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以首善标准展首都最美风采——北京市代表团掠影
发布日期:2025-02-17

      增强各族群众体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于这样的目标导向,北京市成立了由副市长司马红为团长,由汉、满、回、蒙古等19个民族共348人组成的北京市代表团,参加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场上展风采,场下是朋友。北京代表团以首善标准展首都最美风采,传承发扬中华体育精神,以赛会友,彰显民族团结的最高荣誉,诠释了“民族团结的盛会,群众体育的盛会”的内涵。

A孙立君摄影_(10).jpg

本届运动会开幕式上,北京代表团入场 孙立君/摄


震撼表演尽显京韵京味

      11月22日晚,运动会隆重开幕,35个代表团依次入场。北京代表团走在最前列,高高中幡上写有“共同开拓了祖国的辽阔疆域”“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书写了辉煌的中国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大字标语的表演队亮相驻停表演区,运动员们的各种高难动作,引得全场观众阵阵喝彩。

      作为北京老天桥绝活之一,中幡已有1800多年历史,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支来自北京的合义全乐中幡队,由常全东老人创立,至今已60余年,先后6次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屡获殊荣。“常氏家族”表演的《幡舞盛会》节目,在幡起幡落间,尽显“中华民族魂,幡舞飞龙势”。

      在本届运动会上,北京市代表团带来的不止有中幡,还有“抖空竹”、皮筋新唱、藏地喜乐斗牦牛、激情雪垒、狮韵中华等,这些集趣味性、娱乐性和竞技性于一体的表演项目,不仅为运动会增添了一抹靓丽的色彩,还充分展示出丰富多彩的京味儿文化。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抖空竹主要流行于北京、天津等地,具有很强的技巧性、观赏性。经中国杂技团演员的精心编排和高超演绎,成就了融合京剧艺术元素及京韵特色的经典作品《俏花旦——集体空竹》,惊艳了全场观众。

      跳皮筋是很多人的童年回忆。首都师范大学附属顺义实验小学的学生身着石榴造型服装,将跳皮筋玩出许多新花样。“衣服上嵌着的小钻就像石榴籽,象征着56个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队员胡馨月说。

      雪上项目“雪垒”汇聚了鄂温克族“打雪仗”、满族“狩猎球”和北京地区的“拽包”等项目特点,将体育运动与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相结合,促进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舞狮队表演的节目《狮韵中华》,博得满堂彩。22岁女孩史明玉举着约5斤重的“狮头”腾空飞跃,英姿飒爽,体现了各民族共同追求和平与繁荣的美好愿景。


同台竞技弘扬中华体育精神

      11月25日,北京市代表团民族武术运动员董升在男子传统软器械比赛中,以9.31分的成绩拔得头筹。这是继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之后,民族武术队连续两届为北京市代表团拿下首个一等奖。

      21岁的董升来自北京体育大学,8岁习武,至今已斩获多个重量级冠军。董升在赛场上信心满满,一条九节鞭舞得猎猎作响,虎虎生风。鞭子在他的手中灵动多变,收放自如,行云流水的招式、出神入化的表现、大气恢弘的气势,令观众如醉如痴。

      他的队友罗嘉豪在本届运动会上也收获了男子传统双器械二等奖。罗嘉豪表示:“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感觉特别震撼,尤其是开幕式,深深感受到中华56个民族就是一个大家庭。这次运动会不仅是武术技术的切磋,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交流。”

      在集力量与柔美于一体的民族健身操比赛现场,北京市代表团民族健身操队的表演掀起“最炫民族风”。这支队伍已经连续三届获得了规定套路一等奖、自选套路一等奖及总成绩一等奖。队员黎煌龙自豪地说:“我们一直有信心蝉联三个一等奖,满载而归!”这样的自信源于队员们日常的刻苦训练,更源于他们对民族健身操的执着和热爱。

      民族健身操在服装、动作编排、音乐选配等方面,都充分体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规定套路只有短短几分钟,却融合了汉、藏、维吾尔、蒙古、傣等20多个民族的舞蹈元素。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汇聚交融,正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体现。

      北京龙舟队队员们都是来自中央民族大学的学子,他们在赛场上将“同舟共济,同心协力,锲而不舍,力争上游”的龙舟精神进行到底,最终斩获五枚奖牌。

      北京花炮队在运动会中受到热捧。有着“东方橄榄球”之称的“抢花炮”2003年正式更名为“花炮”,连续六届运动会的花炮终极对决的双方都是北京队与广西队。11月29日,花炮决赛上演,北京队一举夺冠。“这是我们三代北京花炮人传承和努力奋斗的结果。”北京花炮队教练张炳刚激动地说。


坚持首善标准尽显首都风范

      民族团结是全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民族团结也是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最美风景、最高荣誉。

      “在这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盛会上,要注重团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要顽强拼搏,向全国展现首都人民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民族工作新成就。”运动会期间,北京市代表团团长司马红赴驻地及赛场为全团加油鼓劲,为运动健儿顽强拼搏、奋勇争先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以卓越的表现、精湛的技艺、坚强的意志、优良的作风,在这次民族团结盛会上充分展示北京各族运动员的风采和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成果。”誓师大会上北京市代表团运动员们的豪言壮志,尽显各族运动员的精气神。

      运动员们不仅拼搏进取、同台竞技,更注重真诚交流、结交朋友,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

      以体为媒,以歌会友。

      开幕前,北京和海南两地代表团和各族群众在三亚市大茅远洋生态村欢聚一堂,亮绝活、展技艺,心相印、手相牵。北京代表团表演的空竹和舞狮,于灵巧轻盈中、在雄浑刚健间,展现了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气韵。与此同时,大家从《久久不见久久见》的歌声中感受海南人民的好客热情,在黎族小调改编的歌曲《共产党好》学唱中互鉴交流……

      中华一家亲,天涯共此时。京藏一家亲,民族情意浓。

      开幕式上,来自北京市代表团西藏中学的孩子们邂逅了西藏代表团运动员,孩子们十分兴奋、激动。这一幕恰好被团部工作人员看到。“远离家乡、在北京求学的孩子们肯定是想家的,我们后来就相约民族大联欢,让西藏中学的孩子们见见家乡的亲人。”

      11月26日,民族大联欢在三亚市天涯海角游览区和亚沙公园举办,北京和西藏两地代表团成员如约相见。大家手拉着手,自发地围成圆圈跳起了锅庄舞,欢乐的氛围瞬间点燃,用歌舞表达着心中的喜悦和美好的祝愿。北京市代表团向西藏代表团赠送了印有北京天坛图案的丝巾。这一刻,大家传递幸福,共享欢乐。

      大联欢期间,北京市代表团的运动员、教练员与来自全国各地的近万名运动员齐聚天之涯、海之角,踏歌起舞、各展才艺、共叙情谊……在热烈欢乐的氛围和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大家尽情领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共同编织绚丽多彩的团结画卷,助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4年第11期

文:本刊记者 张红彬

责编:王怡凡

流程制作:高宁(见习)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全年定价90元。

订阅方式(二选一):
一、邮局订阅(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中国民族(汉文版)邮发代号:2-91
中国民族(蒙古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237
中国民族(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7
中国民族(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8
中国民族(朝鲜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392

二、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联行号:102100020307
联系电话:010-58130831;传真:010-84504624;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