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道中华
道中华 |史景迁:一个酷爱讲中国故事的外国人,被称为“汉学三杰”|海外汉学家系列之⑤
发布日期:2023-02-11

微信图片_20221106141017.jpg

二战后,海外汉学研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北美,多家汉学研究中心成立,既整合了研究力量,又培养了人才。一代又一代的北美汉学家开始在中国研究的舞台上施展自己的才华,这其中最负盛名的,要属“汉学三杰”:孔飞力(Philip Kuhn)、魏斐德(Frederic Wakeman)、史景迁(Jonathan Spence)。三位学者均学有所长,对海外汉学研究贡献颇大,且培养出相当多的学生,堪称“一代宗师”。


需要说明的是,有学人认为,“汉学三杰”的名号不过是国内书评界的想象:“汉学三杰纯粹是个当代中国外行书评人创造的概念,却成了普遍流行的概念,比竹林七贤还有名,值得用来写篇学士论文讨论下中国对西方汉学的民间想象。”(陆杨)石伟杰则通过“学术史”回顾,指出这种并称大约在2004年左右即已出现于大陆,并逐渐成为某种“共识”。顾思齐(即胡文辉)凭借个人印象,给出他自己对“三杰”学术的总结:史景迁以叙事和文笔见长,孔飞力以方法和视角见长,而魏斐德以选题和史料见长。这个说法未必完全准确,但却说明史景迁“以叙事见长”的学术风格获得了相当程度的认可,这个风格成为助力他与另外两大汉学家并称的标签。


史景迁1936年出生于英国伦敦。他的家庭,按照中国人的眼光来看,颇有些“书香门第”的气息。1920年代后期,他的父亲德莫特(Dermot Spence)先后在牛津大学和海德堡大学任教,能说一口流利的德语。一战期间,他的外公在英国西部港口城市布里斯托尔的克利夫顿学院教书。他的母亲在伦敦上中学,迷上了法国文学。史景迁有两位兄长,一位是古典学者,一位是化学工程师;他的妹妹是电影制作人,同时也是法语、德语和意大利语的专业译者。他的妻子金安平也是一位学者,研究方向是中国思想,祖父是历史学家金毓黼。


640.jpg

▲青年时代的史景迁。


在剑桥大学,史景迁最初学习的是英国史,之所以转向中国史,其实是一个“偶然”。史景迁参加了剑桥大学和耶鲁大学的一个交换生项目,到达耶鲁后,他才决定研究中国,因为耶鲁大学有专门的中国研究机构,他在那里遇到了自己的导师芮玛丽(Mary Wright)。芮玛丽是费正清(John Fairbank)的学生,以研究“同治中兴”闻名,她给史景迁推荐了很多中国研究的名作,例如瞿同祖的《清代地方政府》、张仲礼的《中国绅士》等。硕士毕业后,史景迁在耶鲁攻读博士学位,在此期间,他前往澳大利亚,问学于房兆楹先生。房先生长于史料,他用中国传统的师徒方式教授史景迁,据说“史景迁”这个中文名就是房氏所取,意为“景仰司马迁”。在跟随房氏学习的过程中,史景迁成为最早进入台北故宫,参阅康熙御批奏折档案的海外研究者。


从研究时段来看,史景迁更为关注明清以来的历史,他参与了海外清史研究刊物《清史问题》(Ch''ing-Shih Wen-T''i)的编辑工作,后来该刊英文名改为late imperial China(直译为“帝制晚期中国”),被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A&HCI)收录,与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主编的《清史研究》,并称为海内外清史研究领域最重要的两大定期刊物。


从主题上来看,史景迁的作品往往切入点较小,但是关切的却是大问题。史景迁的第一部著作是他的博士论文《曹寅与康熙》(Tsʻao Yin and the Kʻang-hsi Emperor),从小的出发点,来展现康熙时期中国政治、社会、文化的风貌,正如该书序言所言:“本书试图把曹寅的一生与他生活时代的制度相勾连,并给予这些制度同等的重视。所以,对我而言,重点不是曹寅在某一天去了哪里,某个时刻的心情感受如何;重要的是,当我们在中国正史里读到曹寅是一个包衣、织造、巡盐御史时,这意味着什么。曹寅的所作所为自然要予以关注;但他原来可能做什么同样重要,或者,更精确地说,律例规定他能做些什么,以及与他同时代的人处在相同的官位时又做了什么。”


也就是说,由曹寅的身份与经历牵扯出的制度运作,才是史景迁关注的核心,于是在书中,他详细介绍了内务府以及八旗、包衣,讨论了曹家的兴起与活动等。1965年,史景迁拿到了耶鲁大学的博士学位,这篇博士论文获得了波特论文奖(John Addison Porter Prize),他也因此破格留校任教。


640 (1).jpg

▲中文版《曹寅与康熙》。


他的另一本书《王氏之死》(The Death of Woman Wang)利用方志等材料,研究了清初山东郯城一位已婚妇女王氏,与人私奔后因生活困难回归家庭,被忍无可忍的丈夫掐死。因为资料上的困难,该书最后一章才提到本书主人公王氏,其他章节则重点描绘了郯城的生态与农民的艰苦生活。


从写作风格来讲,史景迁著述的另一大特点,就是他的很多著作主要是在“描述”,并不尝试去寻找“规律”或者“结论”,他的著作语言文字生动,富有诗意和想象力。其中《康熙:重构一位中国皇帝的内心世界》(Emperor of China: Self-Portrait of K'ang-Hsi)颇具代表性。这本书创造性的以“第一人称”进行叙事,试图窥视一位帝王的内心世界:“他凭恃什么样的心理素质来治理中国?他从周遭的世界学到什么教训?他如何看待治下的子民?什么事情能令他龙心嘉悦,又是什么事情惹得他龙颜勃怒?身为满族,他如何适应于汉人的知识和政治环境,又是如何受到西洋传教士所夹带西方科学与宗教思想的洗礼?”由此可见,史景迁的问题意识其实非常明显,只不过因为写作手法的原因,导致有些人可能会忽略他的思考。


史景迁的写作实践背后亦折射出史学发展的脉络,他学术作品的两大标签:“叙事”和“以小见大”均是如此。自兰克(Leopold von Ranke)系统提出“科学化历史”以来,20世纪史学界逐渐发展出了三种“科学化历史”,分别是马克思的经济解释模式、法国的生态——人口学模式、美国的“计量经济学”方法。随着研究的发展,历史学家们对感觉、情绪、行为模式、价值等问题的兴趣逐渐增加,并且主张他们的研究成果应当被大众所知晓。


有鉴于此,一部分“新史学家”开始回归叙述模式,勒华拉杜里(Emmanuel Le Roy Ladurie)的《蒙塔尤》(Montaillou)、卡洛·金兹堡(Carlo Ginzburg)的《奶酪与蛆虫》(The Cheese and the Worms)等一批“叙事性”名作陆续出版(史景迁与金兹堡有学术上的联系),这被劳伦斯·斯通(Lawrence Stone)称之为“叙事的复兴”。同样以叙事见长的李开元就认为,史景迁的“历史叙事”与“叙事的复兴”的潮流是一致的。


除此之外,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历史学者逐渐将关注点从气势恢宏、高屋建瓴的宏观书写,转向关注日常生活细节、普通民众生活机制的“微观史学”,也对史景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王氏之死》就是典型,王笛将此书列为“微观史学”的代表作。


与这些“新史学家”类似,史景迁也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具有足够的吸引力,他主观上不想遵循道德批判的理论来书写历史,声称推动自己写历史的最大兴趣在于激起读者的兴趣。


640 (2).jpg

▲史景迁参与纪录片《有个学校叫南开》的录制。


史景迁的历史写作较少使用理论,社会科学气息并不多,他认为对理论的过度强调,恰恰是有局限的,在研究中应当谨慎地使用理论。史景迁的写作虽然具有较强的“文学性”,但并不代表他写的内容是原创的,其实他在写作时,也会有意的分析史料。例如在《雍正王朝之大义觉迷》(Treason by the Book)一书中,史景迁对资料来源作了详细的说明,在每章的注释中,还对一些关键材料进行了辨析。


这种写作手法使得他招致了一些非议。1992年,一位名叫布鲁兹·玛兹利士(Bruee Mazlish)的学者写了篇《胡若望疑问的疑问》(The Question of Question of Hu),批判《胡若望的疑问》(The Question of Hu)是一本小说,而不是历史著作,这本书只讲了一个名为胡若望的疯子的故事,却没有解释他为什么疯。以研究中国革命史见长的阿里夫·德里克(Arif Dirlik)则认为他做的历史分析太过肤浅。汪荣祖也有类似的批评:“胡若望到法国变成了疯子,一回到中国就好了,史景迁没有从文化的角度来研究他的疯癫,只是说表面故事而已”。


这些批评与“后现代主义”对史学的冲击有关。以海登·怀特(Hayden White)为代表的历史哲学家,强有力的质疑历史书写与历史解释之间的区分,在文史学界引发了讨论。有史学家认为,怀特将历史学等同于诗学和语言学,已经明显越界,无法苟同。在这种背景下,学术写作具有明显叙事烙印的史景迁,招来类似批评,也就不足为奇了。


640 (3).jpg

▲中文版《胡若望的疑问》。


虽然他的著作引发了争议(笔者认为一位学人的论著有争议未必是坏事,因为这代表了该人的著作有相当程度的讨论度),但是史景迁依然凭借诸多成果,获得了极高的声誉。《追寻现代中国》(The Searching For Modern China)一书,从明清一直写到近代中国,兼具宏大视野和历史细节,长期作为美国大学的中国历史教科书。史景迁任教于耶鲁大学,在2004—2005年期间担任美国历史学会主席,并获得麦卡瑟基金会、美国国会图书馆、《洛杉矶时报》等机构颁发的各种荣誉及奖章,不仅在2001年被英国女王授予勋爵爵位,且在2010年被美国人文科学基金会授予“杰弗逊讲席”(Jefferson Lecturer)这一美国人文科学最高荣誉。


在教学方面,史景迁也保持严谨的态度。任教于耶鲁大学法学院的旅美学者张泰苏,回忆上史景迁本科课堂时说:“上他的课或读其著作时,往往会感到时间流速放缓,外部世界的喧嚣淡去,于是思维以格外澄澈的状态投入到他所描述的历史场景里”,在这里可以获得对历史的沉浸式体验。


任教于波士顿萨福克大学历史系的旅美学者薛涌,则回忆了他上史景迁硕士课程的经历,这门课主要是跟进最新的现代中国史研究,阅读材料也基本是顶尖期刊刚发表的论文,整个课程要写三篇读书报告或论文,史景迁会细致的修改,并且与学生抽空交流意见。


史景迁这种重视叙事的研究风格,也影响了自己的弟子。例如以研究明清时期“军事大分流”见长的欧阳泰(Tonio Andrade),也长于叙事,在回忆其学术生涯时,他自承受到史景迁《胡若望的疑惑》的影响。


史景迁于2021年底去世,引起各方悼念。我们或许可以用美国人文基金会给史景迁的悼词,来总结他的中国研究:改变了西方对中国的误解,颠覆了西方中心论的扭曲心态,客观平实认识中国历史文化。


参考文献

1.李宗陶:《史景迁的历史之味》,《南方人物周刊》2014年第2期。

2.《史学的艺术——史景迁访谈录》,收录于王希、卢汉超、姚平编:《开拓者:著名历史学家访谈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

3.石伟杰:《谁制造了美国“汉学三杰”》,《澎湃新闻》2016年5月7日。

4.谭旭虎:《镜像与自我:史景迁的中国形象建构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5.张泰苏:《缅怀史景迁老师》,《雅理读书》2021年12月29日。

6.王笛:《史景迁<王氏之死>,建构了一种历史叙事》,《澎湃新闻》2021年12月30日。

7.郑培凯:《我的老师史景迁,写中国历史最大的颠覆是什么?》,《三联数字刊》2022年第2期。

8.薛涌:《追思导师史景迁》,《薛涌说》2022年10月24日。




作者简介:


640 (4).jpg


王鹏玮,中南民族大学青年教师,毕业于中山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清史、中国近代史、民族史研究。



来源:“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作者:王鹏玮

编辑:刘雅

流程·制作:韩东峻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