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承德考察时强调,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其丰富内涵,以利于更好坚定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我们牢记总书记嘱托,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旅游业作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着力讲好古往今来承德发生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全力打造旅游促“三交”示范城市。
讲好历史“三交”故事
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避暑山庄研究院等文化研究机构,编纂《清史诗画》《热河文庙》等一批文献资料,深度发掘六世班禅觐见、土尔扈特万里东归等重大历史事件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中的历史作用和时代价值。彰显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主题,组织42名专家学者和行业骨干,编制了71个景区景点导游词,并对全市导游员进行专题培训。
整合市区5家文博单位,组建避暑山庄博物院,集中打造民族团结展、承德通史展等5大展馆,“望长城内外——清盛世民族团结实录展”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精品奖。以六世班禅觐见为主题,同故宫博物院、扎什伦布寺共同举办了“须弥福寿——当扎什伦布寺遇上避暑山庄”文物展,讲好中华民族团结进步的发展史。
坚持用现代科技手段,打造以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为主题的大型露天实景演出《鼎盛王朝·康熙大典》《草原丝路》等智慧旅游新业态,让游客在沉浸式、嵌入式体验中,进一步增进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认同、文化认同、情感认同。
讲好当代“三交”故事
成立塞罕坝生态文明研究院,推出“艰苦奋斗路 绿色塞罕坝”红色之旅,创作电视剧《最美的青春》、话剧《塞罕长歌》等文艺精品,深入挖掘整理宣传各民族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三交”内涵与故事,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依托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打造1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创作以弘扬抗战精神为主题的电视剧《打狗棍》《勇敢的心》,让各族干部群众从中感悟长城文化、传承革命精神。每年来承德学习、考察、旅游的各族群众达7000万人次以上。
扎实做好对口援藏援疆各项工作,与西藏阿里、新疆尉犁在文化、旅游、人才、教育、医疗等方面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三地互派挂职干部249人,先后输送支边支疆大学生93名,为受援地培养优秀大学生1000余人,每年组织西部青少年学生与承德开展“石榴籽一家亲”主题夏令营等活动。
全力打造示范城市
持续深化“三交”内涵,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各族群众实现共同富裕。深入实施“旅游+”战略,依托良好生态和全国稀有的温泉资源,努力打造京北医养康养基地、京北生态有机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国际生态旅游城市,让各族群众在产业链上增收致富。充分发挥好“普通话之乡”作用,着力打造普通话体验、研学、培训基地,积极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扎实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推动百项课题研究,开展专题研讨,促进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
(本文是作者在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现场交流会上的发言摘编)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3年第11期
文:河北省承德市委书记 柴宝良
责编:张红彬 流程制作:高宁(见习)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