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一个“神奇”的中国汉字,隐喻着关于这片土地的造物想象。
在《山海经》中,被简称为“闽”的福建有着如此的地理身世:闽在海中,其西北有山。这在某种程度上道出了福建山海呼应、相生相伴的山水经络与历史文脉。
闽山,不是一座山,而是八闽腹地连亘的群山。赣闽交界处拔地而起的武夷山脉“奇秀甲于东南”,福建人的“母亲河”闽江从这里源源而出,也塑造了秦风汉韵的闽越王城,由此闽越文化成为中华文明“重瓣花朵”中的同心一瓣。武夷山中,大儒朱子也辛勤如茶农,用心血耕耘着中华文明的精神沃土。文脉如山脉,高山仰止。
通江达海,古今贯连。
闽水如画,闽江尤秀。闽江是接山连海的“黄金水道”,来自武夷山的茶叶一路北上,开启茶道万里;东流入海的闽江口,见证了近代国人的奋发图强。还有,汀江两岸红旗如画、民心所向;晋江潮涌,勇为人先、爱拼敢赢。流传久远的“送王船”民俗,则承载着闽南人乃至海外华人飘洋过海的共同记忆。
开风气之先,汇百代之流。历史上中原人士数次南迁,中华文化开枝散叶、根深干壮,客家文化、闽南文化枝繁叶茂。无论闽西的土楼围屋、闽南的红砖古厝,还是闽北的徽派建筑,亦或是海峡两岸均可见的岛屿石头厝,都凝结着敬乡怀祖的情怀。
沧海桑田、岁月洗礼,江山多娇、地灵人杰。自古以来,各族先民胼手胝足、披荆斩棘,携手同心、命运与共,绘就了这如锦似绣的山河画卷。这片热土,从来就有搏风击浪“下南洋”者,就有筚路蓝缕孜孜以求星火燎原者,更不乏“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的创造者、建设者。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初冬时节,我们走进八闽大地,探寻何以“福”“建”,读懂这本立体的“山海经”。
福建土楼的典型代表:位于福建龙岩市永定区湖坑镇洪坑村的振成楼内景
山海溯源:文明初光
“闽在海中”。那么,闽人从哪里来,又经历了怎样的变迁?
带着这一山海之问,我们在“洞天遗珍”中寻求答案。
距今约20万年至3万年前,古人类就活动在被誉为“南方周口店”的三明万寿岩一带。这个填补了福建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空白的文化遗址,是迄今为止华东地区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旧石器时代洞穴类型居住遗址,也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两次作出重要批示、亲自抢救保护下来的文明瑰宝。
从万寿岩出发,漫长时光里,“福建人”相继从旧石器时代进入新石器时代。
“北有山顶洞,南有奇和洞。”作为一处旧石器时代晚期向新石器时代初早期过渡的洞穴遗址,位于闽西漳平市的奇和洞遗址被视为史前考古重大突破,距今1万年前已有人类定居于此,并从事采集和狩猎活动。奇和洞遗址人类遗骸的发现,为探讨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转变过程中人类的体质特征、1万年前南北人群的生存状态甚至现代人的起源和人类迁徙等问题,都提供了新的实物材料,并且对海峡两岸人群的迁徙、文化交流以及南岛语族的起源与扩散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距今约4000至5000年,在闽江与大海交汇处的滨海地区,刀耕火种的闽侯昙石山先民开始转向大海谋求生存发展,闽地的海洋文化就此肇始。昙石山文化遗址,揭示了福建与海峡对岸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紧密联系,对史前海峡两岸文化交流、闽台古文化渊源及南岛语族等研究意义重大。
随着福建与长江流域、中原地区日益广泛的交往交流交融,华夏文明的光芒辉映八闽,孕育出以武夷山城村汉城遗址为代表的闽越文化。
“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居民。”从中原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推动闽越国的生产力达到空前水平。在城村汉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闽越史光”展览中,那些制作精巧的陶水管、空心砖、花纹地砖都是营造王城的有力物证。
置身城村汉城遗址,效仿秦汉之风、处处彰显威严与秩序的宫阙早已不复,据说山野中不时可见印刻“万岁”“未央”字样的瓦当。作为中国保存最完整的汉代古城遗址之一,这个遗址体现了闽越与中原在互相借鉴、融合基础上开创地区文化新阶段的典型模式,更是东南地区融入中华大一统、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生动案例。惟其如此,它当之无愧地成为武夷山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被世界遗产委员会专家称为“中国的庞贝城”。
位于福建武夷山市城村汉城遗址的闽越王城博物馆
夕阳西下,从遗址深处那口古井中打出的泉水依然清澈甘甜,令人感叹不已。难怪,附近的村民至今还在用井水泡茶。
无论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历史,武夷山脉都被视为闽越与长江流域的过渡地带。闽江蜿蜒,流经福建38个县市,最终流入大海。福建之名,便是由福州、建州(今南平建瓯)两座闽江畔的城市名字合并而来。
得益于连山接海的地理环境,以武夷起笔,以闽江作墨,福建人融农耕文化与海洋文化于一体,为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增添了厚重而华丽的篇章。
当然,在中华文明的“满天星斗”中,还有八闽文明初光里那一抹深邃的“蓝色星辰” 。
乘坐动车,跨越海坛海峡登上福建第一大岛、我国第五大岛——平潭岛。犹如洞开一扇“穿越之门”,我们也随之回到山海惊奇、鸿蒙出世的远古时期。
距今6500多年前,处于平潭岛山麓与海湾间台地之上的壳丘头地势平坦、日照充足,成为先民理想的聚居地。再后来,他们乘着独木舟,冲破惊涛骇浪,在广阔的太平洋繁衍生息。作为远古先民向大海迁徙的第一块踏板,平潭正是南岛语族的祖源地之一。
壳丘头遗址群是目前福建沿海地区发现的最早一处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福建博物院研究员、平潭国际南岛语族研究院院长范雪春长年工作在壳丘头遗址考古发掘一线,他告诉我们:“南岛语族的起源与扩散是太平洋考古学中的热门课题,目前国际上已基本达成共识——南岛语族的原乡应该在中国大陆东南沿海。”
福建平潭壳丘头遗址群—龟山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近年来,国家和福建省大力推进南岛语族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利用。继国际南岛语族考古研究基地落地平潭之后,2021年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研究项目纳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前不久,国家文物局召开的“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展工作会,通报了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研究等4项考古最新进展: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研究通过对福建平潭岛壳丘头遗址群等遗址展开系统考古学研究,不断完善了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考古学文化时空框架,揭示了我国南岛语族祖先人群的文化特征、生计模式、社会结构变迁,反映了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史前人群深耕大陆、开发海洋的文化特征,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的重要实证。
海阔天空、波澜不惊,生生不息、共有家园。日前,首航的国际邮轮“蓝梦之星”从平潭码头出发,驶向菲律宾苏比克港。无疑,这条航线的开通将进一步促进我国与太平洋岛国间的交往交流。
山海问道:“两个结合”
根脉、血脉、文脉紧密相连,一脉相承,“海滨邹鲁”“文献名邦”美名远扬。八闽这片热土,既传承中原文化的风骨神韵,又滋养闽越文化的沧桑厚重,也浸染海洋文化的绚丽斑斓,更弘扬红色文化的刚健激越。
“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上杭县古田镇的山林田畴之间,白墙青瓦的古田会议会址庄重古朴。90多年前在此召开的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位于福建龙岩上杭县的古田会议会址 中新社 张斌/摄
正是得益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星星之火才可以燎原。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中央主力红军从闽西的长汀、宁化出发,迈出了万里长征第一步。这里成为中央红军长征4个重要出发地中最远的出发地,也是中央红军长征前东线的最后主战场。可以告慰先烈的是,如今的革命老区无不风展红旗,旧貌新颜、精彩如画。
宁化县以凤凰山红军长征出发地为核心,将各村的红军街、红军井等红色遗址遗迹串点连线,打造成精品红色旅游线路。今年推出的原创情景音乐剧《风展红旗如画》在全省各地巡演,反响热烈、广受欢迎。
一幅红色畲乡的乡村振兴画卷,在上杭县古田镇苏家坡村徐徐展开。中共闽西特委机关旧址“树槐堂”、中共早期党校闽粤赣三省干部训练班旧址“鸿玉堂”和当年毛主席休养工作的圳背岩都坐落于此。依托红色资源,苏家坡村大力发展绿色产业,蹚出了振兴新路。
被称为“红军长征第一村”的长汀县中复村,精心打造“长征出发地”精品红色游路线,现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红色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景区。
近年来,福建省深入实施《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福建段)建设保护规划》,加快推动红色文化资源与其它资源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福建段)建设如火如荼。福建作为“革命老区”“长征起点”“长征出发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正在不断提升。
八闽潮涌风正好,风展红旗旗更红。
问渠那得清如许?武夷精舍蕴意深。
“在中国历史上,前古有孔子,近古有朱子”。与大儒“同行”,我们有幸在武夷岩茶沁香中聆听九曲棹歌的风华绝代,在青山绿水间的朱熹园感受宋明理学、朱子文化的蔚为大观。
福建武夷山九曲溪畔的朱熹园
朱熹园内,游人如织,年轻时尚的男男女女将《朱子家训》读了又读、品了又品,鹤发童颜者驻足于朱子铜像前拜了又拜、悟了又悟。“万世宗师”的学堂里,古今学子“同窗”共读,一起感悟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文明长河奔流不息,文化传承发展乃“国之大者”。
800多年前,朱子在武夷山播撒思想种子,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的源头活水。
“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021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武夷山朱熹园考察时强调:“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过的这句古语,正出自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朱熹曾任福建漳州知府,“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宋代词人辛弃疾也曾在福州为官。这些古代先贤在闽执政时施行的“民本”思想,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至今仍然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着精神养分,对当代社会与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正是得益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武夷精舍前的殷殷嘱托,已然在八闽大地结出考亭论坛、朱子学会、武夷学院等系列文化品牌的硕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加“活”起来、“热”起来。遵循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原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智慧,福建卓有成效地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山海问道、流连忘返,正是在古田会议会址、武夷精舍,我们才更加深刻地领悟“两个结合”何以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经验总结,何以是党和人民取得百年辉煌成就的密钥。
山海探路:“茶和天下”“国民小吃”“中国白”
八闽大地,堪称茶叶的大观园。福建人谈起茶,总会带着满满的自信与骄傲。福州茉莉花,“中国春天的味道”;安溪铁观音,荣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桂冠;宁德坦洋工夫红茶,早在一个多世纪前已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奖;“中国茶”申遗成功,武夷大红袍功不可没……
武夷山的下梅古村静谧安然,村口的“晋商万里茶路起点”石碑意蕴悠长。梅溪河畔的广场上,还矗立着一座由茶叶、竹筏等元素组成的雕塑,上面用中、英、俄、蒙古四种文字镌刻着“中蒙俄万里茶道起点——武夷山”。
万里茶道起点——福建武夷山下梅古村
坐在茶商古宅邹氏家祠大院中,一边品茶一边听房主娓娓道来。青砖匡斗马头墙、砖雕门楼小天井,邹家祖屋“大夫第”兼具徽派、闽北的建筑特色。曾经,下梅村是闽北地区最大的茶贸集散地。来自山西的晋商与当地茶商合作,收购茶叶并加工成红茶、砖茶,远销国内外。
邹氏家祠门外的当溪,繁盛时期每日行舟300余艘,有8个装卸码头。数百年里,以下梅村为起点,经由船帮、车帮、驼帮辗转,大量茶叶途经江西、安徽、湖南、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内蒙古等地,再从中俄边境的通商口岸恰克图抵达俄罗斯等欧洲国家,茶路绵延万里。下梅村见证了万里茶道的繁华,也见证了各地各族茶商携手共进的创业史。
小桥、流水、人家,畲族导游兰燕虽说是嫁进来的外村媳妇,但对这座完好保留着清代茶市风貌的传统村落也早已能如数家珍。30余幢明清民居鳞次栉比、各有乾坤,沿街精美的砖雕、石雕、木雕更堪称一绝……曾经有无数客商慕“茶”而来,如今海内外游客亦络绎不绝,“古村”获新生,再续“茶”缘。
在武夷山市的当晚,我们赶上了《印象大红袍》实景演出的第5699场。这部声名远扬的山水实景剧,将茶山、茶叶、茶人、茶路和茶俗、茶情悉数呈现于真切的山水中,精彩演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和旺盛生命力。
当天最后一场演出散场,夜已深,剧场附近的三姑街仍然热热闹闹,茶叶铺老板娘衷宝玉满面笑容,热情地招呼我们进店里品茶聊天。这位毕业于武夷山职业技术学院的科技特派员,从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区腹地桐木关村嫁到岩茶村,前不久还在武夷岩茶评比中获奖。我们遇到的许多武夷山人,都像衷宝玉一样种茶卖茶,且乐于以茶会友。从萍水相逢到一见如故,往往只需一杯茶的功夫。
同行的本刊记者太平,老家在内蒙古牧区,初到武夷山便一见倾心。他说,牧民祖祖辈辈喝的砖茶或许就来自这里。草原本不产茶,但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茶。千百年来,产于南方的砖茶经由万里茶道进入辽阔北方,将人与茶、奶与茶“水乳交融”。一片茶叶,也连接起武夷山与北疆大草原。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万里茶道已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今年10月,中俄蒙三国共同签署《中俄蒙建设和推进“万里茶道”跨境旅游线路联合行动方案》……“双世遗”武夷山,自带“网红”气质。对此,福建籍自媒体人士“意公子”也不禁感慨:走进武夷山仿佛置身敦煌,历史与现实交相辉映,茶和天下,真味无界,最终共享的是天人之和与人人之和。
舌尖上的福建,与武夷山茶相媲美的后起之秀,还有三明市的沙县小吃。
福建三明沙县小吃培训和创业总部
沙县美食,历史久远。唐宋时期,入闽的中原人用本地盛产的米、芋替代小麦制成类似于北方风味的食物,聊以味觉解乡愁。明清时期,因江河舟楫之利,沙县成了闽西北重要商品集散地。再后来,随着食品种类不断增多,蒸饺、扁肉、拌面、炖罐跃身为沙县小吃“四大招牌”。
俞邦村享有“沙县小吃第一村”之美誉,村口的千年古樟树见证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沙县人走南闯北做小吃生意的历程。当年,面对人多地少、生活艰辛的困境,老支书俞广清不得不带领乡亲们挑着小吃担子远赴他乡谋生。但他做梦也想不到,这一碗碗“国民小吃”能够跻身中华名小吃之列,成为助推老区发展的富民特色大产业。如今,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村里“打卡”,也为一品原汁原味的沙县小吃。
更有巨大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进入沙县,包括原料生产、物流配送、餐饮服务、文旅康养等在内的产业集群快速崛起。着力产品研发、线上布局,设立智慧门店,开发卡通IP形象,打造亲子主题乐园……沙县小吃已然全方位“破圈”。目前,沙县小吃在全国设有8.8万家门店,落户全球62个国家和地区,年营业额达500多亿元。
“要抓住机遇、开阔眼界,适应市场需求,继续探索创新,在创造美好生活新征程上再领风骚。”沙县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大力挖掘品牌优势、强化产业融合,不断推动沙县小吃向“标准化、连锁化、产业化、国际化、数字化”转型,正在打造供应链完备、产业升级、文化赋能的全产业平台。
离开沙县时,同伴们约定,回北京后一定要去王府井“打卡”新开业的沙县小吃旗舰店。
茶交心,小吃暖胃,福建的瓷亦养眼。
“海者,闽人之田也”。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世遗之城”泉州的旅游人气更旺。22个世遗点,串联起“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古今传奇。而作为遗产点之一的德化窑址,亦顺理成章地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球首个瓷窑类的世界遗产。
曾经,从风帆林立的刺桐港启航的那些宝船中,就载有无数纯白无瑕的“瓷中之玉”、精美绝伦的“中国白”——德化白瓷。它们是烟火日常里的杯盘碗碟,也是极具审美价值的艺术品,皆为深受东西方喜爱的“天下共宝”。
“千年文脉”赋能“世界瓷都”,传承创新赓续“海丝”文明。2022年12月,德化县龙浔镇丁墘村北宋时期窑址太平宫窑启动复烧,泥火交融,再次点燃文化热潮。前不久,德化窑考古遗址公园入选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这些涵盖了宋、元、明、清各时期的古老窑址正在焕发出新的光彩。
近年来,作为全国最大的陶瓷工艺品生产和出口基地,德化县着力推动陶瓷产业与“福文化”相融相通,做好“世遗文化+陶瓷”“世遗文化+旅游”文章,推进传统文化和现代创意赋能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把精美的瓷器做出来、摆出来,还要传出去”。
客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来到德化,我们才知道曾经“一墩难求”的北京冬奥会吉祥物陶瓷版“冰墩墩”“雪容融”就产自这里,才知道近期亮相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中国白——德化白瓷展”为何吸粉无数,才知道8月在德国盛大开幕的“中国白·德化瓷”国际巡展又何以惊艳世人……由此,我们亦有幸得以深入品味德化白瓷温润柔美的“中国颜色”,进而理解中华民族的精神品质和文化底蕴。
用“中国白”讲述“石榴情”。饶有意味的是,今年福建数地相继举办“福籽同心爱中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陶瓷艺术作品展”,并且作为“文化润疆”项目在新疆昌吉市办展,颇受瞩目、影响广泛,成为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创新实践。
一件件胎质似糯、洁白如玉的作品,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张骞出使西域、昭君出塞、文成公主进藏等历史佳话,《玛纳斯》《江格尔》《格萨尔》等震撼人心的伟大史诗,库尔班大叔上北京、三千孤儿入内蒙、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等民族团结进步故事……这些精美的德化白瓷艺术品,生动展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和睦和谐和美的精神风貌,诠释着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始终命运与共的内生动力。
无论香溢世界的武夷山茶,还是提档升级的沙县小吃,亦或历久弥新的德化白瓷,当初都只是物与物的交换、人与物的相遇,而最终收获的必定是文化互鉴、心灵契合,是人与人的相拥。
山海寻根:吾土吾民 中华一脉
客从何处来?皆是故乡人。
“何谓客家者,乃中原汉胄之民系也。嗟呼:‘客而家焉!’”
如今,客家人分布于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有1.2亿人。
“出中土过江淮徙迁万里五洲客,开蛮荒和百越薪火千年四海家。”三明市宁化县石壁村被誉为“客家祖地”,我们眼前的这副对联再现了中原汉人历次南迁以及与闽越当地居民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脉络。
北有大槐树,南有石壁村。慎终追远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就在我们走访石壁几天之后,这里举办了第29届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海内外客属宗亲共聚一堂,寻根祈福。
无独有偶,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近期也在龙岩上杭就“新时代客家祖地与中华文化传承”主题进行研讨交流,以进一步沟通联谊海内外客家桑梓,联结两岸文化情缘,共同传承发展中华文化,推动两岸和平统一。
福建宁化县石壁“客家祖地”
同样让无数客家人魂牵梦萦的,还有土楼。
土楼,根植于中华民族血缘伦理文化,是聚族而居传统的历史见证。“干国家事,读圣贤书。”在造型独特、规模宏大的福建土楼里,世世代代传承着如此这般耕读传家的祖训。位于永定湖坑镇洪坑村的振成楼,是福建土楼的典型代表。川流不息的参观者,在感叹其建筑奇观的同时,也会对楼内常设的客家家训馆兴趣盎然。这个主题展分厚德、忠孝、耕读、勤俭和清廉5个篇章,从朱子家训到论语谆谆,从孟母三迁到当代优秀共产党人的家风典范,薪火相传,润物无声。祖祖辈辈居住在振成楼的退休老师林日耕,每天都乐此不疲地给游客讲土楼和客家家风的故事。
“福建土楼”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15年来,福建大力促进土楼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在土楼景区引进民宿集群、数字文旅、沉浸式演艺、研学教育等文旅项目,推动了土楼文物不断“活”起来。
一幢土楼,聚族而居,天人合一。
一族姓氏,种玉蓝田,所向披靡。
康熙皇帝御赐的“所向无敌”“平台大将军”,雍正皇帝御赐的“公正廉明”……一块块高悬在漳浦县石椅蓝氏宗祠“种玉堂”显要位置的牌匾,记录着这个家族至高无上的荣耀。我们没想到,眼前这座朴实无华的“种玉堂”,就是闽南地区蓝姓畲族的总祠堂和台湾漳浦蓝氏宗亲的总祖祠。历史上,源出陕西蓝田的石椅“蓝氏三杰”对台湾地区移民开发与治理起到重要作用,“种玉堂”便从一个侧面见证了闽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程,成为闽台各族人民共同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历史佳话。如今,每年都有不少台湾蓝氏宗亲回到漳浦谒祖。
福建漳浦蓝氏宗祠“种玉堂”
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近年来,寻根谒祖、族谱对接等交流活动在福建各地方兴未艾。第十五届海峡论坛在厦门举办,来自海峡两岸的宗亲贤达、文化学者共话“两岸一家亲”;首届两岸姓氏寻根大会在平潭召开,拟建设两岸姓氏文化数字博物馆……
闽风闽语,河洛韵味;吾土吾民,中华一脉。
山海畅怀:一片蔚蓝 五色福光
山一程,水一程,我们的采访抵达最后一站——平潭。
形似“山海经”中的神兽麒麟,平潭出山入海,化为岚岛。
凭“岚”远眺,向东南方直线航行68海里,便可到达台湾省新竹南寮渔港。海峡浅浅,一衣带水,让两岸从隔海相望变成“连海相握”。
从闽地大陆迁徙而来的先民,在平潭繁衍生息,中原“河洛郎”落脚为平潭“海山哥”。海上丝绸之路兴盛之时,平潭码头港口一度极为繁盛,海坛海峡也曾有过古代中国海洋贸易的辉煌。
沿着最美环岛路游览,遥看气势壮观的海上风力发电机组,探秘岩石盖瓦的石头厝,相约浪漫的龙王头海滩,初春时节或许还能一睹海浪奇观“蓝眼泪”……
“平潭面临的机遇,不是百年一遇而是千年一遇”。2015年,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平潭片区正式揭牌。青春朝气的平潭综合实验区,成为海峡两岸许多年轻人创业的好去处。
海坛片区少数民族聚居的上楼村,唱起“楼台相会”的大戏。村民将这个空间命名为“楼台会”,旨在助推平潭和台湾社区营造师们相聚于此,互相交流学习。走在村里,好像进入了缤纷的童话世界,融入台湾元素的小火车与阿里山、向阳而生的向日葵与凤梨、沿途围墙上绘就的七彩图案……无不述说着“闽台一家亲”的两岸情缘。
岚台两地,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平潭综合实验区引入台湾基层治理人才参与基层社区治理,属全国首创。2016年,上楼村组建实验区第一支志愿者队伍,如今已发展到160多名队员。通过两岸村里长交流平台,上楼村与台湾石岗区金星里、丰原区丰圳里以及少数民族部落签订合作交流协议,先后组织120余人次优秀志愿者赴台交流。
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一瞥
上楼村还是福建省首创设立的侨台民宗基层联系点,村支部书记陈振国每周都要在“楼台会”与来自台湾的乡村营造师们共商乡村服务工作。大家齐心协力,共同促进基层治理优势互补融合,把“同心圆”画得更大,也让上楼村更上一层楼。
在福建,通过闽台乡建乡创合作,目前已有300多名台湾青年建筑师和文创团队前来与大陆同行联手,一起参与当地乡村振兴。台湾建筑设计师吴正隆与南京大学组成设计团队,将平潭北港村的石头厝修旧如旧,推动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闽台乡建乡创的目的就是要给在地乡亲带来更多幸福感、获得感。如今,吴正隆和团队正深入永安市青水畲族乡等闽西北乡村,助力打造出更多幸福的“桃花源”。
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平潭综合试验区因台而特、因台而设、为台而兴。今年9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公布,作为大陆唯一对台综合实验区,平潭正在以建设“两岸同胞共同家园”为目标,加快构建全方位对台开放格局,努力在推动两岸融合发展上开创新气象。
同根同源、同文同种,血脉相连、亲望亲好。如今,建设国际旅游岛已成为平潭发展的最大资源优势。携手向未来,在一片蔚蓝中,平潭与台湾、福建与台湾乃至与世界的连接必将更加紧密。
跨越闽山闽水,从武夷群山绵延到一湾浅浅海峡,我们领略大地海洋的无限风光,感怀前人先贤的文化思想馈赠,汲取山海交融的智慧养分,点赞爱拼敢赢的弄潮英姿,更见证福建在历史积蕴中拥抱新时代的盛景,在传承发展中走向更光明的未来。
八闽,何以有福?
时光作答,天地为证——恒久“山海经”,和美“全家福”。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3年第12期
文:本刊记者 刘雅(执笔) 王孺杰 太平
通讯员 高静
图:李小林 太平
责编:张伟 张昀竹 流程制作:高宁(见习)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