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看点
影像为媒:风物长新如此新
发布日期:2016-07-20

图片4.jpg


  广西浦北县木叶定村椎树林里,村民容家良在深厚的落叶层中找到四五朵圆头圆脑、颜色红艳的红椎菌;贵州黎平县地扪村,阳光灿烂,一位老婆婆从桶里舀起纸浆,均匀地洒在一张网帘上,再不紧不慢地把网帘搬到墙边晒太阳;湖南凤凰县山江苗寨,非遗传承人麻茂庭坐在简朴的老屋里,默默地在一根银条上雕琢图案……


图片6.jpg


  这是来自土地的安心物产,这是带有双手温度的传统民间工艺,是当地人日复一日的生活,也是最地道的风物故事。

  怀着“发现乡土中国之美”的初心,两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国家地理“地道风物”团队及特约作者、摄影师,走过广西、大湘西、黔东南、川西南等地,在10余个少数民族聚居区的100多座村寨里,为所探访的200多位手艺人留下了影像记录。


图片8.jpg


风物大美,美丽的故事说不尽


  彝族诗人克惹晓夫写过:“我把鹰爪杯拿在手中仔细端详,感到坚韧的利爪血脉一样贲张,仿佛它可以轻易从我的手中立马飞走。”2015年夏末,我们“地道风物 · 大凉山发现之旅”的伙伴们,就亲手感受到了这种震撼。

  吉伍巫且,62岁,是吉伍家第16代传人。他的家支已有400多年历史,家族第一位做漆器的祖辈生在明朝。据他的说法,在大凉山地区,就是他这位遥远的祖先最早开始研究制作漆器的。他是名正言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漆器髹饰技艺传承人。

  吉伍巫且没念过多少书,汉语说得磕磕绊绊。但他的儿子吉伍五呷,不仅说得一口流利的汉语,而且是家里第一个用智能手机的人。彝族地区手工艺人有着特殊的传承制度(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由于有儿子继承,包括挑选木材、制作颜料在内的40道工序,漆器制作手艺在他的家族完整地被保存下来。这一天,我们在喜德县城外光明大道一个不起眼的门面找到了吉伍家。这是一幢五层小楼,除了生活居住,小楼还用来办公和陈列漆器。五层带有天台的广阔场地,则用来调漆、阴干、制作漆器。

  因为使用传统手艺制作的漆器只有在这三个月才能开工,所以每年的7~9月是吉伍巫且最忙的时候。排除阴雨天,有效的制作时间不超过70天。这70天里,吉伍巫且全部用来绘制图案,工作紧张到争分夺秒的地步,手艺必须熟练到不需要草稿,拿起画笔直接上手,而且三种颜色绘制的图案看上去要精美、匀称、饱满、温润。红色与黄色为主基调的图案,要跟作为底色的黑漆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效果,比如冷暖、强弱、明暗。天一亮就开始,太阳落山之后还要继续个把钟头,没有雨雪滋扰,平心静气地画,如此才算完美的一天。

  用来制作漆器的木材生长于海拔3000多米的高山,树龄都是在7年以上的桦槁木和杜鹃木。用来制作肉盘和汤盘。制作更大形状漆器的木材,则要使用10年以上、直径至少25厘米的桦槁树。伐好木材之后,手艺人要把木料搁在避风的地方储存起来,让它慢慢地阴干。阴干的、带有泥土的木材拿来制作成需要的形状后仍要再放上几天,阴干后才可以上漆。

  用古法制作的彝族漆器用的漆是大漆。手艺人需要到树林里割开漆树树皮,收集从韧皮流出来的白色粘性乳液,经特殊手段加工,制成黑色底漆。

  红色颜料来自一种叫银珠的矿石,黄色颜料用的是石黄。找来矿石后,需经过打磨,直到石头磨成粉状,跟大漆按一定比例调起来,方成制作漆器的颜料。

  绘好的漆器还要放到地窖里阴干。现在很少再有地窖,人们于是选了一种折中的办法,在阴干房里将大盆覆盖于刚漆好的漆器上,隔三差五随时洒水,保持湿度,全程要避免灰尘,且不能见光。漆完全干透要三年,时间少一天效果都不会好。木头没吸进去水,没吃进去漆,光滑的表面张力不够,漆就很容易脱落。

  严格按照古法制作的漆器,色彩暗哑,立体感强,画工精美,用手触摸有一种涩涩的感觉。

  不过,让人担忧的是,这样的供应不是很充足——山上木材少了。并且,连制作漆器的村庄都被集中搬迁了。自然,离他们越来越远。

  彝族漆器中最吸引人眼球的要数鹰爪杯。鹰爪不是手工装饰物件,而是真正的雄鹰的利爪。匠人收集的鹰爪来自刚刚死去的鹰,趁其骨头还没有僵硬,要把它掰成张开的形状,保持鹰毛,然后加固成型。用鹰爪制成的酒具有种天然的威严气象,彝人自视鹰的后代,但又能毫不忌讳地使用它身体的部件,这样的矛盾亦是最地道的风物啊。


图片2.jpg


风物有心,让更多人动心


  香港人李翠秀穿上一件彝绣衣领的藏青色外衣,仔细扭好盘扣。此刻的她,身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腹地、被誉为“彝族服饰之乡”的昭觉县。

  远离繁华的香港,李翠秀和丈夫在昭觉一待就是15年。在这里,传承了千年的彝绣的美,彻底将她征服。彝绣的美,灵动天然,日月星辰、山川花木、飞禽走兽,彝家女子眼睛里看到的、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美,都能变成她们指尖一针一线绣出的图案。

  为了彝绣和彝族服饰的传承,她和丈夫扎在昭觉,从一名志愿者变成了“当地人”。1999年,李翠秀和丈夫辞去在香港的白领工作,加入国际专业服务机构(MSI),主要为四川和云南的边远贫困地区的群众提供医疗、教育、社区发展等方面的帮助和服务。2000年,他们作为志愿者第一次来到昭觉,李翠秀负责缝纫技能的培训。

  彝族的服装和刺绣异彩纷呈,心灵手巧的彝族女孩很小就开始学做针线活。她们利用一切劳作的闲暇时间做绣工,手工制作一套套美丽的彝族服装。即便指尖的功夫如此了得,可当时参加缝纫班的学生很多都不会拿剪刀,不会画直线。“她们的绣工都很好,很漂亮,在没有熨斗的情况下,也能用自己的办法做出非常细致的百褶裙。但她们缺乏现代的车缝技巧,我主要在这个方面对她们进行培训。”李翠秀说。

  而李翠秀这一份平静的坚持,也打动了在昭觉探寻“地道风物”的我们。我们与合作采访的视频团队当即决定,为她和她的故事拍一组精美视频,将她的故事与大爱,传播给更多人。

  我们最终做到了,短视频《从香港到大凉山深处,15年她只做了一件事》在我们及各个合作平台上,累计有百万计的点击观看量,越来越多的用户为彝绣的美而惊叹。

  这样的工作,当然还不够。

  我们开始思考。于是,从一瓶不起眼的豆腐乳开始,我们又开始了尝试。


图片9.jpg


风物可用,连接价值与渴望的桥梁


  2015年5月,《地道风物 · 广西》的采编团队在广西横山县发现了一件事:曾让乾隆皇帝赞不绝口的古法制作豆腐乳,如今已被商业冲击得鲜有生存空间。不过,还有人在坚守。

  这个坚守的人,名叫陈富息。据史料记载,陈富息的先祖——一代名臣陈宏谋为官清廉,却拿不出像样的东西进贡给皇帝,只好硬着头皮将家中自制的横山豆腐乳当成贡品,进贡乾隆。没想到乾隆皇帝一尝之下,胃口大开,连声称赞。此后,横山豆腐乳成了贡品,名气迅速传遍大江南北。

  作为名臣陈宏谋的第九代直系后裔,陈富息今年已61岁。他十几岁时就跟着家人学做豆腐乳,一辈子都在跟大豆打交道。但是传统古法制作豆腐乳耗时、耗力,在现代市场中没有竞争力,这座历史上全村人都做豆腐乳的村子,如今已经基本不再用古法工艺制豆腐乳了。

  “让传统古法工艺的豆腐乳被更多人知道,让大家都尝尝最地道的味道,是我这一辈子做豆腐乳最大的心愿。”陈富息说。

  就这样,我们全程参与了一次古法豆腐乳的制作过程,见证了一颗颗青豆是经过何种繁复程序,最后变成豆腐乳的:需要当地出产的大青豆,需要用300多年历史的四方古井水,需要磨浆、煮浆、点卤、压制成豆腐,再用草木灰吸水、发酵、拌料、装瓶,倒入桂林三宝之一的“三花酒”,并放入一片新鲜剪裁好的粽叶……

  6个月后,打开瓶盖的刹那,你可以看见原汁中漂浮的翠绿粽叶,清香满溢。

  经过严格的多轮讨论与评判,2015年9月7日清晨,“地道风物”在腾讯公益为陈富息发起众筹,仅用了半个多小时,500瓶豆腐乳的成本金额12500元就迅速筹满了。

  我们帮助陈富息实现了一次梦想,更有收获的是,我们看到了人们对“地道风物”的渴望。惊喜的同时,我们也感到了沉甸甸的压力。


图片3.jpg


风物绵延,路很难,但是应该这样走


  凤凰沱江下游,湖南湘西深山的土家族山村里,刀刃起落,腊肉被片成齐整的方形,一片片、油汪汪地倒在砧板上。脂肪已成全然透明的金黄,润泽如琥珀。而在“琥珀”之上,是微微泛紫、玫瑰色泽的瘦肉。一片肉,居然让人想到琥珀和玫瑰,对肉的认知,由此刷新。

  湘西人太爱腊肉了,那是只属于此地的味道。土家族大叔田云宇,跟腊肉打了几十年交道,熟悉到失去任何浪漫联想的可能,他想的都是最本质的事:做好腊肉。即便到了如今年近半百,田云宇依然会开着小车,去深山农家,一家一户收购土猪肉。

  在湘西大山里放养至少8个月以上的土猪,是他一以贯之的收购标准。湘西土猪,以玉米、红薯、米糠和山间林地里的青草为食,喝着清澈的山泉水长大,这样的好原料,方能成就一条条醇厚鲜美的湘西腊肉。

  山里的农民们,也乐得把土猪卖给田云宇。对于定点合作的几百户贫困户,田云宇给出的收购价比市场价高出50%。原料的优质得以保证,山民也能从中获得切实的收益。

  除了土猪,湘西深山丰富的植被也为熏腊肉的柴木提供了天然的来源。松树、柏树枝等各种杂木,混合着茶叶、炒米、茶果壳等熏料,不同的植物香味在持续两三个月的熏制中,一丝一缕地渗入猪肉的每一丝纤维里。

  田云宇带我们去看他的烟熏房:成林的腊肉映入眼帘,木质燃烧特有的烟火香扑面而来。两块水泥墙隔出一个烟熏间,底下凹槽里铺着烘熏的材料,上方两三米就是肉条。每一格隔间上面悬挂的肉就有一千多斤,而这样的隔间有十几个。“湘西是一块净土,大山为腊肉提供了原材料,独特的天气又为腊肉的腌制发酵提供了完美的条件。”田云宇说。

  也许是儿时对腊肉原汁原味的记忆深入骨髓,即便是在尝尽天下腊味的今天,若问起腊肉怎样最好吃,田云宇依旧会微微眯起眼睛,仿佛陷入记忆之中:“要我说啊,农村土灶上焖柴火饭时,丢进一根腊肉进去同焖,出来后的那种原汁原味混合着米饭的清香,那才是湘西腊肉的最高境界。”

  被他的故事和我们的亲眼所见打动,最近我们又在各平台推出了田云宇制作的腊肉,因为这是我们亲自探寻来的味道。我们又一次得到了用户的信任,在这样一个腊肉的淡季,这款可信赖的老腊肉,却在两周内卖出了几百份。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我们的这些影像探索,可能很琐碎、性价比很低,但我们仍然要走下去。希望终有一天,人们的生活会在“地道风物”的帮助下重新鲜艳快活,并因我们的努力而变得更美好。


相关推荐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