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是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也是当代“晋江经验”的孕育地和实践地。近年来,泉州市牢记“努力把福建建设成为中华民族团结进步的窗口”要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大力发扬丝路精神,传承弘扬“晋江经验”,以民营经济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打造新时代城市民族工作的“泉州样板”。至今,泉州市人民政府连续三届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022年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作典型发言;2023年在全国政协“边疆少数民族群众融入内地的政策举措”专家协商会上作经验交流。泉州蓬勃发展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犹如一幅充满活力、华彩不断的“海丝新画卷”正徐徐铺展。
泉州老街区一瞥 陈英杰/摄
发扬“开放包容”的丝路精神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泉州立足海丝文化,着眼“晋江经验”,将其转化为促进文化交融的动力和维系情感的纽带,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以创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典范城市为契机,着眼于南音、木偶戏、五祖拳、惠安石雕、泉州花灯、德化瓷烧制技艺、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蟳埔女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项目,形成一批认同度高、传播力强、具有中华民族共同体表征的代表性文化符号。例如,以德化白瓷为载体,在北京、新疆等多地举办主题作品展,阐释泉州文化符号背后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生动展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历程。
讲好“海丝泉州”故事。依托世遗泉州的深厚历史文化资源,讲好古往今来泉州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长期致力于宋元时期“东方第一大港”文化遗产研究展示和海丝文化推广传播,打造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旅品牌,建设展示东南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成功案例的示范窗口,入选2023年度旅游促“三交”示范项目。开展“福籽同心·爱在泉州”故事征集活动,讲述“爱在泉州”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宣传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粟琼和福建省优秀企业家林策荣等新时代典型人物。
做深两岸融合文章。泉州与台湾一水之隔、同根同源,泉台交融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和发展的缩影。组织台胞侨胞开展溯源之旅,体验南音、高甲戏、传统武术等非遗项目,参观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金门供水工程节点——金鸡拦河闸,广泛凝聚海内外同胞对故土家园和中华文化的情感认同。连续举办8届郑成功文化节、9届凤山文化节,成为两岸同胞和海内外侨胞携手共叙亲缘、共谋发展的品牌活动。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宗教活动场所,举办“闽台佛教与民族复兴论坛”、“中华一家亲、牵手向未来”第十届闽台佛教论坛、“中华一家 从心出发”首届侨僧论坛,打造民间文化互鉴合作的重要载体。
泉州城区远眺 陈英杰/摄
发扬“互学互鉴”的丝路精神
提升民族事务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泉州民营经济活跃,产业工人大量集聚,外来务工人员达204万,是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阵地。这些年来,泉州市扎实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积累总结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
优化服务管理体制。建立民族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健全联系协调、信息会商等工作机制,形成民族工作新格局。推行“一个工作网络、一个沟通协调机制、一个问题反映和处置机制、企业内部一支服务管理队伍、一套服务管理措施”的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五个一”服务管理机制。在晋江市建设全省首个“晋榴之家”,由相关部门联合驻点办公,推动各民族流动人口更好更快融入城市,成为新泉州人。
创新服务管理举措。坚持“同城同待遇”理念,2014年在全省率先推出市民化待遇,为各民族流动人口提供包括参保新农合、住房保障、子女就学在内的30项同城均等化市民待遇。同时,实行“无房也落户”政策,至今已落户12.8万人。2023-2024年度全市在读随迁子女达34.67万人,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教育评估得分在2021年《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评估报告》中排名第一。
探索依法治理路径。自2019年以来,已引导385个外来流动摊点“进店入市”,依法守信经营,共同维护城市管理秩序。晋江宇踏公司建立“民族之家——驻公司警务室——晋榴之家”三级调解机制,确保小事不出企,大事处置快。民宗、司法等部门定期开展群众维权服务、法律咨询和援助。健全党建引领民族乡村善治机制,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推行“3+X”村级民主议事协商机制(“3”指乡镇领导或驻村干部、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利益相关人代表,“X”指非利益相关人的代表),聘任党员代表担任调解员,及时高效处置矛盾纠纷。如泉港区山腰街道钟厝村设立“畲乡融合调解室”,实现“一站式”纠纷调处。
泉州老城区之夜 陈英杰/摄
发扬“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
建设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幸福泉州”
这些年,泉州积极探索各民族互嵌式发展新途径,创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条件,推动各族群众逐步实现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
建设互嵌社区“新样板”。在体制机制、公共服务均等化、社区融合等方面积极探索实践,依托多元化就业创业指导平台、均等化教育医疗保障平台、人性化援助救助维权平台,让流动人口“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丰泽区获评全国第四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示范城市”。着力提升民族地区基层服务治理能级,采取“1+6+X”模式(即坚持党建引领,完善“老有所养、幼有所育、病有所医、食有所安、居有所安、事有所办”等6项功能,拓展群众所盼的其他“X”项功能),在民族乡村规划建设18个“党建+”邻里中心,并在泉港区建设全省首个联域邻里中心,大力推动少数民族村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打造各民族互嵌共居的“一站式生活服务、个性化多彩空间”15分钟幸福生活圈。
创建共同富裕“新平台”。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发展资金使用效益,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深入推进挂钩帮扶民族村(社区)工作,近三年落实市直单位第六轮挂钩(2021-2025年)帮扶资金949万元,扶持项目139个。在少数民族用工较为集中企业建立“信息互通、人点互动、衔接互补、共同负责”机制,通过“智慧丰泽”等综合平台实行动态管理,为外来务工人员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旋木互联电商创业园成立闽疆扶助农特产品销售平台、闽疆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为新疆籍青年来泉就业创业提供免费的注册地址、办公场所和指导服务。
共育民心相通“新家园”。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纳入“四个教育”体系,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月、“三月三”等活动品牌。鼓励和支持用工企业定期召开“心桥通”座谈会,开展升国旗、普通话培训等活动,让各族群众深度融入泉州。晋江宇踏、361度等企业采取组织举办员工集体婚礼、安排不返乡外来务工人员共同欢度春节等举措,切实让大家感受到“家”的温暖。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4年第8期
文:福建省泉州市民族与宗教事务局
责编:龙慧蕊 李怡萱(实习)
流程制作:高宁(见习)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