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一名武警战士第一次走进地处广西大瑶山的融水苗族自治县。此后30多年时间,他用执着和真情,帮助548名贫困红瑶女童圆了读书梦,并助力驻地群众脱贫致富。这位人民子弟兵名叫何方礼,1992年入伍,现任武警某部大校副主任。
模范个人何方礼(中)和女童班的同学们在一起
2005年5月,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何方礼进京参会并接受表彰。接到获奖通知后,地方党委政府、部队领导、战友,以及红瑶女童班的师生纷纷向何方礼表示祝贺,希望他参加大会时向党中央表达边疆各族群众和武警官兵共同守卫边疆、建设边疆的决心和信心。
“我既激动又忐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能够获得如此殊荣,同时我也清醒地认识到这份荣誉属于全体官兵和红瑶女童。”何方礼说。大会前夕,他从融水出发,先坐班车赶到柳州市,再坐火车前往北京,历时近3天。在大会现场,作为受表彰的642个模范集体、676位模范个人中唯一的武警官兵,聆听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时,心情无比激动的何方礼不停地鼓掌,把双手拍得通红。
大会结束后,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事迹报告团的一员,何方礼随团前往上海、广东、广西、湖北、四川、云南、贵州、西藏等地进行巡回报告,讲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的先进事迹。“这份荣誉离不开组织对我的教育和关心,离不开驻地群众的鼓励和支持。”他由衷地说道。
1993年3月,入伍不足半年的何方礼随中队官兵翻山越岭来到融水县白云乡开展学雷锋活动。在这里,他看到许多已到上学年龄的红瑶女童因家庭困难而辍学在家。这让他想起自己上小学时,也差点因家境贫困交不起学费而辍学的情景。就是在这个山寨,当时每月只领21元津贴的何方礼,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想方设法,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更多的红瑶女童上学读书!
于是,工作之余的何方礼,经常和乡亲们一起干活,边干活边做大家的思想工作。从此,在白云乡的田间地头、校园里,何方礼成了常客。经过他挨家挨户的走访劝说,在家长们的支持下,红瑶女童陆续走进了校园。2000年9月,由武警官兵创办的“武警红瑶女童班”在白云乡中心小学正式挂牌为“武警春蕾红瑶女童班”,红瑶女童的就学有了切实保障。
如今,“武警春蕾红瑶女童班”已举办13届。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白云乡大瑶山走出了第一位女大学生、第一位女军人、第一位女教师、第一位女医生……她们没有忘记何方礼的关心和帮助,一直都亲切地叫他“何叔叔”。
多年的助学经历让何方礼明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帮助瑶族群众富起来,提高家庭收入,才能从根子上破除传统观念的束缚,让红瑶女童人人都能上得起学。
脱贫攻坚那些年,何方礼走村串寨穿破了10余双解放鞋,无数次利用周末和假期与官兵们一起深入当地村寨、300多天与少数民族群众同吃同住、200多次到红瑶女童家里探访,对100多个贫困户精准把脉,采取近30种措施综合治贫……何方礼扶贫日志中的一串数字,记录着他的扶贫足迹。
如今的白云乡大瑶山,红瑶女童辍学早已成为历史,村寨也已实现整体脱贫,各族群众都过上了小康生活。“看到村民和孩子们灿烂的笑容,我感到无比喜悦和欣慰。‘为人民服务’不管在何时何地都决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一个军人的庄严承诺和神圣职责。”何方礼说。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4年第9期
文:本刊记者 韩东峻 杜曼(实习)
责编:金向德
流程制作:高宁(见习)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