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共有家园
“新疆各民族文化既有多元,更有一体”——国内外专家齐聚新疆喀什畅谈“中国新疆的历史与未来”
发布日期:2024-06-15

 6月12日,“中国新疆的历史与未来”国际论坛在喀什举办。论坛由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大学和喀什大学联合主办,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协办。来自中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澳大利亚、埃及、德国、匈牙利、意大利、蒙古国、俄罗斯、美国等国家的100余名专家,围绕中国新疆的历史与未来相关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多元”与“一体”并不冲突

1.jpg

姜东/摄

  6月的新疆,瓜果飘香、繁花似锦,处处是欢声笑语、团结和谐的盛景。

  作为多民族聚居、多种文化并存地区,各民族文化长期在新疆交流交融,在中华文明沃土中生根发芽、枝繁叶茂。近年来,新疆深入实施“文化润疆”工程,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并以地方立法来保障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高昌故城、交河故城、北庭故城遗址、克孜尔石窟等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维吾尔木卡姆艺术、《麦西热甫》和柯尔克孜史诗《玛纳斯》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各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迈上新台阶。

  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潘岳在论坛致辞中表示,新疆历来是多元文化荟萃之地,数千年里,来自东西南北的各族人民通过迁移、屯垦、商贸等方式,穿梭于戈壁风沙与大漠孤烟,你来我往、我去你来,最终形成新疆各民族共存共生局面。新疆各民族文化既有多元,更有一体,这个“一体”就是中华文化。将新疆文化与中华文化分离开甚至对立起来,把新疆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描述成‘被同化’,都是对中国历史的无知与背离。

  潘岳表示,多元融成一体,一体反哺多元,中华文明从来不用单一文化代替多元文化,而是由多元文化汇聚成共同文化,发生在新疆大地的故事充分证明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副书记、主席艾尔肯·吐尼亚孜在论坛致辞中说,新疆将进一步加大各民族文化遗产开发保护力度,建立健全系统完整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全方位深入挖掘新疆历史和各类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精神内涵,积极参与国内外文化交流合作,促进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

 新疆是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精彩舞台

2.jpg

 姜东/摄

 北京大学的季羡林先生曾有论断: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即中国、印度、希腊和伊斯兰,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

 这一观点,诠释了新疆在文化交流中的独特地位。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姜国华在当天论坛致辞中表示,文明因交流而多样,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以历史为鉴探索新疆,可以看到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岁月流变,可以看到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伟大祖国的奋楫笃行,新疆就是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精彩舞台。

 “中国有句谚语‘远亲不如近邻’,我们乌兹别克斯坦也有类似的说法‘邻居比远亲更亲近’,这些谚语生动地展示了在多样性中的统一理念。”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当代历史中心主任米尔佐希德·拉希莫夫博士说,古丝绸之路极大地促进了文明之间的互动与发展,当前“一带一路”倡议继承了丝绸之路的优良传统,而新疆作为丝路节点在中国和中亚的历史文明交流互鉴中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当代历史和国际研究系主任米尔佐希德·拉希莫夫则表示,几个世纪以来,中亚和中国一直是亚洲和欧洲之间贸易、经济、文化和智力交流的重要枢纽,是丝绸之路上不可或缺的一环。新疆在中国和中亚的历史和现代关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充当着一座独特的历史和文明桥梁。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更多响应,新疆在中国与中亚国家深化人文交流合作进程中将起到更关键的作用。

 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荣誉教授科林·马克林,从1982年开始多次访问新疆,并在新疆多地广泛旅行、与各种人士进行座谈。2018年,他在喀什地区的莎车县,见到了保存完好的阿曼尼萨汗陵墓,这位维吾尔族音乐家因收集和整理《十二木卡姆》被称为“木卡姆之母”。他还购买了《十二木卡姆》的光碟,参观了当地维吾尔艺术培训学校,感受到了新疆对各民族艺术的保护、传承。“新疆在促进文化交流互鉴中会发挥更大的作用,我坚信。”科林·马克林说。

 中华文化是新疆各民族文化的“根”与“魂”

3.jpg

姜东/摄

  一段时间,西方国家一些不实言论甚嚣尘上,将新疆文化与中华文化分离开甚至对立起来。本次论坛上,不少与会专家也做出了回应。

  “中华文明是新疆自古至今从未中断的文明体系,中华文化是新疆各民族文化的‘根’与‘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化研究所所长艾力·吾甫尔说,在中华文明怀抱中孕育的新疆各民族文化,经过长期发展,同中原文化包容互鉴、深度融合,成为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与中原文化一起,共同铸就了多元一体、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

  浙江师范大学“双龙学者”特聘教授吐尔文江· 吐尔逊则表示,丝绸之路的通畅使得新疆成为连接东西方的重要通道,也为各民族文化的交流提供了理想场所。从整体来看,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绵不断历史链条上的重要一环。

  新疆师范大学教授牛汝极梳理丝绸之路上高昌回鹘文化发展史后发现,它向东融会贯通,向西交流互鉴,由此促成高昌回鹘文化的属性和标识。一方面,高昌回鹘人向东积极学习传承践行中华传统文化,将其与自己的生活方式融为一体,展现了血脉相连的中华文化传承人和践行者的角色定位;另一方面,回鹘人也以开阔的心胸向西借鉴学习西来的文化和理念,表达了对不同地区文化的理解和认知。在未来发展中,需要重温借鉴历史,提高中华民族认知,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尚杰 赵明昊

责编·制作:刘雅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