筛子筛去谷壳并吹掉米糠,就成了白花花的糯米。(摄于2014年9月,从江县加榜乡)
▲夕阳西下,糯禾飘香,芦笙助兴,热闹非凡。(摄于2017年10月,从江县高增乡新生村)
▲从江县大塘村举办“嘎牙锅”期间,每家每户的苗族人都要在自己家里制作传统“花米饭”或“五彩饭”,是糯米颜值和味道的最佳诠释。(摄于2019年4月,从江县大塘村)
▲糯禾米质优、营养高、味道好、耐饥饿。素有“一亩稻花十里香,一家烹食十户香”美誉。(摄于2014年2月,从江县高增乡)
▲糯米既是主食也是逢年过节、走亲访友的必备礼品。(摄于2015年2月,从江县贯洞镇八洛村)
▲煨酒是黔东南月亮山区壮乡的特色酒。原料即当地产的糯米,工序复杂。煨酒酿造技艺是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摄于2015年11月,从江县加榜乡下尧村)
▲黔东南地区的苗族、侗族几乎家家户户都会运用传统酿制法酿酒。每当宾客到来或喜庆日子,不分男女,以酒相敬,不醉不休。(摄于2011年2月,雷山县大塘镇掌坳苗寨)
古老的耕作方式,新型的生态系统
糯禾种植依托“稻、鱼、鸭自然有机循环共生系统”,即“种一季稻、放一批鱼、养一群鸭”,这是中国古老农耕文化的智慧。春夏更迭,人们在梯田里蓄水、耕种、翻土、育苗。秧苗长高后放鱼、鸭,以鸭食虫、以鱼食草、用鸭鱼粪做肥料,消灭了田里的杂草、害虫,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疏松土壤,促进稻谷的生长。“稻、鱼、鸭共生系统”建立了优良的生物链,保护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创造了人与土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环境。每到丰收之际,村村寨寨、家家户户呈现着“饭稻羹鱼”的美好生活景象。
▲长期以来,黔东南依靠传统牛耕方式耕田松土。(摄于2012年5月,从江县加榜乡)
▲耕牛带来的沤积肥料是最具生态价值的有机肥,也是糯禾生态系统保持生态平衡的最关键元素。(摄于2015年5月,从江县加榜乡)
▲稻花鱼,是黔东南特有的一种鱼类。到收割的季节,“稻香鱼肥”双丰收。(摄于2017年10月,从江县高增乡新生村)
秀美田园景观,多彩糯禾风俗
禾晾和禾仓亦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禾晾是世界上最具特色、绝无仅有的晾晒稻谷的方式。禾晾架由木杆搭建,在寨边、溪流边,每个村庄、寨子都耸立一排排禾晾,绵延百米,禾晾架上晾满糯禾,整个村寨沉浸在一片壮观的禾海中,一派秀美壮观的田园风光。建于水上的禾仓,设计科学,夜不闭户,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
黔东南苗族、侗族人民是糯禾民俗文化的忠实守护和传承者。每到吃新节、牯脏节、芦笙节等重大节日里,人们喜食糯米饭、与亲朋好友互赠糯禾,以糯禾作为孩子满月酒的礼物,新房上梁悬挂金灿灿糯禾祈求人兴家旺。黔东南雷山县大塘乡掌批村苗族人在新米节期间,跳起 “扁担舞”。男女老少相约田埂上,男子挥动扁担和镰刀,敲击出美妙的节奏,女子挥动衣服蹁跹起舞,被誉为“田埂上的芭蕾”,代代传承。糯禾深深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精神世界。
▲禾晾既是储藏的需要,也是劳动成果和丰收喜悦的展示。(摄于2017年10月,从江县高增乡新生村)
▲“水上粮仓”可防鼠防虫、防火、相互间隔、通风透气。(摄于2015年11月,雷山县大塘镇新桥苗寨)
▲“石碓”舂米是糯禾文化一部分。(摄于2020年10月,从江县占里侗族村)
▲“嘎牙锅”也叫“开秧节”或“三月三芦笙节”,是曾中断了60年的传统佳节,2017年春恢复举办。节日在吹芦笙中拉开序幕。(摄于2019年4月,从江县大塘村)
▲“嘎牙锅”由吹芦笙、花米饭制作、抢野鸡等活动组成。“嘎牙锅”寓意着春耕将至,大家收心干农活,并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摄于2019年4月,从江县大塘村)
▲庆祝丰收的新米节。(摄于2015年9月,雷山县大塘乡掌批村)
▲收割完毕,芦笙队领着村民排成一排,浩浩荡荡把糯禾稻挑回家。(摄于2017年10月,从江县高增乡新生村)
乡村振兴,糯禾传承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由于黔东南青年劳力大量外出,糯禾的种植费时费力,千百年流传下来的糯禾面临退出历史舞台的危机。随着现代农业科技的应用,糯禾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传统农耕方式慢慢地被现代农耕替代,糯禾以顽强的生命力在黔东南地区延续下来。随着国家扶贫攻坚、乡村振兴,乡村公路广泛修建,现代旅游业在黔东南糯禾区渐渐兴起,挖掘、保护和传承原生态糯禾文化迎来新的机遇。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原秘书长弗朗西斯科·弗朗加利数次来到黔东南,赞扬了黔东南传统农耕文化对国际社会的价值。2011年,从江“稻鱼鸭复合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黔东南山区处于喀斯特地貌区,山高路陡、崎岖不平,要把小型手扶拖拉机运送到高山田地用起来,需要肩挑背扛,非常艰难。(摄于2012年5月,从江县加榜乡)
▲每到下雨之时,土路泥泞不堪,难以发挥拖拉机的运输功能。(摄于2012年5月,从江县加榜乡)
▲随着现代农业科技广泛应用,出现了适合本地糯禾农田耕种的小型手扶拖拉机。(摄于2019年4月,从江县加榜乡)
▲国家扶贫攻坚、乡村振兴,偏远的黔东南月亮山区修筑了柏油路。(摄于2015年5月,从江县加榜乡)
▲由于交通得到极大改善,越来越多的游客进入了曾经封闭的原生态村寨,现代旅游业渐渐兴起。(摄于2013年4月,从江县加榜乡)
(文中图片均由李劲摄影)
摄影师简介:
李劲,四川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摄影家协会理事。作品:《黔东南原生态农耕文化——糯禾》
来源:“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作者:李劲
编辑:刘雅
流程·制作:韩东峻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