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在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中取得新突破 努力争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省
发布日期:2023-04-08



浙江省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同完整准确全面把握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结合起来,发挥好“八八战略”中的优势论和实践观,深刻观察大局、全面审视工作、明确改进方向,努力争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省,确保浙江民族工作在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中取得新的突破性进展、打造更多标志性成果。


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


浙江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率先打造各民族共同富裕示范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示范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示范区、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示范区,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推动各族群众和民族地区融入新发展格局,共同谱写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率先建立民族工作协调机制。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充分彰显包括民族工作在内的统战工作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法宝作用。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省委统战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和民族工作协调机制作用,浙江省在全国率先建立了以省委分管领导任总召集人、省政府分管领导任副总召集人、17家省级单位作为成员单位的民族工作协调机制。


全域推进“之江同心·石榴红”品牌。确定“五个一”工作体系,聚焦打响一个品牌、建好一个阵地、完善一个组织、丰富一批载体、建立一个机制,发挥“之江同心·石榴红”家园、共富基地、工作室、志愿服务队、宣讲团等1000余个阵地的辐射效应,并将阵地拓展延伸至公园、体验馆(展示馆)、社团、家庭、岗位等,推动每个地市打造“之江同心·石榴红”创建示范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层阵地覆盖全省,形成具有浙江辨识度的“之江同心·石榴红”品牌集群效应,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全面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四级联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七进”走向深入并不断向群团组织、两新组织等拓展,发挥已成功创建的51家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418家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重点培育单位示范引领作用,及新成立的省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形成省市县联创、点线面联动的创建工作新格局。


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

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使命任务


着眼中国式现代化目标,浙江省主要从顶层设计上谋定各族群众共同富裕大场景,从政策供给上拓宽各族群众共同富裕路径。


创新推动民族乡村高质量发展。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浙江“千万工程”实施20周年,我们着力拓宽民族乡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结合强村富民集成改革、扩中提低改革,深入开展民族乡村共同富裕“十百千万”培育工程和“五畲”系列培育工程,支持民族地区在融入“千村未来,万村共富,全域和美”美丽乡村行动中积极作为。全省共培育省级各民族共同富裕团结进步精品带(区)8条、民族乡村振兴试点25个、共同富裕点57个,共富领军人物在民族乡村振兴中发挥了引领带动作用。


政策供给助力各族人民共同富裕。注重发挥民族工作协调机制作用,省政府专门出台《支持景宁县走山区县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特色之路实施方案》,在浙江省支持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等系列文件中推动相关政策聚焦民族乡村发展。各项政策进一步突出“融”字,联动财政部门落实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增长机制,到2025年将累计增长至5000万元。


擦亮“浙里一家亲”文化品牌。充分发挥浙江历史人文优势,以“浙里一家亲”为纽带,坚持守好红色根脉,谋划创作一批文艺作品,讲好实现共同富裕、促进民族团结的好故事,为浙江省建成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更多民族团结素材,展示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新局面。


牢牢把握以伟大自我革命

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要求


建设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示范区,坚持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注重横向耦合、多跨协同,上下联动压实各方主体责任,围绕破解民族工作领域的重大任务、重大需求和难点、堵点、痛点,突出管用好用、实战实效数字化改革应用。


推动制度重构。省委、省政府出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省建设实施意见,联动浙江统战、发改、人社、文旅、团省委等省级各部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制定出台相关意见,着力打造具有浙江辨识度的“三项计划”品牌。聚焦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建立健全民族工作领域管理服务体系,全面推进覆盖全省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社区民族工作标准化建设,健全民族工作领域政策法规体系。


推动系统重塑。通过民族事务治理全域数据集成,全流程业务重塑、多部门多跨协同、创新体制机制,从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五个维度构建“和融”指数模型体系,全域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城市创建。建立完善推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纳入城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制,完善统战(民宗)社工体系,推广社区民族工作标准化建设。


推动大场景建设。建设“浙里民族团结石榴红”在线应用场景,“浙里民宗快响”应用子场景,随着一系列子场景的全域贯通使用和上线推广,有效推进了全省民族工作系统性重塑、创新性变革,让来浙各族群众进得来、留得住、富得起、融得好。依托国家民委开展“云上民族村寨”建设契机,数字赋能民族乡村振兴红利,引导和发动社会各界资源向民族乡村聚集,围绕产业培育、共富帮扶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一体化系统集成,全面推进民族乡村振兴。


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


站在对口支援工作是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基础、经济基础、社会基础的高度,浙江省不断强化顶层设计,做好统领团结奋斗文章。


巩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基础。在国家制度优势促进区域合作过程中牢牢把握对口支援工作的最终指向,广泛开展“藏浙一家亲”“疆浙一家亲”“川浙一家亲”“青浙一家亲”等主题宣传活动。推动基层民族群众来浙交流,加大来浙就业创业支持力度,打造精品网红旅游线路,形成一批对口支援工作的经验、样板。


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基础。联合省级各部门以“1+11+N”模式全域推进“三项计划”,省市县(市、区)联动加强与援藏、援疆、援青、援川等对口支援指挥部的沟通联系,将“三项计划”纳入对口援助工作计划;会同发改、教育、文旅等部门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落实一批“三项计划”项目。


拓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在全省现代社区建设中加快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围绕就业落户、社会保障、就医就学、房屋租赁等民生一件事需求,推动配备统战、民宗社工,提供便民惠民服务。实施“浙里石榴红”“五百工程”阵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在浙江对口支援重点单位企业统建“浙里石榴红”品牌。注重在对口支援工作中融入浙江先进的发展理念、管理经验,助推各族群众开阔视野、更新观念、提升能力。


(作者系浙江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主任




作者:鲍秀英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3年第02期

编辑:金向德  流程制作:韩东峻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全年定价90元。

订阅方式(二选一):
一、邮局订阅(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中国民族(汉文版)邮发代号:2-91
中国民族(蒙古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237
中国民族(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7
中国民族(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8
中国民族(朝鲜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392

二、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联行号:102100020307
联系电话:010-58130831;传真:010-84504624;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