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道中华
这座山好神奇,汉韵胡风在此交融辉映
发布日期:2024-09-20

      编者按

      从敦煌莫高窟到大同云冈石窟,再到麦积山石窟,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四大石窟”,习近平总书记已考察了三个。

      “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的麦积山石窟,即是文明交流互鉴的一个生动注脚。

      麦积山石窟,因位居丝绸之路要冲,既受到来自西域佛教的影响,同时被中原及南方地区文化所滋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雕塑、壁画和建筑艺术风格。

      9月14日,“道中华”将专门介绍这座胡风汉韵交融辉映,折射出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创新性的艺术宝藏。


天水古称“秦州”

素有“陇上江南”的美誉

因东邻关中长安

地扼陕、甘、川、宁

自古就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

image.png

▲麦积山石窟地理位置。(图片来源:百度地图)

闻名遐迩的麦积山石窟

坐落于这座古城东南30公里

秦岭北麓小陇山支脉

一座孤峰峭壁之上


麦积山石窟始凿于十六国后秦时期

此后不断增修营建

前后持续1600多年

现存大小窟龛221个

造像3938件10632身

壁画近1000平方米

及大量碑碣、经卷、文书等

image.png

▲麦积山石窟一隅。(图片来源:麦积山石窟官网)

优美的自然与人文景观

栩栩如生的泥塑造像

宏伟绚丽的北朝壁画

廊腰缦回的崖阁栈道

让麦积山石窟享誉海内外


魏晋南北朝是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重要时期

也是外来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交汇、碰撞、融合的关键阶段

地处丝绸之路南线要道的麦积山石窟

正是此时关中、陇右变革的

真实写照和珍贵历史遗存

image.png

▲麦积烟雨。(图片来源:麦积山石窟官网)

公元3—4世纪

印度佛教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

经过河西走廊进入中原

毗邻长安的秦州成为佛教最早传入中原的地区之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北方

百姓饱经兵火战乱和流离苦难

急需寻求宗教的慰藉

加之统治者对佛教的推崇

北方各地石窟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犹如一串串珍珠

镶嵌在古老的丝绸之路沿线

共同构成了中国石窟艺术辉煌灿烂的篇章

成为认识和了解佛教艺术中国化

古代中西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载体

image.png

▲78窟内景,北魏早期。

麦积山北魏时期窟龛

形制多摹仿穹窿顶式帐篷

造像以三佛、交脚弥勒为主

时间稍后一点的窟龛内

思惟、释迦、多宝、七佛等题材开始增多

体现出大乘佛教的法华造像思想

呈现出浓郁的中亚犍陀罗和印度秣菟罗特征

兼有北方民族高大、魁梧、挺拔的特点

与云冈昙曜五窟有高度一致性

image.png

▲115窟正壁坐佛,北魏中期。

北魏中期窟龛体量较小

形制已呈现出汉化特征

多为平面方形、平顶

窟内多设佛座或开圆拱形浅龛

壁面上多有整排的小耳龛或坛台

窟内造像题材仍以三佛为主

兼有一佛二菩萨像

同时开始出现弟子像


菩萨、弟子、飞天、供养人大量出现

形体已由高大魁梧转向舒展挺拔

面部神态由端庄刚毅转向清秀恬静

服饰装束也由轻柔贴体、袒右露胸

转为垂领对襟、衣裙掩映


窟龛内常常是胡汉风格交相辉映

中间是身穿圆领或袒右袈裟的坐佛

两侧是褒衣博带、身姿轻盈的汉装飞天

体现出一种浓厚的时代变革气息

这种变化源于北魏孝文帝拓跋宏

雄才大略的他加快了改革步伐

image.png

▲121窟菩萨与弟子,北魏晚期。

北魏晚期是麦积山石窟开凿的鼎盛阶段

窟龛形制更加复杂多样

窟内结构复杂、佛龛密布

造像内容丰富、题材多样

形成了“无处不佛影,四壁皆飞天”的奇景

image.png

▲133窟9号龛沙弥的微笑,北魏晚期。

这一时期造像风格

在中原文化影响下

已全部为褒衣博带的汉装人物

佛像面容清秀含笑,直鼻小口,端肩挺胸

穿宽博袈裟,衣裾垂覆于佛座前

   

菩萨束发高髻,面容清秀

多有项圈、耳铛、手环、臂钏、璎珞等饰物

上穿宽袖交领衫,下著齐腰裙

脚蹬高履,帔帛腹前十字交叉或穿环后贴膝而下

一手持莲蕾,一手持帔帛

表情恬静、体姿婀娜

弟子均身着袈裟

面部表情或稚嫩清纯,或憨态可掬

或凝思苦想,或饱经沧桑

image.png

▲142窟影塑供养人,北魏晚期。

供养人更是千姿百态:

有的头戴冠帽、宽袍大袖

有的发髻高耸、长裙曳地

有的手持法器、携子同行

有的双手齐胸、虔恭而立

image.png

▲44窟坐佛,西魏时期。

西魏是麦积山石窟营建的又一个高峰

仿殿堂式崖阁成为这一时期的潮流

这可能与西魏文帝前皇后乙弗氏

在麦积山出家有密切关系

西魏造像给人宁静慈祥的感觉

人物服饰依然保留着褒衣博带风貌

一股清新之风扑面而来

image.png

▲唐代佛说法图(唐冲临摹)。

image.png

▲133窟佛与弟子,北宋时期。

隋唐两宋时期

麦积山佛事活动此起彼伏

石窟得到大规模修缮

北宋秦州改属秦凤路

内附吐蕃部众多聚居此地

北宋与西夏对峙亦在此地

麦积山因此颇受重视

image.png

▲35窟坐佛,元代。

元明清三代政治中心东移

秦州地位下降

麦积山也步入开窟造像的衰落期

 

民国时,西北长期军阀割据

地僻人稀、交通不便

麦积山沦为荒山野寺

 

1940年,天水著名学者冯国瑞

数次到麦积山参观考察

凭借深厚的学识

发现了麦积山石窟的宝贵价值

   

他怀着对祖国文化遗产的挚爱

积极奔走呼吁

向社会各界宣传、介绍麦积山石窟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和了解

陇右这座佛教艺术宝库

使其最终在新中国成立后

成为中华文化的宝藏


来源: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责编:刘雅

流程制作:高宁(见习)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全年定价90元。

订阅方式(二选一):
一、邮局订阅(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中国民族(汉文版)邮发代号:2-91
中国民族(蒙古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237
中国民族(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7
中国民族(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8
中国民族(朝鲜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392

二、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联行号:102100020307
联系电话:010-58130831;传真:010-84504624;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