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 奋力谱写山东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发布日期:2024-10-28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的坚强决心和使命担当。《决定》对民族工作作出新部署新要求,为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山东各级民族工作部门将把学习好贯彻好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推动民族领域各项改革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守正创新、担当作为
持续推动全省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山东各级民族工作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民族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锚定“走在前、挑大梁”,聚焦“守底线、出经验”,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涌现出一批参与度高、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的品牌活动、精品项目和示范典型,开创了全省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创新打造“新品牌”。创新打造“花开齐鲁石榴红”全省民族工作品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十大行动”品牌、城市民族工作“红石榴”品牌、“道中华·齐鲁行”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行品牌、“爱在山东”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工作品牌等,并围绕品牌打造组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媒体走基层、模范代表见面会等系列活动。目前,全省共打造“红石榴”社区503个、学校521所、企业183个、主题公园310处,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行线路107条、体验行基地119处,200余万人参与。推出“石榴花开黄河口”“繁森故里石榴红”等地方特色品牌,形成了民族团结之花在齐鲁大地竞相绽放、常开长盛的生动局面。

      创新搭建“新载体”。大力加强理论研究、教育实践、文化活动等载体建设。成立41名专家组成的山东省民族宗教研究智库,建设18处省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举办专题研讨会和论坛。培育18处省级、157处市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精心设计展陈形式和宣传内容,为各族群众提供场景式、沉浸式的实践体验。举办主题文创作品征集活动和民族团结故事竞讲活动。济南市“畅享星期天”系列文化活动、东营市“文化润心·石榴花开”艺术展演等,成为丰富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

      创新培育“新典型”。2023年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创建”列入全省创建示范活动目录,先后在2个市、11个县(市、区)、4个乡镇(街道)开展示范创建试点,确定首批省级“铸牢”示范区18个。深入实施整体提升行动,近两年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16个,数量位居散居省份前列。以中小学校为重点,实施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筑基”工程,日照市387所中小学打造“一校一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特色品牌,枣庄市“全学段、全学科、全领域”三全模式等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民族村35个,培育民族镇村产业化品牌集聚地11处。阳信县大力发展肉牛产业,带动12万各族群众增收致富,被国家民委确定为全国首批共同现代化试点地区。


聚焦主线、突出重点
不断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

      山东各级民族工作部门将坚决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决策部署,自觉把民族领域各项工作融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局中谋划推动,建立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础工作,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健全完善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制度机制。建立健全常态化教育机制,研究制定《关于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施意见》,推动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的制度机制,深入开展社会教育。建立健全长效化宣传机制,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讲和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等机制,制定全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命名管理办法,办好文物古籍等主题展览。建立健全深化理论研究机制,研究制定加强理论研究实施意见,完善与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合作共建研究基地的体制机制,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性问题研究。建立健全多元阐释机制,激发社会活力,深入阐释泰山、黄河、孔子等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民族形象,打造一批体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传统体育平台、文艺作品。

      健全完善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制度机制。进一步完善民族工作兼职委员制度,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机融入部门职能。全面落实省政府关于推进民族镇村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要求,让改革成果更加公平惠及各族群众。健全民族工作服务全局的创新机制,支持民族镇村主动融入发展大局,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加大典型选树和培育力度,不断探索东部地区推进共同现代化的方法路径。健全完善专项资金导向机制,更加突出“融”的内涵和导向,推动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三个意义”,大力推进民族镇村产业集聚地建设,不断提升民品企业及产业发展水平。

      健全完善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制度机制。完善创建示范和表彰奖励机制,优化全省民族领域创建示范活动、表彰奖励活动,全面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表彰工作。健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机制,深化实施“三项计划”,持续擦亮“爱在山东”工作品牌,以试点示范项目为抓手,推进各族青少年交流、各民族互嵌发展、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常态化、制度化。完善城市民族工作机制,不断丰富城市民族工作“红石榴”品牌内涵,研究制定加强社区民族工作的实施意见、社区民族工作标准,将城市社区打造成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主阵地。

      健全完善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风险隐患制度机制。完善民族领域风险隐患研判机制,修订涉民族因素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开展民族领域重大活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不断提高风险防控科学化、制度化水平。完善民族领域应急处置机制,建立健全统战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协作的民族领域风险隐患协调处置机制,坚持发现在小、处置在早,依法妥善处理涉民族因素矛盾纠纷。完善民族领域法规制度,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标准,对《山东省民族工作条例》等民族政策法规进行评估,不断提升全省民族工作法治化水平。

      健全完善党对民族工作全面领导制度机制。完善党委统一领导机制,确保将民族工作纳入各级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政治考察、巡视巡察、政绩考核。完善政府依法管理机制,健全各项涉及民族工作的行政制度。完善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机制,充分发挥统战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健全请示报告、情况通报、联系协调、联合调研等制度。完善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机制,切实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核心职能,当好参谋助手。完善各部门通力合作机制,研究制定工作办法,充分发挥民族工作协调机制和兼职委员制度作用。完善全社会共同参与机制,充分调动各方力量,通过创建工作让大家参与进来,通过协会组织把大家联系起来,加快完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


凝心聚力、狠抓落实
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落地见效

      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进一步吃透全会精神、做好实施方案、聚焦重点问题、全面系统推进,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实,确保各项改革任务取得实效。

      提高站位抓落实。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认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将党中央关于民族工作和推进改革的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地落实好,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增强本领抓落实。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一体学习、一体领悟、一体落实。举办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读书班、全省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培训班,组织全省民宗系统党员干部和民族界人士开展学习,做到真学真懂、入脑入心。深入开展民族宗教大讲堂、干部上讲堂、“齐鲁民宗·明湖论坛”等活动,促进提升本领、担当作为。

      守正创新抓落实。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确保方向不走偏、政策不走样、执行不打折。把准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更新理念、丰富平台、创新方法。敢于打破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转变工作思路,跟上时代要求。更加注重运用社会化、法治化、人文化、数字化的方式创新推进各项工作。

      务求实效抓落实。坚持系统推进,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聚焦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目标,以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谋划民族领域各项改革。坚持人民至上,以各族群众满意度检验改革,着力让各族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坚持务实管用,对逐项改革举措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实效化”推进,逐一明确实施主体和责任,加强督促指导,确保取得实效。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4年第8期

山东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主任 曹金萍

责编张红彬

流程制作:高宁(见习)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全年定价90元。

订阅方式(二选一):
一、邮局订阅(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中国民族(汉文版)邮发代号:2-91
中国民族(蒙古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237
中国民族(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7
中国民族(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8
中国民族(朝鲜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392

二、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联行号:102100020307
联系电话:010-58130831;传真:010-84504624;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