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中华文化符号解读·甘肃卷
河西走廊——条居功至伟的通道
发布日期:2023-12-28

      有诗人曾写道,从前慢,车、马、邮件都很慢。而在甘肃嘉峪关市新城魏晋墓出土的《驿使图》壁画砖上,我们却可以一瞥古时“河西快递”的速度。瞧,这位驿使神情专注,头戴黑帻,手持信物,策马飞驰,一路向前,只为使命早达。

      “三边锁钥河山壮,万国车书驿路通。”这些零星分布的驿站,犹如“国之血脉”般接力串联起狭长纵深的通道,促成了河西走廊历史上各民族古老、系统、深远的交往交流交融以及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互鉴。

      从史无前例的凿空到全方位的经略,从彼此往来到深度融合,丝路、长城、造像、会盟、铁路、航空……古往今来,这条中华民族的伟大走廊,上演了一幕幕各民族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故事,它也因此成为了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华文化符号之一。

      河西走廊穿越千年、历久弥新,值得用“伟大”来形容。

大漠驼影--2018年8月19日,游客在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游览。张晓亮摄影报道.jpg

大漠驼影  张晓亮/摄


凿空·连亘世界的通衢大道

      铺展开中国地图,在辽阔的西部大地上有一条形似玉如意的狭长地带,它东起乌鞘岭,西至古玉门关,南边为白雪皑皑的祁连山,北面是马鬃山、合黎山和龙首山相接而成的绵延山岭,地势狭长,延展纵深,全长约1000余公里,最狭窄处仅有数十公里,因位于黄河以西,故称为“河西走廊”。

      河西,是地理界定;走廊,则是人文概念。

      这条天然形成的狭长走廊如咽喉,成为南北连贯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东西连接黄土高原和新疆塔里木盆地的枢纽地带,恰好处于中国西部西出东进、南来北往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极为重要。

      祁连山脉覆盖的积雪和史前冰川融化后,形成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源源不断流入河西走廊。它的东西两侧分别是石羊河和疏勒河,三大水系滋养了河西绿洲。大自然的神奇造化,让河西走廊囊括各种地形地貌环境。据史载,秦汉时期,祁连山下森林和草原延绵千里,自然条件较为优越。在河西人的眼中祁连山是非常神圣的,匈奴语“祁连”就是“天”的意思。

      费孝通先生提出,中华大地由六大板块和三大走廊构成,走廊则发挥着连接六大板块的作用,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居于重要地位。“走廊”不再是地理名词,而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空间网络:它往往穿越若干个行政边界的“隙地”。而走廊连接起来的若干“隙地”——所谓的“化外之地”却别有景象,它不再是一条静态的物理空间意义上的“廊、道、路、网”,而是动态的社会与文化关系网络。走廊上的族群、文明、社会、经济、政治等关系的错综叠合,体现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地处丝绸之路主干道的河西走廊,自古就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舞台,是中原通向西域乃至中亚、西亚和北非的必经之路,是东西方文化交流互鉴的黄金通道,当之无愧成为了我国路线最长、历时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文化最丰厚的民族走廊,深刻昭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路向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中,河西走廊事关国家的政治经略、经贸繁荣、文化交融。敦煌莫高窟第323窟的壁画就生动地反映了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被司马迁称赞有“凿空”之功的张骞,从长安出发一路向西,最终成就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也让河西走廊风采卓然。

2831689947062_.pic_hd.png


疆域·“河西四郡”的历史坐标

      2023年初,国家图书馆开年大展“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惊艳众人。殷商甲骨、居延汉简、敦煌遗书、明清内阁大库档案,文物荟萃一堂,溯源中华文脉。其中,就有1991年出土的敦煌悬泉置汉简。这些汉简是汉朝公务人员在出使、巡行时要求各地办理通行、过关、乘车、食宿等事项的公文凭信。而在诸多流沙坠简中,有一枚简牍正面记载的“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即今天我们熟知的“河西四郡”。

      汉武帝时期,张骞和霍去病,一文一武,双线并行开启了中原王朝经略西域的历史大幕。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军一举击退匈奴,开始统辖河西走廊,随之“列四郡,据两关”。

      武威,彰显汉朝的武功和军威到达河西;张掖,取“张国臂腋,以通西域”的深意;酒泉,城下有泉,泉水若酒,扼守河西走廊西北要冲;敦煌,敦,大也,煌,盛也……武威、张掖、酒泉、敦煌,“河西四郡”的每一个名字,都彰显着中华民族的雄心与胸怀。玉门关、阳关屹立在汉长城的最西端,守护着西汉国家大一统的要塞门户。

      郡县行,天下安。继“河西四郡”之后,西汉政府又相继设置凉州刺史部,对河西走廊实行有效的行政管辖,各郡的职能也经历了从纯军事向地方行政和军事双重功能的转变。同时,在令居以西修筑边塞屏障即长城,解决河西军事交通和防务问题,从而形成一套完备的军政管理体系,确立了两汉乃至后世历代中央政府对河西地区行政管理的基本格局。时至今日,威名赫赫的“河西四郡”早已变身为欣欣向荣的五座城市(包括与酒泉相邻的嘉峪关市),而它们的名字历2000多年而不改。

      西汉设郡后,进行了大规模移民屯田和开发,中原的政治制度、文化艺术和生产生活方式随之得到广泛传播,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汇聚融合,河西走廊的绿洲农业和畜牧业得到较大发展。《汉书·匈奴传》记载,汉宣帝时期的河西走廊一带已是“人民炽盛,牛马布野”。

      作为一条民族交融大通道,历史上有诸多民族在河西走廊往来迁徙和繁衍生息,匈奴、吐蕃、回鹘、党项等还曾在此建立少数民族政权。在祁连山主峰团结峰下,长期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中原王朝和西北少数民族建立的地方政权都把河西走廊作为经略西北的重要战略支点,共同开发、建设和守护着这一片热土。

      在历史长河中,河西走廊一次次见证着“大一统”的荣光时刻……

      汉伏波将军马援说:“行天莫如龙,行地莫如马。”奔腾的天马,驰骋在河西走廊的历史尘烟中。汉武帝西域寻良驹,挥斥作赋《天马歌》;河西设郡后,马匹被广泛用于交通驿路、长城防御、军事行动以及生产生活等,西汉始建的山丹马场至今依然是世界上最大、历史最久的马场;出土于武威雷台的铜奔马,其造型集合了河西马、大宛马、蒙古马等马种的优点,象征着中华民族昂扬奋进的龙马精神,已成为中国旅游标志。

      公元609年,张掖焉支山,因一场“四海一家”的大相聚而永留史册。西巡至此的隋炀帝举办了盛况空前的焉支山博览会,开“世博会”之先河。

      1247年,河西走廊更是迎来了一次历史性的会面。西藏藏传佛教萨迦派首领萨迦班智达·贡嘎坚赞应蒙古大汗窝阔台的次子阔端之邀,来到凉州(今甘肃武威)会见,史称“凉州会盟”。双方经过反复磋商达成共识,确定了西藏和平归顺事宜,避免了战火与动荡,维护了国家团结统一和社会稳定安宁,为元代中央政府实现对西藏地方的直接管辖和有效治理奠定了基础。此次会盟成为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发展史上的重大转折,对于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以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巩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扼明长城西端、河西走廊枢纽之地,乃明朝中央政府管控西北边疆的锁钥,也见证着各民族乃至东西方的商贸往来、文化交流,是中华民族守望相助、开放包容的重要象征。

      清代,历经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河西走廊成为中央政府经略新疆的战略要地。1876年,晚清名臣左宗棠途经河西走廊进军新疆收复失地,沿途命令部下于道旁遍栽树木,留下“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的新景象。

      明末清初学者顾祖禹曾在《读史方舆纪要》中论述道:“欲保秦陇,必稳固河西;欲固河西,必开拓西域。”“凿空”西域,让贯通亚欧非的丝绸之路逐渐成型,“列四郡”更加有效保障了丝路的畅通,堪称功在西汉、利在千秋,不愧为河西走廊上光彩夺目的明珠。


交融·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英娘曼妙的舞姿、画师“神笔张”的生花妙笔、丝路乐舞的流光溢彩……经典舞剧《丝路花雨》仿佛从敦煌壁画中“飞出”。

      癸卯新春,甘肃省歌舞剧院创排的经典舞剧《丝路花雨》在国家大剧院再次掀起观演热潮。这部源于敦煌艺术的舞剧,以丝绸之路和平与友谊为主题,博采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艺术精华,演出40年经久不衰,被誉为“中国舞剧的里程碑”。

      “华戎所交,一都会也。”曾经偏居沙海一隅的敦煌,根在中原、兼容并包,融合了我国各民族乃至东西方文化的灿烂精华,永恒记录了中华文化的盛大辉煌,孕育了属于全人类的艺术经典。在敦煌莫高窟第156窟《张议潮统军出行图》中,我们得以一瞥彼时的繁华场景。200余人的浩荡队伍中,有中原人、吐蕃人、西域人,还有身着粟特人服饰的射猎骑队,乐队里的中原箫鼓与西域管乐相映成趣,这正是唐代河西军旅中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寻常场景。

      随着丝绸之路的畅通,来自中亚、西亚等地的商旅大量进入,使河西走廊的文化面貌呈现多元气象。唐代诗人岑参曾写到:“凉州七城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隋唐时期九部乐中的西凉乐、龟兹乐、天竺乐、康国乐、疏勒乐、安国乐都是经由河西传入宫廷,风靡于中原的西域百戏、胡旋舞、柘枝舞最初先流行于河西。

      乐舞石窟,一动一静,串联起河西走廊雄浑的文化交响。

      武威天梯山石窟,始建于北凉王沮渠蒙逊时期,是西域以东最早见于史书记载的开窟造像,烙印着佛教进入中国的清晰线索。天梯山石窟以中原文化特色为主,同时承袭了西域龟兹、于阗等地造像传统,是佛教东传并开始中国化的典型代表。因此,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宿白先生将其定义为“凉州模式”,尊为“中国石窟鼻祖”。

      “凉州模式”一直影响到平城(今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的建造,最终在洛阳龙门石窟达到石窟艺术中国化的顶峰。这些由时光雕刻的中原石窟造像艺术,无不闪耀着凉州石窟的最初光彩,成为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不朽例证。

      无疑,河西走廊早已是佛法东渐中原的前沿地带。

      “质而不野,简而必诣。”河西走廊培育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译经大师——鸠摩罗什。在凉州的17年间,鸠摩罗什熟练掌握了汉语,为日后佛经汉译打下语言基础。他的翻译,既准确地把握原文意旨,又将汉语的美感发挥到极致,“心田”“苦海”“未来”“爱河”……这些最初由他翻译创造出的汉语词汇,至今依然滋养和丰富着我们的精神世界。从龟兹到凉州、再到长安,鸠摩罗什的影响早已远超出佛教范畴,他的人生历程也成为了当时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交流交融的一面镜子。

      古往今来,河西走廊始终深受中原儒家文化的影响,历代先贤大儒让河西儒学薪火相传,共同守护中华文明的根脉。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大地,五胡入华。大批中原世家大族渡过黄河,落脚河西。他们带来了中原文化,儒学也由此扎根河西,最终反哺中原,成为隋唐文化和制度的重要来源。

      位于河西走廊中段马蹄山下的临松薤谷,经过汉朝近400年的经营,农耕、畜牧与商贸发达,犹如西部的“世外桃源”。儒学世家子弟郭荷从陇西迁至张掖,教授的河西子弟多达3000人,尊儒重教之风绵延不绝。后来,他的弟子郭瑀带领学生在马蹄山上开凿石窟。师徒相传,文脉赓续。郭瑀的弟子刘昞最终成为河西士林的领军人物,受到西凉王李暠赏识,担任西凉主管文教的“儒林祭酒”,被北魏孝文帝誉为“德冠前世,蔚为儒宗”。尽管河西地区政权更替频繁,但地方统治者皆崇文重教,河西走廊成为当时中国北方的儒学文化中心。如今的武威文庙位列全国第三大孔庙建筑群,里面高悬的一块块匾额,印证着中华文化在河西走廊的生生不息。

      难怪,陈寅恪先生曾如此评价河西走廊道:“中原魏晋以降之文化转移保存于凉州一隅”“惟此偏隅之地,保存汉代中原之文化学术……加入隋唐统一之混合之文化,蔚然为独立之一源,继前启后,实吾国文化史之一大业。”


新生·历久弥新的伟大走廊

      “河西走廊是读不完的大书,我愿终身为徒。”鲁迅文学奖得主叶舟带着他最新的长篇小说《凉州十八拍》回到了故乡。从文姬归汉的“胡笳十八拍”到当代小说《凉州十八拍》,与河西走廊有关的书写不绝如缕。

      如今,《河西走廊通史》编纂工作已经正式启动。该通史按照“大一统”国家安全稳定、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丝绸之路文明互鉴、生态环境保护4条主线进行编纂,力求全面深入地呈现河西走廊的历史内涵和文化价值。

      探访河西走廊,遍地是历史的遗迹,到处是壮丽的风景。从历史中走来,各族群众在这片土地上守望相助、手足情深,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携手同心谱写着河西走廊的崭新篇章。

      近年来,甘肃省出台《“一廊一区一带”行动方案》,全面深化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着力持续打造河西走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试点建设河西走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2023年初,随着“一廊一区一带”行动3个片区联创共建启动会议的召开,全省创建工作按下“快进键”、驶入“快车道”,进一步推动“一廊一区一带”行动更精准、目标更明确、任务更聚焦。目前,河西走廊5个市中的4个已创建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不断在甘肃全省发挥示范作用。

      自古以来,河西走廊就是我国西北地区交通要道和对外开放前沿阵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地处丝绸之路黄金段的河西走廊巧借东风,阔步走向广阔世界,为绘就共建“一带一路”的甘肃画卷,贡献着与时俱进的“河西力量”。2016年,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一亮相,便引起世界瞩目。2021年,敦煌市成功入选“东亚文化之都”。

      甘肃省在《“十四五”河西走廊经济带发展规划》中提出: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交通、能源、电信、物流战略大通道以及“一带一路”建设重要路段,河西走廊经济带处在多重机遇的叠加期,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为其带来了历史性机遇、指明了前进方向。新发展格局的构建、“一带一路”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深入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新格局的推进形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全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确定,都为推动河西走廊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创造了光明前景。

      立足新发展阶段,建设中的河西走廊经济带已见证了数项超级工程诞生,一条历久弥新、继往开来的经济走廊和能源走廊已然惊艳世人。

      2014年通车的兰新高铁,从兰州出发,跨过祁连山脉,横穿河西走廊,直奔新疆乌鲁木齐,甚至驶出国门,续写着丝路新传奇;

      戈壁之上,“风光”无限,酒泉风力发电站和亚洲最大的熔盐塔式光热电站,把风和光化为最清洁的能源,持续释放着蓬勃的生命力;

      一条条强大的超级电网,在数十米的高空平行组成河西电网,沿着河西走廊向东延伸;

      地表之下,一条绵延4000多公里的天然气管道穿越河西走廊,通过西气东输为全国10个省区市输送强大的能量。

      铁路、公路、航空、电网以及深埋地下的油气管道,与古老的长城同向而行、真实可感,重新串联起伟大的河西走廊,共同向着伟大梦想不断奋进。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 2023年7月 甘肃增刊

文:黄达远 刘再聪 刘雅

作者黄达远为西安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院长、教授,丝绸之路与欧亚文明研究中心主任;

刘再聪为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教授,河西走廊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责编:牛志男  流程制作:高宁(见习)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