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文化碧玉龙发现于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塔拉村,通体墨绿色,身体卷曲呈字母“C”的形状,由猪、蛇、马、鹿等多种动物形象组合而成,神态灵动,整体线条流畅,极具美感,被誉为“中华第一龙”。
1971年,村民劳作时偶然发现的一件生锈的“铁钩子”,其实是精美的碧玉龙。当时,翁牛特旗文化馆负责人带着它奔赴北京,请中国考古学界的泰斗张忠培进行了鉴定,最终认定这件碧玉龙是珍贵的红山文化时期遗物,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
红山文化因最早发现于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后遗址而得名。1964年,经中国考古学家尹达正式命名为红山文化。其起始于距今约65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范围广阔,包括今内蒙古东部的赤峰、通辽以及辽宁省西部和河北省北部的部分地区,其中红山后遗址、那日斯台遗址、牛河梁遗址最具代表性。在红山文化时期的聚落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石锄、石刀、石磨盘、磨棒等生产工具,可见当时人们的制石、制玉技术尤为突出。红山文化末期,社会内部出现分化,确立了等级制度与王权,以祖先崇拜、天地崇拜、龙图腾崇拜为代表的公共信仰和以玉为载体的礼制系统成熟,使西辽河流域跨入了文明的门槛。
位于内蒙古赤峰市的红山文化遗址
玉,石之美者也。史前古玉大多不是日常生活用具,而是服务于宗教、政治的礼仪用品。玉器的出现,集中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产技术、科技水平和社会组织形态、思想观念等综合发展情况。红山文化时期,玉器的种类更加丰富多样,其中以动物形玉器独具特色。动物形玉器体现着红山先民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崇拜,以及万物有灵的观念——碧玉龙就集合了多种动物的形态,造型灵动,是红山文化玉器的代表作。
碧玉龙
龙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是权威的象征,是保佑人们风调雨顺的祥瑞化身。远古时期,人们出于对大自然的敬畏,将自然界中具有突出能力的动物视为祖先的化身或神灵加以尊崇。其中,龙是最为神奇的,其形象最早发现于距今8000年的兴隆洼文化。人们还在辽宁查海遗址发现了由大小均等的红褐色砾石堆砌而成,身长19.7米、宽1.8—2米的巨龙堆塑。它位于聚落遗址中心的广场上,头部朝东南,尾部朝西北,与聚落居民房址方向一致,显示出龙形象的神圣地位和特殊的文化含义。此外,赵宝沟文化的矮腹陶罐上也刻画了猪首龙的形象。至红山文化时期,人们已经将龙的形象高度抽象凝练成玦形猪首或“C”型龙,将其赋予极具灵性的玉器之上。这些玉器成为红山文化时期先民日常祭祀、墓葬祭祀活动时的重要器具,代表着至高无上的神权。至此,龙作为精神图腾的象征地位得以确立。
70多年前,在内蒙古翁牛特旗东拐棒沟还出土了一件与碧玉龙形似的黄玉龙。其为岫岩河磨玉,整体为黄绿色,首部和尾部有红色岩皮,中部钻孔,整体造型极富动感。黄玉龙身体近似蛇身,长而弯曲,形似字母C;双目凸起呈菱形,下颌部刻网状装饰;鬣部末端较为圆润,微微上翘,十分灵动。
黄玉龙
中国龙是中华文明的符号之一,中国人被称为“龙的传人”。中华文化又有尚玉的习俗,自古有以玉喻德、以玉喻君子的传统,红山文化碧玉龙可谓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位于祖国大地东北方的红山文化已然展露出“文明的曙光”,红山文化所在的地区被誉为“文明太阳升起的地方”。在本土文化发展的基础上,红山文化广泛吸纳源自中原的仰韶文化元素,然后又传播到了中原地区。“华山玫瑰燕山龙”,红山文化、仰韶文化等文化的交流交融,汇聚成了中华文明起源的“满天星斗”,促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文:董晨阳
作者为内蒙古博物院馆员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3年第6期
责编:王怡凡 流程制作:高宁(见习)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